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賈玲的經典喜劇小品《你好,李煥英》改編的同名電影,開機了。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因為原作的優秀,看到同名電影開拍的消息,便又去重溫了這部小品,哦不,它更像一部笑中帶淚緬懷母親的舞臺劇。

劇情很簡單,賈玲穿越回到80年代,見到了自己的母親,幫助年輕時的李煥英約會陳赫扮演的歐陽柱,後舞臺情景借用電影疊印手法,讓賈玲看著母親變老的過程,在背景音樂《依蘭愛情故事》響起的剎那,賈玲與母親跨越時代的溫情對話讓無數觀眾為之動容,短暫重逢,痛徹心扉。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進錯澡堂子”的女相聲演員

看了這麼多喜劇小品,能把情懷與技巧結合的這麼嫻熟,又能夠讓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深入情景,感同身受,賈玲的喜劇功底無疑超越同齡人一個層次。

不得不說,表演需要天賦。

但是賈玲有這種天賦嗎?起碼剛開始的時候是看不出來。

賈玲出身於湖北襄陽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以前的她身材姣好,面容也不錯,高考考了兩次才考上中央戲劇學院相聲專業,她自己也說“女孩兒說相聲就像走錯了澡堂子”。

畢業後的賈玲,面臨著冷門專業的考驗。為了生存,她跑遍了北京城的小場子,經常毛遂自薦在臺上說相聲,還和老闆三七分賬,賈玲拿小頭,依然無人願意給無知名度的她機會。還好,畢業後,她參加了一次全國相聲小品邀請賽,獲得了專業組的冠軍,正式拜馮鞏為師。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雖有名師馮鞏,因老師的很多表演屬於公益性質,收入並不多。賈玲最慘的時候沒錢交房租,被房東趕了出來,只好用20元賣掉隨身聽,換來了一週的生活費。

後來憑藉多年在小劇場演出積累的經驗,2010年在馮鞏的引薦下,賈玲創作的相聲《大話捧哏》上了春晚,並獲“我最喜愛的春晚節目”曲藝組三等獎。

在男人的傳統行業裡,要想做的出類拔萃,想必不那麼容易。雖說出自於此專業,可是傳統相聲的基本功並不是在大學四年裡就能夠管用的。

聰明的賈玲並沒有死守相聲,借勢於相聲捧說的技藝,她開始一步步向小品喜劇演員轉型。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好的喜劇演員,首先要學會放棄自我

2012年,是賈玲事業轉折的一年。

她開始頻繁登陸三大地方衛視,出演小品節目。

賈玲不光自己演,還自己擔任導演、編劇,《腦袋被門夾了》即出自其手,在早期她的作品裡,這一部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但是,即使是喜劇演員,也並不是那麼好當的。

賈玲有什麼呢?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要成為一名好的喜劇演員,首先要學會放棄自我。這亦是為什麼好的喜劇演員更容易抑鬱的原因。

優秀的喜劇演員,都是先自嘲自己,來製造笑料服務劇情推動。完整有水準的喜劇充滿諷刺感,有對比反差才會有更深層次的笑料包袱,為了完成諷刺,演員自身的姿態必然要擺得很低,觀眾先看懂你的可笑,你再去諷刺他人的時候,才不會令觀眾有突兀感。

顯然,賈玲深刻的領悟了喜劇的精髓,開始在自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於是,她在自己的個人小品裡反覆開涮自己的胖,不顧師傅馮鞏的反對參加《百變大咖秀》,拿自己的“恨嫁”作為作品的梗,完全放棄了自己身為女孩追求美的形象,且體型有向更加圓潤髮展的傾向。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最能檢驗喜劇人的平臺還是喜劇綜藝選秀節目。登上《歡樂喜劇人》的舞臺,每一位選手期期都要變著花樣、使出渾身解數拿出高水準的節目,接受觀眾的檢驗。賈玲也是在這個舞臺上日益精進,錘鍊了自己的喜劇功底。

通過喜劇選秀平臺,她為我們帶來了《女人N次方》、《愛笑的女孩》、《喜劇啊 喜劇》、《公主的幸福生活之好日子到頭了》等質量上乘,頗受歡迎的佳作,給大家帶來了笑聲的同時,也奠定了在觀眾心中優秀喜劇演員的地位。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很多人喜歡我。”

或許是長期演出積累的效果,賈玲終通過努力展露出了喜劇上的天賦,她一站在臺上,就讓觀眾想咧嘴笑。這是觀眾對一名好的喜劇演員最直接的認可。

賈玲的實力有穩坐喜劇一姐的趨勢。受到大眾認可的賈玲,依然在追隨自己的喜劇情懷。

2016年,賈玲與北京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慄坤合夥成立大碗娛樂,來推動自己以及更多優秀的喜劇演員登上更大的舞臺。並將《歡樂喜劇人》中嶄露頭角的張小斐 、許君聰、何歡、卜鈺等攬於麾下。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你好,李煥英》便是賈玲自當老闆後,創作的作品。

有人說,這部作品,有點任性,有點冒險,用喜劇的表現手法表達對母親再無緣得見傷感的思念。也有人說,這部作品是賈玲喜劇表演裡最完整、最成熟的一部作品。

其實,只要是能夠引起觀眾共鳴的作品,一定是好作品。

誤入相聲專業,就與賈玲的母親有關。

《你好,李煥英》開機,能否延續感動超越前作?看賈玲的喜劇情懷

或許,這部作品,既是賈玲藉機表達對母親過早離世的思念,也是向母親遞交的喜劇成績報告單。又或許,在很久以前,她就有籌備這樣一部寄語已故母親作品的情結。

陳佩斯說:好的喜劇作品,都有一個悲傷的內核。

賈玲在《你好,李煥英》的結尾處,旁白於母親:“媽,我現在是一名喜劇演員,很多人喜歡我。”讓多少觀眾為之心酸。人們開始都在笑著,中途一邊傷感一邊樂著,最後都沉默的落淚了。

我們熱愛那些給大眾帶來歡樂並且真誠的演員,因為他們願意創造作品,解構自己,將真實情感附著於角色,用飽滿的表演來喚起觀眾的共鳴。為此,我願意相信,賈玲電影版的《你好,李煥英》,會是一部充滿誠意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