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捱罵”是不是一種成長?

用戶945217018013171


題主如果你認為,“被罵”是領導疼你,並將此看作是一種成長,那麼我覺得你應該是被罵慣了!你捫心自問下,自己現在到底成才了沒?與去年相比,是職位上升了,還是收入增加了?


如果都沒有,顯然你認為的“成長”更多是內心的幻想罷了!


01 職場“捱罵”絕不是成長

我可以肯定的回答你,職場中“捱罵”絕不是一種成長,假如情景嚴重的話,很可能是一種人格侮辱,或心理發洩。而被罵者就是那位受害人。


以前聽過我上一任老闆講他自己的經歷,剛開始畢業那會,他在一家IT公司做程序員,同組內有一位新人比他晚到了兩週,大家也算是新人。不同的是,他的那位同事看著就屬那種內心型,平時著裝也看著邋遢,上司對他的印象本來就不太好。結果他幹活效率低,還經常出錯。


有一次因為他負責的開發模塊出現問題,導致整組都受到牽連,於是在會上上司指明的批評他,原本做開發的10個有9個都是急性子,一時間上司沒控制好破口大罵。


結果從那次會後,他基本不主動跟上司溝通。即便遇到問題也不會去求助別人,導致後續個人能力上不去,被迫離職。


對於部分內心者而言,當中捱罵羞辱,比讓他們死都難受。無法接受,以至於不能夠適應日後的工作,很多人會選擇離開。這樣算是成長嗎?


02 不要將“我罵你是為你好”當真

有時候做領導的很有意思,他們心情不好時,向你發洩,之後卻又溫聲細語的表示:“我罵你是為了你好,你可別放在心裡!”


我想說:“既然你都知道罵出口不對,又為何這麼做呢?是因為下屬都理所應當承受嗎?”


我覺得身為員工,不要在意老闆罵你對不對,但也不應該將“捱罵”視為個人成長的契機。這樣本質上會扭曲個人意志。


如果工作上有錯,老闆罵了,無所謂!改過來就是了,不要太在意。有些老闆會有那種“我給你發工資,你受我幾句罵又怎麼樣”的心裡。所以你給這樣的老闆較真,沒什麼意義。即便你是對的,又能夠改變什麼呢?除非你選擇離職。


所以老闆罵你了,後續有說“罵你是為你好”的話,聽著就好,不要當真就行,如果當真了,你就被洗腦了。這句話的暗語是:我罵你是應該的,你得無條件配合。


這是什麼狗屁話,但它就是一句職場潛規則。


03 高明的領導,不會選擇罵下屬

不得不說,有些企業中的上司或老闆確實值得學習。不論是個人領導力,還是管理團隊都是一流的。他們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也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但從不在員工面前罵人,或發洩個人情緒。


如果你遇到這種老闆,請珍惜。


回顧我這些年來的職場經歷,老實說沒有遇到過。有時候領導不給你穿小鞋,就已經夠意思了。罵你兩句,內心多有種謝天謝地的感受。


不過在我服務過的合作公司中,確實曾遇到高明的領導,通常這類領導的情商都特別高。如果遇到下屬犯錯了,一般領導會選擇講道理,講情懷,讓員工對他們五體投地。但高情商的領導,不這樣做,太low.


他們一般是從對方情感上入手,先體會對方的感受,後才逐漸引入主題。這樣溝通更融洽,同時下屬也感受到領導者的真誠。


所以說,“捱罵”絕不是職場上的一種成長,更多的是一種潛規則。因為你收錢了,所以捱罵是應該的。


請關注@積極的麥子講職場,積極迎接更好的自己~


積極的麥子講職場


是,也不是

是:是因為剛開始上班,不願意在意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門心思的只想著好好工作,也憧憬著努力工作帶來的工資收益能高點,結果發工資的時候,我才明白捱罵是一種成長。一起幹活的幾個人,我被罵了說我做的活那裡沒做好,我重新做了保證了質量,別人沒做好也不願意重新做,我做的樓層質量好交活的時候檢驗過關,錢拿到了手。別人就只拿了一半的錢。

不是:是因為老闆罵你只是在撒自己的不痛快,那你出氣罷了,根本就不是你做錯了什麼。


棠樾


如果說能夠告訴你捱罵的原因,並且補足你的不足,那倒是一種成長。

如果僅僅是單純的為了發洩自己情緒,並沒有在工作上給你任何的幫助或者建議,那你就僅僅是一個受氣包。

我有個朋友,畢業後到了一家銷售公司工作,當時我去找他玩的時候發現領導正在隔壁訓人。

我朋友告訴我他們領導每天把他們這些人單獨叫到辦公室挨個罵,因為他們作為應屆畢業生沒有完成每天的銷售任務。

過了半年,他們都離開了那家公司,既沒有掙到多少錢,也沒有學習到任何知識,白白的浪費了半年時間。

所以對於一些領導來說,罵員工只是他無能的表現,沒有其他的解釋。


利索


是。儘管被人罵,誰心裡都不好受,甚至憤怒,但客觀上的確能促進你成長。說說我的經歷吧:剛參加工作時,有個做了十多年的老員工,倚老賣老,不會好好說話,以罵人的方式代替說話,誰都被她罵過,甚至包括領導。我開始也是很憤怒和懼怕,後來加強學習,不斷地分析原因,慢慢的我成了業務骨幹,再也不怕她了,也不懼怕她了。現在想來,還要感謝她,是她促使了我的成長。


扛大刀的人


受到上級批評時,反覆糾纏、爭辯是沒有必要的.

如果你的目的僅僅是為了不受批評,當然可以"寸土必爭\

共享人才


有人說在職場捱罵是一種成長,叫我看來呢,這絕對不是一種成長,一個好的管理者絕對不是通過辱罵員工發洩情緒來幫助員工成長的。打是親罵是愛,那屬於過去我們的一種非常荒謬的錯誤的認知,在21世紀,如果你還認為罵是對他的愛,捱罵是一種成長,那真的說明你活在上個世紀,你沒有進步,你也沒有成長,你腦子有問題。

第1點

罵人的人本身就是不理智的,是沒有辦法掌控自己情緒的表現,動不動就罵人。

罵完之後還告訴你是為你好,是在乎你,疼你,愛你,這tmd是什麼混蛋行為,這跟生活中那些對妻子實行家暴的男人有什麼區別?

一個領導動不動就罵員工,這是為員工好嗎?這是這個領導無能的表現。人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

舉一個例子,一位高級白領在咖啡館裡邊喝咖啡,這個時候服務員不小心把咖啡灑到了他的白襯衫上,他當時就破口大罵,將服務員罵得狗血淋頭,別人就會問他說你為什麼要罵服務員呢,他就會說因為服務員弄髒了我的白襯衫,他就應該被捱罵。

可是如果這個時候一位客戶給他打電話,他就會立馬笑臉相迎,迅速變臉,或者說如果是他的老闆不小心把咖啡撒到了他的襯衫上,他非但不會罵老闆,反而可能會恭恭敬敬的說,“老闆您別客氣,我自己擦就好了,沒燙了你的手吧?”

這說明什麼問題呢,這說明人的情緒是可以控制的,那麼他之所以罵服務員,是因為他覺得他比服務員高人一等,這是一種鄙視他人瞧不起他人,侮辱他人行為的心理作用,和一種所謂的洋洋自得,居高臨下的優越感在作祟。

老闆罵員工也是如此,他覺得自己比員工高一等,他是人上人員工是人嚇人,所以說他才會罵員工,領導的這種想法本來就有問題,這樣的領導不跟也罷。

一個會管理員工的領導絕對不是通過打罵來讓員工獲得成長的,他應該是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給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即便員工犯了錯誤,他也會巧妙的讓員工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員工發自肺腑的心悅誠服的接受領導的批評和管理,然後能夠很好的改變自己。

任何一個捱罵的員工都不會由此感謝領導,他只會在內心沉澱出許許多多對領導的反感和厭惡。

第2點,所謂的捱罵是成長在當今這個社會是非常荒謬的。

咱們都知道在職場生活中啊,有一個很好玩的事情,那就是中年人的你可以狠狠的罵他,因為他們因為家庭原因不會輕易離職,但是90後00後你千萬不要罵他,他們90%的離職原因都是因為領導罵他。

為什麼呢?90後也好,95也好,他們有自己非常獨立的清晰的人生觀價值觀。

面對這樣的90後,你如果只是一味的否定他們罵他們,他們肯定不開心,他們肯定會第一時間選擇反抗選擇離職,所以說不是說90後難管,不是說90後任性,而是說你沒有找到正確的管理90後的方法。

你認為90後脾氣大情商低不是,是因為你能力不行,你情商低你不會管理你,你如果有很好的方法管理的話,他怎麼會離職呢?他怎麼會情商低呢?他怎麼會生氣呢?你憑什麼罵人家90後呢?

最近網上在爭議的楊爍管理兒子的方式遭到很多人的詬病,一味的打壓,一味的罵,一味的批評,你以為這這是一種關愛嗎?這是一種愛嗎?這是一種很好的管理方式嗎?錯,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做法,這是壓抑人性,這是有問題的。

所以說領導對90後對95後對00後的這種辱罵行為只能說明一個問題,這個領導已經落伍了,已經不適合當前社會的成長和管理了,他壓根有沒有摸清楚90後或00後的性格脾氣以及如何更好的管理他們。

第3點,作為一名領導,你應該找到正確的管理方式,作為一名員工,你應該找到正確的成長方式。

先說領導,一個真正優秀的領導,首先要做的就是正確恰當的合理的管理自己的員工。

舉一個例子吧西,有一家公司的老闆配了一個女秘書,女秘書呢,什麼都好,就是工作做的不是很好,很多人投訴她。這個管理者呢,也想把她辭退了,但是呢,礙於很多情面,領導想再留下觀察一下。

他知道這個女孩呢很敏感,他又不能夠直接罵她,於是啊有一天就對女孩說,“你今天打扮的很精緻,非常的有水平上檔次,你的包背得很好看,你的衣服搭配的很好。我想如果如果你的工作和你的打扮一樣完美的話,那就更好了!”

這個女秘書聽完之後呢,從此啊,她的工作又非常的賣力,非常的用心,嗯,在公司也扎穩了腳跟,獲得了很多同事的認可和老闆的稱讚!

這個領導就是一個非常高明的領導,因為他知道什麼叫因材施教,什麼叫合理的管理方式。

一名優秀的領導肯定是對情緒管理有超強的能力,他知道如何減少一些無用的情緒,如果把心思放在產品上市場上讓員工更有力量,更有想法,更有心思,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力,這才是幫助員工成長的最好方式,而不是通過辱罵去刺激員工成長,這樣的結果就是員工會迅速離開。

作為員工的話呢,也要增強自己的職場動感力,也就是說要變得臉皮厚一些,把玻璃心收起來,如果你是因為自己的問題業績沒有完成,犯了很多小錯誤,被領導批評了,那你就認可就好了,只要領導批評的對對,你成長有幫助,那你就暫且隱忍不斷的改變自己,不斷的成長,自己如果領導批評錯了,那你就可以據理力爭,告訴領導就可以了,所以還是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用實力來說話,讓自己變得更成熟更穩重。當你的能力很強悍,業績很突出的時候,領導就不會罵你了,也不敢罵你了。

歡迎關注@遇見小mi,一起遇見更好的自己~


遇見小mi


“捱罵”是否是成長,需要看罵人者與被罵者的對“罵”的認知。

然而,我不贊成職場上罵人與被罵,他們一個是情緒控制的弱者,另一個是受虐者。有多大的事能讓你把對方當做負面情緒的宣洩口,肆無忌憚地破口大罵?又有多少人能承受“愛之深責之切”,“棍棒之下出高徒”的情緒薰陶?

我認為對他人成長要負責,能控制情緒就決不罵人,找到對方成長突破口,灌輸正確的理念及思路,比罵人更有效。同時,職場上也要善待自己,我們不是情緒的宣洩口,請對方好好說話,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瞭解罵人者心理及認知,才能知道是不是成長。

罵人者本身就是不理智的,是不會掌握自己情緒表現。動動就罵人,罵完後還告訴你是為你好,因為在乎你,愛你、疼你,所以對你語言上有些許激動。

在生活中,家暴者常用的就是這個套路,打罵自己親近之人,以此獲得心理上的滿足,靈魂上的“昇華”。他們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摸清了你的脾性,對你心理上進行碾壓。

我並不認同“打是親、罵是愛”,如此之類荒謬的言語。如果一個人真的對你好,是如春風,如細雨,讓你舒服異常。當然,要排除本身就有受虐傾向的人。

職場亦是如此,誰說領導罵你就是對你疼愛,只是換一個方式對將自己的情緒宣洩。業績好、做對事情的人,他會罵嗎?你的結果已經爛到超出了他預期,讓他的情緒無法受控制,才會對你打罵。

當然,並不排除接受過多年傳統文化教育者,認為管理下屬就需要“罵”來襯托管理的“仁愛”,這不是他們的錯。是因為他們對前輩經驗論的深信不疑。同時,也是他們的認知錯誤,他們把嚴厲與打罵是等值劃分,或者毫無區分。

那麼,不難理解如此思想下,在他們心裡,罵人的確有可能是對一個人的關愛以及重視。如果恰好你也認同此觀點,那麼“捱罵”時你的確在成長。

但是,職場上幸好多數人是清醒的,對於“捱罵”就是對自己的煎熬。他們接收了大量負面情緒後,獲得的是被同化,或者抑鬱離職。

“捱罵”是成長,在如今並不管用。

有個段子非常形象的說明了當今社會文明的進步,個人認知的清晰。

60後離職原因:什麼是離職? 70後:為什麼要離職呢? 80後、收入不高我就離職; 90後、領導罵我就離職; 95後:感覺不爽就離職; 00後:領導不聽話就離職。

90後離職原因,大部分來源於領導罵我。

他們能清晰認知情緒、指導、幫助等,各個詞語的真實含義。他們有獨立的人生觀、價值觀,不在受前輩經驗影響。

他們難道沒有成長嗎?作為當今社會及職場中流砥柱,他們如果沒有成長,如何推動社會的進步?他們在成長,並且成長的速度非常快。

他們能快速判斷公司及其管理方式,把“捱罵”從工作中剔除,推動企業管理方式的改變,提升企業管理技巧。

我認為這樣的成長才是健康的,令社會進步的。不是犧牲尊嚴,受到辱罵才能成長,而是通過學習,好言相告而成長。

並且,該方式也是獲得成長最有效的方式。

很多管理者對於90後很頭疼,給90後貼了很多標籤,認為90後難管、脾氣大、情商低等等。

其實不然。恰好是管理者管理方式的固步自封。

“捱罵”是成長,如今並不實用,不是主流。

找好正確的成長方式。

作為企業方,更新管理方式迫在眉睫。激發當下職場人士血氣,提高企業整體作戰能力,絕不是靠“罵”。

情緒管理永遠是管理者的一門必修課,減少無用情緒,把心思花在產品、市場上,讓員工更有力量闖;把心思花在績效、管理方式上,讓員工更有幹勁。這才是幫助員工成長最好的方式。

而作為員工,擁有正確的思想觀念,良好的學習方式,不是要認為“被罵”、“捱罵”光榮。減少情緒收納,把上級無用的負面情緒拋開,把心思放在目標、工作內容、業務、技能上,少捱罵,多拿薪酬,多得到認可,多得到工作帶來的滿足感及成就感。這才是我們成長最好的方式。


以上。


鍾黑牛聊職場


捱罵的確是一種成長。

我是一名職場初出茅廬者,之前在工作中經常會被老闆指指點點的,自己心中難免會不爽,少不了很多抱怨。但是你作為老闆的角度想,你的員工這個也不行那個也不行你肯定也很火,哪個老闆都想讓自己的員工發揮自己的價值。這個時代就是這樣,你不能完全發揮自己的價值,不給老闆整一塊麵包,老闆怎麼會分給你一點麵包渣。

在我想法世界裡我會換位思考,從個人的角度找原因,無緣無故,老闆不會批評你的。找原因,是下次做好事情的必要思索。生活的事情都是螺旋上升的。簡單給您說一下幾點,是我工作中經常犯的錯誤:

1 做事細心;我之前是在一家設計公司上班,我是公司的軟裝設計師,有次給客戶做預算,少算了一個床頭櫃,價格差了2000多,說句實話兩千多並不算很多錢,後來單子也成了。當時老闆在當著客戶的面沒說什麼,後來回來給我一陣批,其實這個預算是他審核過的,當時那一個叫惱火啊。沒辦法,回來自己思考,反思,還是自己馬虎的毛病。也怨不得人家。之後還有很多次,都是自己粗心導致的。

2 想的周全 一次去客戶家放樣,老闆和我一起去的,和客戶談的開心的時候,老闆說給圖紙拿過來,我找了半天,沒找到,醉了。(後來回來才知道放在公司辦公桌子上了。)當時客戶就感覺我們太不專業,當然最後也是簽單了。後來就不說了,一樣又被罵了。做事情一定要想的周全點。

3 要有上進心 4 為公司考慮 5 不搞團體化 6 積極表現 等


A0匠心獨具


身為職場人,怎樣看待“職場上有一種捱罵叫成長”?

我認為這跟我們的一直以來錯誤的教育觀念有關係,不得不從這“棍棒教育”說起!

棍棒教育在我們從何時就開始了?

古代老師喜歡“打屁股”這種教育方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但古代的“棒打”是有嚴格規定的,並非“隨便打”。要講“禮”,不能與儒家教義衝突。打學生屁股不宜打得太重太狠,不扒褲子,不摁地上,執行時喝令學生趴在條凳上再打。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些棍棒教育呢?

很多時候,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他們的出發點就是:為了學生/孩子好而不是不這麼做。

孩子小時候對身邊周圍的事物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很多都是通常大人和老師的口述,以及自己有限的親身經歷而認識這個世界和事物,很多時候他們不知道這個度在哪裡,這事事情的發展有什麼弊端,怎樣影響到他人以及整個家庭與社會,而家長和老師們因為歷經社會世事,懂的自然比孩子多,當孩子做的事情超出了正常的倫理、老師和家長認為正確的認知範圍時,家長和老師為了讓孩子修正自己的“錯誤”想法,並讓他們改正到和老師的想法、行為一致,就利用體罰來處理,讓孩子碰到壁,自己親身體驗到這個“錯誤”的想法帶了一場深刻的教訓給自己時,更願意去遵從老師或家長的意見,這樣家長和老師的目標就達到了:孩子能向他所希望的方向改過來,並且不再有錯誤的想法和行為出現。

如果你不斷地通過棍棒教育,看到孩子能達到你所期待的效果,那你應該會經常用吧?


即時用工


職場挨領導罵也是一種好事,初來工作時做業務,一丁點錯誤就挨老闆娘罵,老闆娘是管公司的,老闆是不怎麼管事的,平時就養養雞,栽栽草。不過罵後罵人的,捱罵的就忘記那麼一回事了,但一有大客戶(提成),老闆娘就交給我去搞定,摟出樓子,老闆娘再出馬。同樣有幾個同事,沒捱過罵,出現了問題就直接叫你打包走人了。其實很多領導罵你,是真的愛護你才罵你,說明你還可以救,是個可造之才,無果你是個無用之人,領導哪有那麼多脾氣找你發。直接要你滾蛋就是了。浪費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