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戰“疫”:芝麻分重啟評估 多平臺推延期還款


消金戰“疫”:芝麻分重啟評估 多平臺推延期還款

摘要:疫情防控升級至今,消費金融平臺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主動戰“疫”,如部分平臺推出的臨時性“延期還款”服務、暫停信用分評估等。對於疫情為消費金融行業帶來的衝擊,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認為,行業會進一步分化,風控能力、口碑較好、定價合理的消費金融產品相對受益,多數消費金融機構會在2019年強監管影響的基礎之上繼續萎縮下去,新一輪洗牌已經開始了。

“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長期利好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談及疫情衝擊下消金行業面臨的處境,馬上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認為,消費對經濟起拉動作用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但消費金融行業也會面臨一些短期挑戰,如“線下交易額下降”、“部分用戶償債能力受影響”等。

疫情防控升級至今,消費金融平臺也採取了一些措施主動戰“疫”,如部分平臺推出的臨時性“延期還款”服務、暫停信用分評估等。對於疫情為消費金融行業帶來的衝擊,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認為,行業會進一步分化,風控能力、口碑較好、定價合理的消費金融產品相對受益,多數消費金融機構會在2019年強監管影響的基礎之上繼續萎縮下去,新一輪洗牌已經開始了。

疫情影響用戶履約能力,芝麻分、小白信用先後“停更”

“我們瞭解到,疫情對一些用戶的實際履約造成了困難,為了更好地抗擊疫情和服務用戶,芝麻信用決定因為疫情造成的違約行為暫時不會下調芝麻分。”螞蟻金服旗下的芝麻信用2月初宣佈,暫停芝麻分的評估,包括2月6日芝麻分更新日。

和芝麻分一樣,作為消費金融領域個人信用評估的工具之一,京東數科旗下的小白信用也採取類似的措施。2月20日,小白信用公告稱,考慮到疫情期間由於不可抗力,對一些用戶的實際履約會造成困難,小白信用決定在疫情期間暫不更新信用評級。不過,小白信用也提示,如果有未履約不還的話,仍會記錄在案,嚴重的就會影響個人信用。

在國內消費金融市場,螞蟻金服、京東數科憑藉“花唄”、“白條”等消費金融產品佔據重要份額。不過,關於疫情期間消費金融業務遇到的變化和用戶反饋等情況,螞蟻金服、京東數科都沒有接受採訪。

消金戰“疫”:芝麻分重啟評估 多平臺推延期還款

芝麻信用方面披露,芝麻分3月6日即將恢復評估。與此同時,芝麻信用也推出信用記錄逾期修復功能,適用於芝麻信用記錄中2019年起、1000元以內、逾期不超過30天的“花唄”和“備用金”記錄。

疫情衝擊下,消費金融行業可能受到哪些影響?馬上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表示,短期來看,一是線下實體消費、服務類消費會受到影響,線下消費金融的交易額會出現下降,交易額會由線下往線上遷徙。結構性線下會受到很大影響,線上可能保持一定增長。二是部分用戶收入和償債能力會受影響,部分用戶可能會藉此機會逃廢債,可能會導致風險增加,給風控帶來挑戰。三是對呼叫中心、貸後管理等影響比較大,因為呼叫中心是勞動密集型的工作。他認為,馬上金融由於具備雲呼叫中心遠程辦公能力,能夠很好應對這一挑戰。

“疫情暴發以來,我們看到用戶有明顯向線上渠道遷移的趨勢。”度小滿金融相關負責人說,疫情期間,度小滿金融在線客服的服務人次同比上漲了125%。金融機構對大數據風控產品的需求也有明顯提升,我們的“磐石”金融科技開放平臺查詢量同比上升了兩位數。

消費金融平臺謹慎推出“延期還款”等特殊舉措

疫情衝擊下,針對用戶履約、償債能力可能面臨的困難,部分平臺推出延期還款等臨時措施,同時明確了受益群體。不過,也有一些業內人士坦言,要警惕可能會出現的惡意拖欠行為。

“對於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或者還款困難的用戶,馬上金融已制定並執行差異化信貸政策,對湖北及非湖北地區用戶差異化豁免罰息、罰金,合理延後還款期限。”趙國慶說道。

消金戰“疫”:芝麻分重啟評估 多平臺推延期還款

招行信用卡“掌上生活”APP客服介紹稱,“疫情期間針對因疫情難以按時還款的持卡人,包括確診、疑似隔離人員以及參與救援的醫護人員等,我們會合理延後還款期限並減免相關費用”。

度小滿金融的特殊延期服務則主要面向已確診用戶。度小滿金融APP顯示,截止到2月1日24點仍有應還款項目,已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但無法按期還款的有錢花用戶(持有有錢花滿易貸、尊享貸、小期貸、教育分期、醫美分期借據),可於2月29日24點前申請還款延期,預計審核時間為10個工作日。審核期內若已到還款日,建議先按時還款,最長延期時間為90天,延期時間內不上報逾期徵信,減免延期時間內的罰息。除以上情況外的其他用戶,度小滿金融暫不能提供延期還款服務。

捷信消費金融方面人士透露,捷信也推出了“延期還款”的特殊措施。例如,針對湖北地區已購買捷信靈活保障服務包的正常還款客戶,若因疫情出現臨時還款困難,捷信將根據客戶要求,立即辦理“延期還款”服務。而針對湖北地區未購買服務包的正常還款客戶,若因疫情出現臨時還款困難,捷信將積極協商並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差異化“延期還款”幫助。其他省份受疫情影響嚴重且符合條件的客戶,一經核實,同樣可以享受該項“延期還款”特殊金融服務。對於以上客戶,捷信均將豁免其罰息。

此外,捷信還與合作機構協商開通綠色保障服務通道,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引起的醫療、身故等責任納入保障範疇。如已經選購或未來將選購捷信靈活保障服務包的客戶,若由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導致住院,捷信的合作機構將幫助償還住院期間的期款。償還期數等同於住院天數所覆蓋期數,直至客戶康復出院。若客戶由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不幸身故,合作機構將幫助客戶償還原有合同中的所有未償還貸款及費用,並將支付客戶家屬一筆等同於貸款金額的撫卹金。

行業新一輪洗牌或已開始,後續修復考驗平臺閉環能力

“疫情對不同借款人群體影響不同,對不同消費金融機構的影響也表現出很大差異性。”蘇寧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分析稱,從借款人角度看,相對優質的公司白領所受影響較小。相應的,銀行消費貸的逾期壓力也小。事實上,疫情之後,很多銀行反而通過利率優惠、臨時提額等措施加大了對這部分客群的爭奪力度。藍領群體收入多是“底薪+提成”模式,受疫情影響較大,所以大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小貸公司的消費貸產品逾期壓力也大,多數公司採取提高准入門檻、加大催收力度的方式應對疫情衝擊。

關於疫情帶來的挑戰,趙國慶坦言,從風控角度,必然導致整個行業會有更為嚴格的審批,更為嚴格的准入。從用戶角度來說,一定會導致客群上移的出現,倒逼整個金融服務向風險承擔能力更強、定價更低的用戶遷徙。

薛洪言預計,對整個行業而言,與逾期攀升相伴而來的還有借款需求下降。疫情之後,普通借款人心態會發生改變,個人財務規劃上偏保守,新增借款需求下降,甚至會主動降槓桿;依託線下消費場景、線下面籤的消費分期產品,也面臨需求斷流。對一些消費金融機構而言,資金來源也成為問題。

“在此背景下,行業會進一步分化,風控能力、口碑較好、定價合理的消費金融產品相對受益,多數消費金融機構會在2019年強監管影響的基礎之上繼續萎縮下去,新一輪洗牌已經開始了。”薛洪言說道。

趙國慶則認為,疫情帶來的影響都是短期、階段性的,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長期的利好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長期來看,中國一定能很好地控制住疫情,消費對經濟起拉動作用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另外,用戶改善生活品質,提升消費品質的需求沒有改變,在疫情結束後,下半年就會得到很好地修復。擁有閉環能力的金融機構可能會在逆境中得到更為快速的修復,但是沒有閉環能力的公司,需要更長的時間。”

在度小滿金融相關負責人看來,疫情對金融科技來說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個機會。“我們認為,今年金融科技有三個趨勢是不會變的。第一,合規的大數據風控有更大市場空間;第二,疫情更堅定了金融全流程線上化的趨勢。從這次疫情可以看出,線上展業機構受影響最小;第三,越來越多的銀行今年開始有專項資金做區塊鏈項目,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將迎來確定性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