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一)

六、常吃適量的魚(每天75克-100克)、蛋(25克~50克)禽和瘦肉(50克~75克)

健康生活方式(一)

科學依據:

魚、禽、蛋和瘦肉是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這些食物脂肪含量一般較低,並且魚類中含有較多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血脂異常和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七、多吃大豆及其製品,每天攝入40克大豆或其製品。

健康生活方式(一)

科學依據:

大豆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鈣和B族維生素,尤其對於貧困地區的人群是優質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此外,含有多種有益健康的成分,如大豆皂甙,大豆異黃酮,植物固醇,大豆低聚糖等,尤其對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是一類很好的食物。

八、控制烹調用油,每天每人烹調用油攝入量不宜超過25克或30克。

健康生活方式(一)

科學依據:

高脂肪、高膽固醇膳食(包括攝入過多的烹調油和動物脂肪)是高血脂症的危險因素。長期血脂異常可引起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卒中、腎動脈硬化、腎性高血壓、胰腺炎,膽囊炎等疾病。高脂肪膳食也是發生肥胖的主要原因,而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九、限制鹽攝入,健康成年人一天食鹽(包括醬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鹽量)攝入量不超過6克。

健康生活方式(一)

科學依據:

食鹽攝入過多可使血壓升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另外,吃鹽過多還可增加胃病,骨質疏鬆,肥胖等疾病的患病風險。

十、堅持一日三餐,進餐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食量。

健康生活方式(一)

科學依據:

混合食物一般為排空時間為4~5個小時,因此一日三餐中的兩餐間隔4~6個小時為宜。一日三餐,並將食物進行合理分配,不吃早餐、晚餐吃的過飽,經常在外就餐、不科學吃零食等不健康飲食行為可增加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

十一、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健康生活方式(一)

科學依據:

水是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生命必需的物質。在生命活動中發揮著重要功能。在溫和氣候條件下。輕體力勞動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飲水1200ml,飲水不足或過多都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未完待續,請關注 ,健康生活方式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