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政策大力扶持三農,為什麼有些青年人還是不想回到農村創業?

黃湖小漁哥


創業行動家 琳妹觀點:

很多農村青年去過大城市之後都會留在城市,即使北上廣房租高生活壓力大。年輕人喜歡闖蕩願意當北漂當杭漂,卻通常不願意留在落後的農村,其實琳妹也曾經想當杭漂,最後因為結婚而作罷。我的許多同學朋友,去了杭州都不願意回來,即使我們家鄉經濟條件也不錯,我想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城市工資高,生活質量高。在城市只要你有工作經驗工資都會比較高,我在城市的朋友發展都不錯,在私企的無論是程序員還是設計師平均工資基本都在1萬以上。並且城市的娛樂活動豐富,配套設施完整,上完班想去放鬆的話有很多地方。但在農村,這些都是不可能的,農村很少能找到上萬工資的工作,也少有玩樂放鬆的地方。


2. 城市觀念新潮,農村觀念守舊。我朋友不願回來的原因是她覺得農村的老觀念太可怕了,女性二十多歲就被催婚,三十歲就是剩女,但城市就很少有這種觀念。在農村創業家人也不理解,好不容易打書去城裡,結果回家種田養雞,不少農村人都看不起這樣創業。

3. 農村發展空間小,項目少。很多項目只能在城市運作,農村缺少技術人員新項目很難運作起來。一些項目在農村發展不起來,比如衣櫥整理行業,但在城市卻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農村的項目創業項目主要還是種植業和養殖業,沒有太多選擇,因此年輕人不願意回農村創業。


忠言逆耳利於行。 飛哥團隊所答內容,都是多年創業經歷留下的創傷。

沒啥文采,都是乾貨。你若喜歡,記得分享朋友圈,他日創業路上,興許用的著。瞭解飛哥更多創業問答,請訂閱《創業行動家》頭條問答,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請多多點贊分享。


創業行動家


我個人作為一名自主創業大學生,很不看好目前農村農業項目的政策亂像,國務院出臺的一個個惠農政策是好的,非常值得肯定,但是國土部門和規劃部門在與農業部門的溝通銜接中,屢次出現農業政策反反覆覆,讓我們創業者無所適從,風險特別多,非常恐懼今後發展。

2007年我作為徐州大學生下海到徐州農村創業,打造了中國第一個現實版開心農場,2012年國家農業部,在浙江台州舉辦華東區全國休閒農業創意大賽,我們欲信達生態園收穫金獎,同年國家農業部在南京嘉年華舉辦全國休閒農業創意大賽決賽,欲信達生態園再次獲得金獎。在此基礎上省市區三級政府,支持我們欲信達生態園搞了一個2012年現代農業智能溫室大棚,2014年國家農業部和江蘇省農業委員會又扶持我們欲信達公司,建設6000平方米2014年農業產業化設施大棚,並且兩個項目全部通過三級政府嚴格驗收。

現如今徐州市相關部門按照國家大棚房整治文件新的規範,需要拆除欲信達部分配套設施,難道說我們公司和國家的財政投入就這樣浪費了嗎?


三沙淡化純淨水


看到這個問題我感觸很深啊,我是一七年因家庭原因回的農村發展,回村發展前我在城裡也有一定的基礎了,回來前那是信心滿滿,也都有一個詳細的計劃,但是到現在我是後悔不已啊,路自己已經選擇,現在後悔還得往前走啊。



我們這個村不大也不小,三千多口人,我回來時全村和我同齡的人在家的超不過三個,回來後成為了全村聊天的話題,成為了他們的笑話,天天壓力山大,這個我到沒在意,他們愛說啥說啥不管我事。



後來我就開始了我的創業,我們這裡農村包括整個鎮上沒有啥企業,只能自己從最底層幹起,靠著我們這裡蘋果種植面積大做一些副業,從擺地攤到現在門面,這一路太難了,不要以為在農村擺地攤很容易,其實在城裡擺攤比在農村容易多了,農村擺地攤是這不行那不行,事是真多啊。再有就是創業中的一些事情,也不如城裡啊,在城裡一小時完成的事,下面一週也夠嗆啊。遇到事情在農村解釋不清,認死理,只認錢,錢少了還不行。所有的心酸只有經歷了才知道。



國家的政策是非常好,到下面就大打折扣了,再有就是相比城裡機會少,消費低。再有基礎設施落後,是很不方便的,使創業發展的成本投入太高。



總之,城裡機會多,消費高,辦事效率高,基礎設施完善等原因,在城裡發展相對容易些,導致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回農村發展。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嗎。

以上為個人看法,請多多指教。


果農果緣


現在,在農村能幹的項目很少。一是種植,二是養殖。再往深處去就是加工業一類的東西。而這個產業現在幾乎排除。現在就說一說上面的兩個產業。先說養殖業,這個產業雖然能作,但是問題太多。我的一個同學,搞養殖搞了幾十年,從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慢慢的從小到大,慚慚的發展起來,蛋雞有一萬多隻,在全鄉數一數二,並且響應上級的號召,又辦了一個種養一體的什麼證照,況且又是全縣唯一的一個。但是,不知什麼緣故,二O一七年,上級環保檢查,被劃在了禁養區(按照縣級化定的標準,根本不在禁養區)紅紅火火的生意被勒令停了一年多。後來,不知是什麼原因,又讓人家養了。先不說養殖行業,起起伏伏的各種不可予測的風險,單是政策的反反覆覆,就讓人不可承受。再說一說規模種植的事。以前的也不在說,就說說今年的情況。一個人包了百十畝地,由於今年旱情嚴重,澆水不及時,當然還有粗放管理等原因,他的承包地,每畝小麥僅有四百多斤,連承包地的價格都不夠(承包地每畝六百元。即使加上秋季的豆子,不賠就算燒高香了)。而有個小承包戶,只包了十幾畝,而產量高達一千多斤。雖然這不是絕對的現象,但是,按管理,論產量,大戶絕對比不過小戶,這是普遍的現象。就我本人的觀點,搞流轉,是大勢所趨,但是,需要時間,不把農民真正關心的收入、就業,養老等問題解決好,政府再急也無用。解決以上問題是解決土地流轉的前提——而那種一味的鼓勵或者鼓吹農民回鄉創業的做法,如果不是無知,就是存心挖坑。不要再為了一己私利,去做坑害農民的事情了——那樣,倒是非常無恥的!


週中和985


那要看看家鄉的條件允許,像我的家鄉,我很想回去,家鄉沒網,沒信號,沒地方上學,沒地方賺生活費,一個小小的鎮上,一分鐘就能走完,還要租房子上學,離家裡有二三十公里離縣城五六十公里,你說怎麼回去,在鎮上照顧我一個小孩上學就耽誤一個人,什麼事都幹不成,一毛錢都賺不到,在縣城也一樣,如果你在城市裡,你還能邊照顧小孩邊賺一點點生活費,是哪個農村都能達到這條件的,達得到我立馬回去,上學的事情解決我立馬就回去。


木哥家鄉


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為何有的年輕人還是不願意回到農村創業?三農是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但效果不是很突出。農村發展是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年兩年就見效。畢竟農村底子薄,想發展就如新創業一樣困難。年輕人多數是大學畢業就業與城市,不瞭解農村也不熟悉農村。他們在城市已有了自己的發展規劃,城市雖不是他們的家但他們已離不開城市。因為他們更喜歡城市的環境更希望紮根城市,農村雖是家但這個家對與他們來說有點陌生。創業的艱難都知道,年輕人雖出生牛犢不怕虎但也更知道創業的艱險。因此不願回鄉創業也很正常。



敖漢人的生活


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為何有的年輕人還是不想回到農村創業?”農業農村農民”我來談一談農業的難處:真正的三農產業就是農產品加工貯存,國家每年一號文件就是扶持三農,為什麼重視三農工作的人不多?但某些省開展得很好,當地工商業發達會帶動三農發達。這叫反哺農業!農產品加工貯存銷路好找,最重要的是資金難找!比如農企向銀行貸款都是房屋土地抵押貸款,農產品壓貨週期長,品種雷同!所以收益就低!


用戶104781432072


國家大力扶持三農,為何有的年輕人還是不想回到農村創業?拜託題主,別再給年輕人挖坑了好不,如今陷下去的人還不少呀?還需要增加數量嗎?我來給大家做個總結分析吧!

一、振興三農的口號,年年喊,月月說,可在農村生活的你,看到了哪些實際的年輕人創業政策支持嗎?很顯然,大家和我一樣,並沒有看到什麼真的好的幫扶政策,坑多到是真的。

二、現在網上各媒體天天叫、日日炒,農業的機會來了,農民的機會來。機會來了,在哪裡?我估計大家聽這話十來年了,耳朵都要生繭了。拜託以後各媒體辦點良心事,別見風就是雨。

三、年輕人回農村創業,拼的就是一股子幹勁,技術、經驗、金錢一樣都不能少,如果對農村創業,缺乏足夠的瞭解,找不到正確的方向,很有可能是掉在坑中爬不上來的那個人了。

四、現實回農村創業的成功個案太少,失敗者倒是常見,成功者廖廖無幾。大家都只相信眼見為實,別人再怎麼鼓吹,口頭上文章做的再好,沒有實質性的幫助,你會輕易的去幹嗎?



總之,農村創業是許多人的夢想,但同時也是個大坑,年年說的比唱的好聽,久而久之,年輕人都習以為常了,不是憑一個新聞,一個報道,大家就會擼起袖子開乾的了。做什麼之前,都必須考慮自己的實力及能力,餅畫的太大,會撐死人的。


壞男人說小龍蝦


年輕人為什麼不會農村?

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回到農村也賺不到錢。國家給了農村很多扶持,卻沒有從根本上給農村賺錢的辦法。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可是現在國家給的農村扶持政策,的的確確並沒有建立起農民藉助農業生產實現增收的可靠方案。

舉個栗子。

國家極力發展的農產品電商。其實不過是把農產品一直難以解決的銷售難題,放到了互聯網上繼續開戰罷了。農民的主要責任應該是農業生產,如果說農產品生產出來之後,還要依靠互聯網才能銷出去,估計沒幾個農民願意再幹了。


神經刀2019


首先明確一點,很多農村年輕人不是不想回農村創業,而是很多農村現有的條件並不能讓他們創業成功!

國家現在看到了農村發展的潛力,越來越重視農村,也看到了農村發展目前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空心化嚴重、營商環境羸弱等問題。所以大力支持年輕人回農村創業,各項政策也都非常好,比如免息創業貸款、各項補貼等等。

雖然國家支持農村年輕人回鄉創業的力度很大,但是很多農村年輕人卻還是不想回到農村創業,這到底是為啥呢?

小焦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個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是永遠存在的。在城市,創業成功的案例其實只佔兩三成,還有七八成創業者悄無聲息的就死掉了。在農村,創業機會遠遠是沒有城市那麼多的,能做的就大多是農業和服務業。對農業來講,沒有政府的補貼絕大多數是虧本的;而服務業也是有很大風險,稍不注意就可能砸了牌子導致失敗;

第二,國家大力支持並不代表當地農村就具備條件。相關部門口號叫得響,但遇到實際就打臉了!其他地方我不太清楚,但就我們這個西北地區的小城市來看,絕大多數農村根本就不具備創業的條件。不是交通不便就是各項成本太高要麼就是手裡能利用的資源太少。舉個例子,我們村有兩個回鄉種草莓的,光土地租金就1000元/畝,如果不是國家補貼,早就完了。而且,很多地區口號叫得響,但到實際一看立馬讓人寒了心,還怎麼去搞創業發展?

第三,找不到好項目。現在這個時候不像以前,那時候很多創業項目還沒人做,你做了就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現在農村各個行業競爭也很激烈,沒有好的項目、沒有特色根本行不通。很多年輕人雖然在外面經常跑,但是由於農村的侷限性,回到農村也就不知道弄啥賺錢的項目了;

第四,外面比農村好。這一點毋庸置疑啊,大城市確實是比農村好很多的。所以很多人到大城市就不願再回農村了,何談回到農村來創業?

由於以上幾個原因,所以有的年輕人還是不想回到農村創業!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這裡,歡迎關注【村官小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