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一次性給你200多萬和每月領取9000多元之間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

美食家灬爵乚丷


未考慮人的壽命是有限的,我有空時修改完善一下。

1.問題建模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回答,而且是有明確答案的。一次性200萬元比較明顯,也好理解。問題是每個月9000元這個不容易量化,造成一般沒有學過財務的人無法明顯的進行比較。

其實這每月領取的9000元,就是財務上說的永續年金。

2.什麼是永續年金

所謂永續年金,是指無限期等額收付的特種年金。它是普通年金的特殊形式,即期限趨於無窮的普通年金。永續年金現值的計算公式為:

V0 = A / i

例:某永續年金每年年底的收入為800元,利息率為8%,求該項永續年金的現值。

V0 = 800 / 8% = 10000(元)

3.現值的比較

只需要把9000塊錢的永續年金摺合成與200萬元同一時期(財務上稱之為現值),就可以進行比較了。

我們把問題簡化一下,直接按年計算(按月計算的話現值略大一些,因計算交複雜,就直接簡化計算了),一年的收入是

9000×12 = 108000

如果你手裡有錢可以買理財產品,那麼將有4.5%的年收益而且基本沒什麼風險。我們就按此收益率計算,這筆年金的現值是

108000÷4.5%=2400000= 240萬元

4.結果

非常明顯,每月領取9000多元的現值是240萬元,換句話說,就是相當於一次性給你240萬元。肯定比選擇一次性接受200萬元划算

5.思考題

那麼有沒有其他的風險呢,當然有了。就是通貨膨脹的風險。

108000÷5.4%=2000000= 200萬元

我們可以看到如何發生了通貨膨脹,市場的利率也會上升,當上升到5.4%以上的時,現值就<200萬了。那就選擇一次性接受200萬元。

通俗的想一下也很容易明白,如果未來通貨膨脹了,你的每月9000塊錢就“不值錢”了,那不如現在的200萬元划算。


雜論雜記


樓主你好,如果再一次性給你200多萬塊錢和每個月領取9000塊錢之間讓你選擇,你會選擇哪一個?我們先不談這個問題的真假性,先談一下這個兩個條件,一個數據的對比。每月領9000多塊錢,那麼我們就按照9000塊錢來計算,一年的話大概是可以拿到11萬塊錢左右。如果想要領取200萬的話,大概是在17年左右。也就是說17年以後你才可以領取到這個200多萬。

所以我認為一次性領取200萬對於自己來講更具備優勢性,因為你有了這200萬,你可以實現自己的投資理財可以通過這200萬來進行,一定的回報收益,那麼200萬的一些投資理財行為,基本上每個月或者說每個年也可以獲得相應的收益,雖然說達不到每月9000塊錢這樣的水平,但是也完全可以讓自己有一定的收益,所以沒有必要去選擇按月領取,一次性領取200萬對於自己來說更具有優勢性。

當然我認為這個問題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因為很少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如果你真的是有一個項目,那麼這樣項目的回報,如果真的是一次性能夠達到200萬的話,我認為在選擇的過程中,他們是不會選擇按月得到回報的,一次性回報對於他們來說更具有優勢性,因為通過這200萬又可以進行投資,新的項目,又可以獲得豐厚的利潤和回報。


社保小達人


如果是某個人承諾的,那就一次性要200萬,如果是國家承諾的,那就每月9000塊。


一馬平川007


這個問題還蠻有意思的。

01

2010年前後,在東北做一個項目,被當地的有個現象給震驚到了:人們願意花幾萬-幾百萬不等,去買一個每個月只有幾千塊錢的鐵飯碗工作。

零下30度的東北,我坐綠皮火車去哈爾濱。跟熱情的東北列車員嘮嗑。跟我說,他這個工作是5萬塊錢買來的,臉上一副滿足的表情。

作為一個浙江人,我真的沒法理解。

一個月兩千塊工資,還把這輩子都搭在這工作上了。意義何在?有這些錢,去做生意不好嗎?

02

工作幾年後,我才逐漸明白這件事。每個月給你工資,讓你有事幹,本身就有意義。

人閒著,會出問題的。工作本身意味著社交/價值感/存在感,這是更高階的需求。

比如,在國企/事業單位/公務員體系,職級漲一級,工資也沒多多少,但還有大把的人,削尖了腦袋往上走。

為的啥啊?

不就是所謂的個人價值實現嗎?

給你200萬,拆遷款/彩票款,你一下子會迷失自我的。

03

我山東的博士同學跟我說,在他們家,博士學位比掙多少錢的富豪,有意義多了。

這是個看錢的世界。

這也不是個看錢的世界。

當你只有錢的時候,真的也是挺可怕的。

別問我怎麼知道。

我就是知道。


一鶴說財


我選200萬!有了這二百萬,夠我在鎮上買一套房,一輛代步汽車,娶一個媳婦還能剩餘五六十萬,用剩下的這五六十萬當本錢可以乾點小生意,有了啟動資金,也許我會從小做到大,成為土豪就不是夢了!200萬會改變我的命運,我會毫不猶豫的選它!還有,別跟我提男人立業後立家,為什麼不拿全部200萬去投資,這樣回報也許更大。😄我是個大齡單身漢,有房有車有老婆是我最大的目標,其餘什麼都是浮雲!至於那個每月9000,我覺得還是算了吧,九千在俺鎮上也買不了一平米。假如,有媒婆給我介紹對象說:這小夥子不錯,每月都有9000塊。人家姑娘反問他有房嗎,媒婆該如何作答?哈哈,選每月9000有可能讓我變成一個懶漢,每月這個錢在農村吃喝玩樂夠了,會讓我習慣不勞而獲。而一次性200萬可能成為我奮鬥的動力……

喂,醒醒!還在做夢!工頭讓你搬磚了!


大貓是大狼狗


這要看我現在多大年齡,假如我20多歲,我就要每月領9000元,到四十多歲領20年積累下來就有200多萬了,還能繼續領。如果我現在六七十歲了,就一次行領取200萬,誰知道那天歸西呀!有200花著,這輩子知足了!


美羊羊64616436



三年前我肯定會選擇每月9000,那時候我是絕逼的996打工族,我沒有人脈沒有資源沒有富爸爸,而且也沒有什麼超過普通人的能力(當時的感覺),人生看不到希望,除了朝九晚五努力不被炒魷魚,實在不敢設想人生還有其它的未來。


如果那時候誰給我這個選擇,我肯定選每月9000千,不,5000也好,一年多6萬收入,爽噠噠!


不過現在,我肯定會選一次性拿200萬,為什麼?因為首先我有了自信,人生充滿了無限可能,這時候其它的錢延遲領取會大大損失機會成本!


為什麼很多創業者都要貸款創業,很多股民都要融資投資,就是因為用利息交換更早的獲得“本金”然後更早的獲得成功(甚至財富自由)!


這其中最關鍵的,是你有沒有獲得成功的能力,很多人現在可能會和我三年前作出的選擇一樣,歸根結底是不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


以前我可能會告訴你,有些人註定了不可能成功,所以穩定勝過一切!現在我可以告訴你,機會所有的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首先你必須自信,其次要多行動去試錯建立信心,只要去嘗試,你就一定會有自信!


另外一個最有希望成功的方法就是投資理財!


1、最簡單的,每月9000,200萬拿到手是18.5年,如果一次性把200萬存進銀行,不考慮擠兌及銀行破產風險,按照目前三年定期利息2.75%,18.5年的利息收入為101萬,這個方案收益是200+101萬=301萬,爽不爽?而且還能有效避免通貨膨脹


2、200萬拿來創業,穩健一點就搞加盟,可以搞不錯的加盟項目了,或者自主創業,這個因人而異,風險收益不好測算,但只要不是特別背,肯定比每個月9000要好


3、最好的就是拿來投資,投資分為兩種,如果你很有創業眼光,可以拿來做天使投資,那種每個項目幾十萬的,在對賭協議等一系列的風控措施下,壓中一個騰訊、拼多多這種項目,分分鐘財富自由,不要怕失敗,最牛掰的風投機構,平均成功率也只有26%


4、第二種就是證券投資了,證券投資主要是選標的和選時,標的分為銀行理財產品、指數基金和股票,前兩者收益低風險小,但怎麼也比銀行利息強,後者風險很大但是加入選時的因素之後,風險就會小很多了。


基金最好買ETF指數基金,定投或者分散投資都ok,選那些大消費、大科技、大汽車等等增長穩健或者下一個十年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和趨勢性產業的基金。


5、股票不用選時了就是現在,現在買股票就像二十年前買房子一樣,記住我這句話。具體要買什麼,跟上面選擇基金的標的一模一樣,大科技(區塊鏈、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等)、大消費(衣食住行、網紅帶貨等)、大汽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無人駕駛等)等!


具體到操作,可以採用我的“三三一“模式,一年30%輕輕鬆鬆。200萬一年給你60萬,一個月給你5萬,是不是比9000爽多了?


所以,還是那句話,200萬根本不夠,砸個2000萬給我吧!


股影方恨少


不用說肯定是200萬呀。有人肯定選9000一個月的,當然,帳誰都會算,9000一個月即108000一年,僅需不到二十年就領到超過兩百萬了。一個人三十歲開始到五十歲就夠了,到七十歲就有超過四百萬的金額了,算著是挺划算的。但前提是你得保證你的命夠長,就拿咱們的社保來說,不是比的誰領到的錢多,而是比誰的命長。就拿我爸我叔來說,他們為了領到社保即休工資,每個人補交了好幾萬。到了退休領工資了,得我叔領了一個月腦梗死了,我爸領了一年多的錢也因病死了,連自己補繳的都沒領回本來,早知這樣他們會補幾萬塊錢嗎?

所以我們這有句話,賒得不如現得,就是說拿眼前的,不要貪多的。


桐溪樂園歡樂水世界


我相信90%的人都選擇一次拿200萬。但是如果理智來說,懂理財的人應該一次拿200萬,平時沒有什麼理財投資經驗的人應該按月領取9000元。

01

選擇一次領200萬的理由,估計主要有兩個。其中一個理由就是200萬一次就拿到手了,每個月拿9000,不知道未來有什麼變動。

很多人都覺得拿到手的錢才是自己的錢,不過生活裡真實的經驗可能是,沒拿到手的錢才是自己的錢。

前年,一個朋友是在農科所工作的,他們辦的一個公司,被整體賣了給別人。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或說或少的獲得一定的補償,從20多萬到80多萬。

其中有一個50多歲的工程師,他獲得份額比較多,有七八十萬。當時有同事勸他錢不要拿出來,放在單位裡面,作為其他企業的投資,每年拿固定的分紅。

不知道具體的分紅有多少,但是這位工程師把所有的錢都拿了出來。一開始還四處打聽怎麼理財最好。在他還在權衡應該是放在銀行保守一點,還是適當的冒點風險買基金的時候,他的兒子將近30歲,把他的錢都借了去開公司。

現在兩年不到,他兒子已經重新找工作了,公司也不了了之,可以說當時投資的錢基本上都打了水漂。

兒子還年輕,什麼都沒所謂,但是這位工程師50多歲,只怕很難等兒子還上這筆錢。

很多人都會想拿著200萬可以好好的投資,好好的理財獲得的收益不差過每月9000元。但是卻沒有想真實的生活裡,如果一個人突然間多了一大筆錢,難免頭腦發熱,難免身邊的人眼紅。

沒有200萬的時候可以做好很多理財規劃,真的有了200萬之後,所有的規劃只是規劃而已。

02

當然,如果真的懂投資理財的人應該拿200萬。

畢竟一個月9000元,一年才11萬,如果手上拿著200萬,可以輕鬆的掙11萬。

可能大家都說現在的銀行存款或者理財產品很難有這麼高的收益率,而其他的產品又有風險,但是我卻有辦法保本的情況下獲得高的收益率。唯一需要付出的只是時間。

首先我會把200萬放在銀行存款或者銀行理財產品裡面。因為金額這麼大,追求4.5%的收益率沒問題,也就是說一年有9萬的利息。

將200萬已經達到了保本的安全要求,那我就用這9萬元的利息做一些有波動有風險的投資。以我的經驗來看,我會做基金定投,每年9萬,每個月8000,進行基金定投,目標是翻倍。

哪怕10年才翻倍,每年9萬,10年90萬翻一倍變成180萬,也相當於年化收益率達到了9%。這就比每個月拿9000好多了。

“財說得明白”,這裡用簡單的語言,把理財的東西說得清楚明白。已經發表的文章,包括房產,基金,銀行理財,黃金等,有些熱文已經收錄在菜單裡,請你關注,在後臺查看菜單。


財說得明白


哈哈哈,真有這種好亊我估計也輪不到我。不過你也是開玩笑的,我就說說也無妨。

我不會理財,但我還是希望一次性拿200萬元現金。我把一百萬元分二個銀行定存最高檔的儲蓄,吃利息。把50萬元買銀行保本理財產品。把四十萬元去銀行買高風險高回報的理財產品。把十萬元放餘額寶裡日常生活。上述各項產生的利息也轉入餘額寶備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