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重男輕女”

與過去相比,重男輕女思想存在的社會經濟基礎正在逐漸瓦解,女性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劣勢逐漸消除,社會地位逐步凸顯。

社會經濟變革帶給女性較以往相比更多的就業機會,而且,相伴隨而產生的是女孩對父母而言作用的不斷增大。


正在消失的“重男輕女”

不光大人,孩子也是這樣

現在的父母態度的轉變有其非常直接的原因,即男孩女孩對父母所帶來的成本收益的改變。

“重男輕女”型態度,對於父母而言,生男孩的收益主要為三個方面:

1.作為家庭主要勞動力;

2.為父母養老;

3.綿延子嗣。

成本:撫養長大,教育,結婚彩禮。

生女孩的收益為:少量彩禮。

成本:撫養長大,教育,嫁妝。

持“男女平等”型態度的父母認為男女在成本收益上無大的差異,男孩女孩帶給父母的成本、收益差距取決於孩子個體本身,不取決於性別。男孩女孩都可以贍養父母,都需要花費大量成本教育成才。

“重女輕男”型態度,男孩收益不可預見;成本:撫養,娶媳婦結婚生子,買房等;女孩收益:對父母體貼照顧,給予生活上的資助;成本;撫養。

這三種態度依次表現出農村男孩對父母而言收益的不斷遞減,成本的不斷上升;而女孩恰好相反。父母對女兒態度改變的最直接原因是兒女對父母而言成本與收益的再分配。

在收益方面,兒子的三大作用逐個減弱甚至消失。

伴隨向城市迀移,女性在市場中也獲得就業機會,自食其力,取得人格和財務獨立,男性勞動力方面的優勢己逐漸顯弱。

在養老方面,伴隨女孩有能力養活自己,不依靠丈夫為生,便也有了自由給予父母一定的照顧和物質上的幫助,而且在贍養父母上,女兒比男孩更貼心仔細,男孩這方面的優勢也逐漸消失。

而對於男孩綿延子嗣的作用也己經基本消失,無人提及。

在過去中國,個體的終極意義要在世系無限的綿續中才能找到。

換句話說,只有子孫不斷,才能在自己百年之後,成為祖宗,在子孫不斷的香火奉祀中得到永恆。

在這套觀念邏輯下,生育就不只是生育,而是連帶著人生的終極意義。

而現在,男孩女孩共同參與社會勞動,人的個體價值體現在對生活質量的追求和對社會的貢獻。

工作、受教育、贍養父母以及生活的整個過程都是自身價值的體現。

在生孩和養孩成本巨大的情況下,生養一個孩子後血緣承繼的作用己經基本消失,出生的孩子也不一定必須跟父親姓,父母可以商量。

在成本方面,伴隨社會發展,女孩受教育權等一系列權利也同時受到保障。

無論男女,養孩成本均大幅提高。

但相對女孩而言,農村男孩面臨更大成本,由於農村女孩相對較少,結婚娶妻買房己成為非常棘手的問題,養男孩的成本鉅額增加,這也是有些父母持“重女輕男”態度的主要原因。

而男孩需要在城鎮買房也並非出於完全主觀因素。而在於現代社會工業化時代無需太多人從事農業,農村地方沒有太多就業機會,沒有就業機會就沒有生活來源,面對巨大生活成本,必須在離城市較近的地區獲取更多的就業崗位和機會。

另外,對於貧困地區來說,各種公共設施都不發達,無法滿足孩子上學等各方面生活需求。因此,為了工作和生活需要,不得不盡可能靠近城市或縣城鄉鎮買房。

綜上所述,男孩女孩對父母而言成本一一收益較過去相比,實現了重大逆轉和再分配。而“重男輕女”、“男女平等”到“重女輕男”恰是男孩收益的不斷遞減以及女孩收益不斷提升的一個過程。

態度改變的根本原因

而導致男孩女孩分別給父母帶來成本收益再分配的原因在於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社會經濟變革以及伴隨經濟變革而產生的與女性相關的例如教育等權利的保障。

經濟變革使得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小農經濟、計劃經濟轉為市場經濟,從而產生有足夠多的女性可以從事的職業和就業機會,加之打開國門後西方的先進思想逐漸傳入中國,女性作為自由勞動力獲得就業機會,家庭維持生活的不再只是靠男性的力量,女性在這個經濟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同樣展現出自身優勢。

經濟變革不是女性地位提升和對女孩態度改變的唯一原因,但卻是根本原因。教育等權利的獲得為獲取同男性相對平等的就業機會提供了保障。避免了印度、肯尼亞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卻並未提高女性的地位。講到這裡,突發靈感,下期小編談印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