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樓女子隨口說出一上聯,卻難倒大明第一才子,600年來無人能對

解縉(1369年12月6日-1415年2月22日),字大紳,一字縉紳,號春雨、喜易,江西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明代大臣,文學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進士,官至內閣首輔、右春坊大學士,參預機要事務。解縉因為才學高而好直言被忌憚,屢遭貶黜,最終以"無人臣禮"下獄,永樂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凍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贈朝議大夫,諡文毅。

解縉自幼穎悟絕人,他寫的文章雅勁奇古,詩豪宕豐贍,書法小楷精絕,行、草皆佳,尤其擅長狂草,與徐渭、楊慎一起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著有《解學士集》、《天潢玉牒》等;總裁《太祖實錄》、《古今列女傳》;主持編纂《永樂大典》;墨跡有《自書詩卷》、《書唐人詩》、《宋趙恆殿試佚事》等。

青樓女子隨口說出一上聯,卻難倒大明第一才子,600年來無人能對

明朝有一位有名的大才子,天生聰穎自幼聰慧過人,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無一不通無一不曉,

對對聯那更是拿手絕活,沒有他對不出的下聯,他就是解縉。他的確很聰明,但是生性孤傲,加之身邊的人對他很是吹捧,所以他看不起一般人。於是這就有了後來才子和青樓女子的故事。

青樓女子隨口說出一上聯,卻難倒大明第一才子,600年來無人能對

有一次解縉陪同朋友去青樓喝酒,男人喝酒喝多了難免不吹噓一下自己,再加上身邊朋友的吹捧,他更加忘乎所以。說到自己乃是明朝第一大才子,無人能比無人能敵。就在那時有一位青樓女子聽到這句話,感覺此人很是自大,便想要向他請教一番。於是這位女子問到解縉:“小女子不才,不知能否和解公子請教一番”。

解縉聽到此話之後,一下就答應了。於是這位女子開口說道“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讓解縉對出下一聯,但是解縉聽過之後思索半天也沒能回答上來,在尷尬之餘他匆忙離開了青樓。留下一眾人目瞪口呆,誰都沒想到一介青樓弱女子居然能把明朝第一才子給難住了。

青樓女子隨口說出一上聯,卻難倒大明第一才子,600年來無人能對

其實這一句話當中的三個解字含義都各有不同,從字面上來看就是一杯清茶可以解決解縉口渴的意思,但是其中蘊含著其它深意。第一個解是解決的意思,第二個解是解縉的姓氏,第三個解則是解元的意思,同時也說出解縉的身份。從用這三個字來作詩就能看的出這位青樓女子一點都不一般。經歷過此事的解縉才開始恍然大悟,不再吹噓自己,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大才子。

最重要的是青樓女子出的對子,不僅解縉沒對出來,到現在600多年了,至今還沒有人能夠對出來。不知道各位看官有沒有人能對出來呢?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各位朋友們你們可以互相切磋,看看誰能夠對出來。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不妨關注“閒閒書話”

一卷書、一杯茶、一支筆,世界這麼大,我們一起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