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醫院總是讓癌症患者做CT檢查?

腫瘤科李主任


醫院不會亂給患者做檢查的,尤其還是CT這種有一定輻射的檢查。做CT檢查,是病情需要,CT可以對患者全身或者某個部分做全面的清晰掃描,掃描的結果反映在片子上,通過觀察和分析,醫生可以幫助患者發現癌症,以及患病情的嚴重程度。

一般來說,CT價格相對比較貴,有一定的輻射,但是輻射量比較小,對人體的危害基本沒影響。低劑量的CT可以篩查早期的癌症,而PET-CT可以對病變部分進行解剖學掃描定位,準確度更高。

如果是癌症患者,CT檢查會比較頻繁,醫生會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做相應的CT檢查,觀察腫瘤的變化,對治療癌症做出及時規範的診療建議。PET-CT可以幫助分辨良惡性,找到癌症患者的原發灶,如果癌細胞有轉移,也能及早發現轉移灶,這樣的話,為後續治療提供方向和指導,避免漏診誤診。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癌症患者為什麼總是要做CT檢查,這是因為病情需要,因為CT是非常好的檢查手段,在癌症的篩查,診斷,療效監測,複查監測等多方面發揮作用。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適合做CT檢查,例如乳腺癌和甲狀腺癌,這兩種癌症,主要是做彩超,而不是CT檢查。

我們以大腸癌為例,來個大家講講,為什麼要做CT檢查:

大家都知道,診斷大腸癌要做腸鏡,要取病理診斷。但是,CT也是非常重要的,腸鏡只能看腸道里面,看不到腸道外面。做腹部的CT檢查,就是要觀察腸道外面,看看腫瘤的浸潤深度,有沒有淋巴結轉移,有沒有肝臟,腹膜等器官轉移。

大腸癌的患者,還需要做胸部CT檢查,因為大腸癌容易轉移到肺臟,確診大腸癌之後,需要做一個肺部CT檢查,瞭解肺上面有沒有轉移病灶。

如果腹部CT和胸部CT都沒有發現遠處轉移,那一般是可以做手術,根據術後病理,確診下一步要不要化療。

如果CT發現肝臟,肺部有轉移,那就是屬於四期的癌症,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晚期癌症,一般沒有手術機會了,只能夠做放化療,靶向治療。

(2)療效監測

如果患者的腫瘤比較晚,或者已經轉移了,在手術之前,要先做新輔助的放化療,做了幾個週期的化療之後,需要複查CT,評估化療效果,癌症有沒有縮小,有沒有新發的病灶。如果化療有效果,有可能可以做手術。如果化療沒有效果,要更換化療方案。

(3)術後監測

癌症是有可能復發和轉移的,即使做完了手術,也需要終身複查。術後前兩年是復發的高峰期,需要每三個月複查一次,後三年是每半年複查一次,5年以後,可以每年複查一次。

複查的時候,就需要做胸腹部的CT檢查,瞭解有沒有轉移和復發。

所以,癌症患者確實有可能需要多次做CT檢查,這是因為病情的需要,並不是醫生隨便開檢查。


普外科曾醫生




有許多癌症患者需要長期複查CT,而且查的CT和癌症病變的部位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CT在對於癌症患者到底有什麼意義呢?



  1. 用於開始的診斷和病情評估。CT檢查對癌症患者的確診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在某些癌症甚至可以作為確診的標準;還可以明確直觀的在CT影像上看到癌症所在的病變部位,以及癌症病變的大小,有沒有侵犯周圍組織血管,是不是比較危險都可以一目瞭然。

  2. 用於觀察病變的進展情況。有許多患者需要定期複查CT,這是觀察病變有沒有進展,不管是手術切除病變也好還是沒有切除,都需要複查CT進行觀察。有許多CT檢查跟病變部位都沒關係,檢查病變是否發生轉移惡化,從而確定病變所處的分期,為進一步治療擬定適合的方案。
  3. 用於觀察治療的效果。有許多患者使用的是放化療的方案,或者靶向治療,治療前後都會進行CT檢查,目的就是明確治療方案是否有效。如果病變仍在發展或者出現轉移病灶,說明療效較差;如果病變部位沒有發生變化,說明療效較好,病情可以控制。

總結:由於CT成像清晰,價格一般比磁共振要便宜,所以常用於癌症患者的病情的監測,不可忽略CT也是有一定的輻射性。

歡迎大家留言評論,覺得寫得不錯的話,記得點個贊哦!如果還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識,關注我,私信為你解答!


醫療工作者張


癌症患者確實要做很多CT檢查!但是,這也不是醫院或者醫生"要"患者做的,這通常是病情所需!我們舉個例子吧,就拿發病率最高的肺癌來說,什麼時候需要做CT檢查呢?

第一,篩查的時候需要做胸部低劑量CT檢查,這是指南推薦!低劑量CT比普通胸片更能發現早期肺癌,所以醫生不得不開這個檢查!

第二,初診的時候必須做胸部CT。只有在胸部CT上看到"腫塊""偏惡性的結節""肺部陰影"等,醫生才會考慮肺癌的診斷,才會讓你進一步完善肺癌相關檢查。


第三,肺癌的分期檢查需要做CT。胸部CT發現肺癌後,穿刺確診是肺癌,但是這還不夠!必須做分期檢查來明確肺癌的具體分期。為什麼?不同分期治療不一樣啊!所以,你可以要做骨掃描,腹部CT,盆腔CT甚至做個全身的PET-CT。

第四,治療後的隨訪檢查需要做CT。不管你是做的手術還是做的化療,放療或者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治療後的療效評價要求就是要做胸部CT明確胸部肺癌腫塊的大小變化。醫生會根據報告給你判斷你是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疾病穩定還是進展。這個對你的整個治療方案和規劃非常重要!

第五,病情變化需要做CT檢查。比如肺部放療後你出現咳嗽厲害,甚至呼吸困難。那麼醫生還是會給你開CT,因為這個檢查最能看清有沒有放射性肺炎或者胸腔積液!

總之,CT檢查在癌症患者的全程管理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一般醫生是根據病情需要才會開檢查,所以請遵醫囑吧。


普外三角針


我是小影大夫。一些醫院總是讓癌症患者做CT?如果得了癌症,做CT是很常見的檢查,不僅是一些醫院,是大多數醫院都會這樣。因為這是癌症患者治療前分期和治療後療效評估最基本的檢查之一。

癌症患者為什麼要做CT檢查?

雖然CT有一定的輻射,但是CT在醫學診療中的作用不可取代。大多數癌症患者都需要做CT檢查,有些需要做超聲、PETCT或者磁共振檢查。而CT檢查的目的是治療前的綜合評估、治療後療效的評估和隨訪複查。


確診一種癌症,需要進一步做CT檢查評價分期,準確的分期才能更精準的治療。

比如做了胃鏡發現有可疑的病變取了活檢,病理證實是胃癌,那麼就需要做一個全腹部CT檢查,看看癌細胞累及的範圍有多少,腹腔有沒有其他的轉移病灶。如果沒有累及胃的漿膜層面,那麼就是早期胃癌,只需要把胃切除就可以了。而如果CT發現腹腔還有很多轉移的病灶,那麼就是晚期,不能手術切除了,只能姑息治療。不同的分期,治療方案截然不同,而這就需要治療前做CT來評估。

經過治療後,有沒有效果,病灶有沒有縮小?怎麼去判斷呢?也是需要做CT檢查,CT可以真實的看到腫瘤和之前相比較有沒有長大,有沒有縮小,有沒有新出現的病灶等等。並不是說所以的癌症都需要做CT,而是要選擇最適合的檢查。比如肺癌、腸癌、腹腔的腫瘤等等,都可以做CT。比如乳腺癌、甲狀腺癌可以做超聲檢查,乳腺癌還可以做磁共振檢查評價療效。

發現是早期癌症,做了手術後,需要長期複查的,也需要做CT檢查。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肺癌、乳腺癌、腸癌、胃癌等做了手術後,長期隨診複查的患者。看到很多每一次複查都是好好的,沒有復發和轉移的徵象,就為他們感到高興。

所以說,醫生並不是亂開單,癌症患者做CT很正常。如果確診了癌症,醫生不管三七二十一,什麼檢查都不做,什麼都沒有評估就給做手術了,這才是亂來。


小影大夫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們也會遇見身邊的朋友或者患者發出這樣的疑問,那麼為什麼醫生過一段時間都要患者去檢查一次CT呢?患者的擔心又是什麼呢?

CT是癌症篩查的重要手段,不可濫用,也不可不用


CT檢查現在已經成為了癌症篩查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們通過CT檢查可以篩查出早期的癌症,對癌症的治療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一點在肺結節的篩查中的作用尤為明顯,現在肺部低劑量掃描已經成為了肺部早癌篩查的重要手段,也挽救了許多病人。但是在臨床上有許多醫生對CT檢查的適應症不是很瞭解,太盲目的信任CT,認為CT可以發現一切東西,這樣也走進了一個誤區。



CT是癌症分期的重要評估手段之一

CT現在已經成為癌症分期的重要評估手段,對癌症的治療起著指導性的作用。比如針對胃腸道的腫瘤,胃腸鏡的檢查有著天然的優勢,但是醫生為什麼還要你做CT呢?那是因為胃腸鏡看不到胃腸腔外面的東西,不知道你腫瘤周圍是什麼樣子,是否有轉移灶,是否有腫大淋巴結?而這一切CT就可以辦到。



CT是腫瘤複查的有效手段


CT是腫瘤治療後複查的有效手段。在腫瘤治療後,人們最害怕的是腫瘤的復發,所以醫生會要求病人定期複查,由於CT可以看清全身的狀況,所以也成為了複查的重要方式,可以和前一段時間的檢查對比,來獲取有用的信息,評估是否復發。

所以CT也成為了醫生對腫瘤複查病人的常用手段。



患者擔心什麼?


大多數患者都是擔心CT有輻射。不得不說CT是有輻射,但是這些劑量是在安全的單位內的,即使經常複查的患者也很少有超過劑量的。

我們退一萬步講,即使劑量悄悄過量,它與腫瘤相比,所帶來的危害也是微乎其微的。

所以,大家不要一談到CT就談虎色變。


這裡是影像醫生猛虎君的問答,歡迎關注


影像醫生猛虎君


癌症是機體組織細胞基因突變累積後形成的新生物,內部臟器的新生物表現為我們肉眼看不見的藏在機體內部臟器的腫塊(血液腫瘤除外,因其大部分不表現為腫塊而是血細胞的異常增生),因此要發現診斷癌症就需要用設備顯現出內部臟器的腫塊,影像學檢查就是這樣一種檢查內部臟器腫塊的精密設備。影像設備包括超聲、MRI和PET-CT等,其中CT是癌症檢查中應用非常多,也非常方便的一種精密設備,現在檢查費用處於中等水平。

CT用於癌症的診斷

有些癌症在早期發展過程中往往缺乏引人警覺的症狀,故在癌症前期病變的診斷尤為重要。X射線計算機斷層掃描(即CT)是醫學上常用的進行疾病診斷的成像手段之一,具有很高的空間分辨率,CT檢測方便、快速安全、靈敏度高,可發現毫米級的病變。適用於顱腦、胸腹、盆腔及四肢的檢測,在癌症的篩查,診斷,療效監測,複查監測等多方面發揮作用,是癌症診斷上一項重要進展。

這種診斷方法可以在幾秒鐘之內把身體的某一斷面如同一幅解剖圖譜一樣顯示出來,特別是這些圖像還可放大,並以數字表達同部位的密度,隨著CT機的分辨率逐步提高和掃描速度加快,隱蔽的癌症就不能逃過它的成像圖片。

CT用於癌症的療效評估

除了可以用於癌症的診斷和分型之外,CT還可以用於癌症患者治療後的療效評估。手術切除腫瘤的患者常常也需要CT檢查來判斷癌症病灶是否完整切除。未進行手術進行化療的患者,在化療中醫生會根據情況複查CT等檢查,根據腫塊大小的變化來判斷化療效果,以確定是否調整化療方案。進行完整的治療後,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複查腫塊變化情況,這些都需要CT等影像學檢查來評估。


總之,CT是目前相對經濟、精準、方便、安全的影像學檢測方法,所以對某些癌症患者醫生會開CT檢查進行療效評估和觀察。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癌症患者,都適合做CT檢查,比如很多血液系統腫瘤,並非通過CT而是需要通過血液相關檢測來輔助診斷,有些腦部腫瘤也需要通過核磁共振才能發現。


藥師方健


醫生讓癌症患者做CT檢查一般出於兩個目的。

第一、腫瘤原發灶和轉移灶的早期發現。癌腫最可怕的問題是遠處轉移,比如乳腺癌常見的轉移部位包括肺、肝、腦和骨。這些都需要通過影像學檢查尤其是CT來發現。早期的發現可以得到早期的治療,提高治療的效果,避免出現醫療差錯。

第二,用於療效的評估。癌症治療期間如何評估一種治療手段有效沒效?目前主要還是靠CT檢查來評估,通過治療前後的CT評估判斷治療有效沒效。以決定是否繼續目前治療方案還是更換治療方案。


乳腺科喬江華醫生


ct檢查是現代醫學依賴的一種檢查手段,比較先進,可以進行透過層面的檢查,所以比較合理也比較準確,誤差相對較小,

為什麼現代醫學老是建議你去做這個檢查那個檢查,主要就是現代醫學醫生只能依靠各種各樣的檢查來確定你得了什麼病,因為疾病是隱藏在身體裡面的,現代醫學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只能依靠機器儀器儀表設備幫忙[中醫就有點像盲人摸象],西醫則是眼見為實[我有一朋友就是說是胃癌,各種檢查之後說是需要手術,結果,打開一看,胃穿孔已經發生嚴重粘連,根本就沒有辦法完成手術,醫生默默地縫了回去,然後就跟他說好了],結果他老婆也是瞞著我們,他自己也以為是自己的病好了,然後那年春節跟我鬥酒,三兩白酒一口悶,結果我也醉了【過完年,他就又住院了,拖了一段時間,我們幾個朋友進去看他最後一面,他見到我們的時候的第一句話就是,這樣活著不如去死


太素老道


這個很簡單,因為醫生要全面,細緻的掌握病情以及治療的進展程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畢竟,癌細胞不會老老實實待在原地等你收拾,也不會一直處在“嬰兒期”,相反,它的裂變速度是驚人的!

這就像國家發現一處地方,黃賭毒氾濫,已經威脅到整個社會的穩定和健康,自然會不惜一切代價打擊,消滅!然後呢?當然會隔一段時間突擊檢查一次,以防死灰復燃。

最後,奉勸一下患者朋友:既然你把自己交給了醫生,交給了醫院,那就順便把信任一起託付給他們。如果你不放心,那就抽點時間,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天無絕人之路,萬一被你自己發現了一個好的解決辦法,那你可就鴻運當頭了!

願病人早日康復!願好人,一生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