“秦晉之好”——相互算計的“親戚”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末將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晉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在許多文章中,時常會出現“秦晉之好”一詞,來形容兩戶人家幾代結親,親上加親,去“秦晉之好”備顯親密,其實不過是政治婚姻的幌子。

“秦晉之好”——相互算計的“親戚”


政治婚姻是建立在在“互為所用”上,所以其中很難排除陰謀的成分。而“秦晉之好”這典故的來源, 更是充滿了算計。

春秋時期,秦、晉兩國間的相互嫁娶已成慣例。秦穆公剛剛登基為君、有睥睨天下的野心,當時晉國佔據中原寶地,乃大國之一,所以秦穆公向晉獻公求親,娶了晉獻公與齊姜的女兒伯姬。

“秦晉之好”——相互算計的“親戚”


晉獻公老來昏庸,被美色所困,為了討好自己的年輕妃子,為立幼子奚齊為王,竟然殺了太子申生。獻公的另外兩個兒子夷吾和重耳見狀心寒,生怕下一個死的就是 自己,所以均逃往別租避難。而夷吾直接投奔了姐姐伯姬,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庇護。

晉獻公死後,夷吾聯合裡克、邳鄭等臣子將新君殺死在宮中,派人通知重耳回國,但重耳忌諱夷吾的狠毒手段,拒絕了回國的邀請。

  • 不過,夷吾想要回國稱王也並不是那麼容易,只好請求秦穆公出兵助自己返國繼位,答應事成之後送秦穆公河西五座城池。秦穆公為了得到地盤,便命大將公孫枝率三百兵車,送夷吾回晉國,就是晉惠公。哪知道晉惠公不守信用,當上君王便毀了之前許諾秦穆公的五城,秦穆公惱差成怒,決定與晉國斷絕往來。
  • 不久,晉國突然遭逢早災,顆粒無收,難民四起,晉惠公沒辦法,只好再次找秦穆公這個如組大幫忙。秦穆公考慮到晉國對自己還有用處,便借糧給了晉國。不料第二年秦國大旱,晉惠公不但不幫忙,竟反過來諷刺秦國。秦穆公不忍受氣,命宰相百里奚攻打晉國,將督戰的晉惠公俘虜過來,伯姬見自己弟弟被俘,生怕秦穆公殺了他,於是“一哭二鬧三上吊”,終於令秦穆公改變初衷,迫晉惠公割地求和,晉惠公無奈之下只好將土地奉上,還把兒子公子圉送到秦國做人質,這才使兩國修好。
  • 公子圉在泰穆公眼裡,就是另外個可以利用的夷吾,於是穆公便將自己的女兒懷贏嫁給了公子圉讓外甥成了自己的女婿。幾年之後,晉惠公病了,公子圉怕父親將國君的位置傳給別人。扔下懷贏逃回晉國,果然坐上了皇位。秦國老死不相往來,妻子也不要了。沒想到公子圉也是忘恩負義之人,竟然定下國策,與秦國老死不相往來,妻子也不要了,秦穆公看這個女婿是個不義之徒,決定要幫重耳重奪晉國公國君的皇位,於是把懷贏再次嫁給了重耳。
  • 在秦概公的幫助下,重耳趕走了公子圉成為晉國國君,是為晉文公。可以誰都沒料到,秦國扶持三代晉國國君,都遭到了背叛。晉文公拒絕與秦國往來,發憤圖強,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秦晉之好”——相互算計的“親戚”

雖然故事很狗血,但“秦晉之好”已經成為了兩房結親的典故。在古代,所有手段最終都是為“國家利益”服務,我們在如何調侃貶低,也無法改變事實。這就好比我們今天,無償援助換來了什麼?人心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