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問題指標解答您家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

現在物質水平上去了,加上各種早教班的設立,很多寶爸寶媽都會在上幼兒園之前思考自己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去上早教班。而同樣擁有一個3歲半孩子的我帶孩子上過各種類型的早教:音樂類的、感統類的、藝術類的..... 很多。對我來說上早教也是希望在週末的時候能夠認真的去陪陪孩子,當然我們在家的時候也是會陪伴孩子的。但是去上早教課的話,就給父母和孩子提供了一個專門的空間和時間,有一個專門高效陪伴孩子的時間。

4個問題指標解答您家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

陪伴,才是最長情的愛和教育!

早教到底是為了幫助孩子還是訓練孩子?

帶孩子去上各種各樣的早期啟蒙課程的過程中,我的經驗告訴我並不是所有的課程都有利於孩子。

理想的早教啟蒙課,應該是可以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讓她們感覺到被愛以及尊重,同時有利於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子綁定的。但是我們必須要謹慎地挑選,尤其是一些專門訓練嬰兒某方面技能的課程,比如嬰兒游泳、嬰兒音樂課、嬰兒舞蹈課、嬰兒體操等等。一不小心就會踩坑,變成了“訓練”孩子,當孩子做不到時,他們就會感覺到焦慮,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孩子2歲的時候,我帶過她去上過一個體適能課程,兩個老師都是來自哥倫比亞。剛開始他們會設計各種有趣的遊戲,來促進孩子活動以及的體能發展。有一節課,其中有一個活動是“寶寶吊單槓”。我們家的孩子的氣質類型是屬於天性比較慢熱、然後適應性比較低的孩子,所以當他做這個活動的時候,他感覺這個她做不到,看起來也很不安全,她拒絕了。剛開始我還是比較有耐心,也沒有勉強她。

4個問題指標解答您家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

但是接下來我們上了五六節課,當我一次一次地鼓勵孩子,孩子一次次的都不願意去做。當我看到其他的孩子做得很好,所有人都替他們鼓掌時,慢慢地我自己也產生了一些焦慮:為什麼其他的孩子可以做到,我的孩子卻做不到呢?

然而孩子對父母消極情緒的接收是非常敏感的,她很快也感受到了我的焦慮,她也感受到了老師以及周圍其他父母的一種她暫時做不到的期望,“去試試呀!孩子!” 這加劇了她抗拒的一種心理。而在這種環境下面她也感覺到壓力山大。

然後我突然就意識到,其實我這個早教課和我本來的目的是相背離的:好的早教啟蒙課,應該是能夠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促進孩子之間的社交,最重要的還是建立良好的親子的關係。

所以當時我就把這個課停下來了,而更多親子互動的方式是帶孩子出去公園玩,帶孩子去放風箏,帶孩子吹泡泡讓她追著玩,帶孩子去釣魚,帶孩子去公園上的草地奔跑。很幸運我們當時做了這樣的決定,孩子現在3歲半,她吊單槓一點問題也沒有,她的成長也很快樂。

4個問題指標解答您家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

我的選擇或許並不適合所有的父母,但是我始終相信,我們應該相信孩子,信任孩子的內在節奏。每一個孩子發展里程碑的時間各有不同。有些孩子5個月就會爬行、有些孩子8個月才會爬,還有些孩子甚至到10個月才會爬得比較好,但是當他們成年後,你看不出任何差別,他們都能行走活動的很好。

環境會有一些影響,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孩子本身。我們並不能代替孩子發展,而發展的節奏是他們自己的秘密。孩子的內心深處有一位老師,指導他們什麼時候會做什麼事情。我們需要做的是無條件信任他們內在的發展節奏。

所以早教課不是不能上,但這裡有4個問題指標需要我們思考和衡量。

評估孩子要不要上早教的四個小指標

  • 我的寶寶可以自主活動嗎?我的寶寶是否會去期望去做那些別人認為有意義的事情嗎?或者我的寶寶能夠自己選擇做什麼,什麼時候做以及怎麼做嗎?
  • 我在拔苗助長嗎?當我們帶孩子去上音樂課的時候,我們的寶寶是否正在享受跟我們一起唱唱跳跳拍手已經聽音樂呢?當我們想帶她去上一些運動課程、健身課程的時候,我們的寶寶是否正在開心的練習翻跟頭、在沙發的墊子上爬來爬去、在走廊上來回奔跑呢?
  • 這門課會讓寶寶感覺感官疲勞嗎?是有很多的父母孩子,很吵嗎?還是這個課規模很小、安靜平和,只有幾位父母和他們的孩子?
  • 這門課的組織者尊重孩子嗎?他會和每一個孩子打招呼嗎?他們是否平和從容不迫,他們是否通過讓嬰兒不受干擾地發展來展示對嬰兒發展的瞭解呢?

最後,不管是選擇什麼樣的早教班,最基礎的都是你和孩子都能在其中感受到快樂,不然即使孩子很快樂家長很疲憊,最終也會陷入一種焦慮和不合理期待中,像有些家長即使很忙也每天堅持帶孩子上體能課,因為希望孩子能在體能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鍛鍊,而這種期待會過於投射到孩子的每一個環節中,對孩子的每個細節會過於苛求結果而非過程,最終孩子會因為成人的不合理期待而失去對課程的興趣。所以當您特別期待這個早教對孩子帶來的幫助時,可能這個就不太適合您的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