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報告文學推動時代進步

一篇報告文學推動時代進步

近年來,對上世紀80年代文學的研究不斷深入。以喚醒記憶的方式對歷史進行回溯,你會發現80年代文化的氛圍與精神是多麼迷人,多麼魅力無窮。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光明日報在半年的時間裡推出了一個閃亮的特刊——“新中國文學記憶”,擷取70年來新中國文壇的經典作品,其中就有40年前發表、如今依然常常被人們談及和稱讚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

在新時期,報告文學作為異軍突起的文學生力軍,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就不由得讓人感慨,一篇作品因為遇到一個合宜的時代,迸發出了多麼巨大的正能量。這離不開國家的政治大環境,離不開作家自身的努力。徐遲《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回想40年前,《哥德巴赫猜想》發表後,可謂家喻戶曉,洛陽紙貴,它所創造的轟動效應,我至今記憶猶新。隨著陳景潤的故事的傳播,類似“哥德巴赫猜想”這樣枯燥的課題,成為青年人奮鬥的目標,學科學、講科學、研究科學、用科學,在新時期的青年中蔚然成風。“向科學進軍”“做有作為的知識分子”成為最鼓舞人心的口號。更令全社會振奮的是,知識分子開始獲得應有的尊重和社會地位。同時,這篇作品對中國當時倡導的思想解放、撥亂反正大潮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人民文學》組織這篇報告文學緣於當時中央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奮鬥目標,國家需要知識,需要知識分子。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黨中央決定召開全國科學大會,動員和組織科學家的智慧力量,投入祖國“四個現代化”的建設。

《哥德巴赫猜想》的發表也使報告文學創作蔚為大觀,一部作品帶出了一批作家。由於徐遲的影響,許多活躍在第一線的詩人、散文家、小說家、新聞記者紛紛投入報告文學的隊伍,拿起筆從事報告文學創作。實力派的作家們在後來的歲月裡發表和出版了大量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報告文學的隊伍迅速壯大。這是我們難以忘懷的共同的文學記憶。

(中國散文學會名譽主席 周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