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前兩天在一些主流平臺看到一些關於鍾南山院士莫名其妙的言論。

為什麼說莫名其妙呢,因為完全無法理解,甚至有一些憤怒和擔憂。

這是2011年拍攝的公益節目《中國人物誌—夢想篇》。

因為最近的疫情重新火爆了起來,其中一期的節目主角是鍾南山

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2011年拍攝的公益節目

鍾南山是誰,大家都知道,說他是中國兩次疫情的定海神針,應該也不為過吧?

節目中,他的兒子鍾帷德也罕見的露了臉。

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左—鍾帷德

視頻中,可以很明顯看到其鍾帷德帶的是愛馬仕皮帶。

不少有小聰明的網友,他們瞬間高潮了。

於是,我們看到了很多類似這樣的評論:

是啊,你可是英雄鍾南山的兒子!


你居然敢用愛馬仕?你憑什麼用愛馬仕?


中國從古至今都不缺乏英雄。

“英雄都是不怕犧牲,捨己為人,無所顧忌的。”

他們偉岸光明、完美無瑕、令人景仰。

再然後呢,固化的印象就變成了對英雄的要求。

你不是英雄嗎?

那你就應該簡樸、無私、英勇、公正,否則你又算什麼英雄呢?

這個邏輯似乎非常正確,但是如果你真的這麼想那就是非常讓人後怕的了。

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我很久以前看過這麼一個事兒,一個消防員進入火場,登上煙霧繚繞,火光沖天的十樓救下一名老人。

讓人捏緊拳頭,甚至憤怒的事情發生了。

人們開始指責消防員。原因是家中另一名小孩的不幸身亡。

盲目的群眾開始謾罵,開始指責他無視生命。可誰又真的想過,他也在承受著身體體能環境下的折磨,大火肆虐,他真的盡力了。出現這樣的聲音真的讓人後怕。

如果將做好事的標準提得那麼高,結果就是沒人會再做好事了。

說實話,之前看那些英雄的事蹟,我內心是自卑的,因為他們真的太勇敢了、太無私了,太完美了,令人望而生畏,我明白自己的怯弱、偶爾的自私,以及很多的缺點。

所以我覺得,自己這輩子是當不了英雄了。

那些事,還是讓英雄去做吧,我真的做不來的,我和他們的境界真的差太遠了。

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逆行者

其實這件事我想起了許多年前對袁隆平院士的抨擊。

在2008湖南車展現場,袁院士僅多看了兩眼奔馳SLK3000K,網絡上就直接將該車劃到了袁老名下,最後更是演變成:“袁老擁有幾輛豪車”。後來知情人士闢謠,袁老根本未曾也沒有計劃購進該款價值68.8萬的奔馳,而且,老人“家裡”的六七輛車都很普通,分屬其子女所有,“袁老自己只有一輛。”

吸引目光傳成要購豪車。

任何進車展的車迷,肯定都會看看奔馳、寶馬等名車,這是一個汽車愛好者的正常反應,“不代表袁老會去買”。然而就是如此的“正常反應”卻在網上掀起不少口水。

而事實上,袁的座駕自始至終都沒超過20w。

按我說,就袁老的貢獻,就是給他配臺50w的車也不為過。

傑出的科研專家教授憑什麼不能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物質生活?

真是吃的太飽。

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袁隆平

魯迅先生曾經寫過一段非常經典的話:

“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

一見到愛馬仕皮帶,就想到了貪汙,想到了無能,想到……

我自己查了一下,愛馬仕的皮帶售價是6000多元一條。

鍾帷德先生不僅是鍾南山的兒子,他自身也非常優秀:教授、博導、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級專家。

以他的收入購買這樣一條皮帶,估計就跟我們在大街上買一隻蘋果差不多意思。

以”貪汙“、”無能“之類的噱頭攻擊鐘先生,只能說有些人自己滿腦子都是垃圾,所以才看全世界都是如此。

類似的,最近網上還有很多人吹毛求疵,拿一些小事,甚至根本不存在的事攻擊鐘南山、韓紅等在抗疫中做出重大貢獻的人。

盲目的人群蜂擁而至,口誅筆伐。


說了這麼多引子,其實是因為我害怕。

我害怕什麼:

我們的下一代延續這樣的風氣。變得盲目隨波逐流,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待事物沒有自己的看法。

孩子處於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孩子

。刁鑽愛發脾氣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心裡脆弱又好鬥。孩子長大後,脾氣也很暴躁、為人苛刻,嚴重的很可能產生反社會人格。

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話又說回來,絕大多數家庭的真實情況也不至於這樣,但普遍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特別差。特別是當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孩子們都已經學會使用手機獲取信息。一股腦的接受新網絡帶來的觀念。

而這種代價就是,孩子久而久之就失去思考的辯證能力。

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我希望,每一個家長都能教會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獨自分析的能力。對於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觀念。大膽的去質疑,不要做一個思維的牆頭草。

哪怕是再大的圖書館,如果它藏書豐富但卻雜亂無章,其實際用處就反不如那些規模雖小卻條理井然的圖書館。同樣,如果一個人擁有大量的知識,卻未經過自己頭腦的獨立思考而加以吸收,那麼這些學識就遠不如那些雖所知不多但卻經過認真思考的知識有價值。

因為,只有當一個人把他的所知結合各方面來考察,把每一真知相互比照之後,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這些知識,並使其為己所用。

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一個人只能對自己知道的事情加以仔細思考,因此他必須要學習新東西;但是,也只有那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東西才能成為他的真知。

通過閱讀獲得的思想與自己心中萌發的思想相比,正如史前植物的化石遺蹟與春天裡蓬勃茂盛的植物相比一樣。

閱讀只是獨自思考的代替物。閱讀時,一個人本身的思想是在被別人的思想牽引管束。

憤怒!竟然還有人詆譭鍾南山!你們不配

教學孩子獨立思考不被外界左右干擾的能力,才是每一個家長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