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 中國戰鬥力並不強 卻成為美蘇兩大國極想拉攏的對象

眾所周知,上世紀有一段時間,中國稱蘇聯為老大哥,那個時候中蘇同為社會主義國家,中蘇在軍事方面還有所合作,甚至蘇聯還派科學家來中國幫忙。不過親兄弟也有翻臉的時候,八十年代過後,中蘇關係惡化,蘇聯不僅不給予中國任何幫助,而且還撤走了所以科學家,導致了中國很多項目不得不停止,對中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冷戰時期 中國戰鬥力並不強 卻成為美蘇兩大國極想拉攏的對象

​而正好在這個時期,中美關係有所升溫,要知道,中國可是跟美國打過仗的,中國和西方也是老死不相往來的,畢竟信仰不一樣。當時中國是比較落後的,美蘇裝備了三代機,中國還是一代二代機,我們曾經去考察過西方的先進戰機,甚至還有意購買幻影2000戰機,不過價格方面談崩了沒買成。這個時候老美出面了,看中國合同談崩了,就說你要什麼我們提供什麼,甚至F16都行。

冷戰時期 中國戰鬥力並不強 卻成為美蘇兩大國極想拉攏的對象

當然了,中國肯定沒要,誰知道美國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果不其然,美國這些都不是無私奉獻,美國提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要求,那就是在中蘇的邊境上,建立“獵隼走廊”,這就表明了美國的野心,這樣不僅能保障美國安全,還能遏制中國。當年美歐拉攏中國是為了群毆冷戰對付蘇聯,繼美國之後,西方國家開始紛紛與中國建交。中國明白,一旦上了美國的賊船可就下來了,於是沒答應美國的要求。

冷戰時期 中國戰鬥力並不強 卻成為美蘇兩大國極想拉攏的對象

雖然中蘇關係變壞了,但是蘇聯也不敢真的和中國決裂,蘇聯明白,光靠蘇聯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和強大的歐洲對抗的,八十年代中期,蘇聯列出了一份涉及軍事各個領域的清單給中國,還幫助中國搞軍事規劃,來共同對抗美國。幸好我們的領導人目光長遠,不貪圖小便宜,不管上了誰的船,都沒有好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