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戰機的升級版F16V性能如何?

環球播報


F-16v是一架性能優良的戰鬥機。

臺灣F-16的升級為F-16v,大概包含三個方面,一個是升級航電,包括換裝APG-83雷達和駕駛座艙更現代化的升級等。

單從雷達上來看,APG-83和之前這批F-16所用的這批APG-66是兩個概念。也就是說這批經過升級的F-16v的BVR(超視距)能力大大增強。

第二個是:延長機體壽命。

臺灣之前的F-16是block20批次的,雖然是早期的型號,機體壽命已經達到一定年頭了,但是鑑於1992年購入的,而且由於同一批次到位時間的差異和美機機體壽命普遍較長的優勢,臺灣的這批F-16還是有較強戰鬥能力的。

鑑於目前的形式,升級F-16對於蔡來說是最好的提升空軍戰鬥能力的方法,所以這次升級第二個目的就是,延長機體壽命。

第三:隱身塗料,F-16v雖然氣動外形基本沒有變化,但是新增了一層隱身塗料。

但是雷達隱形主要有兩種手段去減少RCS,分別是外形設計和隱身塗料。

兩者相比較而言,外形設計對於RCS的影響是絕對性的,僅僅是塗料無法有太大結果的改變。

機動性的話,由於沒有更換更大推力發動機和可能存在的空重升高,機動性相較於之前會有小幅度的下降,不過影響不大。

總體而言的話,這次的升級的F-16v對於之前的F-16的作戰能力有很大提升,尤其是在BVR能力上。

即使很久之前的飛機,但是經過這次的升級,目前來說,依然是世界上相當強大的輕型戰鬥機了。尤其是BVR能力。

圖為荷蘭空軍F-16mlu,


英雄光


隔海對岸的灣灣兄弟以前裝備的F-16A/B,前段時間美國為他進行了升級到F16V,這個消息曾經一度成為各大網絡媒體的頭版頭條,那麼升級後的F16V戰機性能到底如何呢?個人觀點認為其性能至少不弱於殲10C

第一 F16V與臺灣之前的F16A/B最大的升級就是換裝AN/APG-83有源相控陣達,戰場感知能力大幅提升。AN/APG-83的技術來源於AN/APG-80雷達,其探測距離是AN/APG-68雷達的2倍,可以同時搜索、跟蹤及鎖定19個目標;可以通過敏捷雷達波束交替,實現空對空、空對地的多種模式攻擊。裝備這款雷達後,據稱F16V戰鬥機的整體戰場感知能力至少提升220%,自衛能力提升180%。一般認為這款雷達系統能力上至少不要殲10C的雷達系統,要知道殲10C可是我國最新改型!


第二,通用數據鏈的升級。F16V升級了美國最新的數據鏈系統,這讓戰機具備與其他戰機甚至F22、F35的協同作戰能力,可以實現戰機和預警機的實時交互加密的各種信息和戰場空間的電子圖像。不過這個數據鏈到了灣灣這裡就大打折扣了,畢竟灣灣的其他武器與這個數據鏈並不匹配,只能實現F16V與E-2T鷹眼之間的協同作戰了!

第三 電子系統的全面大換裝升級。F16A/B畢竟是上世紀灣灣就拿到的貨了,電子系統飛速發展的今天,上面的各種系統其實已經非常落後。這次全面升級,大量的換裝新一代的機載任務計算機、先進數字化座艙,聯合頭盔式安裝提示系統,將現有的2臺顯示器升級為高分辨率彩色顯示器,同時在座艙中央加一臺大型液晶顯示器,提高飛行員的作戰效率。

第四,武器系統升級以及各種傳感器吊艙。這讓F16V具備使用美國最新導彈的能力,比如AIM-9X空空格鬥導彈、AIM-120D中遠距空空導彈、AGM-88B高速反輻射導彈、JSOW聯合防區外武器以及多種精確制導導彈/炸彈。

為了能夠靈活使用這些武器,也配置了各種吊艙及配套:“狙擊手”目標瞄準吊艙、DRFM電子戰吊艙、MTC任務訓練中心、BRU-57雙聯炸彈掛架、NVG夜視鏡、ARC-210跳頻無線電等在內的裝備

第五 採用了隱身塗料,讓F16V的探測距離被降低20~30%,至於真是效果如何這個表示懷疑,畢竟在由預警機的戰場上,非隱身戰機用上昂貴的隱身塗料,感覺就是一種浪費!

經過全面升級的F16V,戰鬥力卻是提高了不少。不過灣灣的F16A/B已經使用了30年,機體壽命應該也快耗盡了,這次升級順帶讓美國檢查檢查,然後進行機體延壽,從以上升級的項目我們可以知道,又是隱身塗料,又是電子設備全面大升級,特別是相控陣雷達可是價值不菲,因此單價一定不會便宜。事實也確實如此,美國為灣灣升級144架F16V的總價值高達53億美元,單價在3500萬左右,但性能應該不亞於殲10C,特別是在航程上有著較大的優勢,而且可以加設保形油箱,不知道灣灣是否購買?

(以上是《狼煙火燎》為您解答,贊同回答的話,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_^)


狼煙火燎


所以洛馬開歷史倒車,退回到經典的F-16C/D為基礎進行修改。該計劃最初是作為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海外出口的F-16C/D機群進行中期延壽和現代化升級而推出,後保加利亞、阿爾及利亞向美國新購買的F-16也是按照這個標準建造。今年2月份對岸WW又向美國提出購買66架新造F-16V戰鬥機的請求,美國政府答應在180天內答覆是否出售。

F-16V的核心自然是那部AN/APG-83可變捷波雷達,又稱SABR雷達。F-16E/F中使用的AN/APG-80雷達雖然性能強悍,但是使用液冷結構,體積和耗電大,只有F-16E/F才能使用。所以這部AN/APG-83雷達最大特點在於不改動原先F-16C/D結構和供電體系,可以直接進行代替原先的AN/APG-66機械掃描雷達。

在性能上,AN/APG-83實際上是縮水版的F-35的AN/APG-81雷達,其95%的零部件都是來自AN/APG-81,由於F-35正處於高速量產,所以利用流水線共同採購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因而也繼承了AN/APG-81雷達長壽命和對地牛逼對空瘸子的兩大特性,其使用壽命可以長達40年,即使新造F-16V全壽命期間也不需要更換雷達。

之所以說空戰瘸子是因為F-35雷達本身就不是以空戰為主,對空性能甚至被給梟龍block 3研發的KLJ-7A雷達嘲笑。限制了峰值功率的AN/APG-83更是可憐,諾斯羅普·格魯曼資料上宣傳其最大對空探測距離要比AN/APG-66高30%,實際上也不到120公里,這還是對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對戰鬥機大小目標探測距離能有100公里就不錯了。多目標攻擊能力方面是追20打4,中規中矩水平。

AN/APG-83雷達合成孔徑模式對地銳化成像圖。

這雷達對地攻擊能力方面,同樣不能小覷。擁有高清晰度合成孔徑對地銳化成像技術,清晰度可以達到釐米級。並且有在複雜地形情況下,對地面移動目標的跟蹤能力。這兩項能力目前都還沒有其他國家雷達有公佈可以達到這一水平。但是出於政治考慮,這兩項能力都在對臺灣升級的F-16V戰鬥機雷達中刪除,所以臺灣的F-16V是所有F-16V系列中最差的。不過這方面WW一向是最容易高潮的

不僅如此,對岸的F-16V先天基礎就差,其版本為介於F-16A/B與F-16C/D之間的F-16 A/B block 20,使用的還是模擬電傳操控飛控系統,發動機還是最大推力10.8噸的F100-PW-220E發動機。這些硬性缺陷改進幅度非常大,也沒有出現臺灣F-16V升級範圍之內,所以對岸F-16V能夠打的過殲-10B都算是頂天了。

在其他方面改進上,F-16V主要在升級電子對抗能力;加裝新的雷達告警器;使用新型隱身塗料降低雷達反射面;以及可以使用AIM-9X格鬥導彈以及狙擊手先進瞄準吊艙等方面。


五嶽掩赤城


F16叫戰鬥攻擊機,F16V是最新版本,在印度打廣告的叫F21。從現在來看,F16V對應的就是殲10C,雖然都要多用途,但側重是不一樣的。

F16V在臺灣是對地攻擊,防空的是幻影2000,隨著幻影2000老化,可能防空也由F16V來承擔了。F16V不像最新型F 16加了保形油箱,也屬於臺灣特色。保形油箱的確好,增加載油量,但對臺灣來說是不適用的,沒有那麼大航程,反而成了死重,雖說是保形油箱,但肯定有阻力,所以美國替臺灣去掉了。

至於有源相控陣雷達,已經成了三代半戰鬥機的標配。假如對峙在臺灣海峽,寶島臺灣出動的肯定是F16V,而大陸觸動的應該是殲11B,如果局勢緊張,頻繁出動,對臺灣來說是最不合算的。因為本來就不多,又經常升空監視,時間長了會產生金屬疲勞。大陸不在乎,戰鬥機有的是,會讓寶島的空軍F16V應接不暇。

我想,我的回答應該是提問者所需要的。



大志遠思想空間


最近一段時間,一款有著數十年曆史的老爺機突然煥發了第二春,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明星武器裝備,佔據了各大網絡的頭版位置,這就是灣灣(WW)剛剛新鮮到貨的F16V戰鬥機。許多年輕軍迷也許會覺得很奇怪,現在已經是四代隱身機大行其道的時代了,就連我軍購買蘇35都尚且飽受非議,F16V無非就是一款3代機拉拉皮、美美容而已,有什麼好值得嘚瑟的?WW怎麼就像撿到了寶一樣呢?

WW展示最新到貨的F16V

其實對於那些上了一點兒年紀的軍迷朋友們來說,WW的F16當年可是讓我們咬牙切齒的苦主。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財大氣粗的WW一次性向美國採購了150架F16A/B(block20批次),並從1997年開始陸續交付成軍,使其3代機數量大幅超越我軍。而且這批F16的技術性能也頗為不俗,具備發射AIM120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的能力,我軍當時最先進的蘇27SK只能發射R27半主動雷達制導中距空空導彈。

數量眾多的F16曾讓我軍壓力山大

不過這批F16的對地打擊能力受到了美國的限制,只能使用近程空地導彈和激光制導炸彈,難以執行遠程奔襲任務。即便如此150架F16A/B的戰鬥力也是絕對不容小覷的存在,也難怪WW狂妄地宣稱:“可保海峽制空權30年無虞。”然而好景不長,隨著我軍各型新銳戰鬥機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湧現,F16A/B逐漸風光不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都喪失殆盡。WW在外購新一代戰鬥機受阻的情況下,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謀求對現有的F16機群進行改進升級。

全面升級的F16V屬於四代半戰鬥機

魔改以後的F16A/B被賦予了F16V的新編號,WW對其也是寄予厚望,聲稱F16V不僅可以有效壓制殲10、殲11系列,就算遇到殲20也能夠把它一舉斬落馬下。比起垂垂老矣的F16A/B,F16V的綜合性能的確有了很大的提升。使用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替代原有的APG66平板縫隙天線雷達,探測距離增加30%,戰場態勢感知能力提高220%,電子對抗能力提高180%,換裝了新型的機載任務計算機、全玻璃化座艙,聯合頭盔顯示系統等。

F16V的全玻璃化座艙

武器系統也是鳥槍換炮,整合了AIM120C7先進中距導彈和AIM9XblockII近距格鬥導彈,以及AGM88B反輻射導彈、JDAM聯合直接攻擊彈藥等防區外對地精確打擊武器,還有各種配套的電子戰吊艙、目標指示吊艙等等,以加強所謂的“攻勢防禦”作戰能力。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發動機和機體強度,由於這批F16A/B的服役年限尚短,為了節約經費就繼續沿用了原有的F100-PW-220發動機(推力10.8噸),機體也未做翻新強化,機動性能反而有所下降。

F16V充其量就是跟殲10C同級別

總體而言,F16V的戰力大致介於殲10B和殲10C之間(都是單發中型的3代半戰鬥機)。殲10B裝備的是無源相控陣雷達,技術水平稍遜一籌。殲10C擁有有源相控陣雷達、99M1增推版發動機,雷達天線口徑和整機推重比都優於F16V。至於作為重型戰鬥機的殲20、殲16、蘇35,更不是小小F16V有能力可以匹敵的。WW所謂的“F16V擊敗殲20”,只不過是當年大陸民間流傳的“殲8槍挑F22”的新世紀翻版,更多的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罷了。


晨曦談兵


F-16戰隼戰鬥機是美國在上個世紀70年代研製的一款機型,當時是作為美國空軍裝備的重型戰鬥機F-15搭配的低檔型號出現的。經過幾十年的改進,F-16戰鬥機已經具備了更為先進的能力,最新的型號就是F-16 Block 70和72批次。這個型號有另一個名稱,就是F-16V。

F-16戰隼戰鬥機是一款輕型戰鬥機,採用單發傳統氣動佈局,這款戰鬥機的產量已經高達5000多架,目前仍然有3000多架在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役。F-16戰鬥機的突出特點就是便宜,這也讓F-16成為美國出口最多的戰鬥機型號。



在世界戰鬥機普遍使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大背景下,F-16戰鬥機也開始進行改進工作。F-16V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而其座艙航電也經過了大幅度的改進,在氣動佈局上是沒有任何變化的。


美國對於F-16戰隼戰鬥機的改進基本上集中在航電設備上。不同批次的戰鬥機除了保形油箱之外,在外形上基本上很少有變動。如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還推出來了F-16V改進套件來支持老機型的改進。F-16V與其他最新的傳統4代戰鬥機相比,優勢其實不是很明顯,畢竟低成本的機體設計擺在那裡。


航空視界


國與國的博弈 較量 遠非咱們表面看到的那麼簡單;也不是咱們去想象 去猜測的那麼簡單。 大國博弈 其實就是互相牽制 互相制衡 現代戰爭打的就是科技 拼的就是國力 大國之間戰爭的可能性很低 除非兩國的領導人都是瘋子 約好一起見閻王。不過還真有一種可能 會導致大國開戰: 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能 和 天基武器) 一國對另一國形成軍事科技碾壓 直接讓一國的所有在軌衛星失聯 核武器 戰機 航母 戰艦 潛艇 導彈都變成瞎子 一堆廢鐵(這也是咱們中國不遺餘力 發展航空航天工程的原因 天宮 嫦娥等空間平臺的天基激光武器一旦部署到位 可以瞬間把美國打回石器時代)。要知道: 誰掌握了天空 誰就掌握了大地 誰就掌控了地球上所有國家。未來武器的發展:一定是朝著 智能化 無人化 小型化 晶硅太陽能動力化 高隱身能力化 高超音速化 高機動能力可操縱化 高能激光武器化 高動能武器化 可輕易擺脫地球引力 實現低 中 高地球軌道巡航化發展。



晨曦微光流


F16V換裝了有院相控陣雷達,升級了任務計算機,改進了座艙,更換髮動機,整體性能達到4.5代


乒羽雙修


洛.馬的技術底蘊勿毋庸置疑,升級後單個對抗殲十沒有問題,但解放軍多少架,臺灣省多少架?所以更別提對抗殲20了,


優尚新未來服務公司


這個型號是美國為臺灣量身打造的,專門要壓制殲十的,就是美國已經瞭解到殲十的型號,鼓舞臺灣,也開發F一16的殘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