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眼”识鸽!

1997年春天,邓文敏接受国际鸽联主席卡洛斯的邀请到西班牙考察信鸽产业。邓文敏在中国信鸽界的地位和影响,这位世界“鸽王”早有耳闻,他专门打电话告诉在外地的妻子请抓紧回家,我让你见见来自中国的“鸽王”。

邓文敏提出想挑选卡洛斯养的信鸽带回中国作为优良品种孵育后代。卡洛斯问他,你是要选飞长距离的还是短距离的?邓文敏则说,我要选能飞两种距离,同时还要飞得快的全能鸽。卡洛斯摇了摇头说,这样的鸽子太少、太难选了。随后他就让工作人员把所有的幼鸽集中后让邓文敏随意挑选。

“神眼”识鸽!


邓文敏在很短的时间内挑选出了十五羽幼鸽。当核对这些幼鸽的血统时,卡洛斯的养鸽教练说“邓先生挑选的这些鸽子都是不能出让的。”卡洛斯耸耸肩膀说:“没有办法,邓先生选中的鸽子我只能出让。但是我希望邓先生能把那羽出生才二十多天的鸽子留下,如果同意,我愿意在邓先生的购鸽款中再减去2000美元。”

邓文敏坚定地表示不愿意放弃这羽幼鸽。卡洛斯问为什么,邓文敏回答说“这羽幼鸽,从鼻子、骨架、羽毛等各个方面来看,应该具备品种优良鸽子的条件。”卡洛斯十分钦佩地说:“这么小的鸽子,你都能看出优劣,真不愧是中国的“鸽王”。这羽小鸽的父母都是国际大赛的冠军,一位英国鸽迷给我很高的价钱,我都舍不得出手。看来只能对邓先生忍痛割爱了。只是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由我来给这羽幼鸽起个中国的名字作纪念,你们中国不是有个末代皇帝吗?我看就叫“末代皇帝”好了。”邓文敏表示完全同意卡洛斯先生的提议。

卡洛斯决心再考察一下邓文敏的眼力,他带着邓文敏来到自己的种鸽舍说:“邓先生,你看一看哪一只是我最好的鸽子?”邓文敏当即抓出了一羽雨点雄鸽对卡洛斯说:“这羽就是最棒的!这是我的“米老鼠”,获得过4次国家大赛冠军。”当邓文敏从卡洛斯的种鸽棚挑选了6羽种鸽时,这位世界“鸽王”对每一羽鸽子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一一吻别。

邓文敏从卡洛斯处带回来的鸽子都成了优良的种子选手,其中有几十羽获得了省市或者全国的信鸽比赛冠军,特别难能可贵的是有3羽鸽子在参加一次300公里比赛时,竟然穿越了巨大的沙尘暴,勇敢、顽强地飞回了目的地。

近几年来,邓文敏为了取回放养信鸽的“真经”,他遍访西班牙、比利时、德国和荷兰等国家。在比利时的万候家族、德国的赫伯特家族、胡本家族、布森家族、约翰家族和荷兰的皮尔瓦森家族的养鸽舍都留下了他“神眼”识鸽的传奇。特别是当邓文敏拜访年近九旬,享有世界“鸽圣” 之誉的路易斯•詹森时,这位平常需要提前预约,见面不超过20分钟的耄耋老人竟然破天荒地与邓文敏畅谈了一个下午。

每当邓文敏以独到的眼光评点他的信鸽时,这位老人总是兴奋地把烟丝放在嘴里咀嚼。老人还十分痛快地让邓文敏挑选了两羽幼鸽带回中国。在这些国家,这些世界鸽界名人的眼中,邓文敏感受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神眼”识鸽!


“神眼”靠练

一个人做事总是抱着侥幸心理绝对不会成功,总是满足现状也不会有发展和进步。

对信鸽的鉴别和挑选,邓文敏之所以能做到“一眼准”和“一抓准”,被中国的鸽迷和世界鸽坛誉为“神眼”和“鸽王”,是和邓文敏长期的苦练密切相关的。要看过、摸过多少鸽子才能如此的准确恐怕有邓文敏自己知道。

邓文敏13岁开始接触鸽子,但那时养的是观赏鸽。从1970年开始邓文敏养赛鸽,成为天津市信鸽协会首批会员。1987年,他做了信鸽大赛的裁判员,使他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优秀的鸽子。每次裁判任务结束后,别人都去吃饭了,他却利用这个时间守着那些比赛成绩优秀的鸽子细心地查看、琢磨,观察它们与普通的鸽子到底有什么不同,而且会逐个用手去摸一摸,体会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多年来,邓文敏都是这么做的。

邓文敏说,只有对鸽子看得多,摸得多.才有比较和鉴别,好和坏是比较而来的,其实鸽子的每个部位都有分毫之差,这种分毫之差就是天地之别。他认为:养鸽子树立正确的观念非常重要.和做其他事情甚至和做人一样。一个人如果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做事情,那绝对不会成功;一个人如果做事情总是满足现状,同样也不会有发展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