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聽說神無法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即便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的媽媽仍然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

媽媽,最有力量的名字。

這段話是電影《請回答1988》裡的一段獨白,每次看到總覺得非常的震撼,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更多的失望與悲傷。因為我媽媽對我不是這樣的。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我是小五,還是一個大學生,我得了抑鬱症。每每想起自己為什麼會得抑鬱症,總會覺得是在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因為控制病情的需要,我不得不休學了一年。在這一年裡,所有的人都小心翼翼地對我,勸慰我,只有我媽顯得那麼的特別。

她跟我說:"你不想讀書,那就出去打工。我不可能養你一輩子"。那一刻,我心如刀割,我一直知道她沒有那麼愛我,因為她的所有關注都是給弟弟的,但我卻低估了她的狠心。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我出生在一個雙職工家庭,父母都是老師。然而,在我小的時候,我卻不能喊他們一聲爸媽。

因為計劃生育,當年我父母只能生育一個孩子,要不然他們會丟掉鐵飯碗。

聽說,我媽懷上我,除了家裡人知道外,其他的人都不知道。孕後期的時候,正值冬天,臃腫的衣服就連我媽的同事們都不知道她懷孕了。

我媽生我的時候,是在一個寒假裡。她生完之後,連月子都沒坐,就去上班了。因為我是女孩子,她不能讓人知道。而最終我的戶口,是掛在伯父家裡,時至今日。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聽大人說,我小時候很懂事,知道爸爸媽媽的難處,總是很配合地叫他們叔嬸,就連計生辦的人來查問,我的機靈都能騙過他們。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也記不起來了。

後來,我父母如願地生下地弟弟。弟弟跟我的待遇是不同的,至少他能光明正大的管他們叫爸媽。在別人眼中,他是我們家唯一的孩子。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後來上學了,弟弟是在老家上學的,在父母身邊;而我則是跟在伯父一家,在省會城市上學,因為伯父一家在這邊做生意、定居。求學多年,我只在寒暑假的時候,回老家跟著父母過。

我所有費用是父母給的,伯父一家也對我很好。然而,我卻沒什麼歸屬感,我覺得自己的靈魂遊離在這兩個家庭之外,無法安放。

論述學習成績,我跟弟弟不相上下,都算是其他家長眼中別人家的孩子。

我爸還是挺關心我成績的,時不時給我打電話,而我媽則對我不聞不問,她只關心我弟弟,無微不至。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寒窗苦讀十餘年,結果高考我考得並不理想,我自己的心裡很不好受,這也少不了父母的指責。後來,在父親的要求下,我報了一所本省省會的醫學大學臨床醫學專業並被錄取。

同一年,弟弟被省會所在重點高中錄取,我父母都很高興。

雖然我一直知道父母偏愛弟弟,時時為弟弟準備好,什麼事都不需要弟弟操心,然而卻沒想到差別待遇竟如此之大。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同在一個城市,每次弟弟放假,父母都親自開車兩三百公里來接,然而我卻總是自己回去。我總是想不明白,為什麼就那麼點不太遠的距離,他們都不捎上我,讓我自己坐大巴回去。

平常裡,父母總會時不時在週末來看弟弟。擔心弟弟吃得不好,我媽直接帶上鍋碗瓢盆到酒店裡住兩天,就為了弟弟吃上家常飯。

而我,卻只有父親時不時來一個電話,問我錢夠不夠用,叮囑我好好學習。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我媽老是跟其他人說,我跟她不親,我只打電話給我爸,我有事只跟我爸說。我不知道我們的關係怎麼就變成這樣了,我想我是怨恨她對弟弟太多,忽視自己太多。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不知道是因為臨床醫學專業,平常的學業跟心理壓力太大,還是那兩年裡對父母的偏心失望。我開始不斷地失眠,後來心理醫生說我有抑鬱症。

因為長時間無法入睡,我身體上受不了,我跟學校申請了休學,回家休養身心。

我生病了,在那一年裡,很多人來寬慰我,很多人來關心我。我媽也來勸我,然而她的規勸總是帶著指責,總是帶著恨鐵不成鋼的意味。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那幾年裡,我的病情反反覆覆,我覺得自己始終無法完全走出來,時不時需要吃藥來抑制。

去年的8月,臨近開學季,復學的時間到了,然而,我不想去上學。後來,我媽直接跟我吼:"不想去上學,你就出去打工。我可不會養你一輩子!"

那一刻,我真的是覺得萬念俱灰。都說媽媽是兒女的守護神,然而我媽並不情願守護我。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上面是我一位表妹的故事,為了方便描述,我使用了第一人稱來敘述。

在她休學的那一年時間裡,我想到她就覺得憂傷。我總是在想,她的抑鬱跟缺失父母的關懷有不少的關聯。

雖然在當今的社會里,一直提倡男女平等,也有更多的女性走出了家庭,在推進社會發展裡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力量,但是這父系社會里,有些人的骨子裡仍然對女性有很大的偏見與不公。

就如,在我們的家族裡,老一輩重男輕女的思想還是很嚴重的,就如堂弟家連生了三個女兒依然在追生。每次家庭聚會,年長一輩的聚在一起,總是在討論誰生了兒子,誰家添了孫子。

彷彿再窮困潦倒,只要有了兒子,就是有了希望;如果只是女兒,那一輩子都是無根之人,讓村裡人瞧不起。

因病休學,我媽卻說不讀書就出去打工:是心太狠還是重男輕女?

作為一個兩女娃的母親,每次聽到此些言論,總是心有慼慼然,心裡也總是受到不少的壓力。

然而,我們卻不想追生。因為兩個孩子,對於我們現在的家庭結構及經濟水平來說,是最為合理的。不想因為追生而降低了生活質量,更不想追生是為了追生兒子。

日本有位作家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以此共勉,希望自己能一直做個合格的母親!餘生惟願,兢兢業業,家庭美滿,好好養育兩個女兒成人成才。


文|嫮目宜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