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直播時感言:這次疫情,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生命教育,必須補上

“教育中不能忽視生命教育”

我們的教育,總是把成績和排位放在比天還高的位置,卻常常忽視了對學生的品格教育,因此才會造就那麼多高分低能、有才無德的反例。

這恐怕是國內教育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在一切都以分數論成敗的評價體制下,德育總是處在一個嘴上被強調,落實難到位,效果差強人意,形式大於實質的尷尬地位。

美德之首,乃是對生命的尊重、敬畏,以及對實現生命價值的不懈追求。因此,作為老師,生命教育這堂課,我們必須給孩子們補上。

本次疫情期間所涉及到的事件、人物,又是這堂課中極其鮮明的例子。故借本次疫情,讓學生們學會尊重生命、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直至貢獻社會。

01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同學們,在你們尚青春年少的歲月裡,恐怕未曾有過這般近2個月的“囚禁”。

我們生平第一次體會到了“當身體的自由受限,心也逐漸變得焦慮”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也第一次品嚐到了,當面對未知的災厄時,內心的恐懼與煎熬會帶給惶惶不安的心靈以怎樣的折磨。

而這一切,都要拜某海鮮市場上,非法捕捉銷售的不知名的野生動物所賜。

老師直播時感言:這次疫情,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生命教育,必須補上

我們人類,用幾百萬年的漫長演化,擁有了如今的樣貌。又用了短短的幾千年時間,將自己創造的文明帶進了輝煌的科技時代。

我們的飛船遨遊星際、叩問太空;我們的高鐵急速飛馳、貫穿南北;我們的潛水器扎入深海、駛向極地。似乎這顆蔚藍星球上的一切,都已盡在我們掌控之中。

我們很享受這種站在食物鏈頂端,將整個世界踩在腳底的感覺。漸漸地,面對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的其他物種,很多人變得越來越得意忘形、肆意妄為,甚至越來越嗜血殘暴。

為了經濟利益最大化,有人將活生生的黑熊圈養在狹窄的鐵籠裡,那一方鐵籠甚至窄到了只能讓黑熊坐在裡面,連站都站不直的地步。而一根細細的管子,刺破了黑熊的膽囊,晝夜不停地吸取著他們體內分泌的膽汁。

取膽的人只知道熊膽素有“藥中黃金”的美譽,全然不顧這種取膽方法給黑熊造成的坐臥不安、傷口感染、悲慘死去等巨大痛苦。

為了滿足一部分人的口腹之慾,有人常年駕船漂在海面上,用血腥味吸引鯊魚過來,將鯊魚擒住拖上船後,他們會立刻用利刃切下鯊魚的魚鰭,再將鮮血淋漓、劇痛難忍的活鯊魚直接丟回海里。

而等待這些鯊魚的命運只有兩個字:死亡。要麼是被血腥味吸引來的其它獵食者吃掉,要麼是因為失去魚鰭無法遊動而窒息,要麼是緩慢沉入深海慢慢腐爛,區別僅僅是早晚而已。

可悲的是,科學研究早已表明魚翅對於保健沒有什麼作用,這卻依然無法挽救鯊魚們悽慘的命運。

為了嘗試一種新鮮、獵奇的吃法,有人準備了一種中間有個小洞的桌子,將活生生的猴子用鐵鏈鎖住,腦袋從洞口處探出,再用小刀在猴子的天靈蓋上切開一個小口,將滾燙的熱油倒入猴子的腦袋裡。

之後,食客們就在猴子意識尚存,還能呼吸,還能感覺到痛苦的情況下用勺子舀著新鮮的活猴腦大快朵頤。

而等待那些猴子們的命運,就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大腦被人們一口口吃光。

以上種種,皆不是恐怖片情節,而是血淋淋的現實。我們人類自詡為萬物之靈,可這就是身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對其他物種做出的事。

我們自以為掌握了科技的力量,就擁有對其他任何物種生殺予奪的權力。卻不想,天道輪迴自有法,被我們囚禁、殘害的野生動物們,終於也把我們關進了充斥著恐懼、絕望、焦躁、不安的囚籠。

而人類因為殘害其它物種所付出的代價,又豈止是被關禁閉這麼簡單?一部分人出於獵奇,彰顯身份地位和迷信養生等目的,胡亂吃喝,讓那些寄宿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病毒,化身成了一群群迅速收割人類生命的疫魔:

鼠疫、艾滋病、SARS、埃博拉,還有這次的新冠肺炎,無一不是如此引發的。

老師直播時感言:這次疫情,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生命教育,必須補上

有人說:對待弱勢群體的態度,是檢驗一個國家文明程度最重要的標尺。而老師認為,人類對待其他物種的態度,同樣是檢討和反思我們自身文明程度的一面鏡子。

萬物皆有靈,動物也有生命,也有血有肉,也能感覺到痛苦。即便要食用它們,也應讓它們平靜而有尊嚴地死去。

為了買賣的殺戮,已讓我們付出太多的代價,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愛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02

珍愛生命、堅毅勇敢

近幾年來,國內發生了一些令人備感心痛的事,而這些事,卻偏偏發生在如你們這般青春年少的孩子身上,更加令我們難以接受。

2019年4月,上海盧浦大橋上,一名17歲男孩因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被母親批評後想不開,竟在短短的5秒時間內從橋上縱身一躍,墜落身亡。只留下他的母親跪倒在川流不息的大橋上,哭天搶地、捶胸頓足、痛不欲生。

老師直播時感言:這次疫情,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生命教育,必須補上

這樣的悲劇絕非個例,2019年12月4日,河南信陽某私立學校,一名18歲的男孩從五樓跳下身亡,而起因很可能是他被老師沒收了手機,導致他想不開而尋短見。雖然家屬事後得到了校方15萬元的賠償,但男孩寶貴的生命再也回不到人間。

老師在這裡不想評論誰對誰錯,人已去,是非曲直都已經顯得毫無意義了。但老師希望通過這兩個極端案例讓大家明白幾個道理:

第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的生命是父母給的,在你們成長、成才的路上,父母更對你有養育之恩。無論如何,你們都無權自私地結束自己的生命,獨留父母活在世上備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第二,生命既是脆弱的,但更是頑強的,如果求學之路上的一丁點挫折,都足以把你們逼到用自殺來逃避的地步,今後的人生路上,又有誰能為你遮風擋雨?

第三,一個人來這世上不容易,你們的雙眼不應被狹隘、自私、推諉、懦弱所矇蔽,而應多看到堅強、善良、勇敢、寬容等美麗的風景。

03

克己勤勉、創造價值

讓我們把視線撥回到這次疫情,在風暴的中心,那個往日熙攘喧鬧的九省通衢,顯得異常寂靜,可在這寂靜的表象下卻發生了那麼多可歌可泣的事。

張定宇,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院長,這個身材矮胖、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在金銀潭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心中,是一個既和藹可親、幽默風趣,又說一不二、雷厲風行的人。

老師直播時感言:這次疫情,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生命教育,必須補上

疫情發生後,他所主政的金銀潭醫院作為武漢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定點救治醫院,成為了舉國關注的焦點。人手不夠、床位緊張,醫療救護物資短缺,種種突發狀況都令他焦頭爛額,種種困難都一時難以解決。

在鏡頭前,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醫者為醫療救治工作發愁上火、疲於奔走的辛酸和無奈。然而很多人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他時還不知道:

早在2018年10月,他就已被確診患有漸凍症,這意味著他的生命已進入倒計時;而就在他忙於救治感染患者時,和他從事同一職業的妻子已被感染新冠肺炎(後治癒出院)。

在生命僅剩不多的時日裡,他選擇了做更多有益的事,盡更多的職責來回報社會。談及妻子被病毒感染一事,他也曾因恐懼和傷心而痛哭流涕,但擦乾眼淚後,他依舊奮不顧身投入到抗議工作的一線,為我們築起阻擋疫魔的高牆。

另一個值得我們永遠記住的名字,叫作肖賢友,2020年2月13日,他因病情惡化不幸離世。就在離世前一天,他寫下了遺書,上面只有短短十一個字,字跡歪歪扭扭幾乎不成形,讀來卻字字泣淚:


老師直播時感言:這次疫情,是給孩子們最好的生命教育,必須補上


我的遺體捐國家,我老婆呢?

在彌留之際,他心心念唸的是把遺體作為最後的遺產捐給國家,以及他最牽掛的親人的下落。在他的身上,我們既看到了一個普通人的偉大靈魂,也看到了一個好丈夫對親人,對這個世界深深的眷戀。

正是因為有醫者仁心們的逆向而行、英勇無畏,才為我們築起了阻隔病魔的高牆,讓我們在安全的大後方衣食無憂;正是因為有罹難者們在彌留之際對這個世界的牽掛和祝福,才讓我們親眼見證了人性的光輝,生命的崇高和偉大。

從他們身上,我們懂得了,生命的價值就在於:在拼搏的年紀裡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在工作的崗位上做盡職履責、無愧於心的人;在告別的時刻做給社會留下一份饋贈的人。

而這一份饋贈,可以是有形的物質,更可以是無形的精神力量,這種力量將照耀著、祝福著這個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寫在最後:

在有限的人生裡學會尊重、敬畏生命,磨練堅韌不拔、迎難而上的意志,並創造更多的價值回饋社會,這是老師對同學們永恆的希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