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學和學詞:從兩宋詞話到清代詞學叢編,看古典詞學的嬗變與缺陷

“學以傳習”:以詞學創作為主旨的傳統詞學

我們的古典理論,現在看起來確實是顯得眼界不夠開拓,為甚麼這樣說呢?因為彼時詞學受到了兩方面的鉗制,第一方面是來自於儒家以"名教"為旨而設定的"審美約束";第二方面則是理論方向過於單一。故而,在體系與審美的影響下,古典詞學的理論便顯得尤其主觀和狹隘。傳統的詞學偏重於"詞教","詞教"這個詞源自於"詩教",但也有些區別。"詩教"本意是通過詩來教化萬民,並以此為旨意延伸了一套關於學詩的理論。《周禮·春官·大師》中有記載雲:"教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以六德為之本,以六律為之音。"又《禮記·經解》也說:"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詞最開始是音樂文學,是作為隋唐時期的俗樂(燕樂)的歌詞而出現,大家一致認為詞是沒有教化功能的,只是作遣興娛賓之用,最早的《花間集·序》便講的很明白了,其雲"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因此,"詞教"便捨去了教化功能,而其理論的指向便僅以"指導創作"為主了。


詞學和學詞:從兩宋詞話到清代詞學叢編,看古典詞學的嬗變與缺陷


值得一提的是,古典詞學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不成體系有非常零散的。一項被認為"文人論詞之始"的《花間集·序》也不過是一本選集的《序言》,不過三百餘字,而兩宋關於詞的論述部分,要麼雜見於《詩話》,如陳師道的《石林詩話》,要麼是散見於評論總集中,如王灼的《碧雞漫志》、胡仔的《苕溪漁隱詞話》;要麼是尾附詞集的點評,如楊繪的《本事曲》,即便是在被認為是詞學範圍定下界石的《詞論》,也僅是一篇文章而已,當然,宋代詞話成書的也有,比如周密的《浩然齋詞話》,但這種詞話書真就是隨筆雜談,重在"話"而非是在詞了。而兩宋間真具有指導意義,且能構成審美體系的詞論書只有兩本,一本是沈義父的《樂府指迷》,一本是張炎的《詞源》,再往後談,直到清代,且要在常州派崛起,詞人能用學者的思維鑽研詞學的時候,詞學才稱得上"興盛",龍榆生所謂:"其篤學之士,又移其校勘經籍之力,以從事於詞籍之整理與校刊。以是數十年間,詞風特盛;非特為清詞之光榮結局,亦千年來詞學之總結束時期也。"(《中國韻文史》)。


詞學和學詞:從兩宋詞話到清代詞學叢編,看古典詞學的嬗變與缺陷


然即便是詞學之盛,其範圍卻不見得打開了局面,康熙年間,查繼培編撰了一本叫做《詞學全書》的詞論書,並將以往的詞譜、詞韻、前人詞話一併收入其中,更以此成目錄,示人以詞論軌範,即"詞名解意"|"詞譜"、"詞韻"、"詞論"四項。此後,康熙之徐軌、嘉慶之馮金伯、秦恩復等在此基礎上延伸拓展,將詞學內容擬定為"體制、旨趣、品藻、音韻、辯證、協謔、餘編、紀事、指摘"等九項,詞學乃成,同時,顧廣圻在秦恩復刊刻的《詞學叢書》之序言中更解釋了詞學的意義,即"吾見是書之行也,填詞者得之,循其名,思其義。於《詞源》可以得七宮十二調聲律一定之學,於《韻釋》可以得清濁部類分合配隸之學,於《雅詞》等可以博觀體制,深尋旨趣,得自傳作,無一字一句任意輕下學。繼自今將復夫人而知有詞即有學,無學且無詞,而太史為功於詞者非淺鮮矣。"


詞學和學詞:從兩宋詞話到清代詞學叢編,看古典詞學的嬗變與缺陷




傳統詞學的缺陷:缺乏史學的眼界而使得認知狹隘

從顧廣圻的序我們不難發現,詞學的定義,不論是"循其名,思其義"、還是"博觀體制,深尋旨趣",都是為了"填詞者得之",為"無一字一句任意輕下"而學。從如今對文學理論的定義來看,這還真是貫徹了"理論指導實踐"。但問題來了,倘若我們真就專為創作實踐而從事詞學之事,那麼之所論者真的足夠全面嗎?顯然是否定的---------而這種不全面的視角,就是古典詞學體系最大的問題。


詞學和學詞:從兩宋詞話到清代詞學叢編,看古典詞學的嬗變與缺陷


固然,理論是用來指導創作的,但不能高高屋建瓴的從歷史學角度去梳理,便會使得審美陷入非常大的狹隘性。譬如兩宋時期對於柳永、蘇軾的評價便出現了這種弊病。世所知柳永為兩宋長調慢詞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功績,但彼時詞評價卻對於柳詞不少作品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柳永詞過於"骫骳從俗",不論是陳師道的《後山詩話》是雲:"三變遊東都南北二巷,作新樂府,骫骳從俗,天下詠之。";《藝苑雌黃》則稱:"大概非羈旅窮愁之詞,則閨門淫媟之語"---------這些評價,都缺乏對文體嬗變的梳理。須知,從《詩經》到《漢樂府》,從《敦煌曲》到《花間集》,凡文體的嬗變都是從民間發源而為文人接受,且在這一過程中,措辭用語才完成從"俚俗"到"典雅"的轉變,柳詞顯然便是處在這個轉變的時期,陳師道等人便沒有注意到詞史轉變的筋節,才會忽略過柳永作長調是為"應樂工歌妓之請;而擴張詞體,遂為詞壇別開廣大法門"(龍榆生說)的時代基礎。柳詞如是,蘇詞也如是,雖然蘇軾因文壇地位的原因,確實有人認為他的詞是"一洗花間之綺柔,使天下新

",但更多的詞家還是認為蘇軾詞是不合主流,是不葺音律的,凡此種種,不外乎是缺乏視野的。


詞學和學詞:從兩宋詞話到清代詞學叢編,看古典詞學的嬗變與缺陷

柳永《樂章集》


逮至清代詞學,仍是有如此弊病,尤其是在清代詞論家對於明代詞學的綜合評論中體現的最為明顯。有清一代對於明代詞的定義,主流都是認為"明詞中衰",如浙西之朱彝尊認為是"明三百年祀,詞學失傳

",陳廷焯則以為"詞亡於明",即便是少數持論不同的,如況周頤等人,仍是以明初劉伯溫、高啟、明末之陳子龍為例,從作品上為明詞學"平反"----------這是有些偏頗了。有明一代,詞作不振是真的,在明三百年間,有很長一段時間詞壇都為臺閣體、花間體所荼毒,抄襲、豔俗詞筆筆皆是,雖然偶有大手出現在初、末兩代,卻不足佐證明代詞作不衰。但反過來說,存在即合理,明代處於宋、清兩座詞學高峰之中,必然有承上啟下的意義,這種意義不在詞作水平上,而是在詞譜的創見、詞集的選編、文體獨立之思考等詞學意義上-----------兩清詞論家僅以作品入手,顯然是無法攫取明代詞學在捨實踐創作外的積極意義了。


詞學和學詞:從兩宋詞話到清代詞學叢編,看古典詞學的嬗變與缺陷

明代最為流行的詞選本《草堂詩餘》


結言

總而言之,傳統詞學是為"學詞"而服務的理論探討,缺乏眼界,故而認知不全,思路偏左。而我國詞學進過現代化轉型之後,便補足了傳統詞學的這種弊病,但可惜的是,現代詞學卻又衍生了新的補足之處----------即對"創作實踐"的忽視,當然,這點尚不屬於"傳統詞學嬗變"的範圍了,且容下文分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