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女排全華班,算是一股清流嗎?

天津朱雲


江蘇女排個個人美氣質佳,猶如清風徐來,沁人心脾,讓人沉醉!

我這麼一誇,可能又有某些人跳出來急著表示打排球不是靠顏值,是靠實力的。當然是靠實力,難倒有顏值就沒有實力嗎?聯賽第五成績也不錯啊,張常寧和龔翔宇又是“七仙女”的代表,國家隊的主力,不會當做沒看見吧?


言歸正傳!全華班的江蘇女排是聯賽的一股清流嗎?

上賽季的聯賽四強無一不是重金聘請外援,冠軍天津女排引進了前美國國手接應胡克爾,亞軍上海女排引進了“美國隊長”拉爾森和德國女排核心利普曼,北京女排和恆大女排也是有多名外援相助。

而聯賽第五江蘇女排沒有引援,以全華班陣容征戰聯賽,取得了沒有引外援球隊的最好成績。有球迷給她們冠以“全華班冠軍”的稱號,但是個人覺得這有點捧殺的味道,給人“戴高帽”,反而給她們招黑,可能是狡猾的黑粉所為,大家要警惕!



“全華班”不能說是一股清流,但算是一種堅持和信仰吧!

有球迷表示江蘇女排全華班是因為買不起外援,這怎麼可能呢?江蘇是經濟大省,江蘇女排的贊助商也不差錢,肯定不是因為買不起外援,而是江蘇女排的一種堅持和信仰!



江蘇女排如果僅僅為了聯賽成績的話,她們完全可以引進外援補齊短板,比如買個好外援做張常寧的對角,甚至再加個好副攻那就完美了,相信四強穩穩的,坐亞望冠沒問題!

江蘇女排一直堅持全華班是為了培養國內球員,為國家隊輸送人才!她們也培養了一些很不錯的球員,比如前有惠若琪,現有張常寧、龔翔宇、刁琳宇和倪非凡等。

那麼是不是引進外援不好呢?當然不是!職業聯賽引進外援是世界女排的趨勢,郎指導一直支持引進外援,也支持我們球員走出去學習鍛鍊。有球隊喜歡引援,有球隊堅持全華班,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各取所需吧!


家有老魚


有部分球迷把江蘇女排全華班譽為一股清流,這種說法比較偏頗,相信蔡斌也不會同意這種說法。如果說全華班是一股清流,那麼引入外援的球隊就是濁流嗎?顯然這麼說是不妥當的。


江蘇女排歷來是一支強隊,無論教練和球員都是國內排壇中非常優秀的。是否引進外援是俱樂部和球隊的戰略性選擇,對此外界應該予以尊重而無權說三道四。

但作為一個真心喜歡江蘇女排的球迷,還是有點為江蘇隊近兩年來的成績感到遺憾和擔心,尤其今年江蘇被引入強援的廣東擋在四強之外,看到江蘇球員傷心哭泣的情景,心裡是非常不好受的。
一直喜歡江蘇女排,這麼優秀的球隊不應被擋在四強之外,想看到她們征戰更高水平的比賽,相信江蘇隊只要補強一兩個位置,戰績一定會大幅度提升。引援是職業聯賽的一部分,不應被看作洪水猛獸,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這麼久了,閉關鎖國的觀點既迂腐又陳舊,一直走在改革開放前列的蘇北大地更應與時俱進,樂見更強大的江蘇女排在排超賽場上斬金奪銀。


天津朱雲


比賽是要成績,清新有屁用。

真搞不懂江蘇女排為什麼不請外援,難道是沒錢?難道以為自己強大無比?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天津女排和江蘇女排是現階段國內高水運動員最多的二支球隊,天津隊為了冠軍,不僅請朱婷加盟,還請高水平接應外援加盟,而江蘇女排搞全華班,說好聽些是一股清流,說不好聽就是認慫,知道朱婷加入天津,恐怕難奪聯賽冠軍,未戰先認輸。

可惜了張常寧和龔祥宇等一批優秀運動員,要知道她們正是年輕力壯奪取成績的最好年華,此時的江蘇隊如果能請一個高水平主攻和一個高水平副攻,一定能夠和天津隊殺得難解難分,最後誰拿冠軍還真難說。看看上海、廣東恆大和北京女排,她們根本都沒有實力出眾的國家隊員,卻都依靠外援殺入四強,而江蘇卻因為自己的短視和傲嬌白白浪費自己的優秀資源,該鄙視才對。

江蘇女排搞全華班對自已、球迷和聯賽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應該受到遣責才對。


沉默是鉑金


江蘇女排隨著惠若琪、陳展、蔣倩雯的退役實力有所下降,畢竟為國家隊輸送了張常寧、龔翔宇、刁林宇、王辰玥,稱其一股清流無可厚非。隨著國內排球聯賽水平不斷提高,江蘇隊肯定會考慮引進外援來彌補短板,現在需要一名主攻與張常寧打對角。另外副攻王辰玥雖然攔網排名國內聯賽第一但進攻偏弱,需要再引入一名強力副攻。目前看引入朱婷和袁心玥比較合適,朱袁張齊聚江蘇聯賽冠軍妥妥的。





巍巍看崑崙


蘇地,古稱句吳或勾無(勾踐封地)。

大句吳女排建隊60年來獲得的第一個聯賽冠軍和第一個全運會冠軍可是在越國鄞州人蔡氏統領下,由金國褡褳人惠氏帶著楚國蒼梧人許氏及諸勾吳人、魏國人、齊國人拿下來的。哪裡有從來不拉外援一說,更談不上句吳人口中的所謂‘’清流‘’’[大笑][呲牙][可愛]

句吳女排從來沒有什麼清流,倒是在國內排壇首創了球員倒戈趕走主教練卜慶霞,扶持她們的‘‘大哥’’趙金才上位的壯舉,也把句吳女排送上了15年無法寸進的深淵。期間雖換過薛永業、周煒等幾任主教練仍無法真正的恢復元氣,直至越國人蔡斌到來才有起色。作為這一壯舉的領導者小老虎孫玥和當打之年的囯手茅菊蘭也自斷了自己的國家隊之路。

此次倒戈震驚了中國排壇,弄渾了一潭清水,也為後來的球霸們樹立了一個不好的榜樣……。

一支球隊的作風建設松不得[呲牙]


登山者L


說什麼清風呀,清流呀,有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這樣就把隊伍,在一定程度推到了別的隊伍的對立面。就好比說蘇粉和津粉,互相攻擊,這總是不好的。

其實就江蘇來說,他們是一隻優秀的隊伍,一直為國家隊輸送優秀的隊員,給國家隊的支持是相當大的。像去年聯賽,青年隊鄉人吳夢潔沒有選到一隊參加聯賽,人們對蔡斌教練還多少有點怨言。球迷說這句話的初衷還是因為喜愛江蘇女排,只是話有些偏激。話說回來,球迷也喜歡看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優秀女排隊員,加盟咱們的聯賽。能在家門口看到自己喜歡的球星的比賽,對球迷來說也是一種福氣。而且他她們的加盟,對提升中國的對外形象,也是有很大的幫助。而全華班的隊伍與有外援隊伍的比賽,也是一種看點呀!



所以這話是不是應該改一改?大家認為呢?

最後還是希望中國女排聯賽越辦越好吧。


藍天劍一


清流不清流暫且不說,我感覺既然是國內排超聯賽,每一支省隊就應該是全華班,否則怎能真正體現出各個隊伍的實力。

靠外援爭冠軍,有錢就行唄,有錢可使鬼推磨,有錢能把世界各國頂尖的排球運動員請過來,讓隊伍一下子成為世界級的隊伍,那肯定能得冠軍,但那是靠我們自己的隊員爭來的冠軍嗎?那樣的冠軍又有什麼意義和說服力?

有人說引進外援是為了引進國外先進經驗和技能,洋為中用。要是真想借鑑外國的先進經驗和技術,幹嘛要讓球員在國內鍛鍊呢?像朱婷那樣,到國外不是更好嗎?江蘇女排可貴就可貴在全華班這一點,憑實力能走多遠算多遠,這才是真實能力的體現。


把陽光熬成湯


在我的內心當中,對於全華班的球隊本來沒有什麼特殊的看法,也不認為她們和有外援的球隊有什麼區別。

競技體育,球迷們的關注點是球隊的成績和球員的表現。至於球隊的人員組成,那是各個俱樂部自己的事情,只要符合聯賽的規定就好。可總有一些人拿所謂的全華班做文章,當藉口,實在是讓人費解。難道全華班就是冠冕堂皇輸球的理由?難道全華班得了一次冠軍能算兩次嗎?什麼全華班不全華班的,這實在是一個無厘頭的說法!

江蘇球迷可以自認為全華班是一股清流,但在我看來,這股所謂的清流,其實就是一股逆流。中國的女排聯賽已經走過了24個職業化的賽季,引援政策也執行了22個賽季。眾多外援活躍在聯賽的賽場上,她們為球隊,為提高聯賽質量所做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時至今日,如果再有人逆職業化潮流而動,以全華班作為抹黑別人的手段,那就完全是一種“以曲為美”的病態思維,是必須摒棄的一股逆流。

請記住,全華班和有外援的球隊沒什麼區別,既不比別人高,也不比別人矮。國內的球員並不必然比外援差,全華班的球隊也曾多次奪得過職業聯賽的冠軍,根本就不是輸球的藉口。希望全華班的江蘇女排越來越好,祝願她們早日重返聯賽四強!


Star說


江蘇女排沒有外援,首先,聯賽各隊所引進的外援都是在進攻端的運動員,而江蘇隊在進攻端有張常寧、龔翔宇兩個國家隊主力進攻手。其次江蘇隊主教練蔡斌一直致力於向國家隊輸送人才,能讓更多的運動員能夠得到聯賽的鍛鍊,如果論全華班陣容,江蘇隊也算是名列前茅。


體育雜說家


算是吧 。江蘇女排曾經用全華班奪取過中國女排聯賽的冠軍,當然在2019~2020賽季江蘇女排只獲得了第五名,沒有進入四強,進入四強的隊伍都引進了外援。江蘇女排近些年來湧現出了張常寧、龔翔宇、王辰玥、倪非凡、吳晗等出色的球員。隨著很多隊伍引進了外援,中國的女排的聯賽水平越來越高,以後的四強競爭會越來越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