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宋詞,極盛於宋代,與唐詩並稱為雙絕,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最璀璨奪目的明珠,標誌著宋代的最高文學成就。

宋詞興盛之下,它的代表詞人們也在歷史長河中閃耀奪目,驚豔了時光。說到宋代詞人,我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豪放派的蘇軾、辛棄疾,婉約派的柳永、李清照。

但是,今天我們不談這些宋詞大家,而是要扒一扒宋詞中最為詭異的那一首《荊州亭》!

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荊州亭》 宋代吳城小龍女

簾捲曲欄獨倚,江展暮雲無際。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尾。

數點雪花亂委,撲鹿沙鷗驚起。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煙叢裡。

詭異一:作者是誰?

《荊州亭》的作者署名為:吳城小龍女。

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說來悲涼,古代史官書寫汗青之時,對女子往往不著一字。若想要通過史料尋找吳城小龍女為何人,實屬不可能。畢竟,連武則天那種當過皇帝的女人,史書中也未曾記錄下其從前真實的名字。

但是,詭異就詭異在宋史中竟然有關於吳城小龍女的記載。記載中,她是民間傳說中的一個女鬼,她在乘舟過江之時,不幸遇到風浪,溺水而亡。死後,魂魄遊蕩於江渚之上,常常還會在荊州亭上獨倚欄杆,極目遠眺,十分悲愴!

然而,就算是女鬼,也該有其前世,她究竟是什麼人呢?

根據吳城、再根據“吳頭楚尾”,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家鄉在江西的女子。

加上她才華出眾,善於寫詞,斷定不是普通的田家兒女。於是,可以有以下兩種猜測。

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1.大家閨秀

她出生高門,像李清照一樣在書香世家長大。也許也像李清照一樣喜歡去划船,還豪放的來一場“爭渡,爭渡”的划船比賽。

因為喜歡外出,父親出門時便帶著她,來到了荊州。結果,她遭遇了不測。於是,父親將其生前寫的一首小詞,題在了荊州亭的題柱之上。加上她未曾出閣,署名便寫了小名。

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2.她是風塵女子

她是風塵女子,飄蕩於花船之上,名為小龍女。時常喜歡捲起珠簾,望著江邊暮雲淚眼婆娑,思念家鄉。她在花船之上算是花魁,結識了不少顯貴。於是,有人幫她將她的一首詞,題在了題柱之上。

不管是哪一種,吳城小龍女都一定是一位極有才華的奇女子。可惜,她的命運不太好,以致於淪為了傳說中的“女鬼”。這又何嘗不是大家對她的一種惋惜呢?

詭異二:黃庭堅與小龍女的人鬼情


在古代,女子想要留下自己的傳世作品是很難的。縱觀文學史,有姓名的女子屈指可數。大部分女子,縱使有才情,也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

那麼,吳城小龍女的這一篇《荊州亭》是如何得以傳世的?

原來是源自黃庭堅的一場夢!

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相傳黃庭堅在登荊州亭時,看到了題柱之上的這一首詞,甚是喜歡。

更巧的是,當天入夜,黃庭堅竟然夢到一位女子。在夢中,女子告訴他自己就是吳城小龍女,白日裡他所看到的的詞正是她所作。

那個夢太過於奇幻,也太過於真實。夢中邂逅吳城小龍女的黃庭堅再也無法忘記這位女子,無法忘記這首詞。於是,他對其大為讚揚。以致於,最後

這首詞能夠被收編入《詞綜》、《詞譜》、《冷齋夜話》之中。就連清代舒夢蘭所著的《白香詞譜》,也收有這一首詞。

黃庭堅為何對吳城小龍女如此青睞呢?

黃庭堅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他不僅是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是蘇門四學士,是宋四家之一。而吳城小龍女只是一名漂泊無依的女子,甚至女鬼!

說來也巧,家住“吳頭楚尾”的小龍女也是江西人。她與黃庭堅是同鄉。也許黃庭堅正是因為登上荊州亭,看了這首詞,勾起了思鄉之情,與這首詞做了一次深度的共情。從此才念念不忘,大為讚揚吧!在那一刻,他覺得自己和小龍女是真正的知音。

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所以說,黃庭堅愛這首詞是真,夢中邂逅小龍女未必是真。也可能是他營銷這首詞的一個手段!

《荊州亭》傳世引發的感慨

在古代,女作者的作品是很難傳世的。不僅要自身才情、實力過硬,還要依靠各種機緣,得到一些男性名流、名士的認可與推崇,方可傳世。

就拿卓文君來說,若不是她與司馬相如有那一段可歌可泣的鳳求凰的故事,再加上司馬相如對她始亂終棄後的回心轉意。《白頭吟》才得以傳世。如若是尋常女子,就算寫出“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也未必能為人知曉。

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李清照也不例外,如若她的父親李格非不是蘇門後四學士,她的老公不是趙明誠。單憑她自己,很難閃耀文壇,成為千古第一女詞帝。

宋詞《荊州亭》:為什麼署名是小龍女,卻被傳是女鬼所作

薛濤、魚玄機、柳如是,這些女詩人、女詞人,她們的作品皆是源自她們的血淚,更離不開和她們產生聯繫的那些大名流。

古代女文人真的太難了,生於男權社會,才華於她們而言更多的是一種取悅。

就拿李清照來說,趙明誠死後,又有何人真的愛她的才華呢?張汝州娶她,看上的是她的金石字畫,是錢財!

所以說,《荊州亭》的傳世,太過於難得了。若是沒有黃庭堅的推崇,我們將看不到這首詞。最多,翻看宋史之時,不小心看到那個叫做“小龍女”的女鬼,一閃而過!

當你暢遊書海時,不小心翻到一些古代女作者的作品,請一定要仔細閱讀並好好珍惜。你要知道,她們的作品穿越千百年來到我們眼前是多麼的不易!

不管作品有沒有被傳世,都想對古代的女性創作者說一句:歷史不會辜負你們,你們發出的耀眼光芒我們已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