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勢洶洶,你能和孩子聊什麼?

【每月4、14、24日更新】


三、敬畏自然、敬畏生靈

經流行病學調查,本次"新冠病毒"與SARS病毒一樣,其來源都是野生動物。

中國不僅是美食的天堂,吃起來也毫無禁忌,野生動物就是一些人的熱衷對象。其實,野生動物的肉質完全比不上家畜和家禽細嫩、鮮美,很多人只是吃個新鮮。但正是這種獵奇心理帶給了我們一次又一次的災難。

在西藏,人們通過轉山與轉湖表達對神山和聖湖的敬畏,這是其原始宗教"苯教"遺留的痕跡。在日本,山川、森林、太陽、動物等都是人們祭祀崇拜的對象,這是其原始宗教"神道教"的延續。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們逐漸忘了曾經對自然和生靈的敬畏,越來越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主宰。其實人類對自己的認識還只是試探前行,又憑什麼認為對自然界中的山川冰海、草木生靈可以任意處置、生殺予奪,並且不會遭到回擊呢?

如果說從象牙到貂皮、從虎骨到羚羊角是人類的需求傷害了野生動物,而從鼠疫到艾滋病、從SARS到"新冠病毒"則是野生動物對過度靠近的人類的報復。

所以,父母應該從小告訴孩子人類的渺小和自然界的偉大。告訴他對於大自然和其中的生靈,我們可以瞭解它,但不要侵犯它;我們可以接近它,但不要傷害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懷有這樣的敬畏之心,既是對自然的保護,也是對我們自己的保護。

四、尊重職業、感恩他人

每一個職業都有自己的輝煌與無奈。就像醫生,這是個社會地位很高的職業,可是當疫情來臨時,感染的危險和體力的超負荷都無法避免。別人可以在家裡悠閒地隔離,但他們不行;別人可以正常地吃飯休息,但他們不行。我們看到的是:每個參與救治病患的醫護人員,他們並非追名逐利而是恪盡職守,並非而謀求回報而是盡心盡責。

一些父母總是怪孩子沒有感恩之心,而在這次疫情中投入最多、犧牲最大的醫護人員提供了最好的例證。所有不圖回報、盡職盡責的付出,都值得尊敬,都應該感恩。

同時,在這次疫情中超市職工、快遞小哥、口罩廠的工人、民警和社區幹部,即使增加了風險,他們仍然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的行動還證明了另一個事實,那就是尊重自己職業的人就會贏得他人的尊重。

每天孩子都會看到或接觸到老師、環衛工人、物業職工、保安、校工、送餐小哥等各行各業的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勤懇認真工作的他們是值得尊敬的。當他們為你提供幫助時,請真心誠意地說聲"謝謝!"這是尊重,也是良知。

疫情來勢洶洶,你能和孩子聊什麼?

五、自我剋制、自我約束

這次從武漢到湖北多個縣市的"封城"非同尋常。從個體來說,那些沒有感染病毒卻同樣被隔離的人很無辜。他們被迫以犧牲自由的方式換取從物理層面斷絕疫情擴散,換取全國其他地方人的健康和自由。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理解和配合,政府才能把所有力量都集中於對病患的救治和對疫情的控制,才能使情況儘快向好的方向發展。否則如果每個人都各行其是,後果不堪設想。

通過新聞報道,我們還看到了同樣從武漢回家卻截然不同的處置方法。有的人為了行動自由而隱瞞返鄉軌跡,而有的人則主動報告並自我隔離。這兩種做法的結果大不相同。隱瞞者症狀嚴重後才去就醫,並傳染了更多的人;自我隔離者生病後第一時間得到救治,並未殃央及他人。

自我剋制與自我約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但是借這次疫情中的事例可以告訴他們:剋制自己的慾望、約束自己做應該做的事,短期內雖然可能有些痛苦、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長期來看,或者有利於自己的長期發展,或者能夠兼顧自己和他人利益。如此理性而非衝動的行為才是一個人長大的標誌。


疫情來勢洶洶,你能和孩子聊什麼?

幫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以及教他做人,不是靠講大道理就能達到目的的。"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一次機會,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關注疫情發展和相關新聞,一起學習知識、交流看法,並引導孩子通過表面現象思考深層次問題。

以上我談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些角度,由此引申,父母還可以跟孩子談生命和親情、捐助和公益、公共管理、是非分辨、社會責任感、國際關係等各個方面的問題。

不要覺得孩子太小,說了他也不懂。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從懵懂到明理,從無知到懂事。也不要覺得孩子不成熟,太幼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和邏輯,讓他了解更多、經歷更多,他的經驗才更豐富,邏輯才更嚴密,也才能更成熟。

相信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禮,無論我們還是孩子,都能從中獲取經驗與教訓,得到成長與進步。


疫情來勢洶洶,你能和孩子聊什麼?

作者新書上市,需要簽名書請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