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3歲寶寶讀書習慣,我家寶5分鐘開小差了?

早早起不早


三歲左右的幼兒注意力只能維持在3~5分鐘,太久了幼兒肯定坐不住。所以幼兒園裡的老師給寶貝們的一些活動都不超過幼兒的維持時間。

如何培養幼兒的讀書習慣?

一、寶貝自己選擇圖書

讓寶貝自己選擇圖書能加大幼兒的注意力與興趣。比如有的寶貝因為喜歡紅色而買了一本圖書。

二、父母陪著幼兒閱讀

1、父母生動形象的念一遍故事,本子是面向幼兒,父母的語言最好起起伏伏,有高潮。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給幼兒提問。

比如三隻小豬的故事中兩個小豬的房子被狼破壞了,你可以這麼問:哇,前面的兩個小豬寶貝的房子被狼弄壞了,那第三個小豬寶寶的房子會怎麼樣呢?

拋出問題讓寶貝想象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當寶貝回答後,在接著講故事。一來二往,皆是如此。

三、複習故事

在生活中可以問一問故事的內容,比如問上次的故事小豬們最後怎麼樣了。孩子的記憶力超乎你的想象。


豆拾子


我家寶寶三週歲,去年給她買了些繪本,開始時,我給她講,她很喜歡聽,時間長她自己就會講了,看書也很認真。我覺得小一點的寶寶可以多看繪本,畫多字少,寶寶能看明白,她也樂意看,還有就是家長的“陪讀”很重要,在培養寶寶讀書好習慣中起重要作用,因為孩子太小,讓她看書,你在旁邊幹其他的事肯定不行,也會分散她的注意力,以上就是我的心得,希望會對您有所幫助。


姓鹿滴


我家馬上三週歲,家裡的繪本大概200+,最愛看的永遠是汽車主題的,拼圖最愛的也是汽車主題的,有些很優秀的繪本,他也是看不了一本就走開了,可是遇到喜歡的一本書纏著讓你讀三遍還津津有味。三歲左右孩子的專注力,專注力在5-9分鐘左右。

三點建議:

1⃣孩子平時玩遊戲的時候,如果一個人很專注的話,不要打斷他,讓他自己去探索新玩法。

2⃣固定時間固定地方去培養閱讀習慣,比如每天午睡前,晚上睡覺前,都看一會書,但不要強迫孩子必須看完一本,如果孩子中途被別的事情吸引去,可以等一會再重新看剩下的內容。讀書的時候,語氣和動作可以誇張一些,可以語言和動作一起表演,更可以看完後陪孩子一起把繪本里的內容演出來。我家小孩很喜歡跟爸爸演,小兔子迷路在路邊哭,然後小汽車把小兔子送回家找媽媽的故事,他還會安排角色,這本繪本,我家演了不下十次了。記得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情,不喜歡看的時候,可以不看,不喜歡這本書,也可以不看。孩子產生抗拒心理就不好了,閱讀應該是件愉快的事情。

3⃣可以多選幾種風格和類型的繪本,每個孩子的興趣點關注點都不同,多觀察自己的孩子的特點,根據孩子的特點買書。


在公園散步才是正事


您好,我是一名寶媽,我有一個四歲的寶寶,很高興能根據自己得親身經驗對您的問題進行解答。

  • 關於如何培養寶寶讀書習慣問題,那麼您也提到寶寶5分鐘左右就開小差了,也就是說寶寶的專注力持續時間短。幼兒的注意力本身就容易被外界環境所吸引,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儘量選擇睡前,在周圍環境安靜下來的情況下更有效果。
  • 同時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小遊戲來培養寶寶的專注力,培養專注力的遊戲很多,比如撿豆子,揉衛生紙球,搭積木等等,大部分活動都能鍛鍊幼兒的專注力。同時我們家長也要注意儘量不要突然打斷正在專注玩的寶寶,這樣是不利於專注力培養的。
  • 最後就是我們要學會改善讀繪本的方式方法,在正確選取適合寶寶年齡段的繪本的同時,我們要用繪聲繪色的口吻來讀繪本,而不是單純的像讀課文一樣把書面的文字讀出來,應該音調高低起伏,配合情景賦予飽滿的情緒甚至把圖案也講解給寶寶,相信寶寶一定會更加容易被吸引,同時也會慢慢喜歡上繪本故事。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關注我,我文章裡有推薦了一些我們家寶寶自讀的比較好的繪本故事,一樣對您有幫助!


0郡郡0


作為一名幼兒老師,我認為想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建議讓孩子儘早接觸書籍。儘管幾個月大的小朋友只會咿咿呀呀,也要為他們準備適度的書本,不要以為孩子看不懂,其實他們比我們想象的更聰明,只要讓他們隨手就能翻書“閱讀”,長此以往,與書本建立親切感就是培養閱讀習慣的基礎。

閱讀習慣是一種受益終生的生活方式,閱讀習慣需要長時間的培養和累積,儘早給孩子閱讀,越早開始,做起來越容易,效果越好。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該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

家長要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主要以下幾個方面:

挑選適合的書本

1.挑選要適齡

如何給孩子選書,可是一門大學問,作為家長我們需要了解哪些書是好書,瞭解哪些書本是符合孩子生長髮育階段的書本。那麼,0-3歲的寶寶應該選擇哪些書本呢?

0-3歲階段的寶寶對文字的處理能力弱於圖形,因此,要選擇一些能夠讓寶寶視覺產生刺激的書本。情節簡單,圖畫豐富的繪本更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

字少圖多的繪本可以幫助寶寶快速閱讀,這個階段的繪本書籍不需要挑選太多,可以為寶寶準備不同種類的繪本即可,如:翻翻書、立體書、布書、洞洞書等,不同的材質的書本能激發寶寶的探索欲,也是培養寶寶閱讀習慣的法寶。


2.要符合需求:

等孩子再大一點,要按照階段需要為孩子選擇書本,不同的孩子對閱讀的喜好和需求也不同,當孩子的自主意識和認知逐漸萌芽,文字淺顯卻寓意豐富的啟蒙類書本更能讓孩子產生學習欲。

書本的示範力量比家長的說教更有力,選擇有意義的啟蒙書籍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可以養成生活習慣的書籍(如:刷牙、洗臉、早睡);幫助孩子管理行為的書籍(如:問候、禮貌),幫助孩子產生認知的書籍(如瞭解:植物、動物、工具)等,只要能夠吸引孩子,讓他產生興趣,就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培養閱讀習慣的開端。

3.書本選擇權交給孩子

不要去要求孩子應該讀什麼樣的書,要尊重孩子的興趣和自主選擇權,我們要讓孩子自己去判斷什麼樣的書是好書,是適合自己的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某些方面又困惑,可以讓孩子去挑選這方面解惑的書,藉助興趣和疑惑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本,你或許就會發現,其實孩子自己就很會選書哦。

家長的示範引導

孩子對閱讀的喜好,也來自於家庭的薰陶,如果家長是喜歡玩手機、玩電腦多過於閱讀的家長,就很難培養出喜歡閱讀的小朋友。

我們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我們的行為總會在不經意間去影響孩子,孩子會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去模仿和複製家庭成員的習慣。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歡閱讀,家長要首先來反思下自己的行為。

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爸爸媽媽們一定要從自身開始,不要總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拿起書本,給孩子做一個良好的示範和榜樣,多與孩子分享閱讀所得,營造家庭閱讀氛圍,享受親子閱讀帶來的愉悅,閱讀習慣則自然而來。

與孩子共讀書本

年齡較小的孩子大多需要和家長一起閱讀,每天跟孩子一起閱讀書本,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書本的內容。有研究表明,父母給孩子朗讀書本內容,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

家長在朗讀時,可以經常提問孩子:“你覺得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你認為應不應該呢”?以問答互動形式可以增強孩子的參與感,幫助孩子在閱讀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

另外,在閱讀時,家長要儘量陳述書本中所表述的內容,不要擅自去下結論,把書本當作教科書,避免對孩子進行教化和宣導,以引起負面的閱讀效果。

與孩子積極探討

和孩子共讀時,你會發現小傢伙簡直就是一本行動的"十萬個為什麼",家長一定不要煩躁,要耐心的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讓孩子去思考和表達,當孩子想要討論時,家長的投入和配合,才能幫助孩子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閱讀結合活動

0-3歲階段的小朋友天生好動,長時間堅持安靜地閱讀對他們來說簡直太難了,家長不妨把閱讀和活動結合起來,將書本的故事、情節引入到真實的生活中,和孩子一起創作閱讀活動不僅能提高閱讀的樂趣,還能鍛鍊孩子的創造力哦。

如果他們被書本中的動物所吸引,為什麼不給孩子準備畫筆紙張讓他們動手來畫一畫喜歡的動物呢?如果他們想按照書本中的方法泡一壺茶,為什麼不讓孩子去實踐呢?如果你們在讀一本關於植物的書本,不妨帶著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讓他們感同身受才能更好的理解書本知識。

書本中的故事,總會讓孩子產生各種各樣的奇思妙想,滿足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將閱讀和活動結合起來,讓他們自己去創作和領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鍛鍊和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也為後期寫作能力的培養打下夯實的基礎。

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閱讀環境對閱讀習慣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為孩子準備一個安靜、簡潔且舒適的環境,特定的閱讀環境有助於培養習慣。

不要在意房間的大小,也要為孩子準備一個單獨的書架,有了書架,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整理自己的書本,在整理過程中,能發現更多的興趣點,也鍛鍊了孩子歸納和整理能力。

整齊有序的書籍,安靜的環境,都會讓孩子產生歸屬感,在閱讀時才能更具有專注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和強化,在固定時間和環境裡閱讀自然成為了一種習慣了。

所以,各位家長們千萬不要偷懶哦,努力給寶寶營造氛圍,每天多花一小時幫助寶寶養成習慣,一枚小小的學霸正在茁壯成長呢!


我是Elva,0-3歲蒙特梭利老師,邊工作,邊分享蒙氏育兒理念及方法,和家長、老師們一起解答育兒過程中的疑難困惑。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


成長中的Elva老師


培養孩子閱讀習慣,其實很簡單。那就是陪孩子一起閱讀繪本。

孩子因為3歲,非常適合以繪本作為切入點,來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如何培養呢?咱們分三步。

第一步:佈置一個閱讀角。

這個閱讀角可以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進行佈置,如果家裡面積大一些,就佈置寬敞一些,如果家裡面比較小,就佈置小巧一些。沒有一定之規。只是時間上需要花費30min左右,購買一些小桌子,書架,貼畫之類的。

第二步:買繪本,這個可以週末陪孩子一起去書店。繪本選擇上,儘量以孩子喜歡的色彩為主,多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

第三步就是關鍵點,伴讀。習慣培養需要兩個條件:

1、高頻次。2、固定時間。

我們要每天晚上固定一個時間跟孩子一起閱讀。3歲的孩子不要求認字,家長陪孩子一起看書。

這三步其實就是在家庭裡面營造一個好的閱讀氛圍,給孩子一個養成閱讀習慣的環境。

我們可以在沙發前面放一個書架,這樣就可以減少孩子看電視的時間的。父母就是孩子的原版,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

父母要樹立一個好榜樣,多點閱讀,少看手機、電腦和電視。孩子就會有模有樣的學習咱們。我的口頭禪就是:上樑正了,下樑肯定不會歪到哪裡去。



韓版家一諾


三歲的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選擇一些主題簡單的圖書。讀物應以圖為主,圖文並茂,圖多字少,以幫助幼兒閱讀活動逐步地完成從圖畫形象到文字符號的過渡。

每天陪讀,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聽讀。家長應選擇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繪本故事,在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儘量用豐富誇張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來吸引他們的注意,並運用手指偶、布袋偶、動物毛絨等玩具,邊講邊表演繪本故事裡的情節,通過各個角色不同的聲音、語氣、語調、表情的模仿,儘可能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錄音。與此同時,家長可以把講述的故事錄下來,隨時播放給幼兒聽。從實踐來看,幼兒是最有耐心的人,一個故事,他們樂意聽上三遍四遍,甚至是八遍十遍都不厭倦。家長把故事錄下來反覆播放給幼兒聽,讓他們更深刻地瞭解故事內容,直至喜歡上這個故事或更多的故事。

        引讀。家長可以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書上的細節,例如圖書上角色的表情、動作,以提問的形式(圖書的背景、時間、季節你是怎麼知道的)引導幼兒,用一個個問題和幼兒一起更深入地瞭解故事情節發展,吸引幼兒認真傾聽,體會閱讀的樂趣。


乾坤之音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看到你說培養3歲寶寶的讀書習慣?我驚訝了一下,3歲的孩子就要去讀書,還不開小差?那是神通嗎?

要是我,我肯定不會培養他3歲讀書的習慣的,我會讓他好好玩,玩玩具,看看動畫片,玩累了睡覺,這麼小的年齡讀什麼書啊,該玩就玩,等他大點再讀書也不晚,不要感覺不讀書,你家孩子就跟別人家的差距很大了,你這樣逼著孩子讀書,很容易產生厭倦心理的。

什麼年紀幹什麼事,你讓他現在讀書,還不如干脆讓他出去工作得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吃葡萄不喜歡吐皮


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時候,給孩子選擇孩子喜歡讀,願意讀的書,比給孩子買家長認為有用的書要重要得多。在培養閱讀習慣的關鍵時期,有趣比有用更重要。“讀書破萬卷”,從小養成孩愛讀書的好習慣不但可以豐富孩子課外知識,一本好書還能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培養孩子正確的德行,那麼如何培養孩子對讀書的興趣暱?

1、視覺刺激。孩子的繪本充滿了顏色鮮豔的圖畫,這對孩子是強烈的視覺刺激,能夠幫助孩子認識人和物的形象,認知顏色、形狀等一系列事物的基本屬性,我家黃豆從半歲接觸布書開始(布做的書,啃不壞),到1歲左右的認知翻翻書(水果、動物、顏色、形狀等)、捉迷藏翻翻書、洞洞書,這些互動型比較高的書,孩子非常喜歡。

其實孩子黃豆八九個月才會叫媽媽,但1歲以後可以明顯感覺到,大人說“水壺在哪裡?”,他能很快指出來,諸如此類。這些書建立了他的早期閱讀興趣,也增強了他對身邊事物的認知。

2、語言刺激。繪本里的文字雖然不多,但多次重複的詞語和句子能幫助孩子學習說話,簡單情節和對話能幫助孩子提升理解能力。

這些簡單的繪本不但有孩子喜歡的主題圖畫,讓他有興趣看下去,還有大量重複的語言,孩子聽多了,自然就學會了,2歲以後,經常會冒出來大人平時不怎麼講的話,發音和句子表達都準確很多,其實都是書裡學來的。特別令人高興的是,老人在家帶孩子,有空也會帶他看書,雖然發音不是很標準,但老人很努力的學習普通話,所以孩子午睡之前也經常要看書。

3、培養專注力。每天固定的時間閱讀,能夠讓孩子躁動的心平靜下來,提升孩子的專注力,這對他(她)以後學習習慣的培養,大有好處。

工作日的晚上孩子通常都很興奮,不肯睡覺,因為白天看不到爸爸媽媽,晚上總希望多玩一會。所以睡前我總是抽出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陪孩子讀2-3本書,有時候玩玩貼紙書,或者字母拼圖,孩子一看書,立馬就會安靜下來,不再躁動,之後至少能專心閱讀半小時,經常是3本書看完還不肯睡覺,關燈講個故事才肯睡。

看書已經成為他每天晚上睡前的必備,即使回老家、出去旅遊,也會把書帶上,旅途和睡前都會看一會,不方便帶書就到當地買。

4、習慣培養。一些繪本的主題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有些繪本還能教孩子簡單的為人處事方法,而爸媽在很多時候,話說百遍不如帶孩子看這類書效果來得好。我家小寶有段時間吃飯特別不好,挑食厭食,我就買了《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小男孩最喜歡各種車,知道肚子裡的火車站是怎麼工作的,對吃飯就來了興趣,但是這不是一勞永逸的,只能管一段時間。孩子有段時間不肯刷牙,我就買了《刷牙小火車》《牙齒大街的新鮮事》,看到書上的牙刷小火車在牙齒軌道上行駛,知道不刷牙蟲子就會在牙齒上挖洞,把食物藏在洞裡,小傢伙似懂非懂,雖然還是不喜歡刷牙,但起碼沒那麼抗拒了。

美國教育機構的一項研究發現,學業差異大多在兒童的學習能力方面,而且在入學之前就已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因此,兒童的早期教育至關重要。早期閱讀則是早期教育的重要內容。專家以為,0~3歲是培養兒童對於閱讀愛好和學習習慣的樞紐階段,3~6歲則更側重於進步兒童的閱讀和學習能力。

家長要捨得購書、藏書,構建書香家庭,培養主動讀書的意識。要努力讓讀書成為孩子的第一需要。只要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孩子就會熱愛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享受。在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這件事情上,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強迫孩子閱讀,通過要求孩子寫讀書筆記的形式來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是通過自己每天堅持讀書,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當中明白閱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與此同時,當孩子開始對閱讀感興趣的時候,作為家長,要為孩子選一些適合孩子所在年齡段閱讀的書籍或繪本,讓孩子在愉快的氛圍中,漸漸養成閱讀的習慣。


安小寶媽媽


如何培養3歲寶寶讀書

有些家長會把閱讀當成識字、學知識的“法寶”,以寶寶能指認多少東西、能數多少數為傲。他們傾向於購買字卡、圖卡、掛圖等知識學習目標較明顯的書籍,或者不管看什麼樣的書,都會關注寶寶是否能學到東西。

讓寶寶通過閱讀學習知識,這點無可厚非。不過,如果過於強調的話,無疑低估了早期閱讀的價值。早期閱讀的意義不僅在於掌握知識,它對寶寶的情緒培養、想象力、心理發展、觀察能力、審美能力等都有較為深遠的影響。

因此,家長在和寶寶進行親子閱讀時,單純地和寶寶一起欣賞書中的圖畫、故事即可,寶寶的各方面能力自然會隨著閱讀視野的擴大得到穩步發展。選擇書籍時,也要選擇文學價值和審美價值較高的,而不僅是單純教寶寶學知識的。

另外,剛開始培養閱讀興趣時,要在有興趣範圍內如看完一本書就要收起來,下次再看,激發孩子下次看書的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