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話形容勞務派遣,為什麼它在中國遍地開花?

迴歸8940


勞務派遣用一句話形容,就是背鍋俠的成長搖籃。因為勞務派遣人員在用人單位的地位很尷尬,做著正式員工的工作,有的甚至承擔著比正式員工更重要的工作,卻拿著比他們低很多的福利待遇,一旦有問題的時候,往往背鍋的都是他們,因此,稱他們為背鍋俠的成長搖籃一點也不為過。

從人力資源角度分析下出現勞務派遣員工在中國普遍開花的原因。

一是很多企事業單位,都有編制要求,每個單位的都不能超編,但工作不斷增加,肯定要有人來承擔這些編制員工沒法承擔的工作,但苦於沒有編制,在這種情況下,勞務派遣人員應運而生。因此,勞務派遣人員可以說是限制編制制度下的產物。

二是很多單位的一些輔助性崗位,如清潔衛生,生產司機,空調維護等輔助性工種,這些工種相對沒那麼重要,如果請一個正式職工,無疑佔用了編制,很不划算。因此,派遣人員可以滿足這部分工作崗位的需要。

三是每個單位都有固定的工資總額,多用一個編制,就多佔用一部分工資總額,超編將對單位的工資總額產生影響,而勞務派遣人員的薪酬,不佔用工資總額,因此也得到這些用人單位的青睞。

最後,當然是背鍋。勞務派遣人員,可以說是不固定的崗位,出現問題時,正式員工都不想承擔責任,但總要有人背鍋。這些勞務派遣人員自然也就成了背鍋俠。



趣談職場


不知道大家發沒發現,現在的招工都是自己公司以其他人的名義搞個勞務派遣公司,公司實際辦公人員還是原單位的人,然後自己招人再派到自己的公司,特別是國企央企,像銀行、移動運營商、高鐵等等。在國內還沒有發現向國內單位派遣勞務人員的獨立的勞務派遣公司。公開招聘勞務人員的勞務派遣公司大都是向國外勞務派遣。大家可以注意看看。


風雨無阻就是我的現狀


這個不是清朝當年的“勇”字軍,一個德行。當年“兵”字軍有編制,打仗不行,自然要招人,但不能給編制,才有“勇”字軍。好事呀,歷史變革。中國的土地,不可能出現美國“以法為先”的觀點。多數是以人為本,那麼從這個角度理解,今天消失勞務派遣,以後還出出現類似形態。


胡大爺


這是一個不勞而獲的行業,從招進人那刻起一直掙到此勞工轉行,另謀才收手層層剝削!是一可怕的利益鏈!所以勞工的加班費一直不漲,造成收入不高!說白了,你每個小時掙的加班費!都有層層抽取幾元錢分配到從你進入此工廠的每個中介和工頭手中!你咋能掙到錢?所以人才介紹所很多!他招進的人一直跟進至工廠,你一直在為他們掙錢!這就是現實!


緣來由你186720137


用人單位的人事經理人員和和勞務派遣公司勾搭成奸,狼狽相交,互相賺錢抽人頭。因為用人單位的人事部該招的崗位不在企業門口直招,而是把名額賣給勞務派遣,上面的老總還傻傻的以為真的招不到人,其實它們根本沒有好好招過人。


滇626


勞務派遣,說白了就是用工企業和勞務公司聯合欺負打工者,大道理說太多,都沒用,去現場看,去和一線的打工者聊,他們最有發言權!那些替勞務公司說話的,別再瞎說了!


匆匆那年3329091391953


勞務派遣公司出現是市場需求產生的,說勞務公司賺差價是錯誤的,易引起誤解和仇恨,他實際上差價就是服務費,管理費,培訓費,是應該得到的收入。

市場上很多企業需要短期用工,臨時用工,還有好多企業需要專業性強的人員,但自己又沒能力培訓和管理,如:保安,廚師、園丁、清潔工,空調或其它設施維修工等。

還有大量人員,特別是農村出來的,他們就是要做一些臨時工,並不希望被一張長期合同固定自己的範圍,在這種情況下,市場就需要有一個專業服務公司提供服務,他們可以同時提供很多企業用工,但是派遣公司也是要實行勞動法,所有員工都是要簽訂勞務合同的,只是不和用工單位籤。

這樣就使的三方都有利,所以,凡是市場需要的,就可以存在下去,政府只有加強監督和管理,而不是粗暴封殺他。


清逸231799974


國家應該取締這些不創造社會財富、不為提供實際社會效益,反而增加用人企業預勞動者矛盾的空殼公司。如果一個企業不會招人、不會管理員工,就應該關門。派遣公司就是喝個人“血”的公司,壞事沒少幹。


用戶110102163050


扭曲變味的勞務派遣,用人單位和勞務派遣公司互相勾結,最終坑的是廣大勞動者。建議並呼籲廣大勞動者找工作千萬別走勞務派遣的路子。


三言暢聊153093837


土產資本家讓西方資本家甘拜下風的一頭牛身上剝兩張皮的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