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寧波理工學院了不起 讓一群外教“戀”上中國

——“真實”和“真的”一樣嗎?

——我覺得差不多。“真的”normally is used alone,如“真的嗎?”。“真的”is more informal and for oral conversations。……This is my limited experience with Chinese。

這是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外教微信群裡交流中文學習體會,波蘭籍教師與巴西籍教師正在就漢語中“真實”和“真的”的詞義辨析展開討論,互助學習中文。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了不起 让一群外教“恋”上中国

痴迷丹青 畫牡丹的“康哥”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烏克蘭籍外教康斯坦丁博士,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語,人稱“康哥”,來校工作六年,工作之餘,痴迷丹青,習得一手牡丹國畫技藝。2019年,正值新中國七十華誕,他在暑期回烏克蘭探親之際,組織開展了“描繪牡丹畫卷,祝福中國華誕”系列國畫傳播活動,到當地學校和文化機構手把手教授牡丹畫法,獲得烏克蘭中國文化愛好者和學校小朋友的喜愛與歡迎。

“康哥”還記得,在2018年浙江省西湖友誼獎的頒獎典禮後,他向省長袁家軍展示並贈送了自己的繪畫作品,直至今日仍令他回味悠長,充滿自豪。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了不起 让一群外教“恋”上中国

“康哥”的兩個孩子長年在中國生活學習,為鼓勵孩子學習中文,他沒有選擇送孩子去國際學校就讀,而是讓漢語成了孩子重要的學習語言。長子小康與中國孩子一起完成了6年的小學課程。他笑稱,小康已是四口之家的中文翻譯官,他平時上班不在家,媽媽不會中文,小康就是媽媽隨身的同傳翻譯。次子小小康也跟隨哥哥步伐,在寧波當地小學上學。

愛在寧波 愛上寧波

為了愛情,一路追隨,愛爾蘭籍特倫斯博士2017年跟隨心儀的寧波姑娘選擇來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工作,2019年在寧波舉辦盛大婚禮,有情人終成眷屬。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專程從愛爾蘭來寧波,見證兩人的幸福時刻。他說,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是他愛人的母校,冥冥之中成了他們的紅娘。

無獨有偶,幾位巴西籍、日本籍、馬來西亞籍外教也選擇與中國姑娘、小夥子組建家庭,打算長期在中國居住。巴西籍馬科斯博士每每提到寧波,他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並用樸素的中文說,“寧波挺好,我喜歡寧波。”因為愛在寧波,自然就愛上寧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的外教團隊陣容不算很大,但每一位外教對這座濱海之城、對這個美麗校園愛得深切。

上好外教融入中國文化這堂課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建校十八年來,見證了外教團隊從以講英語為優勢,發展到以學中文為時尚的變化。目前,非華裔外教中近一半可以用中文進行日常交流,其他外教也能聽懂大部分中文,僅有個別還在中文學習起步階段。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了不起 让一群外教“恋”上中国

這樣的變化,主要是源於學校倡導外教趨同管理理念與實踐,增強了外教的歸屬感與主人翁意識。外教聘用管理不搞“特殊化”,統一納入普通人事系統參照管理,外教可以參加職稱評審,同時根據外專局等上級職能部門相關要求,完善外教日常學習生活和工作保障體系;工會活動也把外教作為“會員”納入其中,部分外教還參與所在院系日常管理工作,給外教營造無異鄉感的環境。

為外教學習中國文化提供暖心服務,在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外教想要學習中文,可以選擇陽明公益漢語課堂,這裡有專門的漢語學習課程,還有公益漢語志願者幫助學習;想要深入瞭解中國文化,可以參加博雅課堂,這裡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學與實踐活動,剪紙、書畫、繪畫、古箏、琵琶等,而且與國內師生同上課同實踐,一起到實地體驗慈孝文化、藏書文化、港口文化,一起包餃子、吃湯圓、過中國節。

當然,外教們自身也因為熱愛才更加努力。工作之餘,外教的微信群裡經常就有類似開篇的中文學習交流,中文好的外教很願意自發當起漢語志願者。2018年烏克蘭籍康斯坦丁博士、波蘭籍瑪格德萊娜博士分別獲得浙江省西湖友誼獎和寧波市茶花友誼獎,這是浙江省和寧波市頒發給外籍人員的最高獎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