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你可能在經濟學教科書或者商業新聞裡接觸過一個概念,叫做信息不對稱。

關於信息不對稱,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對同一件事物,如果A比B瞭解地更多,而且A對該事物的信息,至少在短期內無法傳遞給B,就存在信息不對稱。

無論在商業還是生活中,我們幾乎每時每刻都會遇到信息不對稱。令人費解的是,在古典經濟學教科書裡,信息不對稱常常被假設為不存在。換句話說,理論的世界是真空的。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1/9 人的有限性

按照傳統經濟學假設,商品的供給等於需求,市場達到均衡狀態。在企業或者團隊中,從領導到下屬,大家對企業和市場的信息總是一清二楚,而且彼此不存在任何摩擦與隔閡。在股票市場上,股價總能反映真實的企業信息,絕不會誤導投資者,以至於對市場的任何預測都是無效的。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但現實真的是這樣嗎?現實是:人的智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瞭解周圍世界的一切信息,即便了解,也未必知道怎麼去處理。

而有些人,恰恰就利用了人的這種有限性,從信息不對稱中賺取利益。我們把這類人,叫做商人。

在現實世界裡,主要有四種信息不對稱,每一種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2/9 商場上的討價還價

最常見的信息不對稱,來自人的內心。俗話說,人心隔肚皮。我們永遠猜不透另一個人在想什麼。

上海有一條著名的商業街,叫做七浦路。這條路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在過去,七浦路以售賣廉價服飾著稱,以至於中國人都把它稱作“cheap”路。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上海七浦路

在七浦路逛街,除了琳琅滿目的商品,你還能看見另一道“風景”,就是阿姨媽媽們正忙於討價還價。

一件七百元的皮衣,最後被砍到只有幾十塊錢。一條號稱國際名牌的牛仔褲,最後只以100元成交。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砍價是門藝術,關鍵在於買家得知道賣家的底價。而賣家絕不會把它透露給顧客。這是典型的信息不對稱。對付這種情況,買家有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先報出個極低的價格,若賣家不肯賣,直接走人。此時,賣家會立即拉住顧客,並甜甜地來一句:“大姐別忙,您說賣多少。”

3/9 你被裝修公司坑過嗎?

還有一種信息不對稱來自知識和技能。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家裡裝修的經歷。在過去,裝修公司通常都是些小作坊,給一張平面圖和效果圖就開始施工了。很多時候,平面圖根本就畫的不規範。可作為業主的你,根本就看不懂。

這倒也罷了,關鍵是,當裝修公司向你開出報價單時,裡面涉及到的材料與人工,你根本就不知道它們的實際價值。明明是中國產的大理石,卻告訴你是意大利進口的,收費高出了整整一倍。明明是PVC管,卻告訴你是鑄鐵管,反正埋在牆裡,等裝修完了你什麼也看不見。

更糟糕的是,很多裝修公司都是找馬路游擊隊來施工的,工人素質參差不齊,而你又不可能24小時盯著他們幹活。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偷懶,或者私自把裝修材料運回家呢?

這些都是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麻煩。

4/9 被高估的紅酒價格

第三種信息不對稱來自空間地域,比如說葡萄酒。

我認識一個做食品貿易的朋友,他告訴我,在網上,一瓶法國葡萄酒能賣到幾百甚至上千元。只因為貼著“原產地法國”這樣的標籤,很多人就把它當做稀世珍寶。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但真實的情況是,法國有成百上千家葡萄酒廠,他們很多口味一般。可自從賣到中國,由於中國消費者不瞭解當地的情況,所以給產品帶來了高達200%—500%的利潤率。加上有不少所謂的“紅酒大師”賣力做廣告,使很多人淪為無辜的韭菜。

5/9 我們是否該相信CEO

第四種信息不對稱,是時間的不對稱,這在企業中最常見。

比如公司股東把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職業經理人享有企業的一手信息,但股東卻沒有。作為職業經理人,他知道企業過去一年來花了多少錢,花在什麼地方。但他未必會把賺來的錢都用在有助於企業發展的事情上。他會給自己的辦公室衛生間安裝一個按摩浴缸,或者去出差總是住超五星級酒店,順便增加自己的帶薪假期等等。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即便企業的業績不錯,股東也不太清楚這到底是職業經理人的功勞,還是市場特別好的原因。因為,股東不像CEO那樣,整天和企業打交道,他們通常只會關注公司的股票信息,或者定期參加股東大會。這種時間上的不對稱,給職業經理人的揮霍與不作為創造了機會。

6/9 套利者和被套利者

所以,生活中的信息不對稱無處不在。而在商業世界,信息不對稱更是給無數人帶來賺錢的機會,經濟上我們將其稱之為——套利。

在信息不對稱的商業世界,只存在兩種人,套利者和被套利者。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如果你買了件毛衣回家,發現它的實際價值遠遠低於你付出的價格,商家就成了套利者,而你則是被套利者。

如果你發現一隻股票漲勢良好,於是持倉進入,最終卻輸得血本無歸,那你很有可能成了被套利者。而那些套利者,則可能是善於做空的投資機構或者資本大鱷。

同理,如果企業高管拿著高額薪酬,但是工作不努力,或者把股東的錢任意揮霍,那麼這位高管也是套利者。

總而言之,所謂套利者,就是利用人們對一件事的無知,以獲取超額的租金。在今天,這種做法又有了個新的稱呼,叫做“收智商稅”。

那麼,既然信息不對稱能讓那麼多人有可趁之機,我們能否避免它或者消除它呢?很遺憾,我們幾乎不可能做到。

7/9 品牌的價值

一方面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有限的事物上,我們經常有意無意地篩選和過濾各種信息,而蒐集那些被我們遺漏,或者我們沒能力瞭解信息的人,便能從中獲得回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各式各樣的中介服務。

而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分工越來越紛繁多樣,協作網絡越來越大,我們已經不可能瞭解每個環節的信息了。

就拿我手裡的這臺iPhone來說,它的零部件來自超過五個國家的數十個供應商,我壓根不可能把這些零部件拆開,一一去檢查它們的優劣。使我信任iPhone,並選擇購買它的,只有一個因素,就是蘋果這個品牌。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經濟學家科斯說:企業的存在,能夠降低市場的交易成本。而品牌的存在,能夠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

正因為有了信息不對稱,才有了品牌的崛起。品牌有助於讓某件商品佔據我們的心智,避免被別的商品所幹擾,從而節省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

據說,一臺iPhoneXS的售價比製造成本高出30%。這使得蘋果成為了全世界利潤率最高的手機廠商。為什麼全世界那麼多消費者選擇iPhone?因為蘋果的品牌效應,因為它強大的知名度與推廣力量,使其成為億萬消費者的最愛。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品牌是降低信息不對稱的一種方法,它相當於對消費者的承諾。一旦產品除了任何質量問題,都會使企業的品牌形象受損,這也是為什麼,大企業會特別在乎自己的品牌。品牌一旦建立,就是一項公共資產。

8/9 品牌溢價是否合理

但是在今天,品牌已經不再是萬能的了。因為一旦傳統的信息不對稱被打破,品牌的價值就可能下降。

舉個例子,過去我們來到國外,想吃飯,一般都會去麥當勞。為什麼呢?因為麥當勞在全球有上萬家門店,我們都熟悉它的味道。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可是現在呢?因為有了大眾點評,麥當勞就失去吸引力了。我可以在手機裡找到當地的數百家餐廳,而且信息齊全,包括特色菜式、環境陳設、服務質量等等,可謂應有盡有。麥當勞對我而言,只是普通的選項之一。

據說,如今中國的年輕一代已經不會像老一輩那樣,對品牌保持忠誠度了,他們對國際大牌也不再感冒,而是追求更潮、更新鮮的東西,最關鍵的是,他們還追求高性價比。

以前很多跨國品牌能收取30%—40%的溢價,其實也是利用了消費者的無知,確切地說,是我們對好商品的無知。

9/9 商業的發展,就是降低信息不對稱

凡是利用別人的無知賺錢,本質上都是套利。相反,能減少消費者的無知,並幫助他們降低信息成本所賺的錢,則是為顧客創造價值 。

套利是短期的,它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被逐漸打破。因為消費者不是傻瓜,而且其他競爭者一旦看到了套利機會,就會紛紛湧入,最終把剩餘利潤擠地乾乾淨淨。

淺談信息不對稱:每個時代,都有套利者的機會

所以,市場競爭有助於減少套利行為的發生。

相反,如果我能給消費者創造一個平臺,使各種商品的信息得到公開透明的展示,並讓消費者能夠自由地比較、挑選和購買,我就幫助他們減少了信息不對稱。而市場給我的回報,將是巨大的。今天的互聯網企業,像天貓京東、美團滴滴、還有大量優秀的創業公司,都在致力於實現這個目標。

那些遊走於信息不對稱的縫隙中的套利者,是時代的弄潮兒。只有通過信息不對稱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才能成為時代最後的贏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