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不被子女"待见"的老人,年轻时都有这3个特点,怨不得别人

我们常说"生子养老",指的是老一辈人生儿育女,是希望他们能在父母老了之后承担起赡养他们的职责。然而,并非所有的子女都会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职责,而这一点与父母年轻时对孩子的所作所为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前段时间,张先生因为拒绝赡养自己的父亲,而遭到了亲友的指责。但是,张先生表示,自己的父亲年轻时候不但没有承担起一个父亲应有的责任,而且常常外出赌博,回家后还经常打骂妻儿,这样的父亲不值得被尊崇与善待。

听完张先生的话,亲友们才知道了事情原委,对于张先生父亲的诉苦也不再作出回应。事实上,不少父母在晚年时候得不到子女的赡养,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他们在年轻时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导致在孩子心目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晚年不被子女

不被待见的父母年轻时的三大不当行为

1、疏于努力奋斗

有些老人在年轻的时候贪图玩乐,不仅没有在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上付诸努力,而且还出现挥霍无度的行为,这样的父母很难在孩子的心中树立起一个高大的形象。缺乏一个高大形象作为支撑,孩子很难在长大以后,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职责。

2、经常打骂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采取打骂教育。尽管这种教育方法能够让孩子短时间内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但由于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因此这种方法并不能达到教育的效果,并且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伤疤。

甚至有些父母滥用打骂教育,只要孩子犯了错,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打骂一通,这种做法很容易激起孩子的不满。随着时间的积攒,这种不满将会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孩子产生憎恨父母的不良情绪。在这种情绪的作用之下,孩子又怎么可能会去待见、赡养父母呢?

3、没有孝顺长辈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导师",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将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着孩子。因此,如果父母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孝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孩子将会有样学样,在父母年老以后,也出现撒手不管的情况。

如今,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老人即便退休了,也不会对子女产生巨大的经济依赖感。但是,他们依然希望子女能够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多多陪伴父母。那么,要想拥有美好的晚年生活,父母应该如何争取呢?

晚年不被子女

年轻父母应该做好的三个方面

1、以身作则孝敬长辈

父母对孩子的人生起到了重要导向作用,因此,要想孩子在父母年老之后主动承担起赡养义务,那么父母自身也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父母作为家庭经济的顶梁柱,平时除了必要的工作时间以外,应该多花些事情陪伴、照顾长辈。

这样不仅能让孩子学会尊重老人,而且能够很好地提升家庭氛围,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之中成长,养成尊老爱幼的良好品性。

2、教育孩子奖罚有度

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没能把握好度数,进而出现过度褒奖或是过度批评的情况,这两种情况对孩子的成长而言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果父母过度否定孩子,那么他们很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疏远自己的父母。

而如果父母过度褒奖孩子,那么他们将因此产生骄纵任性的性格,不肯听从父母管教,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不能主动承担起赡养父母的职责。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褒贬有度,防止孩子产生一些不良认知。

3、陪伴孩子增进感情

亲情是孩子能够承担起赡养父母职责的保障,因此父母在年轻时,应该多陪伴孩子,增进亲子双方的感情。父母与孩子一旦建立起牢固的亲情,那么孩子将会在这种亲情的驱使之下,自觉照顾年迈父母的饮食起居。


晚年不被子女

我是海马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