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華晨宇在《歌手·當打之年》中翻唱的《我們》與原唱陳奕迅相比,誰的更好?


剛剛看完《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錄製。

基本每一期我都沒有落下,舞臺上的歌手,除了紮實的演唱功底外,每首歌都用心的創作改編歌曲,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音樂體驗,打動每一位聽眾。我想說能夠站在這個舞臺的每一位歌手,都必須值得尊敬。

首先今年的歌手陣容對比之前,相比“小眾”了一些。但是每一位都是專業的歌手,背後的標籤都可以拿出來都值得肯定的。像袁婭維、華晨宇、蕭敬騰、華晨宇等這些都是之前歌手的常客了。之前在這個舞臺上,就給我帶來了很多優秀作品。可以說實力相當。

就今天我對《歌手·當打之年》第五期,華晨宇唱的這首《我們》,來闡述一下我個人的觀點,也對比原唱陳奕迅進行分析評價。

  • 這首歌 —— 《我們》

首先這首《我們》被很多人曾拿來翻唱過,為什麼願意選擇翻唱,我個人覺得是可能是因為裡面的歌詞寫的太好了在加上是陳奕迅演唱,這首《我們》由葛大為作詞,陳建騏作曲,陳奕迅演唱。併成為劉若英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主題曲。

那接下來我們先看原唱陳奕迅演唱的這首歌。

  • 陳奕迅 —— 《我們》

音樂怪咖,什麼歌曲到了陳奕迅手裡,都會變得深情款款。這首歌雖然簡單,但很深情,可以說為陳奕迅量身打造。在回聽幾十遍陳奕迅《我們》這首歌,給我的感覺是每一句都彷彿透漏著哪種無奈與不捨,用情至深。很有意境的表達兩個愛人之間的來來回回的那份真摯感情留念。很贊!(非專業樂評人)

  • 華晨宇 —— 《我們》

今天也是第一次聽到這首《我們》,原來只要心靜下來,才知道原來這首歌這麼好聽。知道花花前幾期演唱的相比都比較燃的,很適合他的風格。卻很少唱這種抒情的,從介紹中他也說到,這首歌“一生只能對你唱一次”。從花花的身上我貌似看到了也有香港巨星張國榮的影子。不知道大家怎麼看?花花的這首《我們》,也非常的打動人,那個音放的很深,從他的歌聲中能夠聽到一種孤獨、安靜、深情、唯一、不捨。本期又獲得第一,厲害!

  • 結語

兩首具體我的感覺,已經分析完畢。對於那個更好,如果、假如、可能陳奕迅也參加同臺競技。我的票會投給華晨宇。

好了,一首好歌,故事也很好聽,不妨關注獨角音。給你很多有趣有內容的文章。


DJY獨角音


我不會去定義誰好誰壞,各有各的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閱歷聽起來就有不同的境界

華晨宇給觀眾們的印象,一直都是很炸很燃很多奇思妙想的類型,他在《歌手》舞臺上這麼多期的表現也一直保持著這個特點,除了上一場不插電版的《荒野魂鬥羅》之外,都是非常外放型的表演方式。不過這次他選擇了陳奕迅的歌,令觀眾們始料未及。眾所周知陳奕迅的歌是以深情見長,雖然也有像《浮誇》這類比較張揚的作品,但大多數還是娓娓道來的情歌,包括《我們》也是這種走心的歌。所以華晨宇這次選擇陳奕迅的《我們》確實是一個大挑戰,也看得出來華晨宇這期不是衝著排名來的,就是為了唱一首自己喜歡的歌。


在採訪中華晨宇透露了他第一次聽到《我們》時就愛上這首歌,對這首歌很有共鳴,希望有一天能唱一次。

華晨宇還表示自己很早就聽到這首歌了,但是一直都不敢唱,也不敢練習,並且直言這首歌他一生只能唱一次。

這倒不是誇張的說法,瞭解華晨宇的歌迷應該都知道他對音樂是非常講究的,如果醞釀不到一首歌的感情,他寧可選擇不唱。之前他在家中創作了《蠟燭》之後,就一直沒能找到錄製demo時候的感覺,所以在演唱會上選擇播放demo的方式向觀眾們分享了這首歌,並且自此之後再也沒有在公開的場合唱過《蠟燭》。所以這首《我們》對他來說應該也是同樣的珍寶,這次應該是感覺到了,所以才敢拿出來嘗試。

從對華晨宇的採訪中可以看出,他對《我們》確實深有感觸,因為歌詞裡面描寫的其實就是很正常的生活,可能不小心傷害過別人,別人也可能傷害過自己,但這就每個人必須經歷的成長,這就是“我們”。

其實不只是華晨宇對這首歌有敬畏之心,連林俊杰這樣縱橫歌壇近20年的歌手都不敢輕易碰這首歌。曾經在《夢想的聲音》節目中,林俊杰就因為翻唱這首歌而一度情緒失控,當場在舞臺上大哭起來。可見這首歌對於很多音樂人來說,都是非常虐心、非常難把握的一首歌。


《我們》是電影《後來的我們》的主題曲,無論電影還是音樂都非常感人,歌中的旋律和歌詞都醞釀著一種求而不得的遺憾美,在陳奕迅磁性深情的聲音渲染之下,讓每位仔細聽歌的聽眾都會不自覺被觸動內心。這也正是陳奕迅厲害的地方,他在歌壇成名這麼多年,並不是以各類歌唱技巧聞名,也不靠各種炒作數據造勢,就是靠這種將作品用最誠摯的方式表達出來的能力,這點不禁讓人想起在《歌手》舞臺匆匆路過的毛不易,他們都屬於這種用心講故事的歌者。

這次華晨宇選擇了《我們》這首歌,應該是他音樂生涯的一大突破,也是觀眾們難得的一次機會,能夠聽到他放棄自己的高音優勢和演唱技巧,用最樸實的方式來詮釋陳奕迅的作品。希望在這期節目播出之後,《我們》會再多一種廣為流傳的版本,而華晨宇也能夠給觀眾們多一種不同的印象。


這樣就好音悅匯


先說結論,我覺得就這首歌而言,肯定是原唱Eason更勝一籌,不過“情歌花”唱的也不錯。

《歌手》第五期節目中,華晨宇本以為他將繼續用原創作品一戰到底,沒想到他卻選擇了一首十分感性的情歌——陳奕迅的《我們》。

說到這首《我們》,大概歌裡唱盡了太多不敢觸碰的心事,這首《我們》成為很多人翻唱的曲目。

而華晨宇的《我們》將用洗盡鉛華、至精至簡的方式進行詮釋。一向對音樂效果要求嚴格的華晨宇,為了更好地將這首歌唱出傾訴感,精心地調整各種細節,讓舞臺的每一處都為歌曲的感染力添柴加火,這次他的競演現場只設一個機位,為的就是:“這個鏡頭它就是你,雙引號的‘你’,我就在對你唱。”

談到選歌的原因,今年剛剛走到而立之年的花花卻說這首歌有特殊的分量:“這首歌我第一次聽就很有共鳴,我就很希望有一天能唱一次,我自己其實從來沒有唱過這首歌,一直不敢唱,就只是在聽,也不敢練習,因為我覺得這首歌如果要唱的話,可能一生真的只能唱一次。”在採訪中華晨宇還談到,自己不會多次彩排和練習,“我可能只有一遍是能夠情緒非常飽滿,如果第二次再唱的話,我可能永遠都唱不出味道來。”

陳奕迅的《我們》,是劉若英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的主題曲,詞曲如電影想說的一般,關於年少的遇見,關於成長中的離別,關於愛情裡的遺憾,歌聲清清淺淺,卻愁腸百結:“我最大的遺憾,就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花花翻唱這首歌,毫無疑問會和原唱陳奕迅來做比較,我覺得翻唱就來說,這個算是成功的了,但是Eason獨特的嗓音賦予了這首歌獨特的味道,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反正我是覺得Eason的版本更能打動我。


娛樂BB姬


華晨宇終於第一次在歌手的舞臺上選擇情歌了,一直以來都被人詬病沒有傳唱度較高的歌曲,也有不少人對華晨宇到底能不能唱情歌提出質疑,希望今晚華晨宇的表現能夠給他們一個滿意的答案吧。

言歸正傳,華晨宇這次選擇《我們》,他自己說可能這一輩子只會唱一次這首歌。

“這首歌我第一次聽就很有共鳴,我就很希望有一天能唱一次,我自己其實從來沒有唱過這首歌,一直不敢唱,就只是在聽,也不敢練習,因為我覺得這首歌如果要唱的話,可能一生真的只能唱一次。”

雖然一生只唱一次可能有點誇張,但只要靜靜聽過Eason演唱的《我們》,或許你也要有這樣的感覺,真的會很有共鳴。

今晚聽完花花的演唱之後,我有一點點明白為什麼他會這樣子說了。

先插播點題外話:線上錄製是更適合簡單純粹歌曲的舞臺,也是我個人覺得非常適合《我們》的一個舞臺。

來看看華晨宇五期的選歌,當疫情還未影響的時候,華晨宇前兩期選擇了《寒鴉少年》和《鬥牛》兩首現場感爆棚的歌曲:

這個氣場是真的強……

轉為線上賽之後,華晨宇分別選擇了《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不插電的《荒野魂鬥羅》以及今天的《我們》,可見在線上錄製更為安靜的錄音棚中,華晨宇現場演唱那可怕的氣場必然會有所限制,所以他後續選擇的歌曲更多是單純的用他的聲音或者是更純粹的音樂去展現,比如《最後一天》不論是整首歌的旋律還是歌詞或者是最後插入的各地方言,都是非常純粹地為疫情中的所有人加油鼓勁,又比如《魂鬥羅》兩個人一把吉他,口哨聲以及和聲吟唱就能給人一種荒野之上的遼闊感,很簡單純粹但很酷。

這兩個人是真的帥

說回今天這首《我們》,這就是一首非常純粹的情歌,整首歌的結構並不複雜,簡單的鋼琴和絃樂作為主基調,通過兩部分來表現情感:低音區非常深邃痛心的情感 → 鋪墊至副歌部分強烈的情感傾訴。

整首歌並不是考驗“硬唱功”,而是考驗“柔性的情感表達”,這也是一名唱將能不能真正跨越為一名優質歌手的難關,比如原唱陳奕迅就是一名用嗓音表達情感的大師。

在開唱之前我對華晨宇有一點擔憂:他在低音區是否能夠展現出足夠的情感張力,我並不擔心他在高音部分對情感的表現力,在他的火星三部曲中《與火星孩子的對話》以及《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都展現出了他的高音對於表達情感極強的掌控力(同時他的假音吟唱表達情感也是相當給力)。

但《我們》這首歌難點在於主歌部分的低音區,雖然華晨宇在《鬥牛》中已經展現過極強的低音吟唱能力,但和《鬥牛》那種顆粒感十足的低音不同,《我們》的低音是需要表達難中埋藏得極深的情感,而我還沒有聽過華晨宇在低音領域的情感表達(如果有歌曲歡迎各位火星人推薦)。

但今晚的花花的表現是徹底地把我打懵了……

不僅在低音區有非常穩定的情感表達,將那種沉痛感藏得非常深,僅僅在第一段主歌,那次情感爆發就差點讓我流下淚來……鏡頭未動,一直聚焦著華晨宇的雙眸,那雙泛紅的眼睛看得讓人心頭隨著他的音樂無數次起起伏伏,甚至華晨宇這首歌處理得比陳奕迅版本還要簡潔,連絃樂都不要了,只用鋼琴做旋律,剩下的全部依靠自己的聲音去演繹情感,在第二段副歌時,當那句:

“原來我很快樂,只是不願承認”

唱起來的時候,帶著其他幾個翻唱版本都沒有的哭腔時,我覺得觀眾都能明白其實他一點都不快樂,但感情有時候確實是放手了,才會比較“快樂”。

整首歌的演繹就像華晨宇自己說的那樣,有時候歌手要面對很多個鏡頭,或許生活中的我們,戀愛中的你我都要面臨著很多鏡頭,只是此刻只想用一個鏡頭、一架鋼琴、一個人,完完整整把內心的感受傾訴而出,有時候就是很簡單的音樂,但就是能夠觸碰到你內心最深處的東西。

所以個人覺得《我們》這首歌曲是一首純粹但並不簡單的歌曲,所有翻唱這首歌的人都要有極強的情感表達能力才敢嘗試,比如去年吳青峰在歌手演唱過,蕭敬騰在蒙面歌王也翻唱過,林俊杰在夢想的聲音上也翻唱過,說明了這首歌確實吸引了很多歌手,想要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演繹這首歌,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特色,下面我放出原版視頻,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吳青峰:柔情訴說《我們》

視頻封面04:39

吳青峰擁有非常柔美的聲線,如果說要在歌手的舞臺上找一名可以對戰周深的天籟之音,我會選擇吳青峰,就是這樣純淨得有些柔弱的聲線唱出了和陳奕迅版不一樣的味道,吳青峰的低音並沒有陳奕迅那種深邃,但卻多了一些女性的傷感,整首歌的編曲非常有層次感,第一段歌曲全程只用鋼琴伴奏,將自己清澈的聲線完美展現出來,再第二段歌曲神來一筆的簫將那種滄桑感營造出來,搭配上弦樂以及節奏較輕的架子鼓,整首歌在現場的表演非常完整。

這個簫的插入真的是神來之筆

蕭敬騰:真正女版的《我們》

(放原視頻被知乎審核方弄下去了= = 只好放鏈接了)

雨神鎮樓

蕭敬騰深情獻唱《我們》,閉眼陶醉其中,真的是太好聽!

圖標

蕭敬騰的處理方式和其他幾位都不太一樣,老蕭或許是認為自己在低音領域無法表現出原唱那樣的飽滿的情感表達,所以他選擇升key,讓第一部分的低音迴歸到自己較為舒服的中音區(但也犧牲了低音帶來的沉重情感),而高音部分直接上到女key,老蕭也是非常給力,真音假音相結合,從男生的中音區直接上到女性音階在現場聽來確實非常驚豔,但可惜的是這樣的唱法太考驗唱功,在情感表達上反而弱了半截。

林俊杰:《我們》情到最深處,難掩淚流

(同上審核不過……)

《夢想的聲音》林俊杰《我們》

圖標

林俊杰版應該是翻唱中知名度最高的版本了,林俊杰現場將自己唱到落淚,幾度哽咽。他的演唱方式有和前兩個版本又有了新的變化,林俊杰最強大的武器是他在高音區強大的情感表達(如《學不會》)所以這首歌很大部分編曲都是為了高音準備,比如開場非常宏大的絃樂以及舞臺效果,但在最後落幕之時,就如同把所有高昂的情緒宣洩之後的落寞,讓整顆心都空蕩蕩的,情難自禁淚橫流。

但有點可惜的,由於宏大的絃樂和較為高漲的情緒表達,原版之中那低音帶來的沉痛和滄桑感就不得不被沖淡,讓這首歌的歌詞和這個版本的演唱沒有那麼契合。

絃樂和背景轉換都是比較宏大的

最後再說回原版吧,嘮嗑嘮嗑個人對於這首歌的一定粗淺理解。

Eason演唱的版本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最喜歡的一個版本(現在也很喜歡華晨宇版本),沒有絢麗高音、沒有複雜的編曲,甚至全程連一個架子鼓的聲音都沒有,Eason就是這樣緩緩地唱,我們靜靜地聽,但是聽著聽著就淚流滿面了。

視頻封面04:33

吳青峰有柔性的聲音去演繹其中的悲情,蕭敬騰用女性的聲線來訴說其中的故事,林俊杰用他標誌性的高音展現著其中的傷痛。但《我們》這首歌,卻是印在骨子裡的沉痛,確實是男性低沉的嗓音更能展現這樣的情感。

愛得越深,傷得越痛。有些傷痕是不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去,人不會遺忘曾經的那個他(她),只是這些傷痕隨著時間慢慢沉澱進心中,讓我們某一個時刻開始緬懷那份並不錯誤的青春。

我知道你我都沒有錯,只是放手會比較好過

所以每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星河貴族》中的一段話:

年輕的男女在平靜的流年中總是會小心翼翼,會憤世嫉俗,會喋喋不休,會相互爭吵。但強烈的愛情和驕傲的野心一樣都如野馬脫韁般凌傲萬物,女孩總是會比同齡的男孩更成熟,所以有時會因為所謂的“對你更好”,而做出自以為是的安排,會為了避免讓所珍視的事物受到傷害,於是束之高閣。會為現實而妥協,會為對方心疼,會不忍對方面對銅牆鐵壁,唐吉珂德式衝撞風車的渺小,最終被摔打得遍體鱗傷支離破碎。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星河。

在這曠大的星河時代,人與人的羈絆不如時間般永恆,也在長達光年的距離下亦顯得無比脆弱,人們更習慣著眼於現實,興許有一天最終要為現實而妥協,行屍走肉般過著自己的人生,會發現心臟逐漸冰冷,會偶爾悵然若失,會發現哭得越來越少,直到某天突然痛哭失聲……發現原來漫長的流年裡最終失去的,是那個怎麼都記不起面容,但卻一直刻骨銘心的那個人。

——《星河貴族》

“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

我們都想青春無憾,而青春卻往往充滿了遺憾,但我卻沒有想到最大的遺憾,與你我有關。

“我一想念你就那麼近,但終究你都不能陪我到回不去的遠方。”

林見清:如果當時的你沒走,後來的我們會不會不一樣?

方小曉:如果你當初有勇氣就上了地鐵,我會跟你一輩子。

想念時你我彷彿都在眼前,但那些回不去的曾經卻太遙遠,遠到你我都回不去了。

“曾經親手把時間變慢,可惜我們沒有等我們”

第一個“我們”,是現在的“我們”,第二個“我們”,是回不去的“我們”。

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那叫童話。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那是青春。

或許最終都無法和那個他(她)走到最後,但希望他(她)能在這份戀情中成長,帶著滿身的傷痕繼續向前,他(她)最大的願望,就是他(她)能夠真正幸福,哪怕曾經的我們沒有等我們。

天下所有有情人,不求終成眷屬,但請你們要真正幸福,為你們祝福。

這首歌真的Eason版本最棒,雲淡風輕的就把人唱哭了






逆襲666


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七年來,《歌手》幾次易名,今年變成了《歌手·當打之年》。按照節目組給出的解釋,“當打之年”指的是那些“面對樂壇扛鼎之位當仁不讓”、“既有超高音樂實力,又具備領銜樂壇的勇氣與衝勁的青年力量”。但看到正式的首發名單後,許多觀眾不免覺得無趣。毛不易、周深、徐佳瑩、蕭敬騰、袁婭維、MISIA、華晨宇七位歌手中,徐佳瑩、蕭敬騰、袁婭維、華晨宇都曾經參加過《歌手》的比賽,毛不易也兩次幫唱,只有周深和來自日本的MISIA算得上新面孔。

咱們直接切題講講開場之後每個歌手給我的感受吧。

第一位——周深 《大魚》

不得不說,這一季的黑馬一定是周深。《大魚》前奏一出,加上《歌手》超級好看的舞美瞬間有一種周深化身變成大海吟唱者的感覺。剛開口,瞬間驚豔全場。尤其是到高潮的時候,我看到我旁邊那位小哥已經邊大聲合唱一邊泣不成聲。說實話,整個首發陣容雖然我超愛花花,但是周深是唯一一個把我也唱哭的人。周深唱的時候,只感覺有人在瘋狂打我的內心,會想起很多不太好的過去,反正很打動人。

第二位——袁婭維 《我愛》

怎麼說呢,袁婭維被李佩玲奇襲了,不過高潮的時候現場還是全部都站起來一起嗨了一小會兒。李佩玲唱的《什麼什麼free》挺好聽的,挺打動人的。

第三位——毛不易《借》

曲風就是那種悄悄然的感覺,唱完之後我是沒什麼觸動,不癢不痛的。我一直覺得毛不易不太適合《歌手》這樣的舞臺,他太安靜了,安靜到在眾多讓人跌宕起伏的表演中容易被遺忘,安靜到讓我覺得他就應該靜靜地從耳機裡傳出聲音,陪聽眾度過每一個春夏秋冬。他也被奇襲了,奇襲他的好像叫黃霄雲,真的驚豔!!!!!聽說有音樂劇的功底,好聽到爆炸。所以我也投了奇襲歌手。

第四位——徐佳瑩《一樣的月光》

拉拉給我的感覺就是四平八穩,中規中矩。和之前在舞臺上的她沒什麼區別,唯一的區別就是現場看起來好美,好瘦。這首歌好像知名度挺大的,不過我沒聽過。現場很多人都在跟唱,確實很好聽。拉拉這一期呢,有點太穩了,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第五位——misia 《什麼什麼想起你》

一首日文歌。這個日本來的女歌手今年可能會在中國爆紅,因為現場確實很贊。她的副歌部分是一點一點遞進的,整個音調隨著情緒升的非常貼合。雖然沒聽懂唱啥,但是真的唱到心裡面去了。

第六位——蕭敬騰(串講人)《皮囊》

他自己介紹說是自己18年的專輯,之前沒聽過。造型很有青春運動風,前奏鼓點很燃,一下子全部人都站起來了。記得有兩句 我燒然後什麼什麼的 特別特別高。整個主持很幽默,雖然出了很多問題。

最後一位——華晨宇《寒鴉少年》

客觀來說,真的特別棒!!!!記得最搞笑的是,花花上場前,工作人員先上來在舞臺前面按了一個可以踩的透明箱子,可能是怕花花踩音響吧。花花的現場太有風格了,支架話筒直接是被花花拖著,在舞臺上走,風格特別明顯。他一站上舞臺,真的!!!!!!還是記憶中那個味道。

我的回答完了不知道您還滿意嗎?





一匹特立獨行的馬li


這個問題裡面小編提煉出3點觀點和看法:

首先,華晨宇在《歌手·當打之年》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黑我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華晨宇敢於在《歌手2020》這種強調舞臺效果的地方不插電錶演,本身就值得肯定,其次正是因為不插電,所以很多細小瑕疵都會暴露,但華晨宇都處理得很好,我想沒有幾個歌手敢在這樣的舞臺,清唱吧,一定絕對是一種創新

其次,華晨宇演唱的《我們》是出現在《歌手》第五期,並且憑藉自己的真情演繹,奪得第五期冠軍,《我們》這首歌《我們》是陳奕迅演唱的歌曲,亦是電影《後來的我們》主題曲,由葛大為作詞,陳建騏作曲,發行於2018年4月10日。

2018年,該曲提名第55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該曲很有難度,如果不用技巧,很容易損傷聲帶。所以,在錄製的時候,陳奕迅調動了背部肌肉,才順利錄完,可想而知難度之大

再次,華晨宇翻唱的這首《我們》而且獲得冠軍,我覺得名至實歸,第一,他沒有用全部的舞臺效果,而增加渲染,第二,幾乎的清唱出來的,而且每一個轉音和細節處理的都特別到位,就連陳奕迅也不一定這麼輕鬆就演唱出這首歌曲,在快樂大本營的舞臺上,華晨宇曾經用高音3秒震碎玻璃杯,此前被譽為歌神的陳奕迅也在5秒鐘做到同樣的事。雖然外界一直想在他們兩人比個高下,不過華晨宇一直尊陳奕迅為前輩,而陳奕迅私下和朋友聊天時候也給予華晨宇很高的讚賞,稱花花有讓他動容的歌聲。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在唱《我們》這首歌中,華晨宇更好




暮塵沙洲



原題目是“如何評價華晨宇在《歌手-當打之年》中翻唱的《我們》(原唱陳奕迅)?”

於是很多喜歡華晨宇唱的這個版本的歌的人來這裡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過了一段時間,題目突然改成“你覺得華晨宇在《歌手-當打之年》中翻唱的《我們》與原唱陳奕迅相比,誰的更好?”

於是,原題目底下只有評價華晨宇的回答,等到路人點開這個問題,就會覺得是華晨宇在買贊,逆反心理就會更加討厭華晨宇。

請問提問者是何居心?

今年華晨宇突然增加了好多代言,美寶蓮李寧雪碧,再加上之前的赫蓮娜等等;綜藝既有專業的《歌手-當打之年》,也有圈好感的《王牌對王牌第5季》;娛樂圈蛋糕就這麼大,突然多了好多好多營銷號來黑他,大家知道為什麼了吧。

以前是直接編黑料爆黑料,現在升級成這種手段,真是厲害。

原回答:

是什麼樣的感情,能讓一個人在裡面困了6年。

這六年,始終一個人,每當難過的時候,就會想起曾經的她,曾經的“我們”。

從不敢提起,到慢慢釋懷,再到坦然面對,這六年花花也在成長。

“其實也慢慢就是,讓大家覺得就是,花花也是唱過情歌的。也經歷過這些很正常的生活,很普通,談戀愛,分開。然後有感情很好,也不小心傷害過別人,別人可能也傷害過我。可能會有遺憾,會反省自己,所有的過程都會有,就挺正常的。”

這一次,他選擇這個莊重的舞臺,和過去告別,和心裡的她告別。心有一座墳,住著未亡人。

“這首歌就是想唱給特定故事裡的人,我需要對著你說,鏡頭很多,你只有一個,這個鏡頭就是你,我就是在對你唱。”

餘生無你,此生有憾。但還是放下了,祝你幸福。

三十而立,大哥真的變了好多,變得穩重,變得。。。願大哥找到另一個她,可以陪他餘生,“簡簡單單的,真心相愛的兩個人,在一起結婚生個孩子,養一條狗,安安靜靜地生活吧。”

原創:華晨宇翻唱《我們》,遭上萬網友諷刺,比陳奕迅差遠了!

昨晚,播出的《歌手·當打之年》,相信很多觀眾現在都已經看完了,因為節目新賽制的原因,奇襲三位歌手分為兩期進行,節目排名也是兩期一淘汰,為了製造懸念,1、3、5單數期都只是公佈前四名歌手,後三面要在雙數期公佈,同時晉級和淘汰也會產生在雙數期,其實隱藏後三位,也根本沒什麼懸念,觀眾比較關心就是淘汰制。

說回第五期節目,其實每週五晚節目播出後,觀眾對歌手競演排名,和歌手演唱歌曲和水平,都會產生一些爭議,而目前節目播出五期以來,爭議最大的還是華晨宇排名,黃霄雲實力,以及蕭敬騰油膩。尤其是本期節目,華晨宇翻唱了陳奕迅的《我們》,居然能排名第一。

在節目還沒播出之前,宣佈競演歌單的時候,陳奕迅粉絲就對華晨宇演唱《我們》提出質疑,因為之前華晨宇就改編過陳奕迅的《浮誇》,也遭到粉絲的抵制,尤其是改編朴樹的《平凡之路》,更是遭到朴樹的否認,也就是說朴樹並沒有把《平凡之路》授權給華晨宇。

再說回華晨宇在本期競演的《我們》,節目播出後,網友第一時間提出質疑,第一、就是華晨宇的演唱,確實有些“強行感動”,第二、就是因為《我們》這首歌,之前吳青峰也演唱過,所以有網友評論說華晨宇的演唱,和陳奕迅還差100個吳青峰,這個評論獲得14096位網友點贊認可,說明至少是有這些人對華晨宇的演唱和排名是不認可的。

那麼在第五期競演中,誰能華晨宇競爭呢?知名樂評人“耳帝”認為華晨宇、徐佳瑩、袁婭維三人競演實力相當,“丁太升”則認為周深、米希亞、袁婭維實力較強,華晨宇在他眼裡是墊底的。雖然筆者是認可華晨宇墊底的,但丁太升評價說華晨宇對《我們》的演唱,開始的情緒投入太過了,導致後面情緒沒有升級出來,要是收斂一些會更好。

對於這個點評,原創音樂人“張玉龍在線”也是認可的,但給華晨宇排名墊底是不認可的,“張玉龍在線”認為本期節目周深絕對是第一名毋庸置疑,周深的獨特的嗓音,讓《Monsters》這首歌,呈現出並不可以的空靈,同時又讓這首歌美感上升了不止一個階級。

但大家都忘了,華晨宇本場的演唱,連個樂手都沒有出鏡,只是自己一個人對著鏡頭唱,讓在線的500位歌手,都有一種對著自己唱歌的感情,所以在情感上,更能打動投票觀眾,在加上自身的偶像魅力,排名第一也是非常正常的。

最後還是想說,對於這種競演投票,真的希望每位有投票權的觀眾,都能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進行投票。


百科雜味


第一次聽《我們》這首歌是在電影院看《後來的我們》的時候,原唱陳奕迅唱出了愛情的遺憾,歌詞“我最大的遺憾,是你的遺憾與我有關”,像是一道閃電擊中了我的胸口。Eason用他憂鬱深情又不失情感爆發力的演唱,配合古典鋼琴及絃樂的編曲,收放自如,相得益彰,演繹出旋律與歌詞所表達的那種溫暖的感傷。

華晨宇翻唱的《我們》在第五期的《歌手2020》又一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這首歌不同於花花以往炸裂的歌曲,反而是在低音區有非常穩定的情感表達,將那種沉痛感藏得非常深,有共鳴的人會感覺非常動人,極受觸動,不知不覺潸然淚下。




音樂集錦


我有特意去聽了《我們》,這首歌原唱是陳奕迅的,然後有被林俊杰、吳青峰、蕭敬騰翻唱過,然後最近一期《歌手》裡,華晨宇也翻唱了這首歌。這幾個版本我都聽了幾遍。每個人唱都很好聽,各有各的味道。

我先不說陳奕迅和花花唱得怎樣。我先說林俊杰、吳青峰和蕭敬騰版本的吧。

林俊杰版的,給我的感覺,他把這失戀主題的歌,唱得有點過於華麗了。從配樂編排和演唱表現來看,非常華麗,很有空間感,而且唱功技巧也表現的淋漓盡致,是一場聽覺盛宴,但這個版本的《我們》比較適合在那些大型舞臺或者演唱會唱的。從另一面來談,歌曲本來該有的“失戀”的那種感覺顯得有點淡了,更多的感覺是炫技吧。(個人感受,粉絲勿噴)

蕭敬騰版的,跟JJ版的感覺大同小異,不過老蕭還是蠻注重感情表達方面的,能感覺到有在努力製造悲傷情緒,但又覺得有點刻意的去營造傷感,反而沒有JJ的自然。也許是他的個人特色吧?

吳青峰版的,比前面兩個走心很多了,安靜的配樂編排,特顯人聲,非常符合這首歌本來該有的意境,很有畫面感,就像一個人在獨自感慨、吶喊。但他這個版本我覺得比我接下來要說的兩個差一點。請往下看。

華晨宇版的,跟吳青峰版一樣走心,安靜的配樂,特顯人聲,也很有畫面感,但是他跟吳青峰不一樣的是,他的不像是獨自感慨獨自吶喊,他的更像是在唱歌某個特定的人聽,感情非常飽滿。另外他的節奏起伏比陳奕迅版的強烈,可以感覺到這個畫面:是給一個剛剛分手不久的人,或者心裡一直沒有放下的那個人唱的。從情感的表達上,他這個版本表現的淋漓盡致。

陳奕迅版的,原版,跟華晨宇、吳青峰一樣,是安靜地唱著的版本,也很有畫面感,但他跟華晨宇不一樣的是,這個版本情緒流露的起伏沒那麼強烈,就像是提起一個分手多年的曾經愛過的人一樣,因為有一段時間的沖淡,情緒波動不會那麼波動,而且能感覺到歌唱者已經是放下這段感情了的,只是帶著一種緬懷之情來重新講述“我們”。

回到提問主的問題,陳奕迅的《我們》和華晨宇的《我們》誰更好?

都很好!沒有誰好誰壞。主要看聽者對那個畫面更有感觸。如果你是有故事的人,而這段故事有點年頭了,那你可能會更喜歡陳奕迅的版本,是一種緬懷的感覺。如果你的故事很深刻,或者最近分手了,可能你會更喜歡華晨宇的吧,帶一點不捨,偏苦澀點。


謝_Jim


這一季的歌手還沒看呢[捂臉][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