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醫”有哪些?

“上醫”有哪些?


先說說扁鵲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有位神醫被尊為“醫祖”,他就是“扁鵲”。

一次,魏文王問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又問:“那麼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黃帝內經》指出,“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唐代名醫孫思邈有發展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癒欲病,下工治已病”。

“上工”即“上醫”,從我們國家的中醫藥發展史來看,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的名醫堪稱“上醫”。


上古時期的名醫


伏羲氏

中國神話中人類的始祖。所處時代約為舊石器時代中晚期。

相傳為中國醫藥鼻祖之一。

《帝王世紀》稱“伏羲嘗百藥而制九針”,我國醫界數千年來尊奉其為醫藥學、針灸學之始祖。


神農氏

一說神農氏即炎帝。中國傳說中農業和醫藥的發明者,所處時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

《淮南子·修務訓》:“神農乃始教民,嘗百草之滋味,識水泉之甘苦,……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醫方興焉。”

《帝王世紀》稱:“炎帝神農氏,……,嘗味草木,宣藥療疾,救夭傷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


黃帝

傳說中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祖先。所處時代為原始社會末期,為部落或部落聯盟的領袖。

傳說他的發明創造很多,我國古文獻也多有黃帝創造發明醫藥之記載。


岐伯

中國傳說時期最富有聲望的醫學家。

《帝王世紀》:“(黃帝)又使岐伯嘗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鹹出焉。”

宋代醫學校勘學家林億等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表》中強調:“求民之瘼,恤民之隱者,上主之深仁,在昔黃帝之御極也。”


伯高

傳說上古之經脈學醫家,黃帝臣。

伯高之為醫是以針灸之理論、臨床和熨法等外治為特長,同時,對脈理亦多有論述。


雷公

傳說上古醫家,黃帝臣,擅長於教授醫學之道,望色診斷與針灸醫術等。

在關於針灸論述上與黃帝討論了“凡刺之理”,以及望面色而診斷疾病的理論。


少師

傳說上古時醫家,以擅長人體體質之論而聞名於世。

少師對五種人的體質、性格、行為特點等進行了比較具體的敘述,少師之論點近世為朝鮮醫學家發展為“四象醫學”。


甄立言

甄立言,甄權之弟,生於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卒於唐貞觀年間(627~649)。

立言醫術嫻熟,精通本草,善治寄生蟲病。

著有《本草音義》七卷、《本草藥性》三卷、《本草集錄》二卷、《古今錄驗方》五十卷,均已散佚,部分佚文尚可在《千金要方》和《外臺秘要》中見到。他的《古今錄驗方》如《外臺秘要》所引“消渴小便至甜”是我國有關糖尿病的最早記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