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看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小孩,他记得来自原生家庭的点滴,童年时的痛苦经历,或者他人的言语评价。


我们常以为忘却了这些记忆,其实它们深深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选择,找到他,疗愈她。”

每个人都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可能影响甚至牵绊他的一生。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就讲述了一个有关原生家庭的故事,这本书的作者塔拉•韦斯特弗17岁前从未上过学,后来通过自学通过了大学入学考试,并成为了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博士。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教育改变了塔拉的命运,重塑了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却也使她与家人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她被视作背叛家庭的人,父母不理解她,更不接纳她。这让她开始思考,教育对于自己的意义,并一直努力寻求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和解。

此书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全美销量破百万册。

比尔•盖茨评价它:惊人的故事,真正鼓舞人心。我在阅读她极端的童年故事时,也开始反思起自己的生活。《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每个人都会喜欢。它甚至比你听说的还要好。


01.与众不同的家庭

塔拉出生在一个非常极端的家庭,父亲在美国爱达荷州经营着一个废料场,性格偏执狂热,是家里的绝对权威,母亲顺从隐忍,是草药师兼助产士。

17岁以前,塔拉和哥哥姐姐们每天都在父亲的废料场干活。

工作之余,全家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囤积大量食物和燃料,比如桃子罐头和汽油,因为父亲认为,世界末日终将来临, 到时候,只有他们能生存下去。

孩子们几乎都没有出生证明,因为都是在家里出生的。生病了,也不允许去医院看病,母亲会告诉他们,“药是一种特殊的毒药,永远不会被排出身体”。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塔拉和她的哥哥姐姐没有去学校上过一天学,因为父亲不相信政府和一切公共机构,学校就是专门给人洗脑用的,用他的话来说,“这跟把他们交给魔鬼没什么区别”。

父亲还把体会苦难当做上帝的旨意。即便是人为的因素导致灾难发生,他也会虔诚地相信: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

塔拉的父亲不购买汽车保险、开车也不系安全带,在进行危险的高空操作时,更不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所在,在塔拉的成长中,车祸、工程事故、烧伤、脑震荡总是频繁地发生.....

“我们一直生活在一种警觉的状态和持续的恐惧之中。


爸爸总是把信念置于安全之前。因为他相信自己是正确的,在经历了第一次车祸、第二次车祸、垃圾箱疗伤、着火、托盘坠落这些事件后,他仍坚持相信自己是对的。


付出代价的是我们。”

如果说,父亲是塔拉的生命中一股难以挣脱的精神强力,那么哥哥肖恩则是她对家庭恐惧的来源。

肖恩控制欲极强且残忍暴力。每当塔拉在家时,他总会出其不意地把塔拉毒打一顿,揪住她的头发,在地上拖,甚至把她的头塞进马桶,尽管她并没有做错什么.....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庆幸的是,当塔拉在黑暗中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哥哥泰勒仿佛她人生的灯塔。

当其他兄弟姐妹在互相打闹时,泰勒带着塔拉躲在房间里一起听音乐,那是塔拉曾经最幸福的时光,后来,泰勒离开家去外面上学,他告诉妹妹:

“外面还有一个世界,塔拉。”


“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边灌输他的观点,世界就会看起来不大一样。”

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为了挣脱束缚,塔拉开始自学,并参加了美国大学入学考试,最终被美国最大的教会大学杨百翰大学录取,踏出了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02.重塑自我之路

然而,象牙塔里的新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美好。

她不知道教科书是用来干嘛的,以为欧洲是一个国家,她以为犹太大屠杀只是死了五六个人,第一次考试就拿了不及格;

她穿着宽大的衣服,因为父亲从小教育她,“正派的女人永远都不能露出脚踝以上的任何部位。”而室友却穿着吊带,喝着口乐,这让她简直难以置信;

她如厕后从不洗手,因为在她的观念里,保持洁净是虚伪的。

总之,她就像是一个异类,与周围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更糟糕的是,因为父亲不肯在经济上帮助她,为了支付学费和生活开销,她只能疯狂打工以维持学业。保洁员、便利店的店员,她都干过。

与此同时,塔拉非常刻苦地学习,每天晚上看书到两三点,最终,她从不及格成为了全优生,从半额奖学金到全额奖学金,她终于可以不用担心上不起学了。

因为学习优异,她拿到了盖茨奖学金,被送到剑桥大学交流,拿到了硕士学位,并一路成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剑桥大学博士。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从山里没上过学的女孩,到头顶名校博士学历光环,塔拉的命运似乎彻底改变了,正如她在书中写道:

“我曾怯懦、崩溃、自我怀疑,内心里有什么东西腐烂了,恶臭熏天。


直到我逃离大山,打开另一个世界。


那是教育给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无限可能。”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求学期间,塔拉开始大量阅读,从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她开始意识到了父亲的局限,以及从小被灌输的价值观的荒谬,她开始反思教育对自己的意义,以及原生家庭的成长环境: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


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03.背叛家庭的人

教育重塑了一个崭新的塔拉,却也拉大了她与原生家庭之间的裂痕。

尽管她取得了足够耀眼的成绩,然而,接受了新思想和科学观念的塔拉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并被告知整个家族。

她曾试图通过姐姐和母亲劝说父亲,修复过去的伤痕,然后并没有得到支持。

读博期间,因为与家人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塔拉无心学习上进,每天沉溺于电视剧自我放逐。教育带她走出了大山,却无法抚平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此后的很多年里,她和父母都没有见过面。即便后来她多次回到家乡,请求见母亲出来见一面,依然遭到了狠心拒绝。 因为单独见女儿,是对丈夫的不尊重。

有人说,塔拉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教育的力量,但我认为, 它更揭示了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究竟有多么深远。

正如塔拉所说,自己无意塑造一个励志的美国梦, “学位和证书”只是“一种体面的虚空”,她想要表达的是Educated带来的Things gained and Things Lost(得到的和失去的)。

“作为一个从垃圾堆里爬出来的无知女孩,竟被允许去那样的地方读书,我应该感激涕零才是,但我丝毫提不起热情。


我已开始思考教育让我付出的代价,开始对它心生怨恨。”

父母是我们最初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者,即便后来我们接受了很多新的想法和观念,但终其一生,我们都在寻找回家的路,寻求父母的认同。

和塔拉相比,我们是幸运的。


04.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是震撼的,我无法相信在发达的美国,竟然发生着如此荒诞的故事。可是,这就是塔拉真实的人生经历。

她17岁前从未上过学,28岁成剑桥博士,却被父母视为“家庭叛徒”

此书中文版书名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出自圣经 ,这句话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逃离,一种是找到新的信仰。

塔拉逃离了大山和父母,像飞鸟一样去寻求教育,重塑自我,正是对她人生的最佳寓意。


这是一条充满荆棘、未知的路, 甚至最终让她走向了家庭的对立面。

也许到最后,塔拉都没有成为家人所希望的样子,但她却活成了自己的英雄。

所以,在我看来,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并非成功励志书,而是关于如何突破原生家庭的桎梏和束缚,重新寻找自我、重塑自我的心灵之书。

相信每个认真生活的你,都不想错过它。


更多文章:


作者:笑薇,多平台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爱读书,爱写作,爱旅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