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失格》——人間不值得?

2月22日,為最後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獻花、拍照出院後,我從隔離病房撤退到賓館觀察,位於三線城市的定點醫院似乎看到了這場抗疫戰爭看到了曙光。然而湖北武漢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仍有數萬名百姓未愈,因同為疫區,並未組織馳援武漢,只能遙相祈禱。

《人間失格》——人間不值得?


雖然這是家破舊的賓館,但在特殊時期願開門為醫院人員提供觀察場所,已實屬不易。家人問有什需要準備的物品提前送到賓館,我說帶本書就行,終於有時間讀這本無病呻吟的“無賴派”文學。作者太宰治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父親平時忙於政權,母親也體弱多病,而他是家中的第七子,被保姆撫養下長大的。長大後參加了無產階級左翼運動,曾四次與妓女殉情都獨自被救活。1948年,與崇拜他的女讀者一起投水自盡,時年三十九歲。之所以以前覺得無病呻吟,認為有厭食症、精神障礙且極具藝術才情的富二代以頹廢抵抗社會主流文化,身陷其中而又難以脫離,這樣的生活離我們很遠。

《人間失格》——人間不值得?


然而當這場新冠肺炎災難降臨,累計八萬餘人無端蒙難,全國三十幾支醫療隊,四萬兩千餘人支援湖北,救治了受難的大部分人,但仍有三千餘人永遠的被困在了這個村天。再次讀這本書時,感謝太宰治為弱者發聲。

葉藏的深淵般的孤獨和絕望,無法擺脫的悲觀和頹廢,對愛與被愛恆久的渴望,卻無下手,但他沒有選擇雞湯式的追求自我價值的道路,而是通過否定甚至犧牲自我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反抗這個社會,如果從這本書裡只讀到的灰暗和不安,其實是對這本書最大的誤解。現在新冠肺炎根源仍未明確,毋庸置疑的是那些患病的人、停產停業的人、揹負房貸的人,只要有人在生活裡負重前行,只要還有靈魂的困惑不安,只要還有人向命運發問,這本書寫的就是自己。

太宰治做的,就是撕開每個人的面具,給每個人一個喘息的窗口,不會因為看了這本書而變得更悲觀,相反,人越是孤獨的時候,越是容易在這樣的一本書裡找到共鳴。無論生活有多少不盡人意,這世上總有人曾和你有過一樣的感受,承受著生活不能承受之痛,經歷著生命難平復的大起大落,甚至喪失了生命。

同是日本的北野武曾說: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這樣一件事情,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我們在這場災難中有太多需要反思的,敬畏自然,備戰資源,疫情上報等。不幸的是又發生隔離酒店坍塌事件,仍有被困人員埋於廢墟中,建築上層失德,底層失語,人間失格。

慶幸的是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我們總是被勇士保護著,哪怕有些英雄已經永遠停在了2020年,勢必能穿越漫長黑夜的決心,也在積攢見到曙光與熾熱光明的力量,正是因為——有如同李文亮醫生這樣的人擎著炬火,人間因此而值得!

��V$4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