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高鶚續寫的《紅樓夢》?其文學價值究竟如何?

用戶68708500


紅樓夢文學價值整體是高的。不管是曹雪芹部分還是高鶚續寫的部分,因為沒有高鶚,這個故事就沒有結局,其中的蒼涼和世事如棋的感覺,就不會很好的體現。我感覺看紅樓夢的文學價值,還是要從整體的內容入手。

如果你看思想價值,它是有民主主義思想萌芽,從現實社會、宮廷、官場的黑暗,封建階級腐朽等都有批判,抽絲剝繭般的把一些新舊思想緩緩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如果你看情感敘述,你又能看到它以榮國府的日常作為藍本,把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和各種人物的情感描述得淋漓盡致,其細膩程度不亞於世界上任何一部已存在的專門寫情感的小說。

如果你看生活科普,大觀園中各種點滴瑣事、節慶玩樂、糖水果點都記錄得真實有效,非常好的還原了實際的生活場景和民俗民風,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而我看來,其最大的價值在於對於一個故事的完整敘述和概括,講述的是一個家族的興衰和人物發展的偶然加必然性,《紅樓夢》真的可以對標成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我想起了這樣一句:“看他起高樓,看...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清代小說家孔尚任在《桃花扇》這句概括,用在紅樓夢的整體敘述裡真的是再恰當不過了。



這些歷史要讀


這個問題確實有些問題。

我手上有兩個版本的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紅樓夢》,一個是1991年版,一個是2017年版,其中1991年版的《紅樓夢》上面的作者寫的是曹雪芹和高鶚,而2017年版的《紅樓夢》的作者寫的是曹雪芹和無名氏。也就是說,經後來的考證,目前已經推翻了後四十回是高鶚續寫的結論,至於究竟是誰續的,目前尚無定論,不得而知,所以說高鶚續寫《紅樓夢》這一說法至少在眼下已然是不成立之事。

不過既然提到後四十回,又提到文學價值,我們拋開其作者是誰,也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張愛玲在談到她看《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時候,覺得語言乏味,面目可憎。這是對作者在文字方面的表現力的評價,相信每一位看到後四十回的人或多或少有這樣的感覺。張愛玲說出了大家的心聲。其次,《紅樓夢》前面就說了飛鳥各投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王熙鳳曾一連說了五個“散”字,這些都預示了賈家的結局。但是,續書裡面卻是賈政升了官,賈家還有蘭桂齊芳,似乎這個家族又要東山再起。所以從故事的脈絡結構上面看也與前面不符。另外,在人設上也極為不符。那個原本整天罵那些像賈雨村一樣追求功名利祿的人為“祿蠹”的賈寶玉,居然去參加科考了。一直不讀書的他考得還遠遠比整天沉緬於讀書的賈蘭好那麼多。原本對黛玉慈愛有加的賈母突然變成狼外婆了,當著外人面說外孫女兒不好。

這樣的例子很多,不再一一列舉。大家對照著看就一目瞭然。

都看到這兒了,點個贊再走唄。我是蘇小妮,喜歡我的回答請點擊關注並轉發分享!


蘇小妮


文學創作和搞科研不一樣,沒有基礎理論的支持,只有創作者大腦裡面設計的主線和構思,別人當然不清楚,一但作者中途發生意外離開人世,其作品也就殘缺不全,不能面世,這是最可怕的事,但這事恰巧就讓曹雪芹和《紅樓夢》遇上了,真是千古遺憾,可是文學家高鶚的出現,讓這部殘缺的千古奇書得以絕處逢生,完美的面世人間,成為中國的文學經典名著,被列為四大名著之首,這不能不說是這部舉世名著的奇蹟!但是奇蹟都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我們後世人只能說曹雪芹和高鶚兩位文人巨匠創造完成了世界經典《紅樓夢》!可是有人說高鶚補寫的《紅樓夢》後四十回不合呼曹雪芹的邏輯思維和構思,沒有和曹雪芹寫的前八十回嚴絲合縫的對接,這種觀點沒有錯,也有很多人這麼認為,但是事實是什麼?我認為《紅樓夢》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屬於兩個作者的作品,能達到現在這麼完美的結果,已經夠嚴絲合縫的了,畢竟是不同的兩個作者,不同年代與不同年齡及家庭背景,曹雪芹和高鶚也不是同窗好友,互不相識,更談不上文學上的交流。所以高鶚也不瞭解曹雪芹對《紅樓夢》的偉大構思和嚴謹的邏輯思維,曹雪芹病故離世時只知道他的《紅樓夢》作品還沒有完成,而不知道有高鶚其人幫他續寫完成一部作品。,所以這才是這部奇書的偉大和神秘之處,先不談有縫對接還是無縫對接,也不必急著說高鶚補寫《紅樓夢》後四十回是狗尾續貂,只說能完成這部舉世名著就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蹟!《紅樓夢》這部名著,如果沒有高鶚的參與和補寫後四十回,也就成不了書,更成不了四大名著,也許現在叫三大古典名著,如果那樣多可惜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悲劇。所以,現在發行的《紅樓夢》全書,作者署名曹雪芹和高鶚最合適不過此二人!但是還有很多想在紅學研究方面出名的後來者,也續寫了《紅樓夢》,但效果和文學藝術都很爛尾而不被世人所欣賞和贊同就妖折了。之所以,對待《紅樓夢》這部經典之作,不能信口開河的亂評亂說,更不能說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是畫蛇添足,狗尾續貂,這是一種不負責任和對高鶚不公平的說法,事實難以雄辯,歷史和人們都認可高鶚和他續寫的《紅樓夢》後四十回,最接近曹雪芹前八十回的思路和主線,我們要尊重歷史和客觀原因,捍衛經典名著《紅樓夢》以後不被改寫和翻拍,保護民族文化遺產不被破壞才是我們後世人的正道!


路見不平一聲吼14


眾所周知,《紅樓夢》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和後四十回的作者,不是同一個人。

《紅樓夢》的原作者是曹雪芹(主流觀點)。據說曹雪芹寫《紅樓夢》即將完成時,遭遇一場火災,手稿被燒掉。曹雪芹大病一場,差點沒挺過來。還是依靠強大的意志力,重新寫《紅樓夢》。可惜《紅樓夢》沒寫完,曹雪芹就貧病交加去世了。自從半部《紅樓夢》在乾隆年間面世以來,無數人為不能看到《紅樓夢》的結局而遺憾。於是,高鶚就續寫《紅樓夢》的後四十回。

其實,《紅樓夢》的續寫者不止是一個高鶚,僅嚴格意義上的《紅樓夢》續作,就有四十多種。比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的作者吳研人,就曾續寫過《紅樓夢》。

只可惜,大多數的續作都沒能達到原作的藝術水準,大部分都是傳統老套的大團圓閤家歡結局。這就和曹雪芹原作的悲劇本意大相徑庭,會使人覺得前後矛盾。這些續作中,只有高鶚基本上沿著原來的悲劇基調完成續寫,算是眾多續作中較好的。所以,高鶚的續作最終戰勝了其他版本,有幸與曹雪芹共享《紅樓夢》的盛名。

可是,有人卻認為高鶚的續作和曹版沒法比,簡直就是狗尾續貂。主要原因有三:一、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留下的結局暗示,在續作中沒有實現。二、曹雪芹尊崇女性的思想沒有在高鶚續作中貫徹始終。三、高鶚的寫作手法一般,觀之如同嚼臘,無法和曹雪芹萬花筒般的寫法相提並論。

首先來說,續作本來就有一定難度。因為不瞭解原作者的佈局,續作者下筆的方向只能靠自己摸索。民間仍有一種說法,曹雪芹原著的一百二十回是全部寫完的,因為經常被人重金求閱,最終不知道丟哪去了。高鶚看過曹雪芹的原著,在原有基礎上續寫後四十回。這個說法也是沒有證據的,不過,很多作品都有一個問題,開篇時佈局相當大,寫著寫著就有點虎頭蛇尾。包括現在網上的一些太監文,寫一半就溜號了。

對於第二點的尊崇女性思想,兩者之間確實有很大差別。這一點紅學專家多有探討,有人甚至痛恨高鶚糟蹋了曹雪芹的原著思想。不得不說,先不管《紅樓夢》是一部講什麼的書,作者自敘其目的就是“為閨閣昭傳”,是要寫“我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紅樓夢》是一部寫女子的書,這點是肯定的。在封建社會里,婦女地位很低。混得好的,也不過是“高級觀賞品”。

曹雪芹對女人的態度,和封建衛道士們是截然不同的。書中諸如“千芳一窟”、“萬豔同杯”等,都深刻表明了曹雪芹對女性的理解、同情。可以說,曹雪芹提出了一個跨時代的婦女觀,何況他“為閨閣立傳”本就是離經叛道,這是當時的社會所不能容的。

至於第三點,不得不承認,曹雪芹的文學修養很深。至少在描寫手法上,立意和層次確實要比高鶚續寫的好。

曹雪芹出身豪門貴族,他寫《紅樓夢》,有相當一部分是親身經歷,有強烈的人物代入感。在曹雪芹的作品中,有不少對上層社會腐朽與黑暗的揭露與批判。如果讓曹雪芹寫完《紅樓夢》,只怕違禁處更多。清朝文字獄非常殘酷,真讓乾隆帝抓到什麼把柄,誰都別想好過。

有一種說法,認為曹雪芹已寫完全本《紅樓夢》,因為對社會的批判太狠,被禁掉半部。這種說法很不靠譜,統治者要禁就禁全本,哪有禁半部之說,這些說法都沒有確鑿證據。更何況,曹雪芹的前八十回“違禁處”同樣不少。

再說說曹雪芹和高鶚的關係,版本不一。有說高鶚的父親和曹雪芹是好友,有說高鶚本人和曹雪芹是好友。還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時人追看《紅樓夢》,因全書沒有結局,有個書商就請高鶚作續。

高鶚對《紅樓夢》的續作,改變了曹雪匠對女性的尊崇思想,讓這部書的藝術價值打了一定折扣。但是,高鶚所改符合當時的社會主流,也更容易被朝廷接受,否則,一把火過後,什麼書都沒了。從這個角度講,高鶚對保存《紅樓夢》是有貢獻的。不然的話,《紅樓夢》化為灰燼,湮沒在歷史長河裡,豈不是天大的悲劇?

論文學價值,高鶚的續作固然比不上曹雪芹的原著,但說《紅樓夢》後四十回是狗尾續貂,對高鶚來說是不公平的。

至於質疑高鶚是否續寫了《紅樓夢》後四十回,那是另外一個問題。


地圖帝


這本身就是偽命題。事實上紅樓夢後四十回是原作者的真跡。有兩封扔在中國紅學會和北京曹雪芹學會的踢館函為證。具體詳見《紅學磚家重評石頭記》專檔為證!

《紅學磚家重評石頭記》專欄:




紅學磚家


評高鄂鄂字都寫錯了幾十遍,是不是還有《紅樓尤二樓》為之說,尤氏三姊妹是後四十集中的主人翁 ,不知道我說對了沒有」.


55121212觀天象的人


比曹雪芹的還是差的有一大截


yuxi紅姐


比曹雪芹的80回還要好


Study7236


對比之下拋開文學素養,明顯少了悲天憫人之心


江河7865


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看了一遍之後便再也不想看了!因為有許多地方與前八十回可謂驢唇不對馬嘴!特別是那個什麼調包計,純粹是異想天開!賈母王熙鳳等人那麼愛林黛玉,怎麼可能在林未死之時就匆忙的用調包計聚薛寶釵?還有什麼五兒承錯愛啦,蘭桂齊芳啦…實在讓人大倒胃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