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嬴虔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不自己上位卻成全嬴渠樑?

公子小茗


關於公子虔為何“讓位”於秦孝公渠梁這個問題,電視劇《大秦帝國》裡表現得相當“一心為公”!似乎公子虔不與秦孝公爭位完全是為了秦國的未來……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

“撥亂反正”的秦獻公

西漢賈誼的《過秦論》中曾提及“奮六世之餘烈”,何謂六世?自秦孝公渠梁起、至秦秦莊襄王子楚,總共六代秦王是也。請注意,這其中幷包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師隰。但秦獻公是後來秦國崛起無論如何也無法繞開的一位重要歷史人物,因為正是他結束了秦國長達幾十年的內亂,真正實現了“撥亂反正”!

秦獻公在父親秦靈公去世之後被叔祖父、也就是秦靈公的叔叔悼子篡奪了大位,也就是後來的秦簡公,年僅十歲的秦獻公被迫流亡魏國近三十年!在秦簡公篡位之前和之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秦國內亂頻頻,庶長弄權、肆意廢立秦公。因為長期內亂、政局不穩,秦國的實力也被大大削弱,當年秦穆公奪取的魏國河西之地幾乎全部被魏國收復。在魏國的強大攻勢下,秦國險些遭遇滅國之災!流亡魏國的秦獻公利用魏武侯想要在秦國建立一個“親魏”政權的心理,在魏國的默許、甚至支持下回國奪位,一舉結束了秦國長達幾十年的內亂,真正實現了“撥亂反正”。如果沒有這一大前提,別說是搞什麼“商鞅變法”,秦孝公能不能登上秦公大位,恐怕都是一個未知之數……

秦獻公為何選擇秦孝公

秦國之所以會發生長期內亂,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這也是庶長們能夠肆意廢立秦公的一個大背景。秦獻公作為內亂的親歷者和“撥亂反正”者,對此是有著切膚之痛的。這或許就是秦獻公最終選擇秦孝公而放棄公子虔的最大原因,為什麼?因為秦孝公是嫡出,而公子虔只是庶長子!如果這個時候秦獻公再搞一出“廢嫡立庶”,秦國的內亂恐怕還要再次上演,即便在公子虔、秦孝公這一輩不發生,將來在他們下一代中也依然有很大可能性會發生!很顯然,這並不是秦獻公想要的結果。

公子虔其人

平心而論,公子虔這個人對他弟弟秦孝公還是相當“兩肋插刀”的!這一點我們不能因為後來他出頭針對商鞅就予以全盤否定。早年間,公子虔曾經協助秦獻公統帥軍隊,在軍中影響力頗深。擁有如此背景的庶長兄歷來都是帝王們的大忌!但秦孝公與公子虔之間居然做到了和平相處,這已屬不易了。而且,秦孝公後來還將自己的太子、也就是後來的秦惠文王交給了他大爺公子虔輔佐(公子虔為太子傅),可見秦孝公對這位曾經執掌兵權的庶長兄還是相當信任的!否則,他決計不敢如此。

在“商鞅變法”初期,公子虔對於秦孝公與商鞅主導的這次外科手術式改革也還是相當支持的,至少他沒有使絆子!直到這個時候,公子虔還屬於典型的“性情中人”,對弟弟秦孝公堪稱“兩肋插刀”。但是,後來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公子虔的一生!太子駟觸犯了秦法、當處以肉刑,但作為儲君總不能對動肉刑吧?最終,太子駟的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成了“替代品”,公子虔被處以劓刑(割去鼻子)、公孫賈被處以墨刑(面部刺字)。

在這個時候,只要秦孝公說一句話,公子虔或許就能夠保住鼻子了。但他和商鞅苦心建立的“以法家治國”很可能就要失去公信力,而“商鞅變法”的很多成果也很可能會付諸東流……最終,秦孝公並沒有公開站出來為自己這位哥哥開脫。不過,公子虔對於秦孝公還是相當仗義的,他並沒有走向秦孝公的對立面,更加沒有鋌而走險,而是選擇了默默承受。在被割掉鼻子之後,公子虔只是選擇了閉門謝客,多年未出府門半步!也算是用另一位方式幫秦孝公解除了改革的後顧之憂。作為同父異母的兄弟,公子虔做到這個份上,絕對對得起秦孝公了。

秦孝公去世之後,公子虔最終還是跳了出來。他並不是為了廢除曾經割掉自己鼻子的秦法、也不是為了與侄兒秦惠文王爭奪大位,僅僅是為了報復商鞅而已。這一點秦惠文王似乎也心知肚明,在公子虔將矛頭指向商鞅之時,秦惠文王選擇了默許。最終,商鞅丟掉了性命,死後還被處以了車裂之刑!公子虔也算是“大仇得報”了。但是,對於“商鞅變法”本身,公子虔並沒有持否定態度。在舊貴族勢力欲對新法反攻倒算之時,公子虔又一次力挺了新法,為侄兒秦惠文王當起了後盾。在公子虔的支持下,秦惠文王一舉拿下了舊貴族勢力,“商鞅變法”的成果在秦國得以全盤保留。

綜上所述,公子虔實際上是一個相當悲劇的人物,論能力和魄力,他未見得比秦孝公差多少。對於“商鞅變法”本身,他更是支持的。但卻因為無意中觸及了新法的核心利益而被割去了鼻子!他內心恨商鞅、卻又支持“商鞅變法”,後半生就在這樣一種糾結與“錯亂”中掙扎……秦孝公在世期間,為了給這位弟弟減少阻力,公子虔在遭到劓刑之後選擇了閉門謝客。在秦孝公去世之後,公子虔選擇了與舊貴族聯手逼死了商鞅。但是,面對舊貴族對新法的反攻倒算,公子虔又挺身而出、作為侄兒秦惠文王的堅強後盾,堅定地維護了“商鞅變法”的成果!公子虔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有句話個人認為相當精準——政治上的胸懷博大、性情上的小肚雞腸,公子虔是一位相當“扭曲”的歷史人物!作為本尊,公子虔一生的內心鬥爭想必也是相當激烈的。但這位秦國公子最終還是選擇了國家利益高於一切!這一點還是值得後世稱道的。


農民工歪說歷史


公子虔(生卒年不詳),嬴姓,名虔,戰國時秦公子,秦獻公之子。曾為秦孝公太子嬴駟之首傅。公孫賈為右傅,商鞅變法時,太子犯法,公子虔受刑。後因犯他法,公子虔受劓刑挖去鼻樑,隨後閉門八年不出。孝公卒,太子繼位,是為秦惠文王。他與老世族等告商鞅十大罪,秦惠王遂殺商鞅,並且滅其家。

正史上關於公子虔的記載很少,小說《大秦帝國》塑造的公子虔,其命運大致分為四大階段,其性格特徵亦表現為層層深化變異的四個階段:

第一段為統軍大將時期,威猛雄烈而偶見覆仇偏激(不是偏狹)。

第二階段為政治柱石(太子傅)時期,內明大義而偶見威猛沉鬱。

第三階段為刑治後時期,精神變異,二十年龜忍再生,是公子虔命運轉折的樞紐期。這一變異時期的性格邏輯是:私恨屈辱相聚結,既不願因一己復仇而顛覆秦國變法,又不能化解對商鞅的沉沉私仇,遂閉門自囚避開國政,終致釀出奇特的變異再生。

第四階段為孝公身死後再度復出時期,冷酷沉靜而洞察大局,既堅持復仇,又堅持護法,成為一個精神世界截然兩分的政治家,對秦惠王前期構成巨大影響。


唐明國亮


大家好,我是歷史愛好者,我喜歡分析研究歷史。喜歡遠古歷史,古代歷史,還有近代歷史,我對歷史深有研究並且很感興趣。以下是我的分享:\r

贏虔不爭位是假的,僅僅不傳位給他,為什麼秦獻公不傳位呢?沒有太多的原因,一個是要麼這個秦獻公不喜歡贏虔,要麼便是這個贏虔的才能欠佳,橫豎無非就這麼幾個原因。最近小編橫豎看到一位網友說了,他從三個不和剖析了贏虔為什麼沒有爭方位的原因,下面能夠一同看看。\r

贏虔是秦獻公庶子。關於秦獻公為何不傳位贏虔而傳位嬴渠梁,史書中並無記載。關於贏虔的業績,《商君列傳》記載,說他兩度違背秦國新法,第2次被處以劓刑(割鼻)。\r

以上是關於我的分享,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好的認識這個問題。也希望大家能在閱讀當中能開心,能夠更好的去學習,去進步,能夠了解到更多的東西。謝謝大家\r


山人遲暮史海探究


贏虔雖然勇猛過人,是個值得依賴的將軍。

但是他沒有嬴渠梁那樣能夠顧全大局。

而且贏虔心胸狹窄,不能捨棄自己的利益而成全國家的利益,眼界窄,不堪大任。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贏虔是養子,而嬴渠梁才是親生的兒子。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誰呢?


小玻璃愛讀書


不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