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記在肺炎中度過的春節

夏天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

按照之前對於“回鄉記”的理解,我會寫一些本次寒假的所見、所聞、所感,結合自身的經歷談一些感受,並著重自己感興趣的方向和問題,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進行相關的論述。這初步的計劃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發生,被打破;武漢人民乃至全國、全球人民的平靜生活都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切擊碎——我們誰也沒想到,誰也不會想到,2020年的農曆新年,會是在這樣一種黑色情形下度過。

一、“謠言”四起

2019年12月的最後一天,我們結束了本科階段的最後一場考試,恰逢跨年,大家都開心地計劃、準備迎接新年。我清楚地記得就在當天,網絡上流傳出一張“武漢衛健委發佈內部通知: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聯”的圖片,或許是由於生活在當今這樣一個網絡化時代,各種消息在網絡上肆意流傳,看多了來自四面八方或真或假、亦真亦假的傳聞,當時大家的第一反應便是“這是真的嗎?謠言吧”。

即使這條消息的可信度並不高、來源也很蹊蹺,但在其剛剛傳出之時,包括我在內的一些大學生還是通過互聯網轉發了相關的訊息,並在朋友圈平臺關注著這件事情,抱著或擔憂、或戲謔、或無感的態度,這條消息不脛而走,引起了一定的猜測和疑慮。有同學甚至發出“不會要封城吧”、“大範圍傳染怎麼辦”等諸多疑問,當時的我們也只會笑一笑覺得是杞人憂天罷了。

果不其然,隨後便有相關消息闢謠,令這條本就模糊的新聞可信度再次降低,變得更加模稜兩可,平時便十分戲謔化的網絡的公信力再次被我大大質疑。沒有受到這條莫須有新聞的影響,我們甚至全校集聚在一起慶祝了2020年的到來。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短短的一個月之後,竟一語成讖,今日武漢已經封城半月有餘、最早被訓誡的傳出“謠言”的醫生也因為感染肺炎不幸離世,武漢早已不見昔日繁華,正度過一段前所未有的灰暗、憂鬱的歲月。

二、“風波”再起

2020就這樣到來了,隨著寒假的來臨,同學們陸陸續續離開武漢,回到全國各地的家鄉去。後來的我們也都成為了“曾有500萬人離開武漢”的一個分子、成為了被社區重點觀察的“危險”對象。

回家的初期,我們讀書、做家務、聚會、準備過年,一切如常,這個小小的插曲沒有再掀起什麼風浪來。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每天的新聞報導在“中美貿易戰”、“香港問題的來與源”、“某娛樂明星的八卦”等諸多訊息中時不時地夾雜幾條關於“新型肺炎”的消息。漸漸地,每天早晨睜開眼,“新增肺炎人數上漲”的消息開始霸佔各大界面的頭條,大家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這個問題好像嚴重了起來。

隨後傳出“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消毒”、“武漢衛健委公開通報27例不明原因肺炎”等諸多相關消息,沒有足夠辨識能力的百姓一時間無法判斷種種消息的真假情況,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這個問題。隨之傳來的一條“未發現明顯人傳人,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的情況”的所謂專家說辭,又給大家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仍然本著觀望的態度調侃著“是不是要延遲開學了”等諸多話題。

在後知後覺的現在,無數次抱怨:如果早點加強防範意識、早些採取措施,是不是一切都不會變的這麼糟糕?可惜一切沒有回頭路可走,封城這樣一個決定也並非想象的那麼簡單,錯過了抵抗疫情最佳的時間節點,留給我們的機會稍縱即逝。

三、“風雲”突變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裡,我們像網絡上成千上萬的節點被鏈接,一切信息也都變得透明可感、信息傳播也變得更加高效,但散落在互聯網這一端的我們仍然無法感受到的是此刻的武漢,正在著經歷一場怎樣的“浩劫”。

隨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抵達武漢,武漢各醫院設立並不斷、快速地擴大呼吸道傳染病的隔離區,華南海鮮市場也正式關停並由大量環衛工進行清潔工作。但這一切的情況在第一時間都並未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知,後來才逐漸被公佈出來,這些時間差的問題也在後來一直被詬病並在肺炎問題的發展、抑制、治療過程中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後來的幾天內,武漢衛健委接著通報出醫務人員感染、甚至出現死亡病例等情況,相關說辭也即刻更改為“不排除有限人傳人,持續人傳人風險低”。

一切訊息的拐點出現在1月20日這一天。隨著鍾南山院士宣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的消息傳開,關於肺炎的訊息開始升溫。其中,與聯網接觸最為密切的年輕人最先“覺醒”過來,防護意識逐漸增強且普遍反應“勸家裡老年人帶口罩困難”、“希望國家在電視上滾動播出肺炎相關消息”這樣一種急切的心態,開始大量採購口罩、屯取生活必需品。在“理性經濟人思維”的驅動下,口罩等防疫物資也在一瞬間成為“搶手貨”並身價不斷上漲、突破極限。不少群眾漸漸覺醒,開始紛紛指責武漢方包括消息延遲公開、訊息不準確等並不令人滿意的表現。

1月23日,在農曆大年二十九這一天,本應該是舉國歡慶迎接新年的團圓時刻,武漢卻傳來封城的消息。隨後,浙江、廣東、湖南等著多省份也紛紛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機制。而此時的湖北,作為病情最開始的發源地,卻才遲遲開始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機制。作為疫情中心,這個反應未免過緩慢了些。

四、封城之後

在這次肺炎疫情中,武漢這座中部六省唯一副省級市、特大城市就以這樣一種極為特殊的方式在全國上下掀起波瀾,甚至在新年聯歡晚會上專門為其開闢出專欄。

1、武漢之難

武漢作為中部地區中心城市佔有極大的佔地面積;其“全國重要工業基地”的角色吸引了包括來自江西、湖南、江蘇尤其是湖北本省其他城市等諸多省份在內的勞動力人口湧入;其作為“科教基地”更是吸引了百萬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以及其“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聯通祖國南北、東西通路,每日向全國各地輸送人口。這個城市自身的諸多特點,都為肺炎疫情工作的開展帶來重重的麻煩與困難。

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恰逢春運這個特殊時期,進入工人、學生反鄉大潮。據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在肺炎爆發過後,仍有500萬人離開武漢”。而離開的這些人,流向全國各地,迫使我們每個人躋身於這場戰役之中。

2、網絡治國“能手”

關於這次疫情,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諸多網絡平臺上,大家紛紛發出不同的聲音。開始謾罵食野味的人進而攻擊政府為了利益而對市場的放縱與監管不力等行為;抱怨武漢政府對疫情的隱瞞、無能與不作為;抱怨那些“逃離”的武漢人將病毒帶往全國...

在這個大千世界中,無數思維各異、奇怪甚至奇葩的觀點浮現出來,湧現出無數的“網絡治國能手”,事後諸葛地質疑為何不採取某種做法。一時間,諸多的聲音紛繁複雜,充斥在我們耳邊,擠佔了整個互聯網空間,無法辨別每條信息的真實性,不知道究竟哪個是真的哪個又是謠言。

但我卻沒有輕易的相信其中任何一方的說辭,沒有無端的在網絡社交平臺上跟風大肆讚美或憤然抨擊自己並不十分清晰的事實。在這個時刻,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一代,我想我們應該、也必須要有自己獨立、敏銳的判斷力與辨識能力。

3、在疫區中心

通過網絡聊天等形式,我嘗試與疫區同學進行溝通,試圖瞭解他們的心理狀態並舒緩他們的情緒。有部分人表現得滿不在乎、一如往常,但不可否認是,疫區的物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昔日繁華的街道也變得沒落荒涼,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全部被取消,不可避免地,疫區受到嚴重的影響。

此外,還有部分同學表現出十分焦慮、甚至恐慌的狀態。網絡上有大量求助無門、不被醫院接收、只能在家自我隔離的人發出求救;武漢周邊的一些小城市更因為不被重視而陷入恐慌;一些社會的邊緣群體更是被遺忘被碾壓...

水深火熱的疫區中心,一方面感受著來自全國各地的關心與幫助,一方面卻也承受著排斥、抨擊等諸多種負面情緒。被指責吃野味、被指責帶病毒逃跑、被指責危害全國上下,甚至將抱怨、謾罵直指“武漢、武漢人”本身。

這種行為看得我實在是無語又不敢苟同,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保持清醒、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應該草率地將錯誤和疏忽直接歸咎於某個地區的所有人甚至發展成為地域黑,這種無端的行為除了發洩私憤又有什麼更多的意義可言呢?

五、這一戰,是全國人民的一戰

或許你遠在祖國邊疆、或許你的家人還在聚眾娛樂、或許你依舊過著平常的生活,或許你仍然對這一切不以為意。但這一戰,卻早已將我們每個人拉入其中。

1、家鄉近景

我生活在祖國邊疆的內蒙古自治區,由於距離武漢較遠,起初似乎並未受到什麼嚴重的影響,大家對肺炎的敏銳度也並不高,在1月20日左右的日子裡,還會照常逛街、聚會、準備迎接新年,有防範意識地帶起口罩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一位從武漢自駕遊至內蒙古的遊客成為了內蒙古自治區首例肺炎確診案例。在此之後的日子裡,我明顯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以及各方重視程度的提高。由於是武漢反鄉大學生,我也開始陸續接到來自市教育局、社區等多方的慰問電話,主要問及我離開武漢到達家中的時間、行動蹤跡、身體狀況等問題,並告誡我不要出門、不能瞞報自身情況,為我送上預防藥品。

我所在的城市確診首例由武漢反鄉的女性感染後,整個城市的防疫戰也緊急打響。或許由於城市面積不大、人口也並不多,且距離武漢地理距離較等原因,家鄉中的疫情並沒有迅速惡化、快速傳播開來。但肺炎還是引起了市民的廣泛關注和愈發的重視,發生了由年輕人重視到全員重視、由城市人口重視到城鄉共同防禦、由單獨部門負責到全市上下統一協調、齊心配合等諸多轉變。令我感到驚喜的是,家鄉的防疫工作做得比較到位。但時至今日,卻仍有新病人被確診。

首先,家中在醫院工作的親屬沒有休假地投入到工作中去;體制內工作的親朋以及作為黨員的父母提前結束假期,被委派到各個社區中投入抗疫工作,負責對來訪人員的體溫檢測以及車輛登記等工作;小區門口也貼上了宣傳標語、立好告示牌,並有物業、保安等工作人員進行24小時輪班把守,且對出入小區的時間進行了限制,併為本小區業主及車輛發放了身份標識,採取掃描二維碼填寫相關信息等現代化的多種形式進行“治理”,多元化、創新的工作方式也為疫情防控工作節約了人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提高了防疫效率,這種情形很快覆蓋到了整個城市的全部小區。農村地區則採取封存、規定出入時間、喇叭喊話、第一時間隔離等原始的方式抵抗這場疫情。但也有個別社區因為防疫工作效果差、工作人員工作不力等原因而受到通報批評,更有甚者因為拒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而被警方拘留,給基層工作人員帶去麻煩。

“當我逐漸意識到,如果這場肺炎四月還未得到控制,我們的公司就要破產了。”中小學不能如期開學、畢業生無法順利擇業、中小企業面臨破產、國家經濟狀態幾近癱瘓...在這場戰役中,它所帶來的一切都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每個部門、每個地區也都以自己最擅長、最高效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加入到戰鬥中。

2、當災難照進現實

在這場災難之中,人生百態盡顯,來自互聯網的各種消息鋪天蓋地,將我們裹挾進去。

河南省硬核的防疫方式在這次防疫中大受讚賞,而在此之前一直因為種種原因遭到地域黑的“弱者”就這樣突然被大肆表揚的違和感卻不免讓人覺得有些心酸的異樣;武漢反鄉人員的信息被大範圍洩露甚至被用於商業用途,正常生活受到影響的人們站出來維權;武漢百步亭社區甚至還在大擺百家宴迎新年;湖北省迎新聯歡會也在如期舉辦;因無法負擔起醫藥費而不得不放棄治療的孕產婦;確診但遲遲不被收治、求助無門的自我隔離者;被忽視在家中以至身亡的腦癱患兒;買不起口罩的拾荒老人...在這場疫情中,顯露出太多太多真實且可悲的景象事實,我們開始對武漢市政府的公信力失望、對社會的陰暗面不滿、對自己的無能為力感到憤懣、對黑暗的事實無奈,但我們不該回頭望,看見在那黑暗之中,也有那麼多最可愛的人,正在點亮一絲絲光嗎?

84歲的非典戰神鍾南山院士帶隊出發,逆行入武漢;從軍隊到各地醫生緊急支援武漢,醫護人員被感染;“中國速度”飛速建造雷、火神山兩座醫院,加急改造出臨時隔離場所;捐出自己為數不多但全部財產的巴基斯坦友人和雲南貧困縣;以身作則的明星榜樣;剪掉長髮怕感染的小護士;倒在抗疫前線的白衣天使;志願運送醫藥、物資的普通人;國家機器高速運轉,相關部門查處、嚴懲“國難財”,國家統籌、協調,全面指導疫區的發展與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

時至今日,我很慶幸的是,大學教育讓我可以更加理性、客觀、冷靜地看待這一切,讓我保有獨立、清醒的頭腦思考問題,最重要的是,讓我始終相信這個世界會好的。

六、我思

1、被放大的焦慮

在這個科技高度發達、全球化程度極高的時代,微信、微博等網絡空間的平臺將我們緊緊聯繫在一起,我們更加能體會到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同時將世界的好與不好更真實、更直接地撕裂開在我們面前。相比於2003年的非典,信息傳播更迅速、更公開、更高效,疫情撲面而來,被放大在我們每個人眼前,我們更真實直觀地感受到它,更沉浸地被浸泡在焦慮中,焦慮被放大下催生了心態“崩潰”的一批又一批中國人,崩潰地發表澎湃的輿論引爆社會。我們也不禁該反思:無時無刻,我們究竟是否擁有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頭腦、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當生活在安逸之中時,過分追捧娛樂明星、醫鬧、抨擊軍隊、反對國家政策、對社會充滿戾氣。但在疫情面前,我們想起的卻是鍾南山 ,想到的是醫護人員,想到了解放軍...他們也是父母、是兒女、是孩子、是畏懼死亡的普通人。在國家危難面前,他們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逆行;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們堅決地站出來,去到人民需要的地方。他們的肩上很輕,只穿一層薄薄的防護服與病毒正面交戰;他們的身上卻很重,扛起整個國家和民族生的希望。

國家更要給青年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高社會地位、高薪都應該留給令人敬畏的科研工作者、留給醫務工作者、留給保家衛國的軍警,而不是一味追隨演藝明星。這種只關注顏值、身材的膚淺會使我們忽視內涵、忽視內在美,甚至妄圖走捷徑,投機取巧。演藝明星身上“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的特質會極大地阻礙積極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養成。毎個有良知的人都應該燃亮自己的心燈,向平凡英雄致敬。

在這次疫情中,我們能看到的是強大的綜合國力、是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是堅定勇敢的醫務工作者、是團結一致的愛國熱情,難道這一切的美好,還不足以鼓舞我們努力紮根、肆意生長,早日肩負重任,為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添磚加瓦嗎?

3、我們是社會學人

這次疫情背後暴露出來地諸多問題,都將這個社會毫不留情地撕裂在我們面前,我們不得不去直面黑暗,我們也應該有勇氣去面對,這為仍然稚嫩、懵懂的我們提供了了解甚至美化這個社會的機會。生活在這樣的國度,生活在這樣的時代,是我們的幸福。

我們在被滿天飛的或真或假得消息轟炸時,更應該保持冷靜。警醒地面對餘輿論、言語,一些無端又無謂的言辭並不具有意義。我不想去評判什麼,因為我沒有親眼所見,也無法得知事實的真相。

但我始終相信,我們社會學人能夠肩負起特別的使命,我們沒辦法在實驗室裡分析病毒成分,沒辦法上一線衝鋒陷陣,沒辦法運送物資...但聽聞“最近10天我院師生向國家有關部門報送了40多項研究報告和對策建議”,這是我們在以自身的方式加入這場戰鬥,為抗疫建言獻策,為前線保駕護航。我們社會學人一定能以自己的方式打好這場戰役。

4、不忘來時路,昂首踏征途

這段時間裡,那場發生在21世紀初的非典被無數次重新提起,關於醫生的劇集被播放,關於傳染病的紀錄片被重視。我們從歷史中走來,失去很多、得到很多,有很多道理卻要受到無數次教訓過後才能懂。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次磨難,人類才會有所反應,才能有記憶,才能不讓悲劇重演。我們應該要敬畏但不必畏懼歷史,更不能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痛。

在這次抗疫行動中,年輕的90後一代已經成長起來,他們作為接收信息最迅速、最高效的年輕一代能保護家人,能在一線救助患者,能運送藥品物資...這次疫情確實打亂了我們很多計劃,也耽誤了一些寶貴的時間,讓我們無法迅速投入到學習、工作中去,但正因為每天閒散的生活,另我更加體會到了奮鬥的價值和生命真正的意義所在。我們最好的時光,就是現在,青春最好時,奮鬥正當年。

正如老師所講到的那樣:“特殊時期的回鄉記會有特別的意義,彙集起來就是我們留給歷史的珍貴記憶。”我想這次回鄉並不簡單,每一篇《回鄉記》也絕對別有一番意義,多年以後再回首這段經歷和歲月的時候,這也是一段絕不美好但刻骨銘心的“集體記憶”。

我感謝我所接受的大學教育,讓我保持理性思考,敢於質疑權威,勇敢理智地發聲,有付出、奉獻的勇氣。魯迅先生的話在耳畔“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2020年初於內蒙古自治區家中


夏天:記在肺炎中度過的春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