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農村的莊稼誰來種?

凡世俗人


不用說十年,現在農村種地的一年比不一年少。現在糧食不值錢,年輕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打工一個月就能攆上一年種地的收入。在我們這個地方屬於半丘陵地,地裡沒有水源,靠天吃飯,現在有些地寧願荒蕪著也沒有人種。

現在在農村種地都是50歲以上的人,因為兒子兒媳都出去打工了,孩子放在家裡讓父母給帶著,沒有辦法再種點地。“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手裡有土地,不能放著現成的地不種再去買糧食吃吧?

現在我們這裡有的村已經把土地流轉出去了,有外邊大的集團或者大老闆把土地承包了,種上藥材或者果樹,平時除草打藥都僱傭老百姓,這樣也挺好的。

80後90後沒有再想種地的了,未來農村的土地只能流轉出去了,我想這是以後農村土地的最終歸宿。




沃田朝陽


十年後誰來種莊稼呢?大家在考慮這個問題,國家一定也會考慮這個問題。依我的看法,十年以後,舊的傳統的種莊稼的方式會逐步改變。舊的種莊稼的人也會逐步改變。

現在農村種地的人絕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十年以後他們會逐漸老去,現在村裡的年輕人既不願種地也不會種地。傳統的種地人十年後就會斷檔。

沒有人種地了!吃什麼呢?光靠進口顯然是不行的,全世界流通的商品糧總共才3萬億斤左右。我國的年產量在5點9萬億斤。就是全給我們也不夠,何況人家還要趁機卡我們的脖子呢!還得靠自己。

十年後的農業已經逐步實現高科技了。已逐步淘汰現在廣種薄收粗放式的農業生產模式了。從事農業的人主要是職業農民了,從事農業的人數會極大的減少。他們的崗位也許在裝有空調的駕駛室,也許在計祘機前遠程操作,也許在實驗室裡。當然流水線上也還是需要一些人的。

目前是我們中國農業的轉型期。尚有不少困難。


朱增林呀


在我的推測,農村的土地由集體農莊莊主統一種植,農村土地歸堆兒,農民分紅。


凱哥198404696


田地劃整為零、被分到各家各戶,由一家一戶各自耕種的方式,已經過時。我們小時候就聽到宣傳,到1980年農業要實現機械化,當時聽起來很美好。可到了80年代,甚至90年代,隨著農田按戶甚至依肥瘦、距離遠近等,被劃成一小塊一小塊,分配給農戶,這個美夢離我們越來越遠。如今隨著化肥、農藥的出現,種田越來越"省事“,農村出現大量"富餘"勞力。加上十幾年來,物價樣樣上漲,唯獨從國計民生出發,糧價很少上漲,糧食相對廉價,種田越來越不划算。這些都決定了我們只有在產出相對不變,通過大大減少勞動力投入來實現收入提高,種田成為少數種田能手的事,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轉向城市,這些都為農村實現真正的機械化創造了條件。一位新時代農民,通過現代農業機械,可以種植和管理幾十甚至上百畝農田。

年輕人不愛種地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我們不用擔心沒人種田。大量田地由少數專業戶機械化種植,讓種田也有利可圖,而大多數農民則進城打工,這在江浙大多數農村已然如此,大多數農民進城打工,實現身份華麗轉變,成為新時代城市人。


日月明rym1220


鹹吃羅卜淡操心,農業生產問題是農業部國務院考濾的大事。思不出其位,老百姓無須這樣杞人憂天。以本人拙見,十年後的地仍須農民去耕種,術有傳供,關鍵問題是現在種地的年輕人極奇少,它們寧可去打工也不願意務農受苦,以後的發展方向是大農業機械化,和高素質的本科農業技術人員,美國一條毒的農場加農場主才與個人,經濟効益太可觀了。











94310417小云


10年後都是現代機械化,農田歸集中有大戶承包種,有承包老闆負責用人管理,很多地區早就實行了。


350海上的鷹


10年後農村的莊稼誰來種?

我想題主提出這個問題是因為看到現在的90後00後大部分都不再種地了!大部分種地的還是60後70後的老農民!那麼我們反問一下,10年前80後種地的人多嗎?也不多,但是現在我根據我們農村的情況來看,80後,90後已經有一部分人開始從事農業生產了!只不過相較於60、70後,他們不僅僅是隻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大面積承包土地,我認識的就有一個80後承包了50畝地種大棚蔬菜,還有一個承包土地做草莓種植,另外一個90後承包了幾十畝土地種桑樹養蠶! 當然還有許多我不認識但是我知道的80、90後有承包土地種葡萄的,種桃樹的等等!

所以我一直不認為以後農村土地會出現沒人種的局面!相較於60、70後普遍的小家庭農業生產,雖然80、90後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數少,但是他們一小部分人從事農業生產利用的土地面積卻大,因為他們懂得更先進農業生產技術,更專業的生產,更多元的種植!

因此未來10年農村的土地依然有人種,80、90後種地的也會越來越多!區別是更少的人,用更專業,更科學更商業的模式從事農業生產!小農生產向現代化農業發展!





90後聊三農


十四億人口的大國,不種田人們去喝西北風,田我敢斷言絕對有人種,而切會種的越耒越好,隨著科技 進步。互聯網的進一步的普及。以後的農業會更加專業化,智能化。更加規範。人用的更少,產量更高,從事農業最主要的人是有知識,有經濟能力,有人脈的人。通過土地流轉,使土地連片有利於機械化,國家很有可能會對這類專業戶加大政策,資金上的扶持。這類人會成農業上的新秀。農村不是沒有前途,以後的農業生產必定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


毛疙瘩5


城裡不是天堂,真正的天堂是農村。農民為什麼不種地?受不了層層的剝削,和壓迫。就是把農民上死路上趕。搞養殖業。變本加厲地加稅。登山費。佔地費。下個小牛還要費。農民活著就是累。來到城裡更受罪。


用戶姜愛國


古話說,貧窮自在,富貴多憂,興旺發達的今天,車到山前必有路,天有天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