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的城市都是新建的,幾乎沒有超過30年曆史的建築,大多數建築都是近10年內修建的。如果生活就像《模擬城市》一樣,你可以交換同等歷史價值的基礎設施,你可以用幾萬億美元推平曼哈頓,建造一個大都市,讓《銀翼殺手》看起來像殖民時期的威廉斯堡,而我明天就會立刻搬到那裡去。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香港的大部分地區最多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才建成的;紐約和芝加哥真正的著名建築都是在世紀之交建造的,當時美國正在經歷與中國現在基本相同的時期,在世界上扮演著非常相似的角色,是世界發展和製造業的引擎。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然而,要對一座美國城市進行模擬城市改造,你必須違反憲法來使用國家徵用權。北京能夠在過去60年推平整個城市兩到三次,在不比羅德島州面積小的區域內建設20條地鐵線路的原因,是因為人們不得起訴政府,當地有很多的胡蘿蔔和大棒的政策鼓勵他們採取現金結算,搬遷到其他地方,無論他們的院落有多大的歷史意義。與之相比,紐約地鐵建設的拖沓和困難是出了名的。在紐約,各地政策、法律糾紛,以及在很大程度上,相對高得多的勞動力成本和混凝土成本讓事情進展非常緩慢。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人真的不喜歡為基礎設施買單嗎?基本都是垃圾,比如道路、學校、醫療、現代化的發電廠。我們在市政廳會議上大吵大鬧,為社會主義大滑坡嚷嚷,很多事情都在聯邦、州和地方政府之間踢皮球,處理的效率很低,並試圖將不可能的東西,不應該的東西私有化——監獄、廢物回收、水。作為一個國家,我們對沖動缺乏控制、對即時滿足十分迷戀,文化上又有親商的反政府態度,這就搞砸了維持現代國家所需要的(昂貴且經常有爭議的)基礎設施,更不用說我們還是個超級大國了。

中國橋樑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橋樑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另外,這是中國現在的建築高峰。現在正在建設的建築100年後將或多或少被視為中國的標誌性建築;勞動力和商品價格將上漲,貨幣供應將更加緊張,希望合法權利將越來越強,要建設一個2000萬人口的城市變得越發困難起來。

也有例外。

另一個觀點是,一般的中國年輕比美國人更適應未來,因為他們沒有被大量的沉沒成本和對100年前建造的過時基礎設施的情感承諾所束縛。電話一直在發展,從作為奢侈品的固定電話到隨處可見的3G無線電話,從笨重的燒煤火車到將高速鐵路系統賣回德國。互聯網普及率更高,科技界的競爭也更激烈,淘寶、支付寶和微信這樣的軟件真的把西方的競爭對手都嚇跑了。

城市是世界的神經中樞。據估計,目前全球56%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未來幾十年,這一數字還將呈指數增長。

在過去40年裡,中國城市新增人口達到了驚人的6.5億,中國必將在全球城市化進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聯合國在10月31日慶祝世界城市日(WCD),值得注意的是,當今世界上發展最快的20個城市中,有7個來自中國——上海、重慶、北京、蘇州、廣州、南京和西安。

事實上,正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上,人們提出了國際城市日的想法,並促使聯合國大會在2013年12月通過決議,將10月31日定為世界城市日。

近幾十年來,中國一直處於全球城市化的中心階段。1978年,中國只有1.71億人(佔總人口的17.92%)居住在城市。

中國基礎設施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基礎設施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2017年,中國城市居民數量飆升至約8.13億人,佔全國人口的58.52%,超過了全球平均54.74%的城市化水平。

根據聯合國關於世界城市的數據,到2030年,城市人口將佔全球人口的60%,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將生活在至少有50萬居民的城市。

相比之下,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經濟戰略研究院(NAES)發佈的一份報告,到2035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70%,超過10億中國公民將在總面積為10萬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活和工作。

城市化的速度和規模不僅對中國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狀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從全球氣候前景到社會經濟狀況,乃至世界經濟,都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城市化是使7億多人擺脫貧困的重要催化劑,其中許多人參與了中國大規模的城鄉人口遷移,從農村到城市,從農業到

工業和服務業的就業。

中國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快速城市化帶來的社會弊病,比如普遍的城市失業和貧困。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控制城市人口流動實現的,但更多的是通過為收入和就業的快速增長創造條件實現的。

未來幾十年,隨著中國向高收入國家轉型,持續的城市化必然會導致中國消費能力激增。目前,中國特大城市的收入水平可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一些成員國相媲美。

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 2018年發佈的《全球地鐵觀察》(Global Metro Monitor)報告稱,全球300個最大的大都市經濟體中,目前有103個在中國。

中國地鐵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地鐵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美國媒體圍觀中美那個國家更有未來感呢?看這些圖片就知道


1)新:與美國相比,中國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最近才出現的,看起來更新。

2)繁榮時期:最近幾十年的經濟繁榮導致了建築領域的前瞻性思維實驗。

3)經濟效益:非常便宜的勞動力成本使得在中國建造比在美國經濟10倍,其中一部分節省下來的錢則被投向浮誇的建築外觀。

4)人才吸引:西方建築師對西方的萎靡、保守主義和(節儉)感到失望,在中國開展業務,參與到這股建築熱潮中。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認為溫哥華的夜晚以其簡潔乾淨的線條更顯現代。

上海和北京都是發展迅速的城市。幾乎所有的高樓歷史都不到20年。我對那些為了抓眼球而設計的建築風格的大雜燴並不看好。

洛杉磯是一個郊區,實在無法與其他一線城市相比。紐約市也過時了,只有幾個新的項目還能撐起門面。

簡單地說……

與美國相比,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擁有非常新的現代化基礎設施。

中國不僅鼓勵那些外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而且自己也建造了一些。任何觀看過北京奧運會的人都能發現,中國正拼命想給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在很多方面,他們確實做到了。

正如大多數其他人所說,因為它比較新,而且他們有太多的熱錢可以用來投資。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無疑是全世界建築師的夢想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