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關於情報在戰爭中的作用,早在2500年前春秋時期,孫武就有過很好的總結,那就是“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如今,軍事理論中所強調的信息化戰爭就是對情報作用的最好詮釋。二戰中,美國太平洋艦隊能夠取得一系列勝利離不開情報。

珍珠港事件後,尼米茲接手太平洋艦隊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新的情報部門,清除人浮於事的庸才,大膽提拔和招募一批專家,情報研判的效率大大提高,為尼米茲正確決策提供了信息保障,其中情報官萊頓和羅徹福特是他們中的佼佼者。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情報官埃德溫.萊頓中校,精準預測日軍動向。

早先尼米茲婉拒美國艦隊司令一職,其好友金梅爾少將晉升為臨時上將,擔任艦隊司令。俗話說“升得快、摔得慘”,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他被迫辭職。離任前極力向尼米茲推薦情報官萊頓,其專業的研判能力給尼米茲留下了深刻印象。

1929年,美國海軍部前瞻性的預見日本迅速崛起,可能對美國產生威脅。於是,選派4名年輕軍官前往日本學習日語和研究島國文化,萊頓和“魔術師” 羅徹福特少校就是其中的兩位。5年的學習經歷讓他們成為“日本通”和日本研究專家。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萊頓十分熟悉日本人的心理狀態,並能通過分析諜報人員傳回的日軍動向,全面掌握日本聯合艦隊的一舉一動。更難得的是,他能夠按照日本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幫助尼米茲確切掌握聯合艦隊的戰略思想和作戰方式。

他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是其必然之舉。之所以情報部門在襲擊前沒有掌握日軍動向,完全在於日本人十分謹慎。一是在來往的密碼電報中隻字不提偷襲計劃;二是襲擊前幾個星期,參加行動的航母編隊嚴格執行無線電靜默。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當然,各類情報反映出來的蛛絲馬跡,沒有彙集到一個專門機構去分析研判,這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情報失誤”。尼米茲十分認可他的結論,並贊同他預測日本準備進攻中途島的分析。於是,交給他的新任務就是準確預測出日本人的行動計劃。

珊瑚海海戰,尼米茲憑著直覺認為,這是日本“南下”戰略的一部分,但其背後的目的是吸引太平洋艦隊主力集中到南太平洋海域後,山本五十六一定會趁機進攻中途島。巧合的是,萊頓通過各方情報的分析,也證實了尼米茲的判斷。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萊頓作為“假想敵”,已經連續3個月通宵達旦的分析各類情報,包括日本國內信息,以及日本海軍的動向和太平洋地區的水文資料等等,他要模仿日本海軍,更要模仿山本五十六的性格,來確定未來中途島海戰日軍行動的具體內容。

最終,他把他的研究成果和盤托出。“日本將在6月3日進攻阿留申群島(這只是牽制行動),真正的航母編隊主力將在6月4日早晨6點鐘進攻中途島,方向西北、方位325度,在距離中途島175海里位置發起進攻。”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尼米茲沒有懷疑他的彙報,立刻著手艦隊按照萊頓的內容進行準備。事實證明,日軍的行動和萊頓分析的一模一樣。但讓他大吃一驚的是,萊頓的預測誤差只有5海里、5度和5分鐘。可以用“精確”一詞來形容。

“魔術師” 約瑟夫.羅徹福特少校,提供重要情報。

如果說萊頓的預測準確,大多來源於各類情報的整合分析,一定會存在一些主觀臆斷,有不確定性因素;如果說這些情況的求證工作怎麼來做,那一定離不開密碼專家羅徹福特率領的,由24名精幹技術人員組成的情報部門。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多年的職業習慣,讓他練就了機警、靈活的思維模式,尤其是在破解日軍JN-25密碼上,更是功不可沒。到了1942年4、5月間,日本聯合艦隊的密碼電報異常頻繁起來,立即引起了羅徹福特的高度警覺和尼米茲的極大關注。

這些動向都在預示著日本聯合艦隊將有大的動作。儘管日軍的行動計劃通過破譯的密碼,已全部掌握在尼米茲的手裡,但進攻地點卻是一個未知數,只用兩個字母“AF”代替,因為這不是密碼的一部分,它只是日軍在地圖上標註的特殊代碼,表示一個具體的地點。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但記憶力超強的羅徹福特很快斷定“AF”就是中途島。他的依據來源於,一是,早在1941年12月7日日軍在“AH”地區曾展開進攻;二是,1942年初,一架水上飛機從“AG”代表的馬紹爾群島起飛,前往美國本土偵察,被要求避開“AF”的空中搜索。

儘管羅徹福特對自己的分析很有信心,但不能讓人完全信服。更何況,這是關係到太平洋艦隊戰略部署的大事,絕不能出現任何偏差。聰明的羅徹福特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他讓萊頓通知中途島用明碼電報報稱:島上淡水設施壞了。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兩天後,截獲的日軍電報上稱:“AF”缺少淡水。一切真相大白,整個情報站歡聲雀躍。也就是說,尼米茲不僅清楚地掌握了山本的戰略企圖,而且獲取了其用在中途島方向上的兵力、進攻的路線、時間等信息,日本海軍在美國人面前無秘可保。

尼米茲將戰略防禦重點放在中途島,不上山本的當。

首先,加強中途島的防禦。自杜立特轟炸東京後,日本聯合艦隊擺出了與美國太平洋艦隊決戰的架勢,而中途島的特殊地理位置,讓山本下定決心優先進行攻擊。自然,這個戰略要地也是尼米茲極力確保的。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在珊瑚海海戰即將打響之際,尼米茲一干人等專程來到中途島,親自部署島上防務。守備部隊增加到2000多人,飛機猛增至120架,魚雷快艇晝夜巡邏,並以中途島為中心佈置了3道潛艇警戒線,一個“彈丸之地”成了不動的航空母艦。

其次,限期修理受傷航母,縮小雙方差距。山本為了一舉拿下中途島,動用了10艘航母,而尼米茲手裡只有哈爾西的2艘航母和弗萊徹受重傷的“約克城”號航母。為此,他親自趕到修理廠,不容置疑的要求,3天內必須修好“約克城”號。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前所未有的情景出現了。原本需要3個月才能修好的“約克城”號一到珍珠港,纜繩還沒繫好,甲板上就響起一片敲打聲。整個基地的工人和工程師全部動員起來,爭分奪秒的搶修。僅1天“約克城”號就恢復了戰鬥力,並歸建第17特混艦隊。

更重要的是,為了“將計就計”,尼米茲指示一艘在珊瑚海巡邏的巡洋艦,使用航母艦載機的頻率頻繁的發報。以此表明太平洋艦隊主力已在所羅門群島海域,中途島防禦“空虛”,山本可以大膽進攻。

尼米茲憑什麼贏得中途島戰役?全靠2個日本通,一個會猜一個會解

此時的日本聯合艦隊就像“皇帝的新裝”一樣,作戰計劃被美軍完全掌握,他們還沉浸在偷襲珍珠港的喜悅之中,全然不知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美軍的監視之下。所以,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尼米茲的情報官功不可沒。

大家認為呢?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海上騎士:尼米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