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研團隊:新冠病毒已經變異,有2個亞型,傳染力不同

新的冠狀病毒變異了嗎?怎麼做?這是學術研究的重點之一。根據中國研究小組的最新發現,新冠狀病毒最近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進化出了L和S兩種亞型。研究發現,這兩種亞型在地理分佈和種群比例上表現出顯著差異..其中,S型是一個相對較老的版本,而L型則更具攻擊性和感染性。深入瞭解不同亞型將有助於對新型冠狀動脈肺炎的鑑別治療和防控..

以上研究來自中國科學院主辦的《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3月3日發表的論文《關於SARS―CoV―2的起源和持續進化》(On the origin and continuing evolution of SARS―CoV―2)。

根據迄今為止對最大的103種新型冠狀病毒的分子進化分析,該病毒株發生了149個突變點,其中大多數是最近產生的。研究表明,新的冠狀病毒已經進化出L和S的兩種亞型,其中101種屬於這兩種亞型。在比例上,L亞型在70%時更為常見,S亞型在30%時更為常見..

作者認為,根據新冠狀病毒的進化,L和S亞型的傳播能力和嚴重程度可能不同。

兩種亞型的區別在於病毒RNA基因組第28144位,L亞型為T鹼(對應的亮氨酸,Leu),S亞型為C鹼(對應的絲氨酸,Ser).. 通過與其他冠狀病毒的比較,作者發現S型新冠狀病毒更接近進化樹上蝙蝠衍生的冠狀病毒,從而導致S型的結論相對較老。

中國科研團隊:新冠病毒已經變異,有2個亞型,傳染力不同

在武漢爆發的早期階段,L亞型更常見,而在2020年1月初之後,L亞型的發生頻率降低。作者認為,人為干預可能對L亞型施加更大的選擇性壓力,否則L亞型可能更具侵略性,傳播更快。 另一方面,由於相對較弱的選擇壓力,進化上較老和較少侵略性的S型可能會增加相對頻率。 這些發現意味著迫切需要進一步的全面研究,結合基因組數據、流行病學數據和2019年冠狀病毒患者的臨床症狀圖記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這103個樣本顯示,大多數患者只感染了L或S亞型之一。 但一位最近在武漢旅行的美國病人已經分離出一種病毒,表明它可能同時感染L型和S型新冠狀病毒。 然而,作者說,不能排除新突變的可能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