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走儿媳后,儿子发了疯,50岁的我后悔莫及

一段婚姻究竟是两个人的事,还是两个家庭的事?这个问题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古时候,我们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意思是指男女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相当,再参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样形成的婚姻关系才是完整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思维方式也越来越开阔,"恋爱自主,婚姻自由"渐渐取代了原来的习俗,获得大家欢迎。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依然没有完全摒去旧俗,双方父母的意见,依旧在一段婚姻关系中,格外重要。

逼走儿媳后,儿子发了疯,50岁的我后悔莫及

"门不当 ,户不对,你凭什么嫁给我儿子?"

潘女士家在市区,家庭条件优渥,而她的儿子自小便是她的骄傲:聪慧乖巧,学生时期成绩优异,考入了令人艳羡的名牌大学,毕业后,更是获得了一份待遇优厚的工作。唯有一点,潘女士不太满意:儿子对未来伴侣的要求很高,直到29岁了,也并未成家立业。心中焦急的潘女士也多次为儿子安排相亲,对象都是她到处找来的条件优秀的女孩,可是儿子都没有同意。但是没想到,30岁那年,儿子给潘女士打电话,说要带女朋友回家。这让潘女士欣喜若狂,准备了一桌子好菜在家等候。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经过她对女孩的一番询问,她才知道,这女孩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家境平凡,长相普通,能力也不出众,根本比不上她之前给儿子安排的那些相亲对象。

逼走儿媳后,儿子发了疯,50岁的我后悔莫及

"不行!这门亲事我不能同意!"潘女士更没想到的是从小孝顺懂事的儿子竟然为了那个农村姑娘与她大吵一架,这让她对那个农村姑娘越发没了好感"都是因为她,我儿子才会不听我的话,她就是个狐狸精!"于是之后,她开始对两人百般阻挠,甚至多次威胁女孩离开她儿子,"你根本配不上我儿子!""门不当,户不对,你凭什么嫁给他?"然而,这一切举动只一次次激化了她与儿子之间的矛盾,在一次激烈的争执后"妈,你能不能不要再插手我和她了?她有什么不好?你为什么非要逼她离开我?今后您不要再去找她了,您要是不想看见我们俩,我们就搬出去住。"

潘女士气得浑身发抖,"我告诉你,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不会答应让那个女人进门!你要是敢娶她,你就别认我这个妈!"潘女士的步步相逼并没能拆散这对恋人,在儿子30岁那年,这对恋人还是步入了婚姻殿堂。潘女士心想,就算你成功嫁给了我儿子,早晚我也会让你滚出这个家。

我自以为是的"胜利"

儿子婚后,不甘心阻拦失败的潘女士不断地插手儿子的婚姻生活:强迫儿媳妇一手包办家中所有的家务,每当儿子提出要帮忙,她就故作姿态地抽泣抹泪;儿媳怀孕期间,她也不闻不问,逼着挺着大肚子的儿媳妇刷碗洗衣;孩子生下来后,不许儿媳在坐月子期间请月嫂,连来照顾女儿的亲家母,也被潘女士气跑了;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又开始讽刺儿媳妇不会照顾孩子,每天挑各种刺,逼得儿媳妇暗自垂泪,而每看到儿媳妇不堪重负地哭泣,潘女士就觉得心中一片熨帖:做我儿媳妇,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

就在潘女士日复一日的"搅局"中,儿媳妇终于无法承受了,"老公,对不起,我们,离婚吧……我真的没有办法和你一起生活下去了,我真的受不了你妈妈对我的摧残了,真的对不起,我不能跟你一起共度余生了,我爱你,但是我没有办法。"儿子哭着抱着儿媳妇说,愿意和她远走高飞,离开潘女士的身边,可是他们最终还是离婚了。儿子离婚后,潘女士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愉悦:纠缠儿子的狐狸精终于自己走人了,她优秀的儿子值得更好的人相配,他还年轻,经济条件又优异,有的是年轻小姑娘愿意嫁给她儿子,而原来那个女人,怎么配得上!这场无声的婚姻战役,最终由潘女士的"胜利"而告终。

逼走儿媳后,儿子发了疯,50岁的我后悔莫及

"都是我的错啊!"

正当潘女士洋洋得意的时候,她还不知道,未来有什么在等着她。

儿子离婚后,精神状态越来越差,逐渐失去了原来意气风发的样子,每天晚上借酒消愁,靠酒精麻痹自己,只有在酒精的作用下才能忘却暂时的烦恼,总是喝得烂醉。潘女士起初以为这只是暂时的,等过一段时间,等儿子忘记了那个女人,一切就会好起来。可她没想到,有一天,她打开儿子的房门,想叫他吃饭,却发现儿子的房间里满地的酒瓶碎渣,儿子满身酒气,怔怔地盯着墙角。她叫了好几声,儿子都没有理她。她这才开始担心起来,担心儿子会想不开,于是经常找来心理医生为儿子疏导,可是,她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她的儿子,疯了。儿子整日念念叨叨的都是前儿媳的名字,每当见到生人,就会害怕地躲起来,喃喃着前儿媳的名字。经医生检查,确诊她儿子为精神分裂。潘女士瞬间就崩溃了,在医院号啕大哭,"都是我的错啊!都是我造的孽啊!"

逼走儿媳后,儿子发了疯,50岁的我后悔莫及

这时的潘女士已经50岁了,儿子的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整日在家里自言自语,连人也认不出了。潘女士看着儿子,心里是悔不当初,如果她当初没有因为一时的门第之见,刻意阻拦、干扰儿子的婚姻,逼迫他们离婚,这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可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许多父母都有着和潘女士一样的想法,出发点都是为儿女着想,可是却忘了考虑儿女的想法。湖南卫视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的母亲,也是这样一位过多插手孩子生活的母亲,她"密不透风"的爱,对她的孩子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负担?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做父母的已经不能继续以爱的名义支配孩子的生活,能做的只是提出建议,而不要过多的干扰,毕竟爱是支持与鼓励,而不是控制与阻挠。门当户对固然好,而对方的真心与自身的内涵也许会比出身更重要。

还是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以更合理与正确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