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馬克思主義現代性理論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報訊(記者段丹潔)近日,由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和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德國)北京代表處共同主辦的“社會主義與現代性”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世界意義等內容,展開深入討論。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劉軍認為,中國現代化的偉大實踐,是對馬克思晚年關於東方國家能否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的當代回答,打破了長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佔據壟斷地位的格局,改變了把西方資本主義模式與現代化等同起來的思維定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是對現代化道路的新探索,也是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新貢獻。

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郗戈表示,馬克思現代性思想的當代價值在於,馬克思的問題意識、研究方法和理論觀點,能夠指導和啟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實踐。在中國現實境遇中,把握馬克思現代性思想的當代價值,必須深刻把握中國現代性建構的“特殊性”,根據當代實踐要求,創造性地轉化馬克思的思想資源,自覺回應“反現代化論”與“西化論”等當代流行思潮的挑戰,合理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性的正確發展方向。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楊禮銀表示,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現代性理論,是在現代性與民族性的互動張力中提出並完善的。這種現代性具有前瞻性,並且面向未來、面向實際,從而在理論邏輯與歷史現實上達成了辯證統一。

德國羅莎·盧森堡基金會北京代表處主任揚·圖洛夫斯基認為,對資本主義現代性批判最徹底的就是馬克思。資本主義生產及其社會結構,包括科學和技術帶來的工具理性,給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帶來極大限制。現代性在資本主義體制中越發展,人的異化就越嚴重,離現代性的目標就越遠。社會主義現代性提供了另一種方案,它是對未來的一種新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