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6歲的孩子問你,我們是不是窮人,你會怎麼回答他?

Must77


寶媽你好,你可以直接告訴孩子真正的家庭狀況,沒有什麼好擔心的,如果真的窮那你要樹立孩子對窮的概念,窮不怕 只要努力就不會永遠窮,富不怕 怕的是富裕之後敗家,所以窮富都有好處,讓孩子學會懂得如何理財最重要。


湯圓在香港


孩子問你這個問題,一定要特別重視,這涉及到一個價值觀、世界觀的架設問題,我家孩子剛上小學的時候可能和班裡同學做了比較,也問了我這個問題,我把我當時對他的回答告訴你,希望有點借鑑意義。

我自己的家庭條件屬於中等家庭,小學去的比較好的學校,我孩子的同學很多家庭條件都不錯,穿衣打扮方面很昂貴,也有很多豪車接送上下學的,我的孩子可能自己心裡做了比較就問了我這個問題,我不知道你的情況是否和我家的一樣。

我和我的孩子說,這個世界永遠都有窮人和富人,貧窮和富有不光體現在金錢上,也體現在精神上,我們家按道理應該不算是窮人,但是肯定有很多很多比我們有錢的人,當然也有很多沒有我們有錢的人。無論我們擁有多少金錢,你已經享受了應有的教育,或者說和我們家條件對等的教育,你喜歡什麼東西,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很多東西不需要和別人對比,你現在還是小孩子,慢慢你就懂得了,自己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層面的東西,享受對等的物質,只要每天開心,就可以了。現在在你小的時候,媽媽會努力滿足你的物質需求,但是精神文化層面的東西需要你自己努力,這些東西也是和你以後能擁有多少物質掛鉤的。

希望你能好好回答你孩子的這個問題,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祝福你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玖媽育兒說


不過這需要搞清楚6 歲小孩是否有窮富慨念;還是真的覺得家裡是否很窮的局面,我弟弟的兒子問他媽媽;他說我大姑姑家是不是很有錢呀,他媽說你怎麼這麼問,他說大姑家住的是別墅;肯定有錢;我侄子九歲;別看6 歲小孩他對外界環境很感興趣,好和不好都分得清;我兒子曾經也問我我家有存摺不;我說沒有;但是我們掙的錢都做該做的事情;但是我們不窮;只要你正確對待金錢;想做的事情你不必擔心;儘管去做;我們永遠是你後貭


遠道而來的胡媽


我是80後農村的,從小看著父母辛辛苦苦打拼掙錢是多麼的不容易,那些個景象歷歷在目,所以我從小勤儉節約,從不鋪張浪費,勤儉持家家興旺,勤以修身,儉以養德!這些一直是我的座右銘!我兒子6歲的時候如果問我這話,我會說:什麼叫窮什麼叫有錢,看你跟誰比了,跟馬雲比我們家確實窮,跟那些要飯的比我們算有錢的了,跟過去比我們也算有錢的了,你知道你爸爸媽媽小時候時候家裡多窮嗎?我生下來才4斤多,你8斤而且是在家裡請的接生婆,根本就沒去醫院,你去的是市裡最好的醫院,生你姑姑的時候你奶奶大出血,你爺爺用架子車拉著你奶奶去的醫院,把我倆放家裡讓你太爺爺照顧著,沒奶粉吃了就去鄰居家借了一勺黑糖化水喝,後來實在沒辦法又去另一家剛生完孩子沒多久的人家裡求著人家讓喂幾口奶吃,你姑從小白白胖胖的沒餓著,你爸我從小營養不良沒吃過啥好吃的,小時候家裡是窮,住的地方都是土坯房,哪像你現在住的都是樓房!但是人窮志不窮,我從小就學習好,身體好,家裡土牆上貼滿了我的獎狀,後來蓋新房也沒辦法撕下來就跟著那面牆一起埋在了廢墟里,你不信你可以問你爺爺奶奶,我為啥身體好呢,從小上學都是步行,哪有你現在好車接車送的,別人都步行我是跑著,一路沒停過,所以我從小身體就好很少生病,我從小都沒有什麼玩具車啊小汽車之類的,都是玩泥巴,你多好你這麼多玩具,還不夠你玩的,每次還要買新的,跟我小時候比你現在算窮嗎?你比我有錢多了,但你有我學習好嗎?家裡這面牆給你留著,看你能貼滿不,我也不要求你每年必須拿個獎狀回來,只要你每天都能過得充實,快樂,等你將來長大了回憶起童年都是快樂的就行!你還小,我不希望你跟誰去攀比金錢的多少,比玩具的多少,我更希望你去跟人比學習比志向,這才是你長大以後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半夏20751116


大家好,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我覺得首先得了解一下孩子是怎樣會發出這個問題的。因為這個問題的回答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價值觀的。同樣的問題我大女兒也問過我,因為她們幼兒園是有課外興趣班的,三年了我一直都沒有給她報。我就問她為什麼這樣問呀?她說梁老師問我一個興趣班都不報,你家是不是很窮啊?我聽孩子這麼說也很生氣,但是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是要回答孩子問的。我給她說我們家不窮,有愛她的爸爸媽媽,有可愛的妹妹。我們家精神很富有呀。而且我們有吃有喝的就足夠了。貧窮和富有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的,我們要有善良的心,要好好學習,努力拼搏。長大了才有能力保護家人。有餘力還可以幫助到別人,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人。喜歡的親加關注,謝謝


多多和小小的媽咪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相信很多家長都被這樣問過,怎麼回答,關係到孩子對金錢的消費觀、價值觀,要慎之慎重:

我家孩子上5年級了,回來經常說班裡有個同學他爸爸很有錢,我們都叫他“富二代”。

其實孩子們在一起玩都有個攀比心理,也許還不知道什麼是虛榮心,什麼是價值觀,但對於錢的概念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錢不能亂花,要買自己需要的東西。

期末考試前,兒子問我,考的好有什麼獎勵?我說你至少保證你每科都要在90分以上才能買個你喜歡的東西,兒子又說,要不平均分在90分以上行不?我思考了下說,也可以。

有時候孩子對金錢是沒概念的,他在乎的只是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想想我們這麼大的時候考慮最多的也是怎麼玩,而且是不需要錢,不需要玩具的玩。現在的教育環境無形中給孩子上了一道金錢的枷鎖,對於孩子來說,又何嘗公平呢?

我兒子現在最喜歡的是買奧特曼卡片,價錢從1塊、2塊、5塊、10塊、20塊、50元、100元不等,裡面有卡7-10張左右,雖然在兒子的強烈要求下斷斷續續也買了有二三百的卡,搞不懂卡有多好。

現在的孩子真是搞不懂,我家的孩子還算懂事的,也比較聽話,平常也不買校門口的零食和亂七八糟的東西,唯獨鍾情買卡,一包裡還只鍾情滿星卡,10元一包裡也就兩三張滿星,其他相對的都是廢卡。

其實在大人的消費觀裡這就是浪費錢,亂花錢,對學習毫無幫助;

換位思考下,在孩子的消費觀裡,這是他最喜歡的,和朋友在一起最喜歡玩的玩具,在理解中去樹立孩子對金錢的消費概念。

應運而出的一個概念是“理財教育”:

就財富積累來看,智商使人聰明,可以讓人獲得財富;情商可以幫助人尋找財富;財商則可以使人合理地保存並增長財富。理財教育逐漸進入教育者視野,“財商”與“智商”、“情商”一起被稱為青少年的“三商”教育。

對於孩子問的問題,我們不單單是簡單的回答,更要去正確的引導。


小魚小趣


6歲的孩子對金錢有一定的認知,自然也會好奇家裡的經濟狀況。我們經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可見金錢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那麼,我們要如何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財富觀念?大家可以多多探討,分析故事和觀點。我們不能逃避孩子的問答,也不要欺騙孩子,實事求是。

  • 面對孩子好奇家庭狀況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採用傳統做法:“家裡沒錢,要省著花”、“我們窮,這個不要買”。家長的目的是教育孩子要節約,卻變相成為哭窮。其實無實際經驗的孩子對錢尚無概率,以沒錢為理由告訴孩子要“省一點”, 他並不能真正理解。
  • 錢從哪裡來?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要通過勞動才能獲得錢,家裡的錢是爸爸媽媽通過辛苦勞動獲得的。同樣,等你長大了學會本領也要通過勞動賺錢,然後用這些錢去換取生活所需的物品。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教育孩子錢要通過正當的勞動獲得,讓孩子認識到從別人家裡拿回5毛錢是錯誤的行為,在別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拿走任何東西都是不對的,不勞而獲是偷竊行為。一次在飯店吃飯,小孩喜歡玩開瓶器,爺爺溺愛孫子就悄悄的讓小孩把開瓶器帶走。我隨即制止了爺爺的順手牽羊行為,開瓶器雖不是值錢的東西,可順手牽羊貪小便宜這樣錯誤的示範不應該讓一歲多的孩子學習。
  • 哭窮會影響孩子心理健康。家長把“家裡窮”當口頭禪,希望激勵孩子好好學習今後掙大錢,往往適得其反。經常被拒絕的孩子會自卑,覺得自己的需求是錯誤的,久而久之屬於自己的東西也不敢去爭取,怯懦擔小;還會不願意跟別人分享,小氣自私,甚至摳門;更嚴重的會發展為仇富。這些都是畸形的金錢觀

親戚家一個哥哥就是典型的摳門,經常在孩子面前哭窮。天天唸叨這東西花多少錢,家裡沒錢了,揭不開鍋了……孩子不小心把新買的眼鏡弄丟了,很自責很難過,可是他的爸爸一直說“那麼貴的眼鏡你就搞丟了,怎麼不把自己搞丟”。孩子哭得眼淚嘩嘩流,沉默不語。在這樣長期的哭窮影響下,孩子也變成個特別摳門的人,任何東西都不願意分享,哪怕有一毛錢也拿去存著

可以這樣跟孩子溝通:我們家裡不富裕也不窮,爸爸媽媽會努力通過勞動賺得錢來滿足我們的生活所需,我們不會太拮据,但是也不能浪費。你通過好好學習獲得本領,長大後才能通過自己的本領去勞動獲得金錢,勞動是光榮的。在你成年之前,我們會滿足你的合理要求,你不用為錢擔心。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幸福,希望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客觀的財富觀念,只有正確看待金錢,才能在未來的生活工作中積極向上


安與小築


當你的孩子問你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她可能已經敏感地感受到了貧窮與富有的區別。

去年冬至跟老公姐姐一家吃飯,老公6歲外甥女脖子裡掛了一個金鑲玉吊墜,於是有人就跟她開玩笑,直誇她的吊墜漂亮,小姑娘傲慢地說:當然漂亮了,這可是金的,我們家有錢。同樣還是這個小姑娘,她有一個幼兒園的好朋友在市裡念小學了,她很羨慕她的好朋友,經常說也要去市裡學校唸書。這個孩子所有這些表現,都說明到了關於貧與富的敏感辨別期,家長要正確引導。

家長面對這種情況怎麼辦呢?先說一個錯誤示範,我的弟弟在小時候也問過我媽媽同樣的問題,家裡當時條件不好,媽媽直接說沒有多餘的錢給你買好吃的,家裡很窮,還要供你上學。此後弟弟很少問媽媽要錢買東西,到現在10幾歲了買東西也是先問價格,太貴就不買,在自己喜歡的東西前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性格也是比較自卑內向的,媽媽現在很後悔當時自己的回答。父母不經意間的回答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一生的。

當孩子提出這種問題時,一定不要直接說我們真的很窮或我們一點也不窮。面對孩子,要對他/她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不要隨意在孩子面前露富,儘量淡化他/她腦海中的金錢意識,避免在孩子面前揮金如土,也不可以直接告訴孩子家中很貧窮,希望他省著點花,而是應該告訴他父母會盡力滿足他合理的要求,家裡的經濟狀況也足以支撐他的合理要求,因為家庭中的每個人都在努力,父母都在努力工作,小朋友也應該努力學習,這才是現在的重要任務。

任何小朋友提出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理性去解決,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過分宣揚金錢至上論,也可以給孩子準備存錢罐,來緩解這個時期他對金錢的敏感與焦慮。孩子的教養與窮養和富養無關,關鍵在於父母的引導,精神富養才是真正的富養。


小每日daily


之前看過一則故事:兩個小朋友上學,一個家境好一點,一個家境稍差一點。早上上學的時候,家境好的家長髮現孩子每次在學校門口下車前,都要磨蹭半天才下車。而另外一個家境稍差的在離校門口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就下車了。

原來是因為家境好的開的車好一些,孩子想像同學炫耀下自己家的豪車,而另外一個孩子覺得自己家車不好就早早下車。

孩子在上學之後就會產生攀比心,這個時候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當6歲的孩子問起自己的是不是窮人的時候,說明他已經有攀比的意識了,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認真的告訴他:

1、我們家現在的貧窮並不代表他的貧窮。

要告訴孩子他現在還小,正是努力學習知識的時候,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將來各方面一定會更好!

2、懂得感恩

別人家的條件都是他的爸爸媽媽給予他的,並不代表他擁有多少!你現在擁有的一切也是爸爸媽媽給他創造的,你要懂得感恩!

3、父母一定要自信

孩子的小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你在上面種什麼瓜就會結什麼果,他會通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教育重在精神層面的教育,從小要幫助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

當孩子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爸爸媽媽要面對,正面回答孩子的問題!

4、讓孩子參與家庭事物

從小培養孩子的參與感,參與家務活動,一些決定主動徵詢孩子的意見,知道家裡的一切是怎麼得來的!




騎著星星去旅行



如果是我家小朋友問,我會如下回答:“媽媽和爸爸每天都在努力工作賺錢,賺錢就是為了花錢,也是為了給你提供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只要是該花的地方絕對不會少,雖說我們不是很富有,但是我們不缺吃、不缺穿,而且我們家庭非常幸福,這比有錢更重要。”


父母經常和孩子哭窮,可能會帶給孩子兩個影響:

  一,孩子缺乏安全感。其實家長沒有給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會對孩子以後的發展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如果家長經常和孩子哭窮,可能會讓孩子在金錢方面產生預定的匱乏感,這時可能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

  二,孩子會自卑。其實這是對於孩子性格的一種詮釋,如若家長一直哭窮,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家裡沒錢,事事不如別人家,進而在朋友交往過程中,就可能會讓孩子產生一種自卑感。

  高情商的家長懂得保護孩子內心的純真,哪怕是家裡真的窮了揭不開鍋了,也會教給孩子“現在窮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有能力去改變”。他們會盡量滿足孩子的正常需求,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孩子“哪怕是家裡窮,你可以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爸媽會支持你”。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歡迎留言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