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光可以照射多遠,為什麼?

拜孟


太陽光產生於太陽的核心區域,這個範圍大概是太陽中心向外延伸17萬公里(相當於太陽半徑的四分之一)。那麼,太陽的核心中是如何產生光的呢?


在太陽核心中,密度可達水的150倍,溫度將近1570萬度,壓強相當於2500億個地球表面大氣壓。在這種熾熱緻密的環境中,氫原子核獲得了巨大的動能,這使它們能夠克服電磁力作用,從而互相碰撞,發生核聚變反應,形成氦原子核。

在氫核聚變的過程中,有一些質量會轉變為能量——伽馬射線和中微子。伽馬射線是肉眼不可見的高能光子,但我們能夠看到太陽,這意味著伽馬射線的能量發生了衰減,一部分變成了可見光。

光子離開太陽表面,它們會向宇宙中的所有方向發射出去。經過大約8.3分鐘的傳播,光子抵達地球,我們就能看到太陽。但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太陽光不是產生自8.3分鐘之前,而是來自數萬乃至十幾萬年前。

光子在太陽的核心產生之後,無法徑直朝著太陽表面傳播。這是因為太陽核心的密度非常高,光子在前進過程中不斷會撞上氫原子核、電子。這些帶電粒子會吸收光子,然後又再次把光子輻射出來。經過這樣的過程,原本不到3光秒的路程,光子最終耗費了1萬至17萬年的時間才抵達太陽表面。

這些來自上萬年前的光子離開太陽表面之後,就會進入廣袤的空間中。太陽光經過3分鐘後會抵達水星,8.3分鐘後抵達地球,43分鐘後抵達木星,4.2小時候抵達海王星,20.6小時候抵達旅行者1號,1年後穿過奧爾特雲進入星際空間中,4.2年後抵達比鄰星,1900年之後從垂直於銀道面方向離開銀河系。

那麼,太陽光能照射到多遠的地方呢?太陽光會抵達宇宙的盡頭嗎?太陽光會消失掉嗎?

光是電磁波,其本質是交互變換的電磁場,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因此,當太陽光在空蕩蕩的宇宙空間中傳播時,如果沒有遇到其他天體而被吸收,太陽光是不會消失在宇宙中的。要知道,宇宙中最古老的光子已經傳播了138億年而沒有消失,它們的存在時間只比宇宙年齡短了38萬年。

由於太陽存在了46億年,並且太陽光始終會以光速前進,這意味著太陽光最遠已經照射到了46億光年之外,這已經遠超銀河系所處的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範圍。

只要太陽光沒有被吸收,它們一直會在宇宙中前進。考慮到空間不斷膨脹,這會導致太陽光的波長在前進過程中不斷拉長,最終會變成能量很低、波長很長的無線電波。

空間不僅在膨脹,而且膨脹的速度還在持續增加。據估計,目前距離我們超過140億光年的星系正在超光速退行。因此,即便太陽光以光速在宇宙中無限傳播下去,它們始終無法到達遙遠的宇宙,無法離開可觀測宇宙,更無法到達宇宙的盡頭。


火星一號


太陽發出去的光只要沒有遇到東西被吸收,它們就不會消失在宇宙中,而是會一直在空間中以光速傳播。而在地球上觀察的光之所以會越來越暗,是因為光在大氣中傳播會被大量的遮擋、吸收、反射,所以會覺得一定距離的光線就不可見了。

宇宙空間幾乎是空的,絕大部分太陽光都不會被物質吸收。雖然產生光需要消耗能量,但光的前進無需動力,光的傳播也無需介質,因為光子的靜質量為零,它們的傳播不需要消耗能量。因此,大部分的太陽光可以在宇宙中不斷前進。由於太陽在46億年前誕生,所以最早的太陽光已經以光速傳播了46億光年。只是經過遙遠距離的傳播之後,太陽光的強度會極度衰減,難以從背景噪音中被分辨出來。

如果在距離太陽46億光年之處,太陽將會暗淡到肉眼不可見。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太陽光傳播到那裡就消失了,只是人眼無法感知到很暗的光。但藉助天文望遠鏡,很容易就能看到太陽。

如果46億光年外的星系上有先進的外星文明,他們有能力聚集到極其微弱的太陽光,他們就能看到46億年前的太陽。因為太陽在46億年前發出的光抵達了那裡,接收到這些光就能看到太陽的過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光會繼續在宇宙中傳播。如果宇宙未來的時間是無限的,宇宙空間不會消失,那麼,太陽光的照射距離也將會是無限的。就目前來看,空間在超光速膨脹,這意味著時間再多,太陽光也無法照射到宇宙中的每一個角落。





天文歷史愛好者


對於太陽的光可以照射多遠,為什麼呢之話題,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太陽的光是可以照射到太陽系的太空間範圍。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

太陽光子群的散發是依靠太陽系太空間之真空狀態為媒介的,而太陽系的太空間範圍是由太陽磁場的大少所決定的情況,太陽磁場磁控的範圍,就是太陽系太空間的範圍,因而,在太陽系的太空間之中先天會有太陽磁場物理現象的自然存在,才會使太陽系的太空間形成真空狀態,便於太陽光子群的持續光速傳播。

而太陽系太空間最邊緣的周邊,是一種由暗物質形成緩衝宇宙各恆星系之間同向圓周循環運動的自然天體,像網狀一樣,圍封著宇宙數之不盡的恆星系,也稱之為“黑洞”天體現象,具有物理透鏡的表現特徵。因而,宇宙之中所有恆星系之恆星(太陽)的光都無從穿越,都會被其物理透鏡的現象所抵消。

由此可見,太陽的光只能照射到太陽系的太空間範圍,太陽磁場磁控的範圍有多遠,太陽光就能照射有多遠。

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或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點擊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科學領域前沿近二千道的原創答題,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必究。歡迎轉發。)


地外天使


太陽光可以照射多遠:這是要有科學性的解答,不能胡說八道,所以給你一個科學解答。

太陽按科學家所說的,直徑約一百四十萬千米,按體積與太陽的溫度來計算的,手電筒的光不能同太陽的光相提並論。手電筒的光點,大約1毫米,光有強弱之分,溫度超高,發光越強,所以都是有差別。但是一切事物都有限度,並不是無限,只有空間同時間是無限的。物體發光是有限遠程,用人類的數學來說,億位數是最大單位,也是九位數級,人有十個手指,所以九位數是天人合一,O是變數,所以九是最大數字,任何物體發光,都不能超過這個數值。

解釋如下,大陽直徑14O萬公里,它的光子射程是,14O萬億公里,按太陽的溫度6000來講,那就是6億倍數來的。1千度增加一倍。14O萬億再乘以6,就是太陽實際射程的距離,用光年距離計算,太陽光最多不超過90光的遠程。

眾所周知,離光源遠的,亮度越暗,太陽離地球約1億5千萬千米,等於離太陽1百多倍,光的密度起碼擴大1萬倍,所以地球的生物比較適合生長。

光同電一樣,運動速度相等,但是我們應該知道,當今用電,都是用發電機發來的,發電機一旦停止發電,電路的電立即消失,太陽發光也同一原理,

電子不用無電流,我就不相信,你的電錶打下開關,還會轉動,就是電子錶,也會停止計量,

如果能明白用電原理,我們就知道太陽光的原理,太陽光沒有物體吸光,它的光是穩定的,只能物體吸光,光才能有運動的。這是最科學的原理。望中國人民一定要有科學觀點,不能盲目胡說八道。


紹明6481


理論上可以無限遠。

就像我們看到百億光年的星光一樣,那些星光也是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發出的。

我們能夠看到那麼遠的星光,我們的太陽也能夠發射到那麼遠去。

這要看你的觀測手段如何,觀測手段越高,就看得越遠。

古代,人們沒有觀測設備,完全憑肉眼觀測,就像我們今天裸眼看夜空,最遠看到海山二,距離我們約7000光年的恆星;還可以看到254萬光年遠的仙女座星系,有人還認為可以看到三角座星系(M33),距離我們300萬光年。

星系也是由許多億顆恆星組成的,是這些恆星光芒的集合。

但古代人不知道那是星系,以為也是一顆星星。

望遠鏡延伸了人類的視力和觀測距離。

自從有了望遠鏡,而且望遠鏡越來越大越來越精密,不但有光學望遠鏡,還有各種射線望遠鏡、射電望遠鏡,就不但能夠看到更遠的可見光天體了,只發出電波等不可見光的天體也能夠看到了。

還能夠通過太空中巨大天體形成的引力透鏡,把更遠處的微弱光點放大,比如發現了最遠恆星~透鏡恆星1(LS1),暱稱為“伊卡洛斯(Icarus),這顆恆星距離我們90多億光年,是迄今發現最古老最遠的恆星。

這顆恆星是天文學家們利用哈勃太空望遠鏡,並通過引力透鏡效應,把LS1放大了2000倍才看到的。

因此一顆恆星之光只要在空間傳輸過程中,不被完全阻擋、吸收、衍射、反射、折射掉,就一直會傳下去,傳到無限遠。能不能看到,就看我們所擁有的觀測水平了。

但我們也要區分這個陽光照射的定義。

什麼叫照射?是不是感受到熱量才能夠算是照射呢?

如果以我們地球老百姓能不能曬被子來衡量,那就照不了多遠了。

到了太陽系最遠的行星海王星那裡,太陽光就很微弱了,看起來就像一顆比較亮的星星(見上圖),曬被子是不可能了,但熱度還是有的,但已經很弱了。

海王星大氣層表面溫度為-214℃,說明太陽輻射能量還是有的,否則就不是這個溫度,而是接近絕對零度了。

絕對零度為-273.15℃,由於宇宙中還有微波背景輻射,因此即便是距離能量輻射最遙遠的邊際,也還有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這個溫度通俗的稱呼叫3K微波背景輻射,實際上約2.725K,也就是-270.425℃。

再遠點,太陽就基本上是一顆星星了。1光年到了太陽系邊緣,那裡是太陽引力影響的範圍,有幾千上萬億顆彗星在那裡活動。

太陽輻射熱量在那裡已經微乎及微,空間溫度已經接近宇宙背景輻射溫度了。

我們現在來看看太陽在不同距離的亮度如何。

亮度以星等衡量,絕對星等是恆星的實際亮度,目視星等(簡稱視星等)為人肉眼感覺到的星星亮度。

絕對星等與視星等換算公式為:

M=m+5lg(d0/d)

其中M為絕對星等;m為視星等;d0為10秒差距,取值32.6光年;d為恆星距離,單位光年。

不管是絕對星等還是視星等都是數值越小越亮,有負數,負得越多越亮。人肉眼極限只能看到6等星。

我們已知太陽的絕對星等為4.83。

這樣當太陽距離1光年時,視星等為-2.77,看起來還沒有我們看金星亮,與木星、火星差不多亮;距離太陽10光年時,其視星等為2.26,這個亮度和夜空中排名第73位的恆星“天大將軍一”視星等一樣。

距離32.6光年時亮度就只有4.83等了,還可以勉強看到;超過60光年,視星等為就只有6.16了,已經低於人類目力極限,因此就再也看不到太陽了。

但通過望遠鏡還可以繼續拉長距離的看,到底要多遠,就要看望遠鏡的厲害程度了。現在的望遠鏡,通過引力透鏡可以看到90多億光年的恆星,隨著科學的發展,望遠鏡效率的提升,太陽再遠一些,也還看得到。

只要能看到,你能說那不是太陽的光照嗎?


時空通訊


天文上從來都不用光能照射多遠來形容一個天體!就像不用看多遠來形容一具望遠鏡的性能!因為這兩個都無法表示出天體和望遠鏡的特性!形容一顆天體,在星圖中我們會用不同大小的斑點來表示星等差異,也許更詳細的資料中會有恆星的絕對星等、距離以及光譜等參數,能照射多遠是不會出現的,從理論上看,如果沒有遮擋的話,恆星的光子一直可以運動到宇宙的盡頭,也就是空間和時間最前沿的區域,直到混沌阻擋了前進的腳步,但理論上宇宙卻是無限大的!

只要望遠鏡口徑足夠大,那麼就能收集更多的更遙遠的天體的光線,而得以在CCD上留下蹤影讓我們認為那個不是噪點,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星點!不過要說明一下的是,太陽誕生也就50億年左右,簡單的說太陽誕生剎那的光子到現在為止也就到了46億光年以外!

看起來宇宙也確實夠大,太陽光也就走了部分宇宙而已,要知道它可是在將近50億年前出發的!但我們要說明一下的是太陽光真的有傳播極限,為什麼呢?因為宇宙正在加速膨脹,這個膨脹的速率約為68.7KM/S/MPC,即宇宙在百萬秒差距(約326萬光年)的距離上,膨脹速度增加68.7KM/S,簡單的計算下,宇宙大約在144億光年外膨脹速度就超過了光速!但其實宇宙在134億光年後其光譜頻移就到了紅外波段,136億光年後光學望遠鏡已經無能為力,但最終連射電望遠鏡也只能徒勞無功,因為宇宙的真相在微波背景輻射之後,終極的秘密需要用引力波來探測!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光”確實是有極限的,因為最終所謂的光探測上將不會再有建樹,比較近的未來是紅外波段,所以詹姆斯韋伯的主鏡是鍍金的,稍遠的未來是微波射電波段,更遠的未來只能去月面建立低頻射電波段,更遙遠的未來那麼只能是引力波,因為我們已經追到了宇宙時空界限的腳後跟,所有手段都已經失效了,唯有引力波!

回到標題,太陽光能傳多遠?46億光年而已!可觀測宇宙有多大?930億光年!太陽光永遠都追不上宇宙膨脹的腳步,因為宇宙在144億光年外膨脹速度超過了光速!






俊霖Cy


太陽的光很強,這是第一個重要事實。

第二,不是所有光都能夠順利離開太陽。這些光能量很強,媲美人造激光,它們很有可能被用於產生高溫以激發太陽上發生的核反應。

第三,宇宙中不乏能夠接收(或者在另一種意義上,阻擋)光線的物體,地球就算一個,月球也是(月球反射的光我們不認為它還能叫太陽光,它的性質已經變化),宇宙中的塵埃都可以。還有一點非常令人驚訝,那就是其他恆星也能吸收太陽的光。它們自己能夠發出強光,又是氣態或者等離子態的天體,照常理來說它們擋不住光,但是它們真的可以,甚至可以吸收得比地球、月球還要徹底,這樣的物體在近代物理上有個名字叫“黑體”(這名字起得)。另外,如果光遇到黑洞了,那很不幸,走不動了,哪都去不了了,黑洞的引力能夠拽住所有東西。

所以,我們的問題起碼應該這樣問,分成兩個問題:

1.太陽光離開太陽後最先遇到的障礙物會是什麼?

2.太陽光最遠能夠走到哪裡?

第一個問題很具有技巧性,因為在和太陽過於接近的地方任何東西都會汽化,而稀薄的氣體很難擋住光,尤其是強的、包含寬廣波段的光。我們很容易想到八大行星中最靠近太陽的水星,小小的一顆,密度極高,沒有衛星(很好理解,本來就小小的一顆行星,有衛星也被太陽搶走了),離得很近,幾乎被包在了太陽表面的巨焰中。至於還有沒有更近的,我們不得而知,畢竟聚合不夠緊密的東西在水星那麼近的時候早就被打散了,聚合力比水星更強以至於能夠抵擋更高溫度的天體不太可能不形成一顆尺寸與水星相當的星體。千萬別說什麼熔沸點最高的材料可以靠得更近,一來太陽附近沒有那些元素,二來溫度隨材料材料而定,太陽提供的的是光能,知道一點點天文知識的都知道宇宙中不具有大氣的天體都是冰火兩重天。

第二個問題就簡單了一點。宇宙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稠密,總有一些空隙能讓光線順利通過,也許有一束光能夠避開所有障礙物,又不遇到可怕的黑洞,一直傳播下去。關於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問題一直有爭論,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不管怎樣,你想走,總有地方讓你一直走下去,宇宙的逃逸速度(這不是某一個物體的速度,而是一個門檻,恰好沒有物體能夠跨過這個門檻)是超光速的。






科懷天下


理論上只要太陽光線沒有被遮擋是可以傳播到無限遠的。但實際上人類天文望遠鏡最遠可以觀測到140億光年的距離。太陽是恆星,而且是宇宙中不起眼的恆星,我們可以下一個結論,太陽光最遠傳播距離不會超過140億光年。



素履之往1


地球與太陽的最大距離是1.521×108千米,約在每年七月初,最小距離是1.471×108千米,約在每年一月初.平均距離是1.496×108千米.人們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作為一個天文單位,取其整數為1億5千萬千米.這段距離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1700倍.其次再介紹一下速度,光速:299792.5±0.1千米/秒.因此太陽光照射到地球需要8分多鐘.如果乘時速1000千米的飛機要花17年左右才能到達太陽,發射每秒11.23千米的宇宙飛船也要經過150多天到達






箴言情傷


太陽光到底傳播多久會消失?

1,且以太陽光傳播到地球8分鐘為參數。

2,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小圓圈,明亮刺眼。

3,太陽光傳播到月球,月球反射到地球的太陽光:月球小圓圈,淡光不刺眼。

4,太陽光傳播到火星,火星反射到地球的太陽光:火星點狀,淡光不刺眼。

5,視角法:視角與距離成反比。即距離太陽越遠,我們看到的太陽小圓圈越小。在目前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小圓圈基礎上,我們再往後拉長一倍的傳播距離,我們看到的太陽小圓圈會有多大?拉長二倍距離呢?還會有視角嗎?

6,稀釋法:光能量空間傳播距離與空間擴散面積成正比。即光能量傳播越遠,擴散的空間面積越大,能量稀釋越大,繼續傳播的能量越小。

7,阻力法:光能量強度與傳播距離成反比。光能量通過空間介質振動傳播,介質有阻力,阻力使光能量逐漸減弱,最後至零。

綜上分析,太陽光傳播多久消失?此處暫且設定為20分鐘吧(已經不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