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捨本求末,足協需要改變什麼,國足才能崛起?

裡皮走了,人們不再關心;罵夠了國足,人們也淡然了;而武磊加盟西班牙人隊,成為了人們談論的焦點,一時,人們重新感受到了激情。是啊,國足終於有人踏上了歐洲五大聯賽,總算露臉了,如果,假如有如果讓更多的球員留洋,那麼中國男足不是有希望了嗎?

急功近利,捨本求末,足協需要改變什麼,國足才能崛起?

一石激起千層浪。在1/2決賽中,卡塔爾4:0戰勝東道主阿聯酋隊,昂首挺進決賽。卡塔爾對在實力不佔優的情況下戰勝韓國挺進4強的,而阿聯酋則是戰勝澳大利亞隊挺進的4強,這可是一等一的好手啊!換成是國足,恐怕早已被打花。

另一場半決賽,日本則3:0淘汰了最大奪冠熱門伊朗隊。還記得國足0:3的慘敗嗎?一場完敗,國足和伊朗之間的差距瞬間被放大。而日本則以3:0擊敗伊朗,挺進決賽。

急功近利,捨本求末,足協需要改變什麼,國足才能崛起?

想一想,國足雖然在亞洲排名第六,但論實力,除去日韓澳伊,我們有能力戰勝阿聯酋、卡塔爾、烏茲別克斯坦嗎?我看未必。所以,國足在亞洲絕算不上強隊,甚至在二流隊伍的層次,都算不上拔尖。

那麼中國男足到底怎麼啦?水平為啥總是提不高呢?是捨不得花錢嗎?絕對也不是,你看花重金聘請裡皮,這可是世界名帥,當然也還有其他外國有名的教頭,結果呢,本以為國足在裡皮的調教下,改變了很多,但是一旦和強隊過招,問題暴露無遺。一夜之間,國足水平彷彿又回到瞭解放前。說本土教練不行,那麼,看看越南、日本,不是也是本土教練嗎?他們的水平咋那麼高呢?

急功近利,捨本求末,足協需要改變什麼,國足才能崛起?

在看看另外一支國家集訓隊,在歐洲拉練近半年,說是和國外強隊過招才有意義,於是就有了漫長的在外集訓。集訓成績好嗎?1勝2平6負,這就是集訓隊交出的答案。

從訓練看,隊員一副懶洋洋的樣子,疲態盡顯。顯然,隊員對這樣的集訓似乎有些厭倦,盡力恐怕談不上。更好笑的是主教練沈祥福已經回國,而一支沒有主教練的“國家隊”依然在外“流浪”……中國男足就是這樣的訓練模式,似乎有點急功近利的想法,但卻欲速則不達。我們到底忽略了什麼?以至國足水平慘不忍睹?

急功近利,捨本求末,足協需要改變什麼,國足才能崛起?

我想,我們太注重技術的提高而忽略了思想、心理以及憂患意識的教育了。你看,亞洲盃慘敗於伊朗,隊員回國,不是也談笑風生,購買了大量的奢侈品嗎?再看看約旦隊,被越南淘汰掩面痛哭的場景,我們看到了什麼?

為什麼我們逢韓不勝?是技術的原因嗎?那卡塔爾實力也在韓國之下,為什麼他們就不怕韓國?唯獨我們,一遇到韓國,所有的技戰術就拋到了九霄雲外?

所以呀,國足水平要想提高,還是先從思想教育做起吧。記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愛國、敬業”,只要有不畏懼任何對手,勇於拼搏的勇氣,國足的崛起是指日可待的。

急功近利,捨本求末,足協需要改變什麼,國足才能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