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協副主席毛國典,隸書寫得太裝飾

毛國典現在是中國書協副主席,也是江西省書協主席,他對江西書法的貢獻,自己對自己書法的投入,都是有口皆碑的。他的書法以帶有簡帛意味的隸書為主,有強烈的個人面目。

中國書協副主席毛國典,隸書寫得太裝飾

毛國典書法

李剛田先生說:“國典隸書,在漢碑《曹全》、《禮器》、《孔宙》的基礎上,又有機地糅合了漢簡,深得《武威醫藥簡》、《馬王堆帛書》的精髓,其作品點畫精到,既有漢碑的嚴謹整飭,又有簡書的靈動飄逸。熔漢碑、漢簡帛書於一爐,有豐富的藝術內涵。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漢人書風應顯雄強厚重的,國典筆下的隸書卻寫得輕靈雅緻,使人耳目一新。觀國典書作,把古、雅、趣三者自然融和,使人感到有一種既大氣清新,又典雅蘊藉的審美境界。”

中國書協副主席毛國典,隸書寫得太裝飾

毛國典書法

漢代書體,由“篆圓”漸於“隸方”之際,本都存有雄厚渾樸之氣。或因銘於碑石,加以刀鑿,則益其雄厚;或書於簡帛,筆軟腕活,則極盡流利。

而後世隔著時間,遠離工具材料,單從字跡看其風格,便大加分別。這也直接導致後學者容易簡單化地只從分別處著眼,以碑學碑,以簡帛學簡帛,反而忘卻了其書體本身所蘊藏技法的開放性,風格孕育的豐富多樣性——或以筆擬刀,硬求其方剛笨重;或以行草擬簡帛,又失之輕滑佻巧;一旦將小字展大,竟無所適從其筆法,百般做作起來。

中國書協副主席毛國典,隸書寫得太裝飾

毛國典書法

毛國典的聰明之處,便在於能夠悟通表象,超出時眼,不分別碑石與簡帛,將漢代書體程式化、抽象化地組合出一種特別體格:徑取漢碑構字的美術性排疊,與簡帛書的使轉韌暢,既合於毛筆書寫,使點線爽勁明潔,又不失於漢風之矜莊古麗。

這種別調逸格,既可作極大字,也宜乎寫小字;看似簡單平直,實則簡雅古妍。而且,通過十餘年的錘鍊,這種書體,日益精純起來。

或以為,毛國典這種寫法,太裝飾。且多年以來,千篇一律,讓人審美有些疲勞。

中國書協副主席毛國典,隸書寫得太裝飾

毛國典書法

但我看來,裝飾既不俗,即是一家;與其說千篇一律,不如認作佛家所謂“戒定慧”。書法一道,從個體風格生成與手筆化來看,不可如其他“視覺藝術”,容易百般花樣地玩。

書寫更需練內功,唯精唯深是務,以致“造乎自然”。譬如武術,套路既有,還得十幾幾十年習練,方能內化於其身,以致人武一體,發力不自知。我們不要讓人家犧牲內修,時時變臉給新鮮看。

中國書協副主席毛國典,隸書寫得太裝飾

毛國典書法

實際上,凡書壇中善變花樣者,多數已被人忘卻其花樣,乃至其人。

能戒能定,慧在其中。常自反省,便日遠於浮薄。毛國典近年並嘗試將其簡隸筆法衍用於行楷,及乎治印,雖然還有生硬未化處,但路數自成,若長期錘鍊加以深厚,或可與其簡隸相生相成。

已故書畫家梅墨生曾說:毛國典先生以隸書聞名,風格化的隸書,讓人過目難忘。其隸體有排疊之美,遠取漢簡帛及書冊之意,大開大合,大疏大密,風格很強,此其所長。但略嫌字字獨立而映帶爭讓不足。其行書緊密峭勁,也自成面貌,但似更應在用筆圓渾上求之。

或許,毛國典的字,到了把舊房子賣了換新房子的時候了。

中國書協副主席毛國典,隸書寫得太裝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