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級的小孩,才接觸寫作文,總不願寫作文,怎麼辦?

用戶4878538421511


不願意是因為沒掌握,這是一種常見的畏難心理,就好比上學學英語覺得各種牴觸,但出了社會見到外國人總想上去秀一秀[可愛]。所以,建議,先帶孩子開始觀察生活熱愛生活,口頭先多跟孩子聊一聊所見所想所感所悟,進而鼓勵孩子寫下來,再作為應試技巧傳授給孩子。當孩子有了興趣,知道作文即生活,享受到分數帶來的成就感,就形成了內驅力,自然就不牴觸作文了。這是個循序漸進正向引導的過程,只是靠考試目的反而會適得其反!



52戰穎隨行13


說作文寫不好是因為閱讀量不夠的,我反對,我閨女就是典型的超大閱讀量,作文卻是一年級水平的人,那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沒在我閨女身上體現出來[流淚]。每次寫作文跟要她命似的,為了不寫作文連學校組織的出遊都忍著不去。

這不,趁著疫情期間,學業不忙,她爸逼著她寫小說[捂臉],每天憋300字左右,好像稍稍有點興趣了,我們不管她的內容,隨便寫,只幫她修改詞或語句,每天到時間自己就去寫了。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讓孩子喜歡,還是得培養他的興趣,可以先讓他抄寫自己喜歡的文字,也可以培養寫寫日記,還可以瞭解下作文培訓班。

希望能幫到你




春天裡的小好


其實幾乎沒人願意寫作文,大部分是老師和家長的評價方式導致的。大多數老師和家長看到孩子的作文,都會挑一大堆的問題和毛病,甚至可能會讓孩子重新好幾遍,直接打擊了孩子的寫作興趣。

要知道,寫作本來就不應該有特別統一的標準。更應該因材施教,根據孩子不同的特質、不同的寫作風格及寫作能力來評價和指導。

當然了,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可以改變自己。作為家長,我們面對孩子的作文,一定要記住“三一原則”,先說三個優點,再說一個缺點。說缺點的時候,一定要這樣說——“如果描寫再生動些,就會更好啦!”千萬不要這樣批評指責——“你寫的是作文嗎?簡直就是流水賬!”

接下來,要了解孩子不願寫作文的真實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藥。可能原因是以下幾點,或者兼而有之。(1)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量小,不愛讀書。導致詞彙量小,表達能力偏差。

辦法:家長陪伴孩子開始閱讀,逐步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孩子的詞彙量就會增加,表達能力就會得到很大提升。大量閱讀給孩子帶來的好處,非常多,不僅僅是孩子會寫作文。

(2)受到家長或者老師的批評指責多過表揚鼓勵,因此不願意寫作文。

辦法:家長老師多表揚多鼓勵,少批評少指責。這一招非常管用,屢試不爽。

(3)不會寫作文的方法。

辦法:除了學校老師會講方法,家長也要陪伴孩子去尋找各種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不要貪多,每次教一種方法,多次練習,直到孩子熟練運用。可以從孩子喜歡的小說或者童話寓言故事中尋找方法。

其實大多數孩子寫作文,會敘述,能把事情說清楚。只是不會描寫。家長幫助孩子一點點學習各種描寫方法,孩子學會了,也就能寫好作文了。

希望能對家長有幫助!


樓臺深翠微


很高興為您解答這個問題!

三四年級的孩子逐漸接觸作文,其實他們對作文並沒有什麼太多的概念。對於作文該寫什麼,不知道怎麼去寫,自然而然提起寫作文就沒什麼興趣了!很多家長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覺得頭疼。其實,這也有破解之法的哦!

首先,家長的引導必不可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經歷很多的人和事,在不同事情當中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其實孩子們也是如此!那麼,就從今天的事情開始,孩子上了一天學,學校裡發生了什麼,課堂上有沒有積極發言,和同桌相處的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就要和小盆友去溝通了。通過他的語言,神態,動作,描述事情的過程孩子是高興,難過,還是疑惑都會體現的淋漓盡致。我們可以引導他記錄下今天發生的一件特別開心的事。比如來一個可愛的新同桌,課堂上受到表揚了,和同學玩遊戲很開心。其實孩子們都是很喜歡說出或者記錄自己的喜悅的!那麼久而久之,就會愛上了寫作。而寫作文正是記錄自己的生活,抒發情感,書寫人生。

其次,家長的配合也是重要關節。寫作文就需要素材,需要精緻的語言,需要獨到的瞭解,需要不斷的充電。如果不太忙的話,就陪著孩子讀一些優秀作文,歷史故事,讀完以後鼓勵孩子思考,學到了哪些,感悟到了什麼,善於發揮想象力。我的一個朋友一休息就會帶著孩子去圖書館,一開始孩子還是很牴觸的,但是不久之後,孩子就自己吵著去看書了。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是要真正付諸於行動的。

再次,我想說的是,作為父母,我們給予他們的可能不是很多的財富,但一定是不一樣的視野和天空!所以建議父母有時間帶孩子出去走走吧。帶他們到大自然去親近山和水,到農家小院去種菜,去爬爬小山,去看看大海。如果讓孩子一味的去看書,學習再學習,正所謂物極必反,在孩子學習的道路上家長更不要急於求成,拔苗助長,到時候只會適得其反。在旅遊過程中孩子是最興奮的,事實證明,一個人在情緒高漲時很容易聽話的。所以這時候試著讓孩子寫寫日記,說說心情,談談見聞,聊聊旅遊途中的有趣事,讓寫作融入到生活中。

只要方法得當,孩子的作文都會慢慢提升的。但家長更多的是要有耐心,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培養一個孩子就像是和蝸牛在賽跑,切記急不得!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樂姐愛分享123


找原因,孩子為什麼不願?是作業的一種逼迫感不願意寫;還是孩子沒有什麼素材去寫去表達呢!

這兩個方面呢,第一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還是要使孩子有素材去表達。我說些具體的吧,對症下藥,提高孩子對寫作的興趣。可以給孩子訂一些適合孩子看的刊物和有趣的美文短片故事,如學生天地,當然我還有別的選擇。讓他在讀的過程中感受到文字的美感,潛移默化自會妙筆生花。第二呢,作文作文是要動筆動腦的,可以挑一些他感興趣的事物,讓他練練手,開始無論字數一段也行、兩段也罷、一篇最好,不必強求。然後挑好的句子加以肯定,有進步才會愛去寫。

另外,最好還是給他養成一個摘抄的好習慣,不必求多要求精,還有讓他摘自己喜歡的句子,孩子自己是主導家長最好起輔助的作用。積累最重要。


晅成


三四年級的孩子不願意寫作文,這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的,最令人頭痛的事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1.孩子們閱讀量不多,積累的詞彙和名言佳句不夠豐富。2.現在的孩子都是溫室裡的公主王子,生活實踐得少,真正走進生活,走進大自然的也不多。

那有的家長又說了,我們的孩子喜歡看書,也喜歡動手實踐,可是一寫作文還是寫不出來。這就關乎到寫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了。

1.寫作文首要任務是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讓孩子對習作產生興趣,讓他們願意去寫。

2.學習寫作文技巧與方法,讓孩子明白寫作文是有一定方法可依的。

3.增加孩子的閱讀量,特別是一些國內外名家名著。

4.多參加實踐活動(家裡、學校、社會中的),親身體會,真實記錄。

5.文中多運用修辭手法,既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又能增添文章篇幅。

總之,能寫好作文是一個漫長而又充滿趣味的過程,我們得有足夠多的耐心陪著孩子一起慢慢進步,慢慢成長!


感恩能夠有記憶


小學生剛開始寫作文,是有一點懼怕心理的。作為入門寫作文,我們可以從編故事開始。當然並不是讓孩子自己去編。而是家長和孩子一起編,並且家長起主導作用。

剛開始先分析一下題目,就關鍵詞簡單解釋一下文章可能會說什麼內容。

然後粗略地說一下第一段寫什麼。中間寫什麼。最後一段怎麼個結尾。

然後就和孩子一起編。注意,一定是一起編。

三四年級的學生一般就寫300-400字的長度。第一段話大約寫100字左右。第二段話帶些200字左右,最後收尾,大約也就是五六十字100字以內。

和孩子一起編的時候一定剛開始要求不要太高。不要太過於注重語言形式,而是更多的注重於故事的發展方面。這個主要的目的是要培養孩子對於寫作的愛好,其實也就是對講故事的愛好。

和孩子一起編作文,這件事情需要持續比較多的次數。編的過程中也要鼓勵孩子大膽的放開思維,放開思路嘗試自己去編,試著把故事引向一個不同的方向。家長一定不要太過於在意故事的正規性或者嚴肅性等等。一定要從兒童的角度去看待這些主題,從兒童的心理看這個世界。

最後,寫作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內心世界的外在表達。所以,寫作更多的要從內心世界出發,寫得多了逐漸去講究遣詞造句。


風中的雨英語



公正永生


培養寫作文興趣的前提,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

如果孩子有閱讀習慣,愛閱讀,那他自然不會對寫作文牴觸,而且因為有了閱讀基礎,詞彙等語文積累豐富,自然很容易寫好作文。而寫作文越沒有壓力,甚至有成就感,孩子會更愛寫作文。如此,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相反,則會形成惡性循環。

所以現在不要對孩子寫作文強硬要求,更不要苦苦相逼。因為孩子可能真的沒有過多語文積累,寫作文比較吃力,所以才牴觸,不願意寫。

首先要慢慢培養和引導孩子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日積月累,孩子的文學素養提高了,興趣提高了,寫作文應該不是難事。但要注意這需要點時間,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


寒冷爸爸溫暖媽媽


我家孩子剛開始也是這樣,每次寫作文都要給他一起聊要寫的主題,比如作文題目是《大公雞》,聊羽毛顏色,聊公雞的走路姿態,再講一個跟公雞有關的小故事,這樣大綱就出來了。但不管怎樣,寫作的基礎肯定得有大的閱讀量做積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