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為什麼留不住人才?

大學教師範偉


我一個高中同學。大學在天津上的,在北京飄了9年,IT行業,每月工資到手2萬5左右,房租5000,吃喝拉撒5000。每月至少能攢15000。在北京買不起房。想在太原工作。結果在太原找了份工作到手月薪5000。還經常出差。房租1500,吃喝拉撒2000,每月能攢1500,生活質量嚴重下降。幹了不到3個月又回去北漂了。哎,這只是個縮影。山西能留住人才嗎?


海軍825


我,90後太原人,從小在尖草坪區長大,太原人,都知道尖草坪啥地方吧,說起來尖草坪,無非就是國企,太鋼,重工業區。我父母都是國企職工,國企職工聽起來好聽,正式工作五險一金,但是背後的辛苦和不公平誰知道。

當年考大學,父母就想讓我學一個跟他們單位相關的專業,然後直接畢業進國企,子承父業,但是那種單調,無聊的生活,我真的適應不了。一輩子都在尖草坪這個沒人管沒人問的地方待著,眼界都小了許多。

大學不是什麼好學校,一個普通二本,畢業以後很迷茫,同學們在外地讀書的基本不回來,回來的都是家裡安排好工作的,要不就是賣房賣車,當銷售,或者在小公司上班。我因為學的不是理科,國企也進不去,所以只能自己找工作,後來就幹了銷售。我其實怎麼也沒想過會幹這行,可是沒辦法,整個太原市北城,都是國企這種單位,像樣的互聯網公司可以說是一個沒有,有的話也都在南城,小店,迎澤。國企沒有關係又進不去,所以導致事業編制,公務員考試炙手可熱。這種情況導致我一度認為全國各地所有的城市都是這樣,一個好點的工作就這麼難。要不就是找不下,要不就是離家幾十公里。

然後說說工作壓力和收入,銷售在太原算是高收入群體了,拼死拼活的話一個月一萬多是有的,但前提是沒有自己的一點時間。當汽車銷售的一年時間裡,前3個月試用,我還算對車有一定了解,比較感興趣,2個月就轉正了,就太原這個工資,試用期一個月1800,每個月有4天休息日,而且還得請示,都不一定能休息了,不光是銷售,我問我好多在私企工作的同學都一樣,單休或者是半天休都有,雙休寥寥無幾。然後領導說是8點上班,6點半下班,但是下班以後有開不完的會,打不完的電話,作為一個銷售我忍了,一個月這樣下來,雖然才剛轉正,扣了亂七八糟的錢,還能拿到5,6000,這在太原算是不錯的收入了,中等偏上。資歷老點的銷售平均一年10萬+。

但是這工作肯定幹不長,壓力太大我也適應不了,即使這行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所以我決定考研究生,後來辭了工作考研,考到浙江,因為我本科也在山西讀的,眼界窄了不知道多少,感覺太原怎麼說也是省會,比外邊也差不到哪去啊,就不想出去。但是我他媽去了浙江一年,到現在才發現,人家浙江憑什麼發達?山西永遠趕不上人家。

首先我去的不是省會杭州,是在浙江排第二的寧波,估計沒去過寧波的人對寧波的概念也就停留在寧波湯圓上了(至少我就是這樣哈哈哈愛哈哈哈哈哈)。自然環境就不說了,浙江嘛,空氣好是好,就是他媽的夏天太熱,又潮溼又熱,冬天冷到爆炸,不像太原夏天熱也熱不了幾天,冬天有暖氣,氣候來說我還是喜歡太原,雖然空氣不是特別好,但是最近幾年改觀了不少。除了氣候和親戚朋友這幾個因素外,我真的找不到任何回太原的理由了。曾經沒有出來的時候,就一直奇怪為什麼大家都要出去,去西安,北京,上海,蘇州杭州,我覺得太原再不濟也是省會吧?還不夠你們飛的?然後打臉了。

寧波是計劃單列市,也經常被列入新一線城市。我曾經一度認為寧波是個小地方,去了以後才發現,它有太原的兩倍大,人口也是太原的2倍,但是不管是高峰期還是平時,地鐵,公交從來沒有擁擠過。一個原因應該是地廣人稀。另一個原因就是公交線路多,而且人家按時發車,有實時公交可以查詢。太原呢?別的不說,看看我高中校門口的25路,高峰期擠都擠不上去,好多公交等一個小時不來,然後一下來兩三個,還不能查實時公交,但是這個價錢是真的便宜。這是一個優勢吧。

然後是工作環境,整個寧波給人一種悠閒的感覺,沒有那麼大壓力,不像太原,一種無形的壓力時刻籠罩在上空。在這裡盛行的官僚主義在浙江基本看不到,辦事效率高,服務態度好,醫院也是,基本不需要排隊太久,領導們也都沒什麼架子,國企在那邊寥寥無幾,多的是像雅戈爾,貴人鳥,波司登(我是去了才知道這都是寧波的牌子),這種比較大的服裝產業還有互聯網公司。自然工作機會要多的多。

收入的話,不說別的,對比一下教師行業,一個初中老師在太原,有編制也就一個月3000多,五險一金,公積金1000差不多了。寧波初中老師有編制的,5000多,公積金2000起,加上獎金一年到手十幾萬不是問題。我問了當地人,都說寧波的福利在浙江都算最好的。而且研究生畢業就在寧波,除了沒有落戶限制外,還一次性發2萬,在寧波的一些地方買第一套房子補貼房價的百分之35,最高25萬,反觀太原呢,取消戶籍限制,發一萬吧好像。我不知道太原拿什麼吸引畢業生。而且房價也就1萬5到3萬,很多地方跟太原房價差不多。

真的不出去不知道,出去以後就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不願意回來了,我去的還不算一個一線城市,去一線城市的當然更不願意回來了。






PretentiousB


關於這個問題,實事求是講,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我來仔細分析:

一.客觀原因:太原在2012年以前,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歷史欠賬很多。出現高架橋、隧洞這種高大上的立體基礎設施也就最近5年的事。這個背景交代一下。吸引或者留住人才是一個城市的魅力所在,傳統意義上,大家對人才的定義就是高層次高學歷高智商的複合型或者專業性很強的人。主要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互聯網企業,高科技產業,金融業中。

1. 高校:太原除過理工大學是211,就沒有其他學校是211了,壓根沒有985。高校要發展,需要長江學者,千人計劃,院士等正高級教授,學科帶頭人。但這些人到了這種價格,拋出橄欖枝的高校數不勝數,山西的高校根本沒有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科研經費、住房、工資等)。這個是客觀原因,沒辦法😭。

2.科研院所:山西境內具有影響力的科研院所少之又少,加之科研院所屬於事業單位,官本位思想嚴重阻礙優秀科研人員加入,即便有人加入,受不了這種“不務正業”的管理方式,也黯然出走。

3.互聯網企業,除過快遞,外賣這種低端企業外,找不出一家響噹噹的互聯網本土巨頭。諸如阿里,騰訊,百度,網易這種企業大咖,在太原哪怕三級分公司也沒有設立,非常被動啊。

4.高科技產業,高科技公司,創新是第一的。創新就不能拘泥於傳統固有模式。要思維活躍,敢闖敢拼。晉商以前匯通天下,享譽中外,現在的山西人把晉商精神丟了,所以很難產生本地變革性的高科技產業。外省高科技產業,由於受本土官本位思想掣肘,不想來😭

5.金融業,各大國有銀行分支機構倒是有,但那是行政業務。像股票,外匯,期貨,螞蟻金服這種類型的金融業,山西很有侷限,沒有形成規模。

上述客觀原因還是太原發展先天不足,不具備優勢和魅力,吸引不住優秀人才。

二.主觀原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喊了幾十年,山西並沒有徹底解放思想。只要條件具備的,絕大多數都想進體制,家長也想讓自己的孩子進體制,求穩定的多,求變革的少。這是山西人根深蒂固的思想頑疾,只要不進體制內,在眼中都不是正兒八經得工作。但社會發展,政府只是引導,搞好服務,真正推動社會向前的是無數的小微企業和公司。可有學歷的都想進體制,求穩定,誰去創新創造啊?還有政府服務意識有待解放,不能讓來並投資企業覺得辦事太難。一個靠關係看背景靠人脈才能辦事的城市,肯定幹不過靠能力靠本事多勞多得創新活躍的城市,因此,太原創新發展與中部的武漢,鄭州,合肥都漸行漸遠,更不能跟廣州深圳杭州上海北京相比。

這都是太原乃至山西吸引不住人才的關鍵因素,希望多學學沿海發達城市,多學學國外發達國家,把思想解放了,認識變革了。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需要很長很長的路要走。套用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慢慢求索吧😄


幷州蝸牛


看到樓主的提問,這個問題看似很大,但是很實際。

作為一名90後,我身邊的朋友但凡畢業後待在太原工作的,基本是家裡幫忙安排工作,或者在太原先找個工作先幹著。

有本事有能力的還是外出了。太原人才外流的主要原因,我覺得是沒有高新的產業來留得住人。像一線城市有很多新興產業,可以解決就業問題,試用期就會給員工上社保。找工作可以找到週末雙休的,並不難。

另外,有相對合理晉升制度。

太原首先產業主要還是單一,像清控算太原很不錯的辦公樓了吧,但是在一線城市真的有很多這樣的辦公樓,另外清控有一部分都是山西本土的公司。外來的公司並不多。

一個城市想要留住人才,一定是制度放寬,增加大型企業,一些高科技企業。這樣很多從外回來的山西人,能找到合適工作,拿到合適工資,才能吸引人才。

太原,週末雙休的工作不多,找到一個都不太容易,試用期有社保的公司還沒怎麼聽說。

很多人,在大城市拿高工資習慣了,可能一下子回來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另外我身邊接觸的從一線城市回來的年輕人,包括我在內,還是覺得後悔。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安放不了靈魂。就是內心接受現況的一種無奈的心情。


Judy朱迪1226


太原在中國最新城市競爭力排名很靠後!

太原的氣候四季分明,非常宜人!太原民風淳樸,歷史悠久!

現在,別的地方發展城市群,但太原周圍都是大山,太行山脈和呂梁山脈把這裡圍了上百公里,太原也只能和榆次,陽泉,平遙,古交,呂梁這些發展發展地級城市群了,認真的!

北邊的大同離北京近,人們上學就醫,外出打工都是首選北京;南邊的晉城,到現在都沒通高鐵,來趟太原3個小時,去趟鄭州不到1小時,據說晉城地區人民和大同一樣,辦事優先選擇鄭州!

太原的政治環境好不好不好說,但是電動車沒腳蹬子是肯定不能上路的,蹬不蹬沒關係,一定要有!太原的學校還是有不少的,人才輸出挺多,但是拉動就業的企業少,來太原投資的少,你說他們為什麼不來呢?

環境還不能致人死地,弄死自己的往往還是自己,成都不也是個內陸盆地,他怎麼就發展起來呢?還是靠想法,靠人不如靠己,太原到底該如何定位,發展,就看新一代領導幹部怎麼幹啦!二青會結束了,出租車司機說現在拉不上多少客人,尤其是晚上,生意不好做!以前以為是網約車影響的,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回事!


niaoniaowowo



從自身分析,在重慶唸的大學,畢業後很想回太原,因為太熱愛生我養我的這座城市,並且我為我是太原人也很自豪。

大學期間做了校團委副書記,故我有很多機會可以當著幾百人演講(學生會和社團成員),其中有3次我是專門以介紹山西和太原作為主題的,介紹太原的歷史,太原的發展,景點以及氣候等等,很多學生在聽後都改變了對太原的印象,並且成功的讓七波(一波五六人)我校學生去山西旅遊,我為他們量身定製旅遊路線,我覺得這是我愛山西的一個體現吧。


但畢業後,重慶一個區招商局的一個領導將我推薦給了一個企業家,就在那裡工作了,但內心還是感到又漂泊感,於是辭職果斷回太原,但是回去後發現原來的發小這些不是進國企就是瞎打工,對職業生涯並沒有什麼規劃,也沒想的幹個什麼事業,每天日子過得倒是舒服,但是一點奮鬥的心都沒有,隨後我也隨大流去參加國考,也成功考上了一個區的國稅局,但我卻高興不起來,加之女朋友不願意跟著回太原(女朋友重慶的),我最終只有放棄,又返回重慶,重新回到之前的企業,努力工作3個多月後做了董事長助理,平臺什麼的都提高了,如果試想我在太原如果能這樣的話該多好。


總之,我熱愛太原,現在不管去哪裡出差,我首先都會說我是山西太原人。我退休之後還是會回山西,因為山西才是我的家,如果以後能為家鄉的建設出一點力,這樣更好。

也希望在外地的老鄉,不要覺得家鄉不好,我們要在外地宣傳好山西,也不要為家鄉抹黑,更要正直做人,讓外省人對我們山西人刮目相看,改變山西在他們心中的負面印象。


李李李256120397


山西掌權的就山大、師大、理工大幾所大學畢業的。從清北985等高校畢業的,要想回到山西立住腳,有上升空間,門都沒有。我有一朋友,北大畢業30年,在一個縣城當某局付局長,一些師範生就能決定了他的命運。據瞭解,凡是出了山西上985大學的同學,很少願意回來,就是因為受排擠!


特別關注06


我孩子博士畢業以後想留在我身邊在太原找份工作,沒有合適工作,找工作還的求人,也沒引進機制…太原實際不適合“人才”工作,觀念滯後,城市髒亂差,只適合做小本經營,最後落戶其它城市


淡淡的做人


.就以我來說吧,我不能說我是個人才,就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我老家是太原的,現在在杭州做前端開發。杭州這個城市是很好的,但想要留下來不容易,畢竟房價都快四萬了。有時候我也在想留下來還是回去。所以那天看了一句話很有感觸,融不進去的異地,回不去的故鄉。回過來再說太原,龍城雖然有千年的文化,但經濟發展水平一般,GDP在國內主要城市位列倒數的。國家也沒有什麼政策法規去支持發展這塊,商業環境也一般,招商引資比較難,企業比較少。這樣形成了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以重工業為主的問題。就以我所在的互聯網行業來說,太原的發展和就業環境一般。崗位少,薪資待遇一般,這是留不住人的。我希望太原能在現有耿市長的領導下快速發展,實現質的跨越。而且我認為人才外流的情況不單單是太原這一座城市的問題,我國那些高等學府留洋的人,有幾個回來的,基本上被重金留下來了。這就是為什麼古代有影響世界發展的四大發明 ,而現在鮮有影響世界的新的科學技術。作為炎黃子孫最後希望國家能夠繁榮昌盛,越來越好。


天空之城241


說說我的真實感受吧!說真的,要不是我安家在太原了,我肯定會去北京上海發展!我的好多朋友想回太原,問了我太原情況後都打消了這個念頭!先不說太原的政治環境,什麼都靠關係,單就說太原的企業就遠遠不如北京上海。我在太原做程序員,工資6500,單休,加班頻繁,早晨9點上班,中午只有1小時時間,年終獎沒有,保險沒有,用的技術更是跟不上時代!而且太原的企業98%都是這樣!我在北京也工作過一段時間,工資1.4k,雙休,彈性工作制,沒特殊情況基本不會加班,各種福利年終獎,強制上保險!如此強烈的對比,我相信傻子都能看出來為什麼太原的企業吸引不到人才了,在太原6500的工資相比這裡其他行業可能已經算是高工資了,但是跟一線城市比至少差了1倍,但其實太原和北京的消費水平是差不多的。 太原的企業之所以來太原,我感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成本低,說白了就是花很少的錢就可以僱一幫給老闆打工的人,而且房租什麼的比大城市便宜很多。我現在的公司註冊在上海,太原名義上是分公司,但其實上海那邊根本沒人,研發、運營等主要團隊都在太原,老闆為什麼這麼做再明顯不過了。還有我之前遇到過兩家公司,都是說好的工資等2個月轉正的時候就反悔了,其中一家更是把我離職那個月的工資扣了一半!從這兩家公司的作為完全就能看出來太原的企業是什麼嘴臉了! 這樣的政治環境,再加上這樣的企業,造成了惡性循環,估計除了我這種已經安家的或者比較戀家的人,沒人會留在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