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有購房計劃,到底該不該出手。今年能否買房?

平常就是開心


房價是不會跌的,什麼時候買都行,因為人工成本一直在增加,房子的任何材料都有人工成本。


一華之家


元旦定了一個小房子,正好碰上疫情,我老公說,早知道就不定了,正好碰到這個事情,可以打包回老家了,也不想那麼多了,孩子再上一年幼兒園,回家!

也不知道這個時候上車是福是禍?

我們當初考慮買房主要是覺得,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這一代就往前踏一步,孩子的人生可以少一點障礙。

我覺得,如果現在就回老家的話,我們作為父母現在壓力是小了,如果孩子長大了畢業了,又到了上海,是不是還要從頭開始?為了孩子少努力一點,我們現在就受點罪吧!

中國的父母,有多少是為了孩子活著的,傳統!

最近剛到交易中心過戶,繳稅了,等著產證到手,背起房貸的責任。





檸檬茶有點酸嘛


個人認為今年2020年下半年適合出手買房。第一、近期從銀行了解到首套房貸利率下調不少,證明國家政策寬鬆了,可以省下幾十萬利息;二、不少地產開發商推出首付兩成和公積金部分城市也推出首付兩成,降低剛需人群的購房成本,鼓勵剛需人群上車;三、比如大型房企恆大集團全國推出7.5折優惠購房,估計其他開發商企業復工後也會積極跟進,疫情過後開發商都想快速回籠資金,這都是對買房者適合入市買房信號。所以在上半年疫情期間多去售樓部看看喜歡的區域把房子看起來。從本人買房經驗來說,國家金融政策放鬆,開發商優惠打折等信號出現,就是買房的時間節點,我記得跟2008年金融危機時候很類似。所以大家有實際剛需和改善需求要勇於和積極入市,不要錯過機會。希望我能幫助到大家,有疑問和不明白可以聯繫我。








浩然之家


人們買房無外乎剛需和投資,不同的需求對於買房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剛需人們看中的的是房子交通,學校,醫院等以居住為需求的的角度考慮房子的情況。投資者的目的是為了倒賣房屋賺取差,所以看中的是房屋的升值情況。

如果你是第一套剛需房,我勸你還是儘早出手吧,目前來說房價基本已經觸底,降價空間也不大了,畢竟開發商的拿地成本在那裡擺著呢。

但就投資需求乃至投資模式而言,經過前幾年的持續繁榮,我國房地產市場價格仍處於高位,潛在的升值空間非常有限。而且目前二手房越來越多,當你需要資金的話,如果房子不能快速變現,那麼只能狠心低價出售,使資產縮水。

綜合目前市場現狀,剛需購房者(包括一、二套房),建議買。但對投資者來說,我們需要謹慎,因為市場依賴房屋大幅升值的時代已經過去。


淚灑奈何橋0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衣食住行,之於中國人最重要的就是“住”,最起碼也得有個“立錐之地”。而“住”之於現在的我們就是購房,置業,有證。

這個問題就好比現在40多塊錢一斤的五花肉一樣,我們還能不能吃了?

這個得分人,有的人喜歡吃五花肉,無肉不歡型,就算100塊一斤,也得買著吃。

但是有的人可吃可不吃,只有價格合適,才能買著吃。

但是,五花肉如果一直維持在40多塊錢一斤,而且時不時的漲幾塊錢,仨月漲到了50塊錢一斤,對於有肉需要的家庭,該買還是得買,該吃還是得吃。

換回正題,房子之於很多人說都有需求,對於有需求的客戶來說,價格漲了,他得趕緊入手,但是現在市場下行,對於這波客戶來說,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又從中作祟,加之國家“房住不炒”的大方向,客戶又在觀望在猶豫。

房價目前來看,不會大漲,更不會大跌。國家目前的政策是穩房價穩地價,讓房價在正常的合理的經濟環境中運行。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消息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值得注意的是,按平均匯率折算,2019年人均GDP達到了10276美元,突破了一萬美元大關

2019年中國GDP增速是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那到了2020年,2019年賣15000的房子,今年用一年的時間賣到15000*1.061=15915,這個範圍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還是能接受的吧。

2020年,到底能不能買房,這個話題對於有需求的人來說,買就對了,不看過去,不羨將來,只看當下,需求決定結果。

房價的增速保持在GDP的增速之上,是正常的增長範圍,也符合房住不炒的大方向,您買的房子房價增速超過了GDP增速,那您說能不能買?

希望能夠幫到您。


J先森看樓市


這次中國的專家們沒有統一好意見,有的說漲,有的說跌,應該買還是應該持續觀望?今天阿湯哥就帶你捋捋清楚。(CGH)

疫情後中國大部分地區房價必跌無疑,不接受反駁。大家要明白是什麼決定著價格,太多太多的定義不用去理會,就記住一條,供需關係決定價格。買的人多,房子不夠那就一定漲,反之就會降。有人可能會問,這次疫情讓很多人都明白了有一套自己房子的重要性,而且抑制了好幾個月的需求會不會報復性爆發,導致房價上漲。那我告訴你,你把這次的供需雙方搞反了。這波市場,需要回款的開發商們才是需,買房者才是供。國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開發商都急需回血,嗷嗷待哺。我們反觀客戶,疫情加重了他們的觀望情緒,而且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大病初癒”後不會立馬衝進售樓處買房。看明白了嗎?供需嚴重失衡,寥寥無幾能馬上出手的客戶完全滿足不了資金鍊可能隨時斷裂的房產商的需求。開發商為了保命沒有其他的選擇,只有降價甩貨!

那能不能買呢?我告訴你一定要買,這波降價行情將是你近5年內最佳的上車時間!!!1.因為國策,政府已經把房價打壓回了一個相對合理的價位,如果沒有這次的特殊事件,房價應該進入一個慢牛階段,所以這次降價真的是撿來的。2.恆大和融創等一線已經給打了樣,這次降價幅度20%起。3.國家本來已經準備把地產這個武器刀槍入庫了,可現在在穩增長的壓力下沒辦法,必然選擇救市,必然貨幣寬鬆,必然降準,降息,降門檻。4.隨著經濟不斷修復,開發商這口氣喘上來之後,房價也會很快補漲回來,而且不排除慣性拉高的可能。

所以結論就是,在一季度末、二季度初,全國房價開始降價潮,國家會實行貨幣寬鬆政策,其中一部分必然流進地產,地方政府會降低購房門檻,包括首付比例降低,利率降低等。在四季度到年末期間,這波修復調整預計會結束。因此我們最佳的入手時機就是第二,三季度。

最後友情提示,投資有風險,投資要謹慎,時機是好時機,但也不能閉眼睛買,小心入坑。哪些能買,哪些不能買,找機會再跟大家仔細聊。


湯飆


2020年令人難忘的一年,由於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全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傷害,至今為止病毒漫延還有完全制止。

在這種情況下,有很多工廠、企業以及個人作仿,經濟受到很大沖擊,有的甚至無法再經營下去。所以很多人將面臨失業的危險。

由於疫情影響,很多人經濟受到一定製約,因為疫情還沒結束,以後生活還得考慮,購房慾望變弱,而房地產商急需回籠基金,就只得降價出售。

總上原因,還是建議你買房。



用戶平民創業試金石


首先,你自身就有2020年購房計劃,所以應該屬於剛需人群,單純就剛需群體而言買房是宜早不宜晚。越早上車,越早住上自己心怡的小窩。

其次,對於未來房價的走勢預期是穩中向上,有以下幾點原因。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國家的經濟收到了極大的影響,因此國家肯定會通過降準降息來刺激經濟發展,而事實上國家也確實是連續多次降準降息,2月份最新的lpr利率降到了4.75%,並且存在進一步的下降空間。二、房地產行業現在依然是國家的支柱產業,在當前國內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已有多地出現降低首付比例、放寬人才落戶政策等寬鬆政策來刺激房地產業發展,之後勢必有更多的地區跟上。三、當前人民生活水平、物價指數跟過去都不是一個層面,已經翻了好幾番了,所以儘管有些人說房子會降到原來降到白菜價,我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四、從歷史數據來看,2003年疫情過後,通過國家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房地產業是最先復甦崛起的行業,之後房價就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拉昇。因此,我認為房價應該會向上走的,建議有購房需求及早上車!


未名湖畔的皮皮魯


房地產行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人民關注的重點行業,我國房地產行業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尤其是房價漲跌的“動靜”更是能吸引我國人民的目光。

對於我國的房地產行業,我國人民是又愛又恨。因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我國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少曾經荒無人煙的“郊區”,因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而變的人潮湧動。

但房地產行業在發展的同時,房價卻也隨著不斷的上漲。房地產行業在發展,房價出現上漲也是“理所當然”的事,但我國房價在上漲的過程中,漲幅實在是太快了。

幾十年時間,我國房價相比之前不知道上漲了多少,不少人還沒“回過神”房價就上漲到了讓人“仰望”的地步。面對高價房,很多人都“束手無策”只能“乾瞪眼”。

我國也有不少剛需面對高價房選擇“迎難而上”,我國很多已購房家庭,都是靠著家裡人湊齊房子的首付,然後再讓家裡的“年輕人”一代,用幾十年的時間還清剩下的房貸,這也成為了我國很多已購房家庭的“標配”。

面對“高價房”我國剛需很是懊惱,不過在懊惱的同時,我國剛需更多的是後悔。我國剛需後悔的是自己沒有在早點買房,要知道在之前我國房價還非常“低廉”。要知道在當時買房了,現在不僅不用愁買房,說不定你還能成為“富豪”。

按照現在我國各地區的房價來說,你在普通三四線城市擁有一套100平米左右的房子,你的資產就能達到上百萬左右。如果你在一二線城市擁有一套100平米的房子話,現在你的資產能達到數百萬乃至上千萬。

不要看現在房子這麼值錢,在幾十年前房子在我國人民眼中只是一堆“磚頭水泥”不少人在當時都“瞧不上”房地產行業。

我國房地產“地位”的變化

在幾十年前我國人民之所以“瞧不上”房地產行業,是因為當時我國人民都人人有房住。在當時人們的眼中,房子就是人人都有的東西,大家想想看“人人都有”的東西,誰又會在意它的價值呢?

當時我國人民還沒有房地產行業這個概念,只知道房子是用來住的,覺得有一套房就足夠了,沒必要擁有那麼多房子。現在看來,這種想法簡直是“浪費錢”,他們要知道以後房子會這麼值錢,當時都會搶著買房吧。

不過可惜的是,在當時很多人都沒有發現房地產行業的“潛力”,只認為它是一堆“磚頭水泥”,有一套房住就可以了,多了就成了累贅。當時的人們是寧可將錢存銀行,也不願意花錢買房。將錢放銀行幾十年的利息就那麼點,如果在當時花錢買了房又會是另外一種結果了。

不知道是不是為了“報復”人們的“瞧不起”,之後我國房地產行業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在那段時間內,我國房地產行業在“時時刻刻”發展著,短短几十年時間我國房地產行業就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幾十年時間我國房地產在快速發展著,不少地區都矗立起了一座座高樓。不僅如此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還帶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不過房地產行業快速發展著,房價也是不斷上漲,原本房價上漲還處於“正常階段”但之後因為房地產行業產生了“賺錢效應”,導致很多人湧入房地產行業中,人們的不斷湧入促進了房價的上漲。

可以說我國房價的不斷上漲,離不開“炒房客”在背後推波助瀾的緣故。我國房價變成如今這個樣子,炒房客“功不可沒”。

調控之下,房價“撐不住”

房價也不可能一直上漲,“炒房客”也不可能一直肆意妄為,面對不斷高漲的房價,我國出手對房地產行業進行了調控。

在2016年我國多次提及“房住不炒”,之後出臺了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而且相關調控政策也是一個接著一個,調控的力度也是越來越大。

在2019年時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風向”就變了,2019年我國不少地區的房價,相比之前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不少剛需都樂壞了。

房價下跌了房企就“難受”了,在2019年全年有數百家房企破產、倒閉了,可見 2019年對於房地產行業是多麼的“不待見”。

原本大家認為2019年對房地產行業已經夠“不友好”了,但沒想到在2020年房地產行業遭受了更嚴重的“衝擊”。

2020年疫情的爆發,不少行業都遭受了衝擊,尤其是房地產行業“受災”最為嚴重。因為疫情的緣故人們都宅在家中,都不能出門。售樓處也因此變得“無人問津”,售樓處不要說賣房子了,有人來看房子都難。

要知道我國房企很多都是高負債運轉著的,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疫情之下房子賣不出,房企沒有資金迴流,很多房企都面臨著“債務違約”的風險。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部分城市,也開始對於房地產行業進行“救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幫助”房企。有的地區出臺了購房補貼、購房優惠、放寬購房限制等。尤其是很多三四線城市,開展了瘋狂的“救市”。

不過大家不要擔心,部分城市的“救市”行為不會影響到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大方向”,房價也很難因此上漲起來。疫情的爆發,對於我國樓市來說只是“小插曲”,未來我國樓市將以“穩”為主。

你們覺得三四線城市對房地產行業的“幫助”,會影響到未來房價走勢嗎?


最亮的一顆小星星


只要看你買房是投資用還是剛需作用。

作為投資所用的話,需要慎重(不太建議投資房子),雖然房子在未來會因通貨膨脹、地價、人工費等因素增值(錢的購買力還不一樣了呢,誰知道是賺了還是賠了),但不會像前幾年那樣瘋狂無規範的增長(那時候買的房子是真正的增值賺到錢了),所以慎重選擇是很重要的,因為房子未來是為了住的,而不是為了炒的。

但作為剛需所用的話,在你資金充裕,如果有合適的話該出手時就要出手,房子是唯一性的,你不買別人買了就不會有第二套一模一樣的房子,而且買新一點的二手房要比買新房合適,二手房什麼情況都能看見(像小區環境、物業、樓棟、格局等),新房的話只能到交房的時候才能看出來(現在交房變動的太多了),二手房買了不住直接出租出去,賺的錢也比放到銀行裡的利息也高呀,想住的話再裝修一下,跟新的沒有區別。

所以買房需謹慎,選好再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