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時,明明有材料,還拼命做筆記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態?

農夫子170


會議有要求。參會做筆記,是所有會議召集方對參會者的基本要求。儘管一些會議也有文件和材料,但是,如果不做筆記,不加深記憶,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會議精神的領會貫通,就會大打折扣。除非有些特別會議,只准聽不準做筆記,也無文字材料,那就另當別論了。

工作之需要。參會者將所參加會議的主要內容,提綱挈領的進行記錄,便於傳達會議精神,實際工作中所用。參加上一級會議的主持人,參會領導,範圍,大多數會議並不提供這些材料。況且,會議結束之後,工作落實中,更多的時候,是隨身攜帶筆記本,而不可能經常帶上各種文件材料吧?

態度所體現。參加會議,特別是一些重要會議,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洗耳恭聽,做好筆記,既是會議和工作的要求所在,更是自己重視會議,尊重領導的體現。如果吊著兩隻手去參會,再心不在焉,或者閒暇無聊,就會發生左顧右盼,甚至交頭接耳開小會等現象。

(網絡圖片)


莫忘初心242650426


我經常參加開會,也見過類似的情況,覺得有這麼幾種可能的心態,有的是我的親身體會。

1.認真,確實在記筆記,因為自己記下來的東西都是重點和要點,材料沒準用完要回收。

2.尊重,不管講的怎麼樣,別人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認真記筆記是對別人勞動萬成果的尊重。

3.虛偽,做樣子給領導和同事看,不得不記筆記,裝著自己很認真。

4.害怕,

開會沒事幹,不記筆記會犯困,強迫自己不睡覺怕睡著了挨批。

5.無聊,看著像記筆記,要不是幹私活,要不是亂寫亂畫,要不什麼也沒寫。

就這麼多吧!


宸安落定


痕跡。知道嗎?現在不管是行政、事業、企業還是私營,本單位都有群。群裡發領導者證明我佈置了,看你落實不落實。管理者我領會了,要推進下去,也給有關科室車間強調了,出了事責任不在我,我佈置了的。到科員及工人這兒我認真的聽也認真的落實,不出事皆大歡喜,出了事再一級級追查,看是那個環節有問題。於是,查文件,調視頻,查記錄,追責任,看誰疏忽了。


高國鵬3


我是一個過來人,大會小會記筆記的本子不下10幾本,因為工作了20多年,按說很正常。

但回過頭來回答有材料為什麼還要記筆記的問題,我給個肯定答案是形式主義佔主導地位。

我之所以記了10多本是因為很多會並沒有材料,這樣的領導講話肯定得記。但是,筆記是記了,記了也就記了,百分之九十的筆記並沒有再翻開看過。因為關鍵東西聽領導講後很快要落實,腦子裡也儲備了足夠的信息。而絕大部分內容都是鋪墊的廢話,聽聽也就過去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輔助作用就是學領導講話的思路和條理,這對進取心強的人有點用,以便等自己當了領導後應付自如。

針對題主所問是什麼心態,歸納為:一,中國式會議習慣決定,體現與會者嚴謹認真,貫徹會議精神態度端正。二,迎合領導喜好,體現與會者尊重自已。三,避免聽會者在長達一、兩個小時的開會時間內枯燥乏味,手頭比劃著做點事也不至於犯困。綜上所述,開會做筆記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形式主義主導實用主義。


汪怡8


如果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現象,你們信嗎?:

一、裝逼、做給臺上的領導看的;

二、閒著也是閒著,隨便寫寫,反正也沒有人檢查寫的什麼內容;

三、玩手機太明顯不尊重領導了;睡覺更是大忌;

四、留個痕跡,幫助日後回憶做了那些事情,因為材料開完會後也就基本丟掉了。

。。。


村雲村語


開會拼命記筆記的無非兩種情況,一種是認真負責的,另一種是無聊打發時間的。

開會的時候筆和本是標配,雖然很多時候用不上,但拿個本總感覺比不拿本顯得正式,可以說這是對開會最起碼的尊重。當然了,很多時候會議組織方會給參會人員發放會議材料,但是,光看會議材料和從筆記本上記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有會議材料,還拼命記錄的無外乎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就是:會議很重要,參會的人員也很用心,會議材料不足以明確表達出會議精神,而通過記錄會議重要內容和領導強調的重要事項,有助於會議之後很好的落實。當然了,一般開會時能往筆記本上記錄的人,也是比較認真負責的,至少這個會議或者這項工作對他來說比較重要,記錄到本上以後,以便於今後研究學習。

第二種情況是:會議有可能比較枯燥,參會人員感覺無聊,那麼在這種正式場合下又感覺無事可做的時候,只能是裝模作樣的往筆記本上記錄,也許他也不知道寫的是什麼東西,領導念一個大標題他就記一個大標題,領導念一個小標題他就記一個小標題。當然了,他也不一定能那麼準確的把握會精神,他只管在本上寫,只管打發時間,但同時又要裝作一種認真的態度。

其實,我們很多人開會的時候都是屬於第二種情況,雖然看著挺認真,在筆記本上奮筆疾書,生怕遺漏了任何重要內容,但實際上,本上記錄的只是自己聽到的,而並不一定是領導強調的。因為開會的時候總不能老看手機吧,總得找點事做吧,所以這個時候筆記本就派上用場了,一邊聽領導講話,一邊在紙上寫字,還能重溫一下用筆書寫的感覺。

總之,開會認真記筆記的,無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另外一種是感覺會議無聊打發時間的。


中省直遴選


有個比喻說"燒錢化紙,以免陽人之議",意思是說都是做給別人看,以免別人非議不敬重逝者。

開會也是這樣,有材料拼命做筆記,都是做給作報告者及別人看的,以示自己對領導崇敬參會認真。

其實很多人作筆記是為了掩飾自己參會的無聊無趣無益,焉知不是在練字、漫畫、鬼畫桃符?

我從來沒回看過會議筆記,我認為開會筆記會影響會議氣氛和效果,真正重要的會議需要聚精會神,專注聆聽。

您說呢?


思語287114708


很簡單,做給別人看的。樣子看起來是認真學習,骨子裡想著什麼?升官發財!鬼才知道!

不過,也有能人:傳達林彪事件的會議上。明確規定不許做記錄。結果他聽完以後到我的宿舍,竟然一口氣背下來了!這種人文化往往不高,但是記憶力超強。

這樣的人,也去做做樣子。豈不妙哉。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事。會議上他說:重要內容材料發給大家了。我就沒有必要再重複。更沒必要浪費時間和寶貴的機會!我在這裡講話只想說幾件事情,大家分享。看看人家說的這話,多精彩……

那次會議讓我大開眼界,從內心佩服他的才幹。形象立刻崇高了許多。


森林野狼30801284


我現在也是這樣,開大會小會都拼命做筆記。但是,我的筆記大都是看手機時摘錄下來的精彩的句子。

為什麼這樣?

現在的會,又長又臭,而且,有資料在那裡了,進會場的時候,已經花不到十幾分鍾看了。十幾二十頁的文件,大都有指導思想、目標要求、考核評比、工作要求等。而真正涉及本單位工作的,也就是本單位 要做的工,並不多。看看工作要求,按時間節點、工作要求上報材料,就完成了。

那,長長的會,幹什麼?那隻能拼命地做筆記。

做筆記有三大好處:一是領導認為他的講話十分重要,你在認真地聽、認真地記;二是可以提升你的寫字水平;三是可以防止睡覺。一石三鳥,何樂而不為。

與拼命做筆記有曲異同工之妙的是:不停地點頭。開會時,坐在那裡,不停地點頭,有三大好處:一是可以防止睡著;二是領導看見了也高興:你看,那傢伙不停地點頭,我的精彩講話一定是引起他的共鳴了;三是可以預防頸椎病。


通靈師犁子


一看你提這問題,就可知你只配在下面幹活兒。要想當個一官半職的管理人員,摸透領導意圖是最重要的,領導講的東西雖然資料上有,但哪是重點,哪是難點,輕重緩急是需要人領導解讀的,你不記住行嗎?即使領導是照稿念,哪是重點,語氣都不一樣,光看資料行嗎?再說開會,領導也是在考查你的表現,拿個本兒記至少能表現出你的認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