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商鋪那麼不景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買?

新龍祥


主要是普通人缺乏有效的投資渠道,抱著保值、升值的目的購買的。

1.最近20年,房地產突飛猛進,早期買房、買商鋪的人,名義上賺了不少錢,造就了一些“紙面富翁”,給人一種“投資房產,躺著賺錢”的觀感。

2.為了穩定市場,房價不至於大起大落,一些地方出臺“限購”措施,給人們造就“房產是稀缺資源,買到就是賺到”的印象,引導、誘導人們搶購房產,包括商鋪、公寓。實則是圈錢的套路,大部分人看不清而入了轂。

3.傳統有“一鋪養三代”之說,人們省吃儉用攢了點錢,做生意賺了點錢,拆遷分了些錢……如今營商環境不佳,投資股票、基金、實業等風險過大,放進銀行又跑不贏通脹率,導致淨虧損,押寶似的投資商鋪。豈不知過去商鋪是私產,永久產權,經得起歲月磨損;而今商鋪名義上是40年,到手只有30年強,加之一般需要幾年甚或10年養,真正收益可能不足20年,年收益率大多不足5%,保本已屬不易,何談賺錢?

4.現在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商鋪數量與日俱增,分流客源,加之消費萎縮、電商平臺衝擊 ,實體經營舉步維艱,投資商鋪的前景不容樂觀。房地產稅即將出臺,商鋪的稅率是租金的12%,可能會雪上加霜,所以購置商鋪應該慎重。


北大屠夫陸步軒


我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前兩個月,我自己也買了一間鋪面。位置不好也不差,我為什麼會買門面呢?我也在發的視頻裡說過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是這樣的,我現在開了一家便利店,經營了一年多,生意也慢慢的好起來,經營的這個門面,房開商要拿出來賣。我經營的這個門面被私人買了,於是我就很擔心租期滿後,房東把門面收回去,或者是猛漲租金。機緣巧合,我就把我便利店旁邊的門面買了。退路就是,大不了搬到自己的門面做生意,我就是基於這個原因買的門面。至於其他人買門面,可能大多數是拿來出租收租金吧!




我是松子哥


不是商鋪不景氣,而是買商鋪,玩轉商鋪,需要很多的技術活,一般的人不具備這種技術條件,僅此而已,所以從面上看,商鋪不景氣,實際上能玩轉商鋪的人,收益率都能達到10%以上,因為商鋪是完全市場化的,沒有剛需,沒有調控,沒有任何的附加值,只有市場,所以在操作起來,相對來講,技術比較高一點,而一般人,不具備這個能力。

那麼多人,想買商鋪,可能和他們過去的一些情節有關係,比如說,一鋪養三代,或者說以前有朋友買了商鋪,後來增值了,關鍵是,商鋪出租還有轉讓費,是這些事情,讓更多的人對商鋪有情節,從而導致大家,認為有一套商鋪,也是一種資產,如果能帶來租金收益,可能收入很可觀,但是,大家忘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商鋪完全是市場化,市場化就意味著,它屬於自動調控,沒有任何的宏觀影響,而能夠,有影響的,只有微觀操作,認知。

然而,市場上,那麼多商鋪,供大於求,所以導致了商鋪現在這種狀況,而開發商,賣商鋪的時候,都會把價格拉高,特別是一些位置較好的商鋪,雖然位置比較好,但是收益率一般,也就意味著,開發商吃了你更多時間的收益率,就這麼簡單,如何買好商鋪,只有幾件事情,可以做,而在這幾件事情上,做到極致,就可以提高收益,我們圍繞著唯一的東西,那就是收益率,提高收益率的唯一辦法,要麼漲租金,要麼降房價,漲租金的概率,由於市場控制,可能性比較小,降房價成為主流,如何把房價降下來,可以用更多的手法去操作,那麼你就可以,得到更高的收益率,從而非常值得。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事情,比如說行業,商鋪的一些自然狀況,等等,也要特別關注,另外,商鋪還有其他的一些價值,金融價值,拆遷價值,這些就需要去運作,運作好,收益也非常可觀的。



樂福居


你在哪裡看到還有很多人在買商鋪?我所在的三線城市到處都是空置新鋪,包括距離老城區主要商業街步行10分鐘路程的商鋪,小區建成7、8年了,如今半數商鋪還空在那裡賣不掉,開發商變出售為出租,出租也沒人接手,爛在那了。知道什麼原因嗎?銀行早就停止商鋪貸款審批了。說明銀行不傻,根本就不看好商鋪前景,在迴避風險。

除非你所在的是大中城市,商鋪可能還有點投資價值,三四線城市即便是主要商業街的商鋪,回報率很少有超過5%的,租不起價而且買時單價還很貴,其它地段商鋪沒有20、30年別想回本,回報率通常在2、3個點,比商品房租金高一點。

投資商鋪就是個坑,多數都會買瞎。至於現在還有人去買商鋪,是這樣幾種人:

1、不懂行的,沒經歷過市場的殘酷,平常又不讀書看報,死守“一鋪養三代”老觀念不放,以為商鋪還是個寶。

2、遇到拆遷手裡有大筆閒錢的,錢來的容易,沒地方投資也不懂如何理財,想找個省事的辦法在家坐等收錢。

3、在金融部門工作,容易做到低息貸款的人,與開發商早有牽扯,買時價格很便宜,遇到合適買主高價轉手賺差價。

4、看好房價還會繼續上漲,也知道商鋪租金回報率低,以為商鋪今後還能升值,盤算著今後轉手賣個好價,想賭一把。


抽時間來看看


近年來,受到電商的衝擊,以及商鋪自身的同質化競爭的影響,一二線城市買商鋪可能還略微好一些,三四線城市投資商鋪不僅回報率低下,甚至還面臨出租不出去的尷尬。此外,銀行也知道商鋪投資的風險,於是就對商鋪投資採取的是停貸措施。但令人感到奇怪的人,即使商鋪不景氣,但還是有一部分“有錢人”選擇投資商鋪。

從各方面情況看,投資商鋪是一個坑,既要繳納很高的稅費,又不能從銀行那邊貸到款,更可怕的是商鋪買進容易,賣出難。通常只要地段略微差一點的地段,商鋪即使要想出售變現都很難。同時,商鋪的回報率達到2-3%,與投資商品房差不多。對此就有人要問,既然投資商鋪風險這以大,為啥現在還有人“前仆後繼”的要去投資商鋪呢?對此,我們把買商鋪的人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信奉“一鋪養三代”理念。這幾年,一部分人在其他行業裡賺了點錢,又苦於沒有投資渠道。他們知道現在炒股有風險、炒房被禁止、P2P投資經常要爆雷,而唯有投資商鋪卻是一個寶,中國人向來有“一鋪養三代”,這些人在想,我投資了商鋪或寫字樓,可以出租出去。以後,還可全部留給子孫後代,讓他們靠著我的商鋪和寫字樓的租金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第二類,還有人喜歡買商鋪買在老式居民區。他們平時將商鋪出租,每月收取租金外,還盼望著老式居民區能拆遷,也把自己的商鋪一併拆掉。這樣投資商鋪的人可以獲得大量動遷補償款。在上海很多人喜歡買老式房子的沿街商鋪,他們其實是在一邊收取租金,另一邊是在賭動拆遷規劃,能到自己身邊。

第三類,有些人全款買下商鋪後,即可出租給別人經營,自己再拿商鋪抵押給銀行,獲得低息的貸款資金。要知道,對於銀行來說,只要你有抵押品給銀行,銀行貸給你的利率是超低的。而這些人拿了抵押商鋪的銀行貸款,再去做別的投資,

第四類,一些人堅信商鋪今後一定能升值,未來一定能賣個好價錢。很多人認為,現在熱點城市都有限購政策,商品房越來越難投機了,未來各路遊資會進入商鋪和寫字樓市場,能把商鋪和寫字樓給炒上去,這樣即使現在商鋪租金回報率只有2-3%,為了盤算將來把商鋪轉手能賣個好價錢,現在就想去賭一把。

儘管目前投資商鋪風險很大,而且回報率又很低,但還是有很多人熱衷於投資商鋪。這些人當然不會不知道商鋪投資眼前的風險性。但是,他們認為投資商鋪後,可以傳給後代。再者投資商鋪如果遇到老房動遷或者商鋪未來升值,現在的投資等待也是沒白費的。更何況,投資了商鋪後,如果缺錢的話,可以拿商鋪抵押給銀行變現,也更有利於自己的低息融資。不過,現在國家並沒有鼓勵投資商鋪,再加上投資商鋪是不能加槓桿,所以未來投資商鋪並不能帶來多大的升值空間。


不執著財經


我沒有覺得商鋪不景氣,主要是要選好位置,我自己這十年來買了好幾處商鋪,選擇居民密集的位置或我認為以後會有大量居民入住的區域附近,我最早買的一處租金早就回本了,而且物業本身升值也翻倍都不至,最差的按本金算也有7%的收益。我認為商鋪投資可以算是比較穩定且收益不錯的投資渠道吧。


河豚167


我十年前二十萬買了一間40平米的商鋪,現在每年兩萬五的租金,是虧了還是賺了。


趙長永2


買商鋪不買內鋪基本都會租出去,只是租金高低問題。在今年都在找5%回報率的時候,我前幾年買的幾百平商鋪穩穩的6%多收益,網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脆弱的心靈。十年前買鋪的現在都是10%收益,買商鋪是投資未來,看你眼光了。


墨白一葉


很多人的思想還停留在一鋪養三代的觀念裡,以前的社會不發達,沒有網絡,很多人購物都是在實體店來購買的商品,現在的網絡讓很多人,足不出門也能買到自己要的商品。現在的商鋪除非是做現成的,吃東西和手工的才會有租商鋪,但是租金貴誰願意幫你埋單,很多旺的地段才會有些人來租鋪經營,你投資的商鋪偏點,你就是自己拿來自己做生意,錢投資到鋪位能回本你就偷笑,很多都變成有價無市的鋪位。


菡蓞19715252


有不符合現在時代的錯誤觀念的人很多,他們住在自己觀念的牢籠裡,做著刻舟求劍的事情。一鋪害三代,在我們這個時代的非常普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