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生命教育的機會,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

平時我們沒有太多的機會和孩子們聊起死亡,如果不是學過心理學,我一般不會抓取一些瞬間去跟孩子聊跟死亡相關的東西。

一、我們能夠讓孩子去認識關於死亡、病毒、細胞是什麼?然後他們是怎麼傳染的,為什麼他們會導致人的死亡,死亡又是怎麼一回事?這些都是需要孩子自己去感受的。

二、我們也要讓孩子們知道什麼叫做生態系統,什麼叫做環境被破壞,動物與人類之間有什麼關係?

三、關於人體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影響我們的免疫力?除了運動睡眠啊,保健品之外,其實還有心理的免疫力。那這些又跟我們的生命和愛具有相關性。

所以這些都是可以傳遞給孩子們的。

01 關於死亡教育

面對孩子們關於死亡的問題,家長們往往有兩種極端回應:

回應1:渲染誇大死亡

因為有的家長自己對於死亡是非常害怕的,所以這樣的家長在解釋死亡的時候,他會渲染、會誇大一些東西。

建議不要讓自己過多的去暴露在這些負面的信息之中,去接受這些過多的負面消息和負面能量,對我們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對我們自己、對孩子都是沒有幫助的。

誇大對死亡的恐懼,這不是死亡教育,它會造成兩個後果。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政治性抑鬱:接收了太多的跟政治相關的一些東西,然後你就覺得失去了自己對命運的掌控,人會覺得好像自己是沒有主權,一切都是由別人操控的,這其實並不是一個好的認知,而且這也不是一個真實的認知。在這樣的認知下,會導致人心情低落,然後覺得自己對自己沒有主控權,然後越來越沮喪,這種心情叫做政治性的抑鬱。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替代性創傷:因為人都是有同理心的。當我們過度的去感受有多少家庭家破人亡,就會陷入一種非常痛苦的狀態,那個屬於那個家庭的痛苦,你彷彿也感受到了,這就是替代性創傷。所以在擔心別人之前,請你照顧好自己。

這個看似跟孩子沒什麼關係,但事實上是有關係的。因為家長的健康,決定著孩子的健康,所以家長自身需要有正確對於死亡的認知,以及如何保護自己正確心態。這樣的你才能夠給孩子傳遞一些客觀的、有利於他們認知這些負面信息,同時給到他們一種角度和心態。

回應2:避而不談死亡

家長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完完全全避而不談這些東西。實際上,家長們低估了孩子接受這些東西的能力,人為的把孩子看弱了。這種過度保護對孩子來說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同時家長也可以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孩子們對於死亡是如何來理解的呢?

3-5歲的孩子:他們是能夠根據一定的自然原因 ,包括疾病的原因,他們來解釋和認知死亡,這個是他能夠知道的。但是他們還沒有辦法意識到死亡是不可以挽回的。他可能還會覺得人死了後是能活過來的,這個特點你要能夠把握住。

6-9歲的孩子:他們能夠知道死亡是一個生命的終結。然後人死不能復生。

所以順著孩子的年齡做教育,包括我們去做這個知識的傳遞,我們需要考慮到孩子們的心理特點,以及他們那個階段和他們認知的發展高度,不能一刀切下去,要看孩子的個體性。思維發達的程度、認知發展的不同情況,使每一個孩子,每一個生命都是特殊的,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學齡前或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再給他們解釋什麼是死亡時,我們還是以繪本教育為主。在這裡推薦三個繪本: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一片葉子落下來》:孩子們可能會有一個誤區,覺得動物才叫生命,那這個繪本就能糾正孩子們對生物的認知,一片葉子落下來,葉子的死亡其實就是樹木的死亡。植物也是有生命的。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當鴨子遇見死神》:在這本繪本里的死神不會讓人感覺害怕,反而會讓人很感動。那麼當你在讀這個繪本的時候,就會覺得死亡其實沒那麼可怕,它不是一個敵人,甚至是友好的。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獾的禮物》:這本繪本講了一個人臨近死亡到最後最終去了另外那個世界的時候,身邊的人會有一些怎樣的感覺,自己會有什麼感覺,會留下什麼東西。特別適合曾經有親人去世或者重病,久久不能忘懷的人。

那再大一些的孩子,可以通過電影等方式去進行死亡教育。

我會跟孩子說,我死亡之後,會去到一個世界,或許是天上的某個地方,如果你看到有星星在和你眨眼睛,那是媽媽想你了。因為我覺得我們還是要給孩子們一些希望,死亡雖然是生命的終結,但是它並不是能量的一個終結,死亡其實是一種能量,是能量它要轉換的一種方式,作為女性,我肯定是分享這部分柔軟的東西給孩子。

所以當去和孩子去分享死亡的感受的時候,我會告訴孩子生命是會終結的,但愛是一直不變的。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這個我覺得《尋夢環遊記》非常打動我,它裡面有一句話就是:死亡其實並不是終結,遺忘才是。那在這邊可以做的一個就是和孩子一起看家族相冊,如果你的家族中還有一些照片的話,讓孩子看到自己的生命是延續過來的。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還有《獅子王》也非常好,當我們的人生遭遇一些意外的時候該怎麼辦,辛巴是如何從創傷中走出,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最終獲得力量,成為獅子王。


02 關於生態系統

我覺得在疫情期間,我們能夠給孩子解釋什麼叫做生態系統的概念。我們可以告訴他們這個環境保護以及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重要性。他們甚至可以在這裡面形成他們自己的認知和意識,我覺得這是特別好的機會。

可以跟他分享新冠肺炎、東非蝗災,澳洲森林大火,萬事萬物的發生,它們的因果都是互相連在一起的。當今世界,就是一張看不見但聯繫在一起的大網,所以在這樣的一個意識形態裡面,我們能夠去避免一些人類非常狹隘的觀念:就好像是我們自己是在食物鏈的頂端,然後生存好了就可以了。那其實不是的,這是一種特別狹隘的一個眼光,我們可以跟孩子們去分享這些。

《大自然在說話》是一個特別好的紀錄片,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03 關於免疫力

最後在疫情期間,我們還能夠跟孩子們學到什麼是免疫力。

那麼免疫力其實有好幾個方面,生活的習慣,包括:運動、睡眠,養生等等,一定都是分不開的,更重要的是很多的醫學知識。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當你對一切失去了希望的話,你就很難撐到最後。所以還有一個結論:人的免疫力跟人的思想狀態是有非常緊密的關係,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在這個時候跟大家去傳遞這方面的一個信息,不要讓自己過多的暴露在一些負面的信息之中,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對這次的疫情,包括我們現在的困境,心存希望。

因為心存希望和好的狀態、思想、良好的思維狀態就是最好的免疫力,心理免疫力。

疫情期間,孩子能學到什麼?

愛因斯坦的在給他女兒的信中提到了——愛,因為他覺得這個是非常大的一個力量。永遠心存希望和愛。

我覺得我們在隔離期間,除了讓孩子們瞭解什麼是死亡,什麼是傳染,怎麼樣保護自己,如何去尊重環境,如何去愛護大自然,我們最終還要落實到我們內心的希望和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